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悬疑,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海昏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雷克斯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272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3:31:16
  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了,现在要紧的,只有陪大将军再下黄泉一趟。
  这短短瞬间几番计较,霍光全然没有理会,他早已经露出笑容。
  虽然着急,可霍光的动作依然沉稳,没带刚立功的大司农,倒是叫上了长乐卫尉。邓广汉在这件事情里首当其冲,现在却有机会戴罪立功,立马绷紧了全身的肌肉,像只铆足劲的猎犬,龇牙咧嘴,一下子便冲了出去。
  在平陵内,帝陵、后陵各有一座陵园,后陵的垣墙已经修好了,宽六米,但里面没有封土,只有一条深入地底的墓道,以及尚未完工的地宫。龚遂和王吉首先保障的,就是墓里的灯光。只有工匠的时候,他们摸黑、窒息,也得干;但这次是为了大将军,所以各式灯具全部配齐,地穴之下灯火通明。
  大将军微微颔首,又在王吉的带路下转入隧道。这条路其实本不为生人通行,只是为了让帝后的神灵可以团聚,但和外面一样,王吉不仅确保它完整可通行,更将长明灯一路铺陈到尽头。
  当一扇木门终于在影影绰绰的远处浮现时,王吉听到一句他期盼已久的话。
  霍光说:“中尉、郎中令侍奉圣上多年,请俟后至大将军府一坐,老臣有事请教。”
  在这一句话之后,霍光失去了他一贯的冷静。
  只是因为一件小事,龚遂、王吉都没有觉察到,但邓广汉的脸“唰”的一下就白了。
  因为上官皇太后在笑,笑得像在唱歌。
  如果他们距离更近,看得更仔细,会发现上官和刘贺正在墓室里喝酒,每喝一杯,就在孝昭皇帝的灵柩前倒一杯。那里不仅有笑声,还有倒酒声,击打青铜提梁卣声,甚至有金骨乐器声。
  可并不需要听到和看到那么多——只是笑就够了。
  只是一个十五岁女孩的在醉意驱使下发出的笑,已经足以让权倾天下的大将军,突然咬紧了牙关。
  多陌生的声音啊。
  当霍光成功让刘弗陵下令诛灭上官桀家族、桑弘羊家族,整个大汉朝堂上的顾命大臣只余他一人在位时,他深信,皇帝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可皇后呢?论亲疏关系,上官是他的亲外孙女,可同时,上官又完全可以把他视作诛灭自家全族的血仇之人。当刘弗陵逆来顺受、服从一切安排的时候,上官总是瞪着一双白生生的眼睛,不言不语,也不转开视线。
  霍光总是担心上官,甚至超过了担心刘弗陵的程度。
  可这怎么可能呢?堂堂大司马大将军、顾命大臣、亲外公,怎么可能怕一个女娃子?他怕的当然是皇太后背后的法理性——刘弗陵无子,再上一代的刘彻也没有嫡长子,所以整个大汉皇室里最有资格指定继承人的,就是上官。所以刘贺进宫,拜太子、授天子,虽然都有百官上表恳请等等百般环节,但最后落到名义上,都是上官的旨意。
  可要是她反咬一口呢?
  所以上官必须是个傀儡。
  她戴着个无表情的面具也罢,说话冷冰冰没有情绪也罢,越不像个活人,就越得霍光的欢心。
  可刘贺居然让这只人偶笑了起来!
  龚遂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他知道这时候大将军眼中的刘贺,和事实上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可这时候没法解释,只能朝大将军低声说道:“请与臣下一起先退出去,我们从长计议!”
  可霍光脸上已经咬出了青筋,浑身颤抖,一双瞳孔敞开了两湖深渊。邓广汉已经手扶剑柄,他本就是霍光女婿,相处日久,深知眼下这个情况能生出多少忧虑和祸端。所以一瞬间,心里已有了定数:皇帝不皇帝的,都不是真正的主子,如今四海之内,分明是姓的“霍”。
  “此时出面,恐生祸端!”龚遂忍不住再说,可霍光直勾勾看着远处,根本不回应。
  必须阻止他!
