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778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太过行险。”李渊叹了口气,他虽然已经很多年没领军上阵了,但也是沙场老将,一眼就看出李善计划的软肋。
  “还不是父亲相逼!”平阳公主又习惯性的开始为李善打抱不平,“怀仁都不想领军出征。”
  原本平阳公主还不懂,但经过柴绍、李世民或直接或委婉的解说,已经知道了内情……李渊从一开始就希望李善能擒杀突利可汗,为他这位大唐开国皇帝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他还能用谁?”李渊一瞪眼,“难道用威望全丧的李药师?”
  “再说了,朕也没逼他……谁让张仲坚逼得都布可汗自尽!”
  “对了,张仲坚也是他李怀仁的人!”
  “难道这还能怪得到怀仁头上?”平阳公主也是无语了,“灵州军捷报入京,父亲不是大喜过望,还要让张仲坚晋爵国公吗?”
  李渊有些不自在,不过这也的确是真的,虽然都布可汗的死导致了河东战事发生巨大变化,也给领军出征只准备驱逐突厥的李善提高了难度,但毕竟斩杀突厥大汗,这是他李渊必定留于史册的丰功伟绩。
  父女俩在这儿斗嘴,李世民却在一直看着地图默默思索,等那边暂时停歇了,才开口道:“怀仁实有豪气。”
  李渊点头赞同,“诱使突厥退兵,又率军追击,不远不近,遣派兵力从雁门关、飞狐径,以代州、忻州为战场,的确豪气。”
  平阳公主没吭声,不过她也很赞同李世民的话,古代战场很难做到远距离的协同作战,毕竟信息的及时传递是个绕不过去的难关。
  所以李善这种大规模的包抄封锁战术,在古代很少出现,即使是李世民指挥的洛阳大战,也是横推过去,各路军队都有明确的战术目标,一点点的推进,一个个的吃掉,最终围困洛阳孤城。
  在场的三个人都很清楚,李善的计划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配合,而难点就在于配合上。
  “只要不败北,即使突利可汗逃回五原郡,也难有作为。”李世民迟疑了会儿,“只是两年内多场大战,关中元气大伤……”
  平阳公主有些懵懂,李渊却是心似明镜,笑着说:“若是都布可汗不死,为父犹有憾,如今其人自刎,突利可汗……就留给你吧。”
  李渊和李世民都很清楚,虽然大唐此次伤了元气,但突厥却是遍体鳞伤,都布可汗率近十万大军南下灵州,兵锋直抵长安,但最终能返回草原的不超过三成。
  想要覆灭突厥,明年是最好的机会,几路大军并发,加上薛延陀在后面捣鬼,突利可汗太过年轻,远不能与颉利可汗相提并论,也不能与颇有谋略的都布可汗相比。
  但李世民不希望伤亡太重,最近两年内,关中连续遭受了梁师都、突厥三次劫掠,光是战死的府兵都是个让李世民心惊的数字。
  而李渊也看得出李世民的心思,自己在朝时候逼得都布可汗自刎,那就将覆灭DTZ的功劳让给儿子好了。
  顿了顿,李渊轻声道:“昨夜未能入眠,也不知今夜能否安睡……”
  “鬓发尽白矣……”
  “大郎、三胡谋逆,为父虽恨之,但也悔之……”
  李世民凝神闭气,他隐隐感觉到李渊的想法了。
  “待得怀仁回京,册封太子,明岁就登基吧。”李渊笑了笑。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政治生物,李渊做出这个选择,既艰难但也在情理之中。
  交出手中的权力,对李渊来说,自然是要经过反复而艰难的心里博弈的。
  但李渊也心甘情愿,这种情绪的由来极为复杂,虽然有着天策府属官大量入朝,并且身居高位的原因,也有着连魏嗣王李怀仁都选择李世民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源自于对李建成、李元吉谋逆的失望。
  一个东宫太子,一个齐王,两人在朝中的势力虽然没有被一扫而空,但也遭到了极大的排斥,这直接导致了权力的真空。
  说得难听点,如今的李渊如果不放权,下面的小皇子渐渐长大,李世民难免会多想。
  不同于前些年,现在的李渊和李世民要怼起来,前者已经无能为力了。
  李世民自然是谦虚的一让再让,甚至都拜倒请罪,一旁的平阳公主倒是无所谓,甚至还说:“也好,反正总归是二弟。”
  “等父亲闲下来,夏日出去避暑,冬日去泡温泉,对了,还能将怀仁带上。”
  “反正二弟麾下多的是大将,而且怀仁功勋太著,二弟也不会用他。”
  李渊笑呵呵的点头,“二郎,至于怀仁……”
  “呃……”李世民苦笑道:“此次若只是驱逐突厥也就罢了,若能再度大败突厥,甚至擒杀突利可汗……”
  平阳公主补充道:“还有平叛之功,对了,救援天策府也是大功。”
  李世民又呃了声,“难道晋为亲王?”
