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没什么不好的,圣徒凡娜——和我们这个世界大多数地方呈现出的扭曲模样比起来,一个翻滚之后仍然正面朝上的硬币又算得了什么呢?”海琳娜淡淡说道,“至少从事实上,普兰德仍然存在,这枚硬币翻滚了一圈还是无数圈……不是我们这些凡人应该纠结的事情。”
不知为何,凡娜总觉得教皇这番话中似乎隐藏着某些深意,可她尚无法理解,她只是皱了皱眉:“那这个消息……该如何公布?我们又该如何向人们解释,他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异象中——并且让他们在得知这个事实之后仍然能维持正常的生活?”
“一个因剧变而生的冲击性事实,要么永远不公布,要么就趁剧变余波未消,趁人们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公布出来,”海琳娜沉声说道,“现在普兰德的市民应该还没有完全脱离那场灾害的余波,还没有完全沉浸到恢复平静的日常生活中……所以照常公布吧。
“不过要注意引导,要让人们意识到这个‘异象’的极大特殊——并非所有异象都是危险的,时刻牢记,我们这个世界还是蒙受异象001的照耀才能维持到今天。”
“是,”瓦伦丁主教低下头,“我会和市政厅协商此事,看应该怎样用最稳妥的方式把这个消息公布出来。”
海琳娜点了点头,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凡娜,又说道:“另外还有一些事。”
凡娜和瓦伦丁立刻回应:“您请吩咐。”
海琳娜略微沉吟:“……不是那么要紧,还是等见了面再详谈吧。”
凡娜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过了两秒钟才突然意识到什么:“见面……难道您要……”
“风暴大教堂巡游了很多年,差不多也该靠岸一次了,”海琳娜笑眯眯地看着凡娜,“做些准备吧,风暴大教堂将在一周内抵达普兰德——到时候我也正好可以用自己的眼睛亲眼确认一下,看看这枚翻滚之后的硬币到底是怎样一副姿态。”
两位圣徒离开了。
偌大的集会场上,只剩下了海琳娜的身影。
但仅仅半分钟后,附近的黑暗中便浮现出丝丝缕缕抖动的光影,紧接着身材高瘦、面容苍老的死亡教会首领班斯特与面容和蔼、身材微胖的真理学院首领卢恩便从黑暗中走出,来到海琳娜面前。
班斯特首先回过头,看了一眼刚才凡娜离开时的方向,才转过视线看着面前的深海教皇:“就是她?看上去……并无什么特殊之处。”
“但风暴的主宰选择了她,”海琳娜淡淡说道,“这是女神的旨意。”
身材发福、面容和蔼的卢恩略做思考,语气中带着好奇:“但风暴的主宰又为何要选择她呢?”
“……没有人能揣测风暴的意图,”海琳娜轻轻摇了摇头,紧接着转移了话题,“我们不谈这个了,还是先讨论讨论异象004这次释放出来的信息吧——一个没有编号的异象,这可比异象本身还令人费解得多。”
第二百六十章 教堂方舟
广阔昏暗的集会场上,三名教会领袖在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过了不知多久,死神的侍奉者,教皇班斯特才突然轻声开口:“异常与异象失准定律——永远会有不符合规律的异常或异象出现。”
“第零条确实好用,但第零条不能随便乱用,”矮胖和蔼的卢恩却摇了摇头,“不能只要遇上一个难以理解的东西就往第零条上套,这会让我们在真正的危机隐患出现时麻痹大意,错失良机。”
“你的意思是……异象004给出的信息有问题?”班斯特微微侧过头,“异象-普兰德并非没有编号,而是编号被隐藏了?”
