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662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霞市外的不远处,庞玉久久凝视着人来人往的市场,即使是即将开战的现在,繁华亦不逊色长安东西两市。
  庞玉今年都快五十多岁了,花白的头发在风中微微颤动,他的心中有着太多的不解,但他也迅速锁定了一个人,魏嗣王李怀仁。
  “阿郎,来了。”
  庞玉转头示意,一位青年官员疾步而来,“拜见韩国公。”
  “义琰来了。”庞玉笑道:“在长安与玄德见了一面,他正要回返魏州,倒是好快意。”
  “子当不言父过,父亲虽是为了城内百姓免遭战火,但终究失节。”李义琰显然很清楚庞玉召自己来见是为什么,径直道:“得魏嗣王维护,父亲才幸免被问罪,得以归乡。”
  李义琰与李善是同科进士,本就有交情,卢承基因为归乡守孝,李义琰被时任代州总管的李靖举荐,得以出任代州录事参军事,是代州佐官以下的实权人物。
  其实这也是李靖无可奈何的决定,代州上至门阀势族,下至军中士卒,因为李善都对其有着隐隐的排斥,李靖这才会重用与李善很有交情的李义琰。
  庞玉微微颔首,“听闻当年代地大战,便是贤侄率援兵赶至,才维持局势,驱逐突厥。”
  “是。”李义琰轻声道:“本已绝望,但满城青壮皆感激魏嗣王之恩德,踊跃而集,才得以疾驰而援。”
  只不过寒暄了两句,李义琰的每一次回复都带上了李善这个名字,这让庞玉既吃惊又感慨。
  略为沉吟片刻,庞玉也不再遮遮掩掩,“久闻李怀仁之名,还请贤侄细述。”
  李义琰也不隐瞒,他父亲李玄德已然来信,事实上两家是有姻亲关系的,姑臧房出自姑臧房,一个堂姑嫁给了庞玉的长子庞廓。
  “当年尚是邯郸郡王的李怀仁离开代州,宿老为其斟酒,大军向其俯首,自代国公药师伯父以下,数州大小官吏齐至送行。”李义琰轻声道:“至并州,太原郭家一位名士曾如此言语,马邑之归,雁门之固,代州之兴,河东之固,皆因邯郸。”
  “怀仁当年赴任,代地残破,路旁不见禾,村内少人烟,人口凋零,百姓面黄肌瘦,少有粮草储备,不久后又逢苑君璋卷土重来,攻破马邑,江夏郡公李高迁单骑遁逃,数千大军尽丧……”
  “这样的烂摊子……”李义琰说着说着神采飞扬,“自怀仁接手代地,开霞市,通商路,迁居民众,重振代州军,雪夜招抚苑君璋,雁门大捷尽显身手……”
  庞玉平静的听着,渐渐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虽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但去隐隐感觉到李善编织了一张大网,将所有人都包裹其中。
  几乎所有人都从李善那儿获得了利益,代地本地的势族因为李善而兴盛,河东的门阀世家因为商路而得到大量的利益,士卒将校因为李善的几次大捷得到了大量的赏赐和晋升,迁居来的百姓因为得到了住宅或者田地而对李善感恩戴德。
  “陛下武德二年下诏,除却东西两市胡商外,不许与草原部落互市。”庞玉低声道:“霞市之兴盛,陛下不知吗?”
  “自然知晓。”李义琰也压低了声音,“代州军之强,强在骑兵,强在良驹,当年便是怀仁开商路,以烈酒从草原换来大量良驹,商路至今不绝,每日都有商贾往云州甚至草原,李怀仁、代国公先后遣派斥候打探突厥内情,所得利润除却商贾外,均在代州总管府,用以抚慰士卒,购置粮草,打制军械。”
  庞玉心里有数了,他知道李善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却没想到早在多年之前,李善在陛下心目中就有这样的地位……开设霞市,与胡人互市,不可能不得到陛下的许可,至少是默认。
  而庞玉同时也做出了一个判断,他日出塞,代州军必然是主力,现在的代州,不缺良将,不缺粮草,不缺战马,不缺军械,士气高昂……
  所以,庞玉也做出了一个最终的判断,李靖虽然曾入秦王府,却不是秦王嫡系,如今远调延州,如今的代州总管秦武通是陛下嫡系,但远远不够资格,也不是秦王一脉。
  而自己却是秦王的心腹嫡系,所以,自己才应该是代州军的主帅。
  虽然庞玉都五十多岁了,但也不禁有些激动,自己之所以没有出任任何的职务,很可能是因为现在没有设河东道行军总管。
  没想到自己年过半百,还有这样的机会!
