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768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唐军并没有大举北上与突厥大战的企图,突利可汗略为放心了点,但同时也更加提心吊胆……原因很简单,李怀仁放归阿史那·结社率的同时提出了条件。
  不是不可以商量,但李怀仁居然连面都不肯露,这显然有悖常理……突利可汗完全不知道李善到底想干什么。
  最终突利可汗的选择是,命阿史那·结社率、阿史那·苏尼失连夜运送粮草、财货,尽快出塞,自己亲率王帐兵屯于秀荣县对峙唐军,视粮草运输速度缓缓撤离。
  落日渐渐被群山遮蔽,最后一丝鲜红的光线投射在苏定方身上的铠甲上,映射出一片绯红。
  一日夜的狂驰,苏定方、尉迟恭、薛万彻率万余唐军从代州赶到了管涔山脚的行宫,这儿距离宁武县只有三十里,距离楼烦关只有四十里。
  管涔山在隋唐时期名气不小,两百年前北魏孝文帝就将管涔山的天池辟为皇家游猎园林,前隋杨坚、杨广再到李渊都曾经在此游猎避暑……嗯,杨广当年雁门被围,就是在天池游猎后,从楼烦关出塞的。
  薛万彻在代地时日不短,尉迟恭更是朔州人氏,两人都有些急不可耐,而苏定方却是没什么表情,一个时辰下令在此安营扎寨,显然是不准备即刻进击。
  远处有三五骑兵的身影出现,尉迟恭低声提醒正在思索的苏定方,“斥候回来了。”
  这一次李善将最信任,也是历次大战建功颇多的范十一拨给了苏定方。
  “宁武县未被攻破。”范十一跳下马,“楼烦关恢河已然断流,窥见有突厥骑兵出没,擒获两名俘虏,约莫千余突厥,不过新城约莫有三千突厥驻守。”
  新城隶属朔州,位于楼烦关西北侧十余里处。
  尉迟恭看向苏定方,“摸黑应该能拿下楼烦关。”
  “新城城墙破损,明日清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应该能扫除三千突厥。”薛万彻舔了舔发干的嘴唇,“若是马邑、桑乔镇未被攻破,刘世让、李世绩应该还能凑出数千骑兵,雁门关外道路盘旋崎岖,万五精骑,足以封锁雁门关。”
  一万五千的骑兵,足够了……虽然雁门关在突厥手中,但突厥出兵不能迅速,也不可能大股兵力涌出。
  尉迟恭蹙眉道:“就怕会腹背受敌。”
  “不会。”薛万彻咬着牙道:“昨日询问俘虏,突利可汗在朔州留有两万骑兵,但若是马邑、桑乔镇、顾集镇未被攻破,这两万骑兵颗粒无收,看到大军来攻,难道不会遁走?”
  尉迟恭迟疑了下,这话的确有道理,唐军以万余精骑破楼烦关,封锁雁门关,显然是要围歼侵入河东的突厥大军的企图,留守朔州的突厥兵力遁走的可能性很大。
  但问题是这种事谁都不敢担保,万一腹背受敌,不仅封锁不住雁门关,还有被击溃的可能。
  尉迟恭看向了苏定方,围拢过来的李孟尝、张宝相、曲鸿、胡演等将领也都看向了苏定方。
  魏嗣王言明,大军行止,皆由赵国公苏定方所辖。
  “粮草还能支撑三日。”苏定方哑声道:“明日黄昏时分动手,先破楼烦关,后破新城。”
  “明日黄昏?”尉迟恭大为惊讶,就算这一日夜疾驰,人困马乏,歇息一夜也差不多了,毕竟有行宫在,挤挤总挤得下去,为何还要等到明日黄昏?
  李孟尝试探问:“等河北那边?”