“也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命名机制,”卢恩在思索中说道,“异象004和异象普兰德都没有问题,只是我们还不能理解这个新的异象命名方式——普兰德最近发生的事情非常特殊,它是一个被历史污染,又被亚空间的力量‘拯救’了的城邦,这样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我不喜欢‘新机制’,”班斯特摇了摇头,嗓音低沉,“新机制意味着新的不可控因素,我们为了搞明白世界如何运行已经牺牲太多了……而这个世界还总是变来变去。”
“没人喜欢,但世界总是这样不近人情,”卢恩耸耸肩,紧接着目光便落在海琳娜身上,“希望你在普兰德能有所收获,用你的眼睛亲眼看看,那座城邦到底发生了什么。”
海琳娜一时间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她似乎在陷入思索,过了许久,她才突然打破沉默:“还有一件事,你们应该也注意到了吧,异象001的问题。”
卢恩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位侍奉智慧之神的老人很少有如此紧绷着脸的时刻:“是的,观日塔已经确定,太阳边缘的符文环……的确出现了破损,虽然缺失部分只占整个符文结构的很小一块,但那一块确实没有了。目前我还在派人时刻关注异象001的情况,但暂时还未发现符文环有进一步破损——可也没有自我修复的迹象。”
“各地并未发现太阳教徒有什么异动,”班斯特也紧跟着开口,“我也第一时间怀疑了此事跟他们有关,但从目前掌握的情报看,那帮太阳异端自己似乎都还没注意到异象001的变化。”
“那也不能认定此事跟‘蠕变日轮’无关,”海琳娜沉声说道,“蠕变日轮是这个世界最古老的存在之一,而那帮太阳异端充其量只能算是在蠕变日轮影响下滋长出的霉斑,他们与自己神明之间的联系并不像他们自己想象的那般密切。”
“我们会继续盯着那帮邪教徒以及他们背后的‘太阳子嗣’的,”班斯特慢慢说道,“还有那帮终焉传道士……无论如何,普兰德的事情不能重演。”
海琳娜微微颔首,随后,她看到黑暗中光影浮动,两位教皇的身影渐渐变淡,消散在虚无之中。
她回过头,望了一眼无名王者陵墓沉下去的地方,随后身影也渐渐在集会场上消散。
下一秒,海琳娜便在现实维度睁开了双眼。
她迈步走出密室,两名侍从随之上前——海琳娜挥挥手,示意侍从自行离去,她则独自穿过了长长的甬道,走向教堂舰的上层甲板。
一座巍峨的大教堂在苍茫无边的昏暗海域上航行着,教堂的三重尖顶和一座座高耸的尖塔、钟楼直指天空,其顶端浸没在缥缈的雾气里,教堂舰的下半部分则是厚重的装甲、巨大的管道以及连接着甲板区的粗犷机械结构。
一座方舟巨舰,下半部分是钢铁要塞,上半部分是圣洁的教堂——这就是深海教会真正的总部,在无垠海上巡航的“风暴大教堂”。
海琳娜从遍布着神圣浮雕的回廊中走出,来到位于上层甲板的露台上,静静俯瞰着脚下这座巍峨的工程学奇观。
这座教堂其实很新,事实上,它的舰体部分完工距今不过三十五年,其上层结构更是二十年前才彻底建成——真理学院的学者们协助设计了教堂舰庞大的动力系统和复杂的控制机构,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东西都运转得很好。
而在这座教堂舰完工之前,“风暴大教堂”的规模比如今小得多,在无垠海上航行的续航时间也短得多。
风暴女神并不介意信徒们借异教的帮助来建造自己的圣殿,四神都不介意这些。
事实上……四神根本不介意发生在尘世的任何事情。
海琳娜轻轻吸了口气,看着教堂舰四周的稀薄雾气——这层薄雾以及周围海水所呈现出的混沌黑暗质感说明了整座方舟此刻正航行在现实和灵界的夹缝之中,在这个位置,绝大部分在无垠海上航行的普通舰船都观察不到风暴大教堂的踪影。
在静静地吹了一会冷风之后,海琳娜伸出手,从身边取出一块被手工精心雕琢成海浪形态的木片。
她默念了风暴女神葛莫娜的名字,将这枚用“海息木”雕琢而成的海浪护符远远地掷向大海。
“您所关注的那位圣徒信仰已开始动摇,”海琳娜注视着护符落水的方向,仿佛自言自语般轻声说道,“但她的人性部分似乎并未蒙尘——她仍是人类。”
海浪轻轻起伏,似有无形的低语在海浪声中轻柔响起,海琳娜侧耳倾听良久,轻轻点了点头:“这样很好么……是的,我明白了。”
那枚在水面翻滚起伏了许久的海息木护符打了个滚,悄无声息地沉入无垠海中。
普兰德,古董店内。
早晨的阳光正好,明媚的阳光透过刚刚擦拭干净的橱窗,照射在那些高低错落的置物架上,让架子上的假古董们仿佛都被镀上了一层微末的金光,妮娜正哼着轻快的小调,愉快地擦拭着架子上的“商品”,偶尔探出头去,看着柜台旁的几个身影。
爱丽丝和雪莉正坐在那里,捧着一摞字母卡眉头紧皱,阿狗则躲藏在柜台旁的阴影中,用爪子抓着铅笔,尝试默写单词表。
妮娜觉得这是很神奇的事情——她到现在都没搞明白阿狗是怎么用爪子抓住铅笔的。
第三次差点睡着之后,雪莉使劲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把手里的字母卡片往柜台上一放,抬头看了旁边正全神贯注的爱丽丝一眼:“你就不困吗?”