  龚遂伸手就想去夺长乐卫尉的佩剑,却立即被另一双手压制住。王吉露出一张白无常似的脸,静水深潭,不容分说地阻止龚遂,那眼睛分明在说一句话:这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终于,霍光点了点头,邓广汉如野狗出闸,一推门闯了进去。
  刘贺确实可以被臣子板着脸骂,哭着骂,甚至追着骂,还在昌邑王国的时候,龚遂喋喋不休地给他讲三代圣王的例子,追问他:哪一点做到了?那一条符合了?他们从宫里跑到宫外,无数只耳朵都听见了,王都里往后三代人教导孩子,都拿这个事情当案例。他也不当一回事。
  但那是在他不在意的问题上。
  到了重视的领域,他完全能下狠手。 偷工减料的工匠,中饱私囊的官员,他不仅亲眼盯着杖杀,还要枭首示众。不合格的王家工坊,在夜里一把大火烧了,一点渣滓也不要留下,所有相关人员没为奴藉,逐出城外,包括主管的少府和一连串掌令。他甚至亲手杀人。
  他现在就想杀人。
  邓广汉跪在帝后面前,像一尊铁石雕像,手按着剑,只说要带皇太后走。刘贺命令他出去,他反倒站起身来,一字一顿说道:臣只知皇太后令。
  再看上官,她脑海里浮起太多往事,已经吓得说不出话。
  刘贺喝令安乐回来,安乐拄着玉具剑,发现一位白甲将军像尊煞神一样突然出现在墓中,先是惊出一身冷汗,然后便甩掉剑鞘,露出锋刃。
  邓广汉见对方已经亮了兵器,便施施然也抽出长剑。
  “邓广汉!”刘贺直呼长乐卫尉的名字,“这里是先帝陵寝,大汉天子在前,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邓广汉却摇摇头,声音反而压过皇帝:“昌邑国相安乐,持剑挟持皇太后,罪证确凿,罪大恶极!臣这就将他诛杀!”
  “你敢玷污先帝陵寝?”
  “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整座地宫就像是深埋地下的腔室,他们喊出的每一句话,都在回廊和墓道间被增幅扩大,变得震耳欲聋。
  邓广汉已经想明白了:这个地宫之下,再无旁人,哪怕他真要杀掉安乐,也完全可以把罪名安到死者头上。他有大将军撑腰,上官一定站在大将军这一边,只剩下一个根基不稳的新皇帝。虽然皇帝的举动荒诞不经,但只要他不是真的傻子,就一定会屈服。
  再一眼看时,上官已经伸手去拉刘贺的衣袖,显然是要劝阻皇帝。
  邓广汉判断,一切只差最后一根稻草,所以猛跺一脚,挥剑就往安乐手上砍去。他虽然凭裙带上位,可终究是个武官,一位老国相哪是对手?所以也没下杀手,只是以力制力,把安乐连人带剑砍得翻倒在地,又踢得他满地打滚,主要目的,就是营造压力。
  他没发现刘贺一张脸全白了。
  邓广汉毁掉了一切。
  他踢翻镇墓壶,斫破蜀都绘锦,打折安乐的鼻子,让浓稠的鲜血溅在黄肠木上。他还踢翻了酒器,琥珀色的酒液汩汩淌出,在铺地的木板之间往下渗。
  方相氏驱得掉阴间的邪,杀不死阳间的鬼,它闯入地宫中大闹,让本就不得安眠的死者遭受诅咒。
  刘贺轻轻一握上官的手,然后拨开,一闪身抢上前去,挡在邓广汉和安乐之间。邓广汉差点没刹住剑,剑刃在刘贺手掌上削出一道血沟,可他不仅没缩手,反而握住了剑刃,另一只手则狠狠往前一推。邓广汉不知道这位少年天子哪来那么大的力气,他手上刚刚松了力气,身体就被推得往后连续倒了几步,停下来时,剑已经到了刘贺手上。
  “锵”,带血的剑落在地上,可刘贺还站着,双眼通红,像染了刃上沾的血。
  这皇帝可能真是个傻子。邓广汉想,要不,就是个疯子。
  他脚下突然响了一声,低头看时,才发现带钩已经崴了,是腰带掉落在地。那腰带上的锦囊和玉佩,却到了刘贺手上。刘贺把玉佩摔在一旁,只翻转绣囊,倒出里面一枚方寸大小的龟纽银印——长乐卫尉,中二千石,正是这个形制。
  邓广汉难以置信地看着皇帝,他说:“我是大司马大将军的女婿。”
  “没说不让你当女婿。”刘贺用阴寒刺骨的声音说道,“诏,撤邓广汉九卿官职,封安乐为长乐卫尉,即日就任长乐宫!”
  “陛下!”喊出声的却是上官,“这是宣战,不能这么做,我不同意!”