  “嗯。”苏定方点头,“程名振自并州启程,途中还要召集府兵,明日黄昏时分才能抵达易州,而且不仅要攻破飞狐径,还需攻占灵丘。”
  尉迟恭用力攥着马鞭,“好,那就明日黄昏动手……呃,既然宁武县未被攻破,理应还有些粮草储备,能让二郎们吃饱些。”
  顿了顿,尉迟恭搓了搓手,“若是此战功成……”
  周围众将虽然都没说什么,但人人都显得有些激动……如此大范围的包抄封锁,若是能大败突厥,甚至擒杀突利可汗,这样的战功,这样的战例,人人都能留名青史。
  岚水旁的镇子内,偌大但有些残破的宅子里,李善双手放在炭盆上取暖,视线落在悬挂在木墙壁上的地图上。
  出身河东的温大雅举着烛光侃侃而谈,“原平故城,两汉原平县,位于代州崞县南三十五里,北据唐林岗,当山河之冲,扼南北之要。”
  “忻、并两州,首重赤塘关,但忻、代两州,首重崞县、原平。”
  屋内众人都点头赞同,代州最重要的自然是雁门关,但如今突厥大举破关而入,最重要的就是崞县、原平。
  “阳曲经忻州、至代州,南北通衢,必取道崞县、原平,舍此别无他途。”温大雅继续道:“崞县、原平一带,东西两面为高山峻岭,中部地势平坦,但有滹沱河由西南往东北方向,突厥兵力不易展开。”
  当年马三宝、尔朱义琛、李楷就是守住了崞县,才得以保证雁门关不至于腹背受敌,才有了后来李善的三破突厥。
  而李道玄脸色不是太好看,这些道理他也懂……当日舍弃雁门关南下,他第一选择就是扼守崞县,卡住这条“忻代走廊”,使突厥不能大举南下。
  但突厥来势太快,南下的代州军都没能组织起什么防御就被奔袭来的突厥骑兵击破,不得不继续南下。
  李善缓缓起身,踱步在地图前,细看了会儿后,“确是兵家必争之地,崞县太远,但原平一地……北有滹沱河,南有沙河,只需三千步卒配以车阵,突厥难破。”
  “若苏定方、程名振能攻入代州,南下至崞县,就能锁死突厥,突利可汗必在其中。”马周摇摇头道:“但突利可汗屯兵于秀荣,不可能不在崞县、原平布置重兵。”
  韩良赞同道:“突利可汗屯兵于秀荣,无非是掩护定襄的粮草、财货北上,不然理应屯兵崞县或原平。”
  “如今局势,不宜弄险。”李善否决了段志玄之前提出的建言,这厮企图率兵北上,绕过秀荣县,直扑原平,卡住突厥退路。
  看了眼段志玄,李善哼了声,“若是鱼死网破也就罢了,就怕鱼未死,网已破。”
  “若是将突厥逼到绝境,突利可汗率兵再度南下,攻略并州……”李道宗也不赞同段志玄的提议,“赵国公所部万余骑兵,如今中军兵力不足,难以抵御。”
  马周用非常确定的口吻说:“如今突厥行止迟缓,但若是攻占原平,突利可汗再蠢也知晓了……”
  段志玄也不吭声了,的确如此,一旦卡住突厥的退路,突利可汗立即就能明白过来,唐军的目标就是他,那到时候……谁都不知道突利可汗会做什么,再度攻入并州也是可能的。
  来回踱步良久,李善做出决定,“放他们北上!”
  “命秦武通、刘弘基挑选五千精卒,携带战车……突利可汗不是留了几千匹良驹嘛,别舍不得用!”
  “待突厥北上后,以步卒守住……”李善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动,最终落在了原平县的南侧,“唐林岗。”
  “只要守住唐林岗,就能将突厥封锁在代州境内。”韩玲笑道:“进退自如,可择时进击。”
  李善微微摇头,太难说了,谁都不知道苏定方能不能封锁住雁门关,也不知道程名振能不能攻破飞狐径、灵丘县,就算有一方得手,也难毕全功。
  需要东西两侧几乎同时得手,才能成功的将突厥兵力封锁在代州。
  古代战场上,这样大范围的战略包抄,时间上的配合……只能靠领军将领自身的选择。
  这里面大都是运气,而不是能力。
  具体到这次的战场上,李善需要的不仅仅是苏定方、程名振的配合,甚至需要突利可汗的配合。
  李善在心里琢磨,如今自己只能与突利可汗这么对峙,尽量拖延时间,但如果拖的太久了,拖到苏定方、程名振都得手了,突利可汗还在忻州境内,那就有点操蛋了。
  至少忻州境内,突利可汗麾下能拉出三四万大军,而李善麾下如今的骑兵也就万余,后方的数万步卒很难迅速赶到。
  如果这时候闹出点动静来……将突利可汗惊走就好了。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意外的战机
  十月二十五日,阴,有风。
  系舟山西北方向,李善与任城王李道宗、淮阳王李道玄、张士贵等领中军屯于此地,东侧六七千唐骑由刘黑儿与秦琼分率,轮番或进逼,或后撤,或与突厥进行小范围的交战。
  双方都保持着默契,突厥显然不希望在这儿与唐军主力来一次决战,而唐军也不希望在这儿猛攻突厥引得对方大举来攻。
  尔朱义琛、王君昊、马三宝等将领分率小股骑兵遮蔽北面战场,捕杀突厥斥候游骑……不能让突厥知晓唐军的大致兵力,不然突利可汗很可能会生疑。
  不过西侧有吕梁山脉遮蔽,李善又刻意率中军堵在系舟山西北侧,使得突厥斥候难以查探。
