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悬疑,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海昏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雷克斯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272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3:31:16
  “你怎么决定帮朕了?”
  “我原本以为,天下间再无一人与我相关。但陛下告诉我,不管怎样,那黄泉底下至少还有一个。这么一想,我就不觉得怕了。”
  “就算出事,也不会牵连到你。”
  “这话他也曾经说过。别死了,行吗?”
  “那你再帮朕一个忙吧,看好他。”
  “他?”
  “是他,但你别听他说话,更别看他一脸老泪。”
  “你为什么要哭?”
  “老臣拳拳忠心,哪有背叛?老臣只是想救他……”
  刘贺睁开眼睛。
  视线从模糊到清晰,他还坐在席上,手里抱着个银釦动物纹漆笥,手感凉凉的。席外案上,那煮肉的小铜鼎烧干了,炭也成了灰。
  他已经很久没有做梦了,一场梦里深深浅浅,半真半假,听得他自己都迷糊。自从做了他跟龚遂说起的那个怪梦以后,很长时间,他几乎没阖过眼。他从漆盒里抓了一把煮熟的虫草、参片,放进嘴里嚼着,又干又苦,可灵台总算是清醒了一些。
  从温室殿一扇洞开的窗看出去,窗外果然是浓浓夜色。他想,在未央宫的某个地方,还有人和他一样,簟纹如水,灯火如昼,眼看着外面的漆黑里,满是刀光剑影。
  他心想:是他啊。
  就像两个人在幽深的宇宙中,凌空奕棋,你来我往、棋布错峙之间,对方忽然离席换了另一个人。于是,棋路陡然一变,原本的套路失灵,谋篇布局顿时推翻重来。
  原本的对手虽然工于城府,但是弱点也挺明显的,就是他看不懂刘贺的棋路。就好像两人本来学的就不是一种棋,硬拉到一块来下,结果一方是肆意妄为、天马行空,另一方却自缚手脚。刘贺明白,这除了因为想法习惯不一样,还因为对方那人在这盘根错节的长安城里已经有了太多关系、太多顾虑,反倒是投鼠忌器。
  可换人以后,那手法明显就变了。
  新的对手不仅知道他的思路和做法,而且知道该怎么阻止。面对像他这样不断绕开规则、破坏规则的棋手,对方做的,并不是在既有规则上纠缠,而是另辟蹊径,用各种各样旁敲侧击的方式来加以制止。
  简单来说,绕过了一条律令,就有另外七八条看似没关系的律令来束缚你。
  比方说,就以轺车夜出宫门这一事为例。
  天子侍臣持节出行,各宫看守、都城警备,均不敢拦截,这是一定的。
  可是,车驾夜行,是不是冲撞了后宫安息?掖庭令可管;有没有逾车驾用度之制?太仆、车府令可管;有没有行经弄田园圃?鉤盾令丞可管;出了未央宫门,有没有偷盗赌博、行乐奏乐、高声喧哗、弃灰于地?
  在大汉都城,在有心人眼里,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牵扯出无数个官署。
  这当中的每一条,可能都显得过于微小,甚至无事生非,可一旦堆积起来,也足以让人莫名其妙地深陷其中。对方似乎明白一个道理:要说正面对垒,刘贺的人挟天子之威,可能很多人都抵挡不住;可要说到在背后挑刺、构陷、捕风捉影、鸡蛋里挑骨头,那堂堂长安官吏们的段位,显然还是超过昌邑国人不少。
  因为这样,刘贺撒出去的多方棋路,虚的实的,突然都滞缓了下来。
  更重要的是,对方能和他一起熬,焚膏继晷。
  那还能是谁呢?