  刘贺没有回答,只是转过身,将龟钮银印交给安乐。可他没有当即松手,而是紧紧把银印按在安乐的掌心上,几乎将上面的阴文字嵌进肉里。安乐突然就明白了:这不仅仅是官印,更是军印,刘贺放在他手上的,是一场战争。
  而在地宫的另一边,一扇虚掩的木门背后,已经没了人。留在那逼仄进出口处的,只有龚遂淌下的一小滩冷汗,以及大将军亲手捏碎的一枚玉扳指。
  <图片TXT无法显示.jpg">龟钮银印,龟身下孔用以穿绶带,腐蚀比较严重


第九章 熊型玉石嵌饰(间篇)
  ——公元200年 · 建安五年—— (刘基事件前一年) 一场大雾夹杂大雨,浇得连缭河都看不清,更遑论远处的彭蠡泽。 那水不像是来清洗大地的,倒像是要拆了头顶的庙,揭开那些老得发黑的灰陶瓦片,沿着楹柱的云纹浮雕爬下,去找那神座上的宗族牌位。那它就只能失望了,因为这庙里供奉桌上早已变得一穷二白。不仅没有牌位、贡品,连那神案上掐的金丝、抹的朱漆都已经被刮了干净。再好的木材,敞着伤口,久了也是一股霉味,所以除了蜘蛛老鼠,只有实在见不得光的人,才往这里来。 两个人身上都淌着水。摘了斗笠,揉起面罩,内里几层也全是湿的。可他们都没有继续卸下甲胄,就任它沾黏在身上,像被冰吃了半身。龚瑛那一把络腮胡子成了蘸满墨水的毛笔,他拧出一浪浪的汁,长吁一口气,又四处看了看,想着干脆坐到那破神案上去,可那上面也全是老鼠屎。 “孙将军殁了。” 另一个人冷不丁说出一句话。 “殁了?哪个孙将军?”龚瑛一愣,回头只看见对方满脸水痕下面,皮肤一点血色也没有。 “孙策将军。” 外头有一阵强风,雨像是大踏步从庙前跑过,可能踩烂了石狮子。 “不可能啊,他不是回了吴郡,那是孙家的腹心治所啊?” “他是在野外被刺杀的。刺客第一箭,就射穿了脸。” “连你都射不中他!” “谁都有大意的时候。” 龚瑛定在原地,良久,才问:“那,孙策在拿下豫章之前说的……还作数吗?” “那就得看孙权了。” “太史子义!”龚瑛喊道,“这不是可以模棱两可的事情!” 他的声音震得连庙也抖了一下,但外面轰着大雨,绝不会被人听见。 “我也是刚刚知道的这个消息。周公瑾赶了过去,同时发给我一封密信,我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其他地方的军官,很可能都还被蒙在鼓里。” “那你也去啊!”龚瑛着急得几乎贴着太史慈讲话,“去告诉那小孩,我们和孙策已经约定好了,你们在明,我们在暗,拿下庐江、豫章以后,就要和朝廷上书,洗掉我们过去的身份,带我们北归中原。你是豫章都尉,这本就在…
  ——公元 200 年 · 建安五年——
  (刘基事件前一年)
  一场大雾夹杂大雨,浇得连缭河都看不清,更遑论远处的彭蠡泽。
  那水不像是来清洗大地的,倒像是要拆了头顶的庙,揭开那些老得发黑的灰陶瓦片,沿着楹柱的云纹浮雕爬下,去找那神座上的宗族牌位。那它就只能失望了,因为这庙里供奉桌上早已变得一穷二白。不仅没有牌位、贡品,连那神案上掐的金丝、抹的朱漆都已经被刮了干净。再好的木材,敞着伤口,久了也是一股霉味,所以除了蜘蛛老鼠,只有实在见不得光的人,才往这里来。
  两个人身上都淌着水。摘了斗笠,揉起面罩,内里几层也全是湿的。可他们都没有继续卸下甲胄,就任它沾黏在身上,像被冰吃了半身。龚瑛那一把络腮胡子成了蘸满墨水的毛笔,他拧出一浪浪的汁,长吁一口气,又四处看了看,想着干脆坐到那破神案上去,可那上面也全是老鼠屎。
  “孙将军殁了。”
  另一个人冷不丁说出一句话。
  “殁了?哪个孙将军?”龚瑛一愣,回头只看见对方满脸水痕下面,皮肤一点血色也没有。
  “孙策将军。”
  外头有一阵强风,雨像是大踏步从庙前跑过,可能踩烂了石狮子。
  “不可能啊,他不是回了吴郡,那是孙家的腹心治所啊?”
  “他是在野外被刺杀的。刺客第一箭,就射穿了脸。”
  “连你都射不中他!”
  “谁都有大意的时候。”
  龚瑛定在原地,良久,才问:“那,孙策在拿下豫章之前说的……还作数吗?”
  “那就得看孙权了。”
  “太史子义!”龚瑛喊道,“这不是可以模棱两可的事情!”
