他只是不在乎自己。
“别想那么多了,先这么干吧。”薛问均怕她多想,说,“万一我们真在一个时空,我活下来了搞不好还会成为你清北的学长。”
丁遥心头划过几丝别扭,是对自己隐瞒情况的心虚,不过很快她就调整过来,顺着话道:“那你怎么说也该混成社会精英了吧。”
“我算算,明年十九上大一,清北现在还没有天文系,我想去天体物理中心,到时候保个研之类的,二十八岁马马虎虎学术刚入门吧。”他中肯地说。
丁遥说:“那行,那你到时候带我飞。”
薛问均一本正经地纠正她:“天文学不搞飞行器,我们是基础科学,重点在于对其他学科的验证,其他科学关注地球表面,而天文的重点在于四百五十六亿光年半径的可观测宇宙。其中可能就有平行宇宙,就有我们这样的情况。”
丁遥听得一愣一愣的,到最后也没好意思跟他说“带我飞”在 2019 年是某种流行语。
5.
5 月 28 号,高三正式迎来毕业照。
实验班是全校第一个拍的班级,耗费时间多了些。
拍完合照走人的时候林川特意走到了丁遥身后,他低下头,几乎贴在她的耳边,声音很低很低:“等会儿校门口等我。”
一般来说,拍摄毕业照的下午是被默认不上课的,很多学生不满足学校组织的大合照,还会自己带手机过来,跟朋友们一起合照,从校内拍到校外。
这是学校默认的规则,也是高中三年难得的可以正大光明带手机来的时候。
而这种时候对丁遥而言有点灾难。
她还是没有勇气在这么多流行好看的智能机面前掏出那像素极差的诺基亚。
丁遥牢记林川的话,跟李施雨合照完之后,找了个机会溜到了校门口。
林川就在那儿等着,见她过来,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跟上。
二人一前一后,大摇大摆地出了学校,一直到拐进巷子口,林川的脚步才慢下来。
丁遥疑惑地问出来什么事。
“你不是想去看房子吗?”林川手插在兜里,冷酷沉稳,看起来更像薛问均了。“现在走吧。”
6.
402。
真的到了门口的时候,丁遥还觉得像做梦一样。
林川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清脆的声音挑动着神经。
丁遥惊讶道:“你怎么会有钥匙?”
“吴老师给的。”林川道,“你放心,我没说你想看房子,我说我拍完毕业照想来换个衣服。”
这借口之蹩脚,丁遥无力吐槽。
林川没关门,将钥匙放在玄关抽屉里,回身道:“进来吧,不用换鞋。”
402 就是一间普普通通的三室两厅,装修风格略显老土,有些墙面因为渗水,还鼓起了石灰皮。因为少有人住,所以没什么人气。
林川将客厅泛黄的大立柜空调打开,实验着凉风的温度。
丁遥扫视着四周,快速将房子跟薛问均画给自己的户型图对应起来。
应该放薛衡遗像的桌子已经空了,只在墙上留下一枚钉子。丁遥也不能确定这里以前放的是什么。
“你先看着。”林川边说边抬脚往一间卧室走,“我去换衣服。”
“哎,你——”还真有衣服在这儿啊。
话还没说完,主卧的门已经关上了。
丁遥摸了摸鼻子。
这跟吴老师的关系好得也有点太不寻常了吧。
想归想,她也没有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直奔主卧斜对面。
那里就是薛问均的房间了。
丁遥握住门把手,掌心微微冒汗,来不及多想,猛地推开门。
红棕色木地板、快要脱落的暗纹墙纸、明黄的书架衣柜、繁琐的水晶灯、
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早已在梦里、在屏幕上出现了无数遍。
丁遥呼吸急促,小腿发麻,心跳快得要爆炸了。她眼眶温热,逐渐生出一种微妙的念头,下一秒,在那书桌之前,等着自己的便将是少年的背影。
她跌跌撞撞地跑向那张书桌,想要找到那个留给自己的证据。
然而最先映入眼帘的却是相框——“二〇〇九年南巢中学秋季运动会优秀运动员合影”
仅呼吸间,她就在那群人中间找到了熟悉的脸。冷淡的、清隽的脸。
“三排最左:薛问均”
门口传来男人略带责备的声音:“兔崽子,开空调都不关门的,电费不要钱啊!”
那脚步声越来越近,丝毫不停留,直直地朝着门口过来。
“咦。”他发出声疑问,“你跑我房间做什么?你衣服又不放在......”
吴远航的话断在了喉咙里。
他看到那个熟悉的、单薄可怜的女学生,无措地站在书桌前,满脸热泪。
他视线缓缓移到她手里的相框,强压下心头五味杂陈,再望向她时只剩往日的和煦。
31.我全都知道了
1.