  他又想起以前出宫去听来的歌谣:“白日龚,犹能纵;夜间王,不得藏”,那王吉本来也曾是个黑瘦黑瘦的样子,为了堵他,硬生生在夜里熬成了白无常。
  刘贺在昌邑国里谁都不怵,唯独有一点怵他,就因为这人拎得清,要干的事情就一干到底,不感兴趣的就视若无睹,与刘贺自己有点相似。拎得清是件好事,这样的人不管在他人眼里过得如不如意,至少把命活在了自己手里,没有白费时间。
  所以他也多少有点欣赏王吉,就像他欣赏自己。
  可要是一时不幸,成了这种人必须处理的“事情”,那就会让人非常头疼。
  他又抓了一把虫草,眼看着滴漏上的浮箭指向子时,门外还是没人回来。于是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活动活动,又踢醒门边一个不堪重负的黄门郎,让他去备车。
  这几天里,刘贺把十六枚符节里的十五枚都放了出去,翻云覆雨,上下闹腾,就是为了给今晚这件事引开注意力。可既然无人回禀,说明还是出了问题。
  出了宫门,他站在安车上看,那城北东市里的工坊区域亮如白昼,人喧马嘶。一路行驶至坊前,刘贺看见工官、商队、工匠、城门卫、昌邑旧臣使者,全堵在坊内,争吵之声此起彼伏,牛车马车充盈于道,货物如山堆积,却无人可动。夜色里,到处闪着兵器寒芒。
  今晚在长安城,注定有很多人无法入眠。
  虽然是夜半出行,可刘贺这次却一反常态,使用了高规格驷马安车,金华青盖,龙首衔轭,像一轮滚动的太阳,耀亮四方。又由专人执辔,金鼓开道,车前车后都安排了卫士随从,还跟有属车,几十人长龙,浩浩荡荡地开出宫去。
  他调度起庞大的阵势,就是为了营造天子之威。所以车马未停,黄门尚未宣告,整个坊里坊外都已经乌泱泱跪拜了一片。
  所以那剩下不跪的人,就显得特别扎眼。那全是京城宿卫,拄着大戟,不下跪,只低头。看见他们,刘贺的心里就明白了大半。虽然他布下层层障碍,不让外人干扰他们的行动,可对方既然出动了长安城内最高级的宿卫军,那就是以力破巧,不讲道理了。
  宿卫的统领——执金吾李延寿也直身站着,平平说到:“守备期间,不便行礼,昧死请陛下见谅。”
  刘贺无所谓地说:“无妨,将军有周亚夫之风,乃大汉之福。”
  李延寿心中得意,嘴上倒是说:“不敢不敢。”
  “不知将军半夜带兵到这工坊来,所为何事?”
  “本将听闻……”
  “不劳将军回答。”刘贺突然打断他的话,“由旁边的中尉王吉来说话便可。”
  李延寿闻言一愣,看看脚边,那王吉穿着昌邑王国的官服,拜在地上,连脸都看不见。他心想,这算什么意思?又向皇上说道:“陛下明鉴,这京师治安纠察、警卫刑狱,和王国大相径庭……”
  “这京师,连诏令也听不明白吗?”
  李延寿还没从恭维里走出来,就像忽然挨了一巴掌,怔怔地立在原地。他又忽然想起那王吉在某一天突然闯进宿卫军营,说要“辅佐”他。李延寿最讨厌这种脸上白白净净的家伙,差点让人把他叉出去,直到看见那手上的大将军令。当时他也是突然就没了话。
  他回过神来,愤愤地说:“那就有劳中尉,本将还有公务,先告退了!”说完就大踏步地走开。其实皇帝还在,他什么也做不了,也就只是找个地方呆着,刘贺也由他去了。
  他知道,今夜不管如何,主谋都是王吉。
  王吉还是跪在地上,只是已经直起上身,声音朗朗地回答:“臣下听闻有昌邑侍臣奔赴四方王侯国、各郡县,征调兵器、盔甲,有成品送成品,无成品则送材料,合计超五百之数,车填马隘,日夜不息,臣下担心有危京师安全。”
  “中尉平身。”刘贺笑了笑,又故意转头环视周边,“中尉可识得这是什么坊?这空中飘着的异臭,是什么气味?”