  “二郎慎言!”李渊突然勃然变色,一拍桌案,“那是都布可汗行反间计!”
  李世民呆了呆才反应过来,连连点头……原州战事期间,关于李善可能是皇子的流言蜚语传遍了长安,李渊甚至前些日子去李宅都不敢召见朱氏。
  “活该!”平阳公主也有些不满,提醒道:“朱娘子性情刚烈。”
  李渊回过神来,想想也替儿子头痛,如果李善此番再度大败突厥,如何封赏真是个难题。
  不过也无所谓了,如若怀仁真的再立大功,明年早些退位,这些麻烦都丢给二郎好了。
  甘露殿内,有着让穿越者觉得怪异的父慈子孝。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兵力
  自当年李善赴任代县令以来,收马邑,固雁门,招募人口,大开商路,又重组代州军,屡败突厥,终使代地恢复旧观。
  而如今,代地之残破令人唏嘘,境内的代县、崞县、繁峙、原平、五台各个县城均被攻破,大量的粮草、财货被劫掠,但损失最大的还是人口。
  大量的青壮男女被押送由朔州至云州、草原,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当年李善用欲谷设从突厥交换来的人口。
  毕竟突厥攻破雁门关那么久了,忻州、并州不好说,也要受突利可汗的直接管辖,但代州距离朔州太近,运送物资、人口并不完全受突利可汗所辖。
  不过在代县周边,未被突厥攻破的寨堡也有不少,都是代地势族结寨自保,又有部分代州军残部支援,再加上当时秋收刚刚结束,不缺粮草,才能支撑到现在。
  代地东南十里处,南望五台山的一处谷地边,有一个规模不算小的村落,外围都已经残破,但中间有一处以红砖修筑而成的寨堡,高大的城墙不比寻常县城要矮小,上面甚至还有青壮正在值夜守御。
  一个身披皮甲的青壮突然耳朵动了动,盯着城墙下的一处,突然拿过一个火把扔了下去。
  火把如同流星一般被掷出,落地的瞬间,正隐隐映射出十多名驱马而来的骑兵。
  其余的骑兵都勒住了坐骑,只有一骑继续向前,不下马从地上捞起了火把,显示出高超的骑术,一路驰至城墙下,才摘下头盔。
  城墙上的青壮借着火光看去,觉得隐隐有些面熟,一旁的几个人已经高呼起来。
  “是三郎回来了!”
  “一定是援军到了!”
  城墙上一片哗然,寨门很快就打开了,玄武门之变后出任左监门卫中郎将的贺娄兴舒,身后跟着的是也在北衙禁军中的李庆,以及随淮阳王李道玄南撤的代州军小校李绅。
  三人都是跟着苏定方长途奔袭楼烦关、雁门关,击溃突厥后,三人因为熟悉地理,被抽调入尉迟恭麾下,一路杀往蔚州,与河北唐军汇合。
  直到今日黄昏时分,苏定方传令,三人才从蔚州一路赶来,奉命汇总代地势族。
  胡演、曲四郎与数千突厥狭路相逢,战前就遣派轻骑迅速北返,苏定方立即做出了判断,虽然不知道忻州具体发现了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突厥大军北窜,屁股后面肯定有唐军正在追击。
  换句话说,天亮之后,大战就要开启,如今代州战局已经明了。
  尉迟恭、田留安牢牢的守住了瓶形寨,卡住了突厥往蔚州的要道,数千突厥如今正盘踞在边界线左右,如今又天降大雪,正惶惶不可终日。
  而苏定方自己率七八千唐骑守御雁门关,使突厥不能越过句注山走朔州。
  苏定方猜测,李善、刘黑儿、秦琼会率中军向北追击,突厥的下场已经差不多注定了。
  原本兵力不占优势的中军,如今的劣势也已经被填平,毕竟不是在忻州,而是在代州……突厥不会返身去猛攻中军,而是寄希望能击破阻碍,或者从小道偷生。
  所以,现在兵力不占优势的反而是苏定方,雁门关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关隘,而是一个整体性的防御工事,面积不小。
  苏定方手中的兵力不足,虽然刘世让、李世绩从马邑、顾集镇、桑乔镇调来代州军,但经过将近两个月的鏖战,还经历了粮草断绝,代州军能有多少战斗力实在不好说。
  更别说时间也来不及了,困守马邑、桑乔镇的代州军因为粮草不足,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杀马就食,所以赶来的速度很慢。
  其实,要守住雁门关,苏定方手中的兵力是足够的,但如果他将麾下的兵力都用于守御雁门关,不说围歼突厥派不上用场,而且也是极大的浪费……用骑兵去守雁门关吗?