翻开书桌上码放整齐的大部头书,明黄的漆面刀痕深入,端端正正地刻着两行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字体规整,熟悉的人一眼便能看出出自谁的手。
吴佩莹默默地将书又全放了回去,她看不懂薛问均的意思,连带着上班也很受影响。
发现纸条的当天,她就从同事手里联系到了一个省城的心理医生。
薛志鹏还拿以前的老一套,觉得她小题大做,更觉得医生这些都是噱头,跟那些看风水、跳大神的差不多,都不可靠。还说她这是觉得自己小孩有神经病,传出去不好听。
吴佩莹跟他两看相厌,说他要是真的不信那就离婚吧,她一个人再怎么都要把孩子从火坑里拉出来。
医生的建议是先别离。离婚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尤其是他们俩感情一直很好的情况下忽然离婚,孩子察觉到真相后,更会觉得自己多余。现如今情况这么紧急,过于明显的弥补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不如先创造新的条件,满足他的价值需求。
吴佩莹听了个懵懵懂懂,对方最后总结成了一句话——被需要。
“从我掌握到的信息判断,他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身份的模糊。在这个家里,他没有自我定位。因为孩子哥哥的特殊情况,加上生活环境的耳濡目染,他已经默认自己是不被任何人接受的一方了。他有很强的负罪感又有很鲜明的个人意识,这两种情况在一起,这就让他很纠结很痛苦。他既觉得自己独一无二,想超越哥哥在父母心目中的形象又觉得是自己要对哥哥的离开负责,对自己处处要跟哥哥比较的心理感到难受。他在谴责自己。”
“这个纸条的行为,也藏了求救的信号在里面,说明他潜意识里也是希望被拯救的。他想要找到自己留下的理由,所以你们才有机会推测出这一切。你们现在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是被你们所需要的、他活着有很多的价值,他的想法也很正常并不用觉得羞耻丢脸。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耐心点,建立连接,建立信赖感,千万不要忽略他的观点感受。当然了,最好是可以把他带过来,让专门的医生来跟他沟通。”
“除此之外,我建议家长也预约一些项目,做一下相关方面的检查。我们排除一下原因,总是稳妥的。”
医生的语气已经尽可能地温柔了,但薛志鹏却还是听出了她的意思——罪魁祸首是他们。
这太荒谬了!
薛志鹏眉头紧锁:“有没有可能是他的思维太发散了呢?我们从来没有虐待过他、更没有忽略过他。恰恰相反,我们提供了力所能及最好的资源给他,他自己也很争气,把一切都消化得很好。也许我对他的要求会严格,但这也是正常的区间范围。每一个父母都盼望孩子做得好,比我们更严格的也有很多。我不认为一个仅凭推测得出的结论,可以驱使我们去做什么可笑的改变。他马上就要高考了,没有那个时间精力浪费在这些事情上。”
医生没有打断他,从始至终她的态度一直是和煦的,被他劈头盖脸一堆指责也表现得很得体。
“那么在家庭关系上,您从没有把他跟哥哥进行一个比较吗?”
薛志鹏梗住了,“这怎么可能,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比较。更何况他哥哥本来就是榜样,是他需要去追赶的目标,这种比较是良性的。”
“您在这点上有一些偏差,在已知自己的生命是为了另一个人的时候——”
“那不是另一个人!”薛志鹏不满地打断她,“那是他亲哥哥!”
“好的,我知道了。”医生这次没有继续问,而是把话题抛给一边的吴佩莹,“那么妈妈这边也是这么觉得的吗?”
在薛志鹏的注视下,吴佩莹迟疑了。
过往薛问均所有的行为和话语都变得值得深思起来。
对薛志鹏的冷淡,对自己的疏远,不止一次提到的鼓励她离婚,说自己可以跟她姓吴。
她只顾着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薛志鹏互相搀扶着走出阴霾,而失去了一个警察该有的敏锐,笼统地将薛问均的异样一概归咎于青春期正常的叛逆上,从来没有正视过这段家庭关系中间的问题。
“你搞什么?”薛志鹏眼神诧异。
吴佩莹仍旧沉默。
薛志鹏提出另外一种假设:“你怎么知道不是他故意让你发现,用来报复我们的?从小他就这样有心机,故意在日记里写自己想要什么但不敢说,然后故意让衡衡发现,让衡衡来问我们要,他......”
“够了。”
现实像是一把尖刀,逼得她跳出来看清楚,自己的视而不见究竟导致了多么严重的问题。
自己的孩子在阴影里挣扎痛苦,多少次求助却无果,而自己的丈夫竟然冷漠到了这种程度,就像一只披着人类皮囊的怪物。
她闭了闭眼,痛苦地说:“是我的错。”
2.
吴佩莹下班的时候,在门口碰上了宋绮一家三口。
“你怎么来了?”吴佩莹面容憔悴。
“不是昨天说好了包饺子吗?”宋绮晃了晃手里的塑料袋,“忘啦?”
吴佩莹拍了拍脑门儿,懊恼地说这记性,打开门让他们快进来。
一行人支起圆桌板,将餐桌改成大显身手的地方。
小胖墩一早就溜到了书房玩电脑。只有在做客的时候,他才百分百的自由。所以他很乐意来姨奶奶家。
江河是做饭的好手,和面、剁馅儿叫一个利索。
吴佩莹有些心不在焉的,她心里还记挂着清晨在薛问均桌上看到的诗。
宋绮将一切看在眼里。
她几乎是这个小姨一手带大的,二人之间的感情也是最好。
当下便问:“是不是问问又怎么了?”
吴佩莹需要宋绮等人配合,当然把事情也跟他们说了,只不过把原因说成了高考压力太大,薛问均看着有点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