  李义琰感觉到了庞玉的异样,心里有些莫名其妙。
  而庞玉一扫之前的心态,开始仔细询问代州军的现状,如今的代州军中,以长史李世绩为首,以薛万彻、薛万钧兄弟为副,其中骑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驻扎在马邑以及朔州的寨堡中,另一部分驻扎在雁门关附近。
  庞玉下了决定,明日就赶往雁门关。
  李世民、李善怎么也想不到,仁智宫事变后,李渊由于自己缺乏安全感将李靖调到了延州道,会导致代州出现这样的变故。
  将庞玉塞到代州来,主要是让其辅佐秦武通的,毕竟庞玉在正面作战上很有一套,而秦武通并没有独当一面的履历,但庞玉却觉得自己将成为代州军的主帅。
  事实上,由于李靖调任延州道行军总管,出现变动的也不仅仅是代州一地,大唐与突厥交界处的主要战场集中在关内道与河东道,如今延州道、灵州道也都发生不小的变动。
  此时此刻,正在延州的李靖意外的知道,刚刚赴任夏州总管不久的张公瑾突然回了延州,驻扎在盐州的灵州军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全军西向,远离夏州,回到了灵州防区。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军备(下)
  被调任延州道行军总管后,李靖其实心情还算不错,虽然离开了代州,但也知道自己被调任关内道是因为陛下对其的信重。
  更何况李靖也得到了李世民的承诺,他日出塞,许其掌代州军。
  除此之外呢,李靖上任之后,召见数州刺史、总管,杨则、胡演、段德操都是李渊嫡系老人,早年也是认识的,虽然不算熟悉,但也并不抵触……所谓的并不抵触,是有对比的。
  这三人也都是魏嗣王李怀仁的旧部,随其参与了泾州、原州战事,但毕竟不像代州属官那样对李靖有着极强的排斥。
  而调任夏州总管的张公瑾心情也不错,虽然说从代州别驾调任夏州总管,品级并没有提升,毕竟代州是辖四洲之地,属官的品级比正常州府的属官要高,但从佐官转为一州主官,这对于张公瑾来说,是仕途上的一个重要的转变。
  更何况举荐张公瑾的是李靖,这不仅仅代表了李靖对秦王的态度,也代表了李靖对张公瑾的赏识……甚至隐隐有抱团的趋势。
  毕竟张公瑾是武德五年洛水之战后,才得尉迟恭、李世绩的引荐得以入秦王府的,差不多是资历最浅的了,而李靖虽然曾在李世民还是秦国公的时候在其麾下,但早就不被视为秦王一脉。
  张公瑾心情不错还有一个原因,抵达夏州之后,手中握有五千大军,而且距离不远的盐州有一支三千数量的骑兵驻扎,与自己呈掎角之势,这使得张公瑾对守御夏州很有信心。
  但没想到的是,在张公瑾上任仅仅五天之后,三千骑兵突然西向,远离夏州,这让张公瑾不得不来找李靖商议。
  “张仲坚。”李靖冷笑了声,“倒是铁了心!”
  李靖的脸色很不好看,刚刚赴任的张公瑾不清楚,但他这个延州道行军总管如何不清楚,那三千骑兵实际上归属灵州道行军副总管张仲坚统率。
  “张仲坚?”张公瑾嘴角动了动,他当然知道这位灵州道行军副总管,“是灵州军?”