  这会导致代州战场上,最富有战斗力的骑兵不能投入战场,只能被动防御。
  所以,苏定方才会遣派贺娄兴舒等本地势族子弟召集民间青壮,协助守御雁门关,让骑兵腾出手来。
  贺娄兴舒语速极快的将如今的局势一一说明,还没说完,围拢过来的人群已经骚动了起来……居然是邯郸王……不,是魏嗣王来援!
  李怀仁在代地的威望不做二人之想,当年的李药师竭尽全力,也无法将这个名字从代州军中抹去。
  等贺娄兴舒说完之后,其祖父贺娄善柱立时扬声道:“当全力以助!”
  一旁的几个家主也连连点头,魏嗣王来援,赵国公抢占雁门关,尉迟恭守御瓶型寨,突厥已至末日,这时候还需要犹豫吗?
  “留下部分人手,其余青壮自携军械,运送粮草连夜赶往雁门关。”贺娄善柱吩咐道:“当竭尽全力,诸位当知魏嗣王。”
  这句话即是安抚也是提醒,李善赴代地之后,诸多家族因此而兴盛,因此入仕的也不在少数,但也有与突厥勾结而被严惩甚至举家而亡的。
  这座寨堡是贺娄家修建的,当日突厥侵入代州之后,附近大小有势力的家族都聚拢过来,贺娄善柱又收容了数百代州军残卒,在突厥大举南下之后,又与附近的几个寨堡守护相望。
  从各个寨堡抽调的青壮,以及代州军残卒连夜启程,举着火把,如火龙一般往雁门关方向而去,这儿距离雁门关并不算远,也就二十多里路,一晚上足以赶到。
  让李庆、李绅总领诸事,贺娄兴舒在侧屋内坐定,与祖父贺娄善柱说起此番长安剧变,京兆大战,以及此次援军由绛州北上的诸战。
  “魏嗣王终究是魏嗣王啊。”贺娄善柱叹道:“药师不及也。”
  “此番代国公威望大失。”贺娄兴舒嗤笑道:“军中诸将皆不耻也。”
  顿了顿,贺娄兴舒问道:“祖父,此番代地残破……”
  “幸得魏嗣王所泽,以红砖修建寨堡。”贺娄善柱苦笑道:“当日突厥偷袭飞狐径,韩国公阵亡,突厥近代县,淮阳王焚毁粮草后南撤,突厥主力迅捷南下追击。”
  “幸亏如此,才能结寨自保,之后突厥分兵劫掠代州,不过未有猛攻寨堡,大都幸存。”
  “未必如此。”贺娄兴舒笑着说:“突利可汗深知阿郎性情,又知晓代地各家与阿郎都是有来往的,故不敢大肆杀戮。”
  的确如此,突利可汗特地交代过,只要他们识趣,就不要攻破寨堡……李怀仁那是个睚眦必报的家伙。
  当然了,如果李怀仁死了,失势了,突利可汗自然不会客气。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粮草
  这一夜,雁门关灯火通明,让偷至近处窥探的突厥斥候惶恐不安,如火龙一般的队伍从东南方向而来,源源不断的汇入雁门关内。
  李世绩、刘世让忙碌了一夜才大致收拾完,以代州军残部为骨干,补充本地青壮、以及当时未能成军的府兵,填充到东西两关以及期间的各个高地、要道上,以被突厥舍弃的战车布阵,足以抵抗突厥猛攻。
  本就是容纳大军的营寨在雁门关东南侧,苏定方、薛万彻分领数千骑兵在营寨两侧,既能迅速出击冲阵,也能侧击攻击关隘的突厥兵力。
  坐在坐骑上的苏定方仰头望天,在火光的映射下,大片的雪花仍然在飞舞,大雪一夜未停。
  一旁的张宝相、樊兴、侯洪涛正在讨论骑兵之间的配合,有的觉得应该将骑兵分成数股,以便接应,有的觉得应该将骑兵集结应敌,甚至应该主动迎战,甚至还有人觉得应该将骑兵主力调集到代县北侧,放任突厥攻打雁门关,然后从后合围。
  “其他都好说,关键还是这座营寨。”樊兴指了指,“兵力不足,难以抵御突厥猛攻。”
  “不错,这座营寨还是早年魏嗣王修建的,足以容纳六千兵力,为雁门、朔州后盾。”张宝相点头赞同,“不如索性舍弃,将步卒回收到东西两关,外围只以骑兵来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7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8/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