  他的声音震得连庙也抖了一下,但外面轰着大雨,绝不会被人听见。
  “我也是刚刚知道的这个消息。周公瑾赶了过去,同时发给我一封密信,我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其他地方的军官,很可能都还被蒙在鼓里。”
  “那你也去啊!”龚瑛着急得几乎贴着太史慈讲话,“去告诉那小孩,我们和孙策已经约定好了,你们在明,我们在暗,拿下庐江、豫章以后,就要和朝廷上书,洗掉我们过去的身份,带我们北归中原。你是豫章都尉,这本就在你的管辖范围内,他刚继任,不可能不听你的!”
  太史慈抿着嘴不说话。他脸都没抹,水珠像有生命一样沿脸颊下滑。等龚瑛的气息稍稍缓和,他才说:“公瑾给我来信的意思,一个是告知这件事,另一个,就是让我别轻举妄动。你想,要是我们都去了吴郡,谁盯着外围?外头的虎豹不说,自家要是有白眼狼跳出来,谁去摁住?”
  “一定会有。我告诉你,一定会有!”龚瑛眯着一双眼,一只指头戳在太史慈胸前,“孙家统一江东才多久,半年不到,这时候换个生瓜蛋子上来,谁服?所以更不能拖。”
  龚瑛的眼睛里不仅有愤怒,更渗出恐惧,他喊:“我们是汉人,可再这样下去,我们就全他妈成山越了!是,上缭壁修出了一点样子,吃的、住的、穿的,凑合着都能过。可你别忘了,我和我们那些弟兄,不是真的为了当山越去的,我们只想像个普通人一样活着——不被孙家吃干抹净,也不用像山民和牲畜一样被驱逐屠戮。呆在这儿,我们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刀,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家,回中原。”
  “没错,等我们回了北方,说不定转头就成了敌人。可该卖给他的命已经卖过了,往后各安天命,这是孙策答应过的,也是你太史慈答应过的!”
  太史慈不说话,要拨开他的手,龚瑛拄着手臂不动,两边竟一时僵住。
  龚瑛瞪大了眼睛,别看他身宽体胖,要是比力气,太史能把他抡起来抛出去。可太史的手和脸一样苍白,像被雨洗得褪了色,而且全然没了那种不讲道理的蛮力。
  “怎么回事,”龚瑛抬眼盯着太史慈,“你在担心什么?”
  雨洒得更大了,外头还响起闷雷。一闪之间,庙成了黑白的。
  “那周瑜是不是还跟你说了什么,他知道上缭壁的事?他让你把这个事情压后?”
  “这真不是一个好的时机。”太史慈说,“不仅是上缭壁和山越的事,还有我自己。当初,孙策让我回来募兵,督管六县,都不是把我当作寻常将领来看待,更凌驾于其他降将。我和你做的合作,上缭壁六千户少交的徭役赋税,他全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他是王,那我就是诸侯。可你应该明白——这件事对孙权来说,就是个问题。”
  龚瑛“嗤”了一声:“你既不是贪他这六县权力,徭役赋税也一点儿油水没拿。孙家内外,谁都知道,太史慈就是个要名声不要生命的呆子。你怕什么?”
  太史慈薄薄的嘴唇片子蠕动了一下,终究没回答。
  “你怕他猜忌。”龚瑛自问自答,“在短时间里,只要你没有反心,孙家肯定不会动你,可他也不会用你。你是能和孙策平分秋色的人,谁敢用你?太史子义,我知道你怕什么了——你怕孙权把你丢在这儿,不闻不问,偏安一隅,平安老死。”
  太史慈像被刺痛了,浑身一抖。
  其实对于他身边这些人而言,太史慈并不难懂,只要和平常人反着来想就可以了。生逢乱世,平常人都盼着衣食饱暖,安乐一世,可对他而言,那比死更让人难受。
  太史慈说:“我见过孙权,他和孙策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孙策能把你们几千户军民放走,送回中原,都一样的,因为他早晚要吃下北方。可孙权不同,他能把江东捏成铁板一块,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所有人在这里给他肝脑涂地、舍生忘命。而那些不能团结的人,他一个也不会放过。”
  龚瑛收回手臂,没了依凭,太史的手也垂落下来。两人之间重新拉开几步距离,龚瑛退到窗牖边上,雨滴不断从破洞飞溅进屋,庙外似乎也淹了,开始有水流像小蛇一样从门缝底下爬进来。
  “我好像没和你说过山越的事。”龚瑛的声音在庙里幽幽转着,“山越可不知道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们一天到晚拜鬼神,出生拜,死了也拜。说什么重要的事、做什么重大决定,人说出口的都不算,必须问卜。为了当上他们的宗帅,我已经快成半个巫师了,满脑子都是神神叨叨的东西。有时陪他们演完仪式,我就觉得天上有蓝火在飘,那些刚杀掉的奴隶,回头跟我说话。”
  “我知道。”太史慈说,但他其实不知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海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