“不困,”爱丽丝抬起头,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我不知道‘困’是什么感觉——我只在应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真好奇当一个有灵魂的人偶是怎样的感受,”雪莉咕哝了一声,紧接着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四周,又跟做贼一样抬头看了一眼二楼方向,这才小声开口,“哎,邓肯先生今天怎么没下来啊……而且早上见到的时候也感觉他心事重重的。”
爱丽丝把刚刚背过的字母卡片放在一边,又拿起一张刚刚被自己忘干净的重新开始背,同时心不在焉地随口说道:“他在思考深海中的秘密。”
“思考深海中的秘密?”雪莉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不知道,他这么说的,”爱丽丝小幅度地摇了摇头,“要不你去问问他?他应该很乐意教你一些事情……”
雪莉张了张嘴,刚想说些什么,便突然听到柜台旁的阴影中传来阿狗又慌又怕的声音:“要作死你别带着我啊!”
“我又没说我要去问,”雪莉瞪了声音传来的方向一眼,“我字母表都还……”
她话刚说到一半,就突然听到门口方向传来一阵清脆的铜铃声。
阿狗瞬间彻底消去了身影,爱丽丝则轻车熟路地把字母卡片往旁边一放,抬头看向大门方向:“欢迎光临,请问……哎?莫里斯先生?”
一大早赶过来的正是莫里斯——这位老学者穿着一件深色的冬季外套,戴着厚厚的圆顶毡帽,胳膊下面还夹着一本看上去就颇有分量的大部头旧书,进门之后他先是跟柜台旁的爱丽丝和雪莉打了个招呼,紧接着便看向正在旁边收拾货架的妮娜:“邓肯先生在吗?”
“他在楼上,”妮娜点点头,好奇地看着老先生,“您找他有事?”
“我好像找到那个符号的出处了,”莫里斯高兴地扬了扬自己带来的那本旧书,“真不可思议,它竟出现在一本有关克里特古王国的文献中——而且如此的不起眼!”
第二百六十一章 神秘符号
在妮娜正要跑去二楼打招呼的时候,邓肯便出现在了楼梯上。
他听到了楼下传来的动静。
“邓肯先生,”莫里斯来到楼梯前,抬头看着正向下投来视线的“船长”,“我在一本关于克里特古王国的文献中找到了您给我看的那个符号……至少非常相近。”
邓肯注意到了莫里斯眼底微微的血丝以及略显浮肿的眼皮,显然,这位老学者为了查找这些资料颇费了一番工夫,但他眼神中又带着一丝兴奋的光彩,精神状态显得异常振奋——这是沉浸于研究并终有所成时才会有的神采。
邓肯看了一眼楼下的妮娜和爱丽丝等人,微微点头:“你们看店。”
随后他看向莫里斯:“上楼来说吧。”
老先生夹着那本大书踏上了楼梯,古旧的木板阶梯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他跟在邓肯身后到了二楼的主卧室——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
以一位亚空间阴影的居所标准来看,这卧室略显朴素,但考虑到邓肯先生“扮演凡人”的特殊“爱好”,这朴素的房间又显得颇为正常。
莫里斯谨慎地控制着自己的举动,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不要做任何多余的窥探,邓肯则从旁边拉过两把椅子,示意老先生将那本大书放在靠窗户的书桌上。
“给我说说你的发现吧,”邓肯坐下之后说道,“那个符号到底代表着什么?”