  双方的纠缠似乎无休无止,对此李善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沉默的等待。
  “信使来报,秦武通、窦静率五千步卒已过赤塘关。”尔朱焕低声道:“按路程计,应该在今日黄昏前绕过系舟山。”
  李善点点头,心里盘算了下,一旦突利可汗率兵北撤,先使秦琼率骑兵抢占唐林岗,再使步卒北上……未必赶得及啊。
  坐在坐骑上的韩良勉强铺开地图,一旁的温大雅指着地图道:“步卒无需走秀荣、定襄,径直北上,虽有云中山,骑兵难行,但步卒能走。”
  韩良摇摇头,“也未必赶得上。”
  “若不能迅速接手唐林岗、原平,骑兵就难以北上追击。”李道宗也摇头道:“或可使秦武通率步卒先行北上,沿吕梁山脉,走云中山,突厥难以阻拦。”
  “但难以逃脱突厥斥候查探。”韩良看向李善,“就怕突利可汗……”
  李善微微颔首,一旦让秦武通率五千步卒先行北上,突利可汗很可能就会猜中唐军的意图。
  唐军与突厥至今的交战一直是以骑兵对垒的,李善不擅用步卒,也不可能以步卒攻突厥侧翼,一旦北上……意图太明显了,只可能是唐林岗,因为忻州一共就三个县,北部只有唐林岗这一个要道重镇。
  突利可汗能迅速做出判断,唐军是想将自己封锁在忻州……要知道如今李善麾下只有这万余骑兵,很难挡得住陷入死地后的突厥狂攻。
  到那时候,真的要鱼未死,网就要破了。
  李善沉默片刻后道:“命秦武通在中军北侧布阵,遮蔽战场,再命刘弘基、钱九陇率步卒迅速北上。”
  没办法,兵力不足,只能用步卒来抵了……一旦突厥退兵,步卒还是能发挥很大用处的。
  最为关键的是,一旦突利可汗过了唐林岗、原平,顺利的话,苏定方、程名振从东西两侧截断退路……忻代两州之间的通道,李善希望以步卒、骑兵配合进击,否则的话,损失会非常惨重。
  一旁的韩良心想,估摸着刘弘基、钱九陇也郁闷的很……两位大将从晋州甚至绛州启程北上,结果魏嗣王率骑兵进击,一路杀到忻州了,这两位一场战都没捞到。
  这时候,前方有斥候高速驰近。
  “阿郎。”范丰翻身下马,玄武门之变后他从一个夜香郎摇身一变成了李善的亲卫,并且在范十一被拨给尉迟恭后,成了中军的斥候头领,事实上早在前隋他就是军中斥候。
  “如何?”
  “沿系舟山往东,绕过秀荣,近定襄。”范丰接过李善丢来的水囊喝了两口,继续道:“突厥驱使大量民众以马车、牲畜运送粮草,远远眺望,车队颇长,只怕一两日难以全数运走。”
  李善叹了口气,叱骂道:“突利可汗难道是傻的吗?”
  “盘桓并州月余,居然这时候才运送粮草、财货!”
  “前面这么长时间,他到底在做什么!”
  突利可汗盘桓并州不退,很可能是在等都布可汗,反正他卡住了雀鼠谷,而且还击败了河北来援的唐军,这点李善是想的明白的,但想不明白突利可汗为什么一直不将劫掠的人口、粮草送走。
  一旁的温大雅出身太原,倒是清楚的很,低声解释道:“魏嗣王有所不知,突厥劫掠,一旦提前送出塞外,抵达草原,便有被抢占之嫌……当年颉利可汗亦不能阻。”
  李善眨眨眼,隐隐明白过来了,虽然在颉利可汗治下,突厥汗国已经是半封建半奴隶制的国家,但各个部落依旧有着很强的独立性,所以劫掠来收获一旦送回去,即使是颉利可汗也不能保证自己能拿到多少。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颉利可汗还是后来的都布可汗、突利可汗,都需要通过分配战利品来保证自身的权威。
  所以,突利可汗需要保证大量的战利品是跟着自己一起回返草原的,这也拖延了突厥回军的速度。
  李善之前不明白这一点,那是因为从他赴任代地之后,突厥再也没有攻破雁门关了,突厥不能侵入河东大肆劫掠。
  “阿郎。”范丰突然又开口道:“在定襄南侧,遇见代州军残部,约莫数十人。”
  一直保持沉默的李道玄眼睛一亮,“应该是当日避入系舟山东侧的,一部是崞县府兵,一部是雁门关守军。”
  李善不动声色的问:“有多少人?”
  “约莫百余人。”范丰摇头道:“面黄肌瘦,颇为憔悴,兵甲不齐,难有战力。”
  李善有些失望,就目前的局势而言,他真的希望定襄出些什么乱子才好……否则即使苏定方、程名振能封锁雁门关、飞狐径以及蔚州南侧,突利可汗还停留在忻州,那就非常操蛋了,将会让自己陷入危机。
  斥候查探,如今突厥在忻州的兵力至少有四万之多,而且突利可汗还能随时从代州调兵南下。
  李善想想这个可能性就后脑勺发凉……他现在觉得,自己似乎是太过自信了。
  古代很少出现这种大范围的包抄战略,就是因为配合上出现的意外太多了。
  可惜代州军残部人数太少,不然倒是可以让他们在定襄闹出点动静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7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8/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