  “此乃漆坊。”王吉站起身来,坦诚道,“是何气味,并非臣下所能熟知。”
  “闻着最明显的,是经年累月熬煮调和漆灰留下的气息。沉在底下,清新又带点酸气的,则是生漆的香味。”刘贺如数家珍。整个漆坊内部就像一件咬合紧密的榫卯件,如果来的是成品,那就由画工、金工来做装饰;如果来的是胎体,那就要髹工前前后后髹漆数十过百次;还有就是本坊现制,要由木工、金工、皮工从制作胎体开始。
  他摆摆手,问:“中尉说的这兵器、盔甲,既然运到漆坊里来,自然是些漆兵、漆甲,美则美矣,又如何能危及长安?”
  王吉已料到他会这么问,“那么,请恕臣下愚昧,孝昭皇帝大丧刚刚结束,圣上践祚,普天同庆之际,为何做这么多漆兵漆甲?这难道……不是给地府阴兵用的武具吗?”
  刘贺突然笑了,笑声幽幽的,他说:“中尉清楚得很!既然这样,还有何虑?难道真怕那鬼魂从地下爬出来谋反吗?”
  “目前也没有哪位帝后的陵墓在建,这么多的明器,陛下欲用于何处呢?”
  刘贺没回答他,却问:“景帝阳陵修了多少年?”
  王吉思忖片刻,“二十八年。”
  “武帝茂陵修了多少年?”
  “五十三年。”
  刘贺点点头,“而孝昭皇帝陵园时日甚短,所以内外诸般,多有仓促之处。这是朕亲眼所见。因此,必须早作打算。”
  “可是……”王吉狐疑地问,“皇上准备开始修陵?”他想,这刚登基多少天,陵园还没开始选址呢,什么时候才轮得到造陪葬兵甲?
  刘贺又笑了笑,大手一挥,说:“朕春秋鼎盛,无需多虑,但有一人持护国之重,担天下之忧,三朝为官,万金之躯,甚至比朕更为重要——这些最好的明器,当然都是给霍大将军准备的!”
  一番话说出来,满座皆惊,士兵们怀疑自己听错了,还有的工匠俯首跪着,一愣神,怀里的竹木胎都掉在了地上。
  就连王吉也陷入盘算当中,一下子回不了话。他知道刘贺说话不拘常理,可从道理上说,这样做确实没问题。因为霍光身份再高,也不能像皇帝一样提前修墓,只可能是死后再做。但漆甲漆器费工费时,如果作为赏赐,完全可以提前准备。
  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如此大费周章,怎么可能只为了赏赐?
  “陛下!”王吉忽然反应过来,“大将军虽然功高,但漆兵漆甲,恐怕还是有逾矩之嫌。是否要和大将军再从长计议?”
  “怎么?”刘贺缓缓说道,“中尉是想把霍大将军与周亚夫作比,觉得朕就像景帝吗?”
  王吉打了一个寒颤,心想,中计了。
  周亚夫是大汉名将,一力平定七国之乱,但是却被景帝迫害致死,至今仍不断有人为之惋惜。在他死前,狱吏责骂他,说:“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说的就是他造了一批殉葬兵甲,分明是想要“地下谋反”。
  因为这个罪名实在过于荒谬,就连后来的两任皇帝,也没法为景帝遮羞,只能承认这是一桩冤案。
  王吉没想到刘贺在这里等着,一不小心,就被架在了火上,只能低头请罪。
  刘贺没管他,直接号令:“所以还等什么呢?时间要紧,快继续干吧!”
  他是朝着那些商人和工匠说的。所有人原本都不敢动,那小黄门又喊几回,才有比较机敏的工官反应过来,赶紧撵着他们继续,甚至抓起身边的工奴来抽几个大嘴巴,才让他们都爬起来。士兵们也不敢拦截,那车马、装卸、工造的声音,一时又鼎沸起来,把如水的夏夜煮得糜烂。
  “陛下,”王吉犹自低着头,却没有放弃,而是问:“这些兵甲自然无法存放在大将军府上,又未修坟墓,那要放到哪里去呢?”