“关于它的意义……暂时还没有头绪,我只是找到了它一个最有可能的出处,”莫里斯定了定神,将那本看上去就价值不菲的文献打开,找到里面夹着书签的一页,“您注意到这个位置了吗?它出现在这儿。”
邓肯微微皱眉,他看到那一页是幅图画,一幅颇为精美的手绘插图,所展现的应该是某个大型建筑的一部分,看上去像是宫殿的正门,而那个带着六边形边框和破碎十字结构的符号便出现在正门上方的浮雕中,居于整个画面的中央。
至于那浮雕的内容……似乎只是一些看不出含义的花纹。
正如莫里斯刚才在楼下时说的,这个符号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它只是一幅插图上的一个小小的装饰部分,在整幅画面中所占的比例甚至不到十分之一,也没有被特殊标注出来。
真难为莫里斯竟然可以从成堆的文献里找到这本书,又从这本书里找到这么个角落。
“我朦朦胧胧留着点印象,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看到过一眼,感谢智慧之神的赐福,这份‘印象’直到今天还能发挥作用,让我找到了这个‘小玩意儿’,”莫里斯解释道,“这幅插图是临摹品,它的原稿最初出现在一个关于古克里特王国建筑遗迹研究的文献中,那份文献目前不在普兰德,但我相信我的一些学术界朋友应该能帮上点忙……
“当然,即便没有原稿,这本书上记载的内容也很有用,它提到这份手绘插图所描绘的是一座曾位于边境海域的失落遗迹,那座遗迹位于无名荒岛上,而该岛屿在新城邦历223年左右神秘消失在一片浓雾中,在彻底消失之前,曾有数支探险队成功登岛,并考证了遗迹的形制和年代,确认它应是克里特古王国时期产物,从建筑表面纹饰和浮雕判断,整个设施应该是某种兼具学术和宗教意义的大型建筑……”
莫里斯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插图相邻一页的文字记述,在那略微泛黄的书页间,可以看到老学者早年间曾写下的批注。
“这种具备硬朗、深刻线条的浮雕以及花纹中的大量菱形元素是克里特古王国的建筑特征,他们崇尚线条厚重且具备力量感的建筑风格,其宫殿楼宇的主体部分多半呈各种长方体或金字塔形状,这座建筑完美符合这些特征……”
一边听着莫里斯老先生的解读,邓肯的目光一边慢慢扫过那些图画和字句,他的注意力又落在了画面里正门浮雕中心的那个六边形纹路上,眉头微微皱起:“关于这个符号,并没有针对性的解读。”
“……很遗憾,这份文献只是一个笼统的介绍,并没有涉及对遗迹种种细节的详细解读,”莫里斯摇了摇头,“但这又是难免的情况——克里特古王国距今已有万年,其留下的遗迹少之又少且多半损毁严重,再加上各种资料的遗失或‘污染’,能供后人解析的知识本就支离破碎,我们应该很难找到一篇专门针对古王国某扇大门上的某个花纹做研究的文章……”
“学术或宗教设施,入口处的徽记……”邓肯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一群一万年后的‘苦修者’,为什么会随身带着一个来自克里特古王国时期的护符?”
他转过头,看着莫里斯:“你认为,有可能存在传承了一万年的‘克里特遗族’么?”
“……有人说过,严谨的学者不应该盲目否认任何一种可能性,哪怕它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从我个人角度,我认为这真的不可能。”
莫里斯一边思索着一边谨慎说道。
“一个类似苦修者的群体,人数可能极少,活动极为隐秘,经历了古王国崩溃之后的大混乱,经历了纷争年代,经历了旧城邦战争,传承了整整一万年,中间既没有断了代,也没有被人发现……如果这个可能性都成立的话,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是一个在近代才成立的秘教团体,因为偶然发现了一些古文献或者类似的遗迹,便把克里特时期的某个符号当做了自己的标记来用——这个可能性还更高一点。”
邓肯听着老先生的想法,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目光又扫过那些文字资料。
在资料上,有一些段落显然是引用了文献原稿中的记载,记述着一千多年前的那批探险家所留下的只言片语:
“……它就伫立在岛屿中心,主建筑和周围的附属建筑几乎占据了整座海岛,似乎那座岛就是专门为了这座建筑而生的……
“……建筑物的主体材质看上去是石头,但比石头坚韧,色泽苍白,士兵用冰镐尝试凿开其中一块墙砖,费了很大力才成功……冰镐和墙砖撞击时发出夸张的火光,墙砖断裂的地方带着银灰色的质感。
“岛屿附近还有几座小岛,都很荒凉,稀稀落落的植物,连虫子都不多见……没有建筑物遗留,或许曾有过,但规模太小,已经被时光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