  他问到了要害处。
  刘贺回答:“自然由少府东园令保管。”
  这就很有问题!因为少府现在完全被皇帝的侍臣所掌控,兵甲存放在少府,他们就能自由取用。王吉心念电转,进迫一步:“陛下,虽然是葬器,可毕竟是凶诡之物,又有兵甲之型。长留于宫中,恐有不利。”
  “这宫里的南军、羽林,难道还怕漆做的假东西?”
  “臣下愿取一漆盾,以兵刃试之!”
  王吉其实一直想这么干,只是那都是些拿着天子符节征调的器物,不能轻易下手。现在既然正主就在面前,干脆直接请他首肯!
  刘贺难得地脸色微变,说:“漆器贵重,中尉,不能不体恤民力。”
  两人来回争论,言语交锋之间,忙活着的匠人是没心思听,但持戟宿卫们都在心里嘀咕:刚刚三言两语就把执金吾逼走的皇上,怎么这会儿,跟这不起眼的白脸官员扯个没完?他们更听不懂两人辩驳的焦点,什么工坊、明器,在他们眼里,全是些花架子、充大头的东西,有什么值得大半夜跑来守着的?
  看这情势,甚至还可能会得罪天子。
  他们不知道刘贺与霍光间的种种诸般,只觉得,这不是引火上身吗?
  这时候,执金吾也晃悠回来了,满脸不耐烦。很显然,他的想法和宿卫们没什么两样。他给王吉使眼色,见对方没反应,干脆不管了,朝刘贺深深一拜,说:“既然并无异常,长安城内军务庞杂,不容有失,将士们就先告退了。”说完就要领兵走人。
  “慢着!”王吉忽然将他喝住,同时伸手一抓,直接从执金吾腰间抽出剑来。因为平日总是一副儒生模样,人们很容易忘记他作为中尉,也是一员武官。他沉声道:“兹事体大,臣下不可不察!”
  话音还在空中,人影已经闪到一位工匠跟前。那工匠抱在胸前的,正是一大张还未上色的漆画盾,猩红铮亮,形制完备,将他整个上半身挡在后面。
  王吉举剑便刺。
  工匠不吭一声,直接往后栽倒下去。
  因为刘贺此前的种种行为、言语,王吉几乎已经认定了这些兵甲有问题,所以下手时,并没有太控制力度。万万没想到的是,那真的只是一件木胎漆盾,看着英武,实际上不堪一击,被剑刃简简单单就刺穿过去。
  鲜血立即洇遍了那人的前胸。
  王吉愣在原地。
  其实,除了其他工匠,别的人都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显得非常冷漠。那些官员、宿卫,看见不过是伤了一个贱役,都没有救人的心思,甚至连看都懒得多看。
  倒是皇帝的反应最大:“中尉!你这是在做什么?天子在前,竟还敢突然暴起伤人,还有没有法度了?你们,赶紧救人啊!”
  在诏令之下,宿卫和官员才赶紧动起手来,将那工匠拖了下去,还拉扯出一行血迹。
  执金吾李延寿也没想到有这样的峰回路转,砸吧一下,忽然眼睛一亮,大喊:“竟然在圣上面前无礼,来人,把他拿下!”他在王吉这儿吃瘪几次,总算抓住机会出一口恶气,立马让宿卫将他押得跪在地上,又上前去,把自己的剑夺回来。那漆盾依然被穿在剑上,他抬手一甩,正砸在王吉膝盖前。
  李延寿还想顺势去抽他两巴掌,没想到,王吉一双眼睛白得发亮,完全看不出慌乱,只是死死盯着地上那枚破盾,仿佛要用眼神把那漆面剥开。李延寿举着手掌,突然就不敢扇下去。
  这漆器一定还有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海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