  当年这位身为朔州兵曹参军的猛将在苍头河一战立下大功,战后却弃职为魏嗣王李怀仁的亲卫统领,这件事在代地不算是件小事,很多人都非常诧异。
  当然了,张公瑾是心里有数的,张仲坚早年就与李靖认识,李靖甚至企图笼络……但张仲坚却选择了李怀仁而得罪了李靖,才会选择弃职。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张仲坚的正确,数年间,先有天台山救驾之功,后为魏嗣王麾下大将,历泾州、原州、灵州三场大胜,覆灭梁国后实际统领灵州军。
  张公瑾至今还只是南乐县候,而张仲坚已经爵封广陵郡公。
  “广陵郡公调军……”张公瑾小心翼翼的问道:“或是魏嗣王之令?”
  “绝不是。”李靖平静下来,他心里有数,李善看似常常剑走偏锋,但却是个很谨慎的人,更不会为私人恩怨而有碍国事。
  但这其中,不得不说,李怀仁是肯定起到了作用的。
  的确如此,此时此刻,驻扎灵州灵武县内的张仲坚接到了偏师已然回返的军报后,点头道:“调驻鸣沙县。”
  当年代州属官中,就属张公瑾与李靖的关系最为亲密,当年的顾集镇之祭,李善特地交代了,张公瑾、李靖两个人没有被允许参与,这也导致了上下将校对他们的排斥,这是一种无形的隔阂和反感。
  而薛万彻在天台山之变,仁智宫之变后,实际上他的太子嫡系的立场正在被慢慢洗刷,重新填补上的是魏嗣王李怀仁的背景,李渊、李世民最终将其调到代州出任别驾,不是因为他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爱将,而是因为是李善义结金兰的兄弟。
  张仲坚信得过薛万彻这位曾经与李善并肩死战的大将,但也怕薛万彻贸然出击而兵败,所以才会遣派偏师驻守盐州,与夏州成掎角之势。
  但如今薛万彻远走代州,调来的却是张公瑾,张仲坚自然没有必要留下这支偏师……毕竟灵州道、延州道是没有上下之分的,相互之间不需要协同作战。
  一旁的行军长史唐俭轻声问道:“盐州无虞?”
  “去岁草原大雪,突厥粮草不足,若是来袭,必驱赶牛羊以为充饥。”张仲坚解释道:“灵州境内有黄河,夏州境内有乌水、无定河,而盐州少有河流。”
  唐俭这才释然,驱赶牛羊,不吃草料短时间内还行,但不能不饮水,所以突厥南下,肯定不会攻盐州……事实上盐州也是延州道、灵州道两地防区的分界线。
  当然了,将三千骑兵调回,张仲坚也有其他的考量,他毕竟资历浅,在军中的人脉少,说白了有些镇不住场子,那三千骑兵原来没什么归属,但后来被灵州总管郭孝恪笼络,张仲坚不太指挥得动,索性发配到盐州区。
  但如今不同了,史大奈、冯立、段志玄都是去年李善、苏定方两任灵州道行军总管的旧部,都非常清楚张仲坚的能力,同时也知道李善非常重视张仲坚……当年泾州大战,张仲坚是与窦轨、李道玄、钱九陇并列为方面大将的,独领前军,薛万彻、张士贵、胡演都在其麾下听令。
  侯洪涛就更不用说了,是李善亲卫出身,此次随侯洪涛而来的还有数十个军中旧部或李善的亲卫,都是能担任中低层将校的。
  再加上之前留在灵州军的何方、何流等将领,这会极大的增强张仲坚对灵州军的掌控力度,使得张仲坚能真正控制住灵州军。
  说白了,就是使张仲坚能压得住灵州总管郭孝恪……这位在原州战事中丢了大脸,在李善回京后,对苏定方、张仲坚都颇多微词,为此还曾经被淮阳王李道玄找过麻烦。
  虽然说这次补入灵州军的侯君集与郭孝恪来往颇密,但毕竟当年侯君集是被李善从梁洛仁手中救回来的,又有秦王的交代,不会刻意为难。
  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张公瑾与李靖的关系,也是因为将校的陆续抵达,侯君集对侯洪涛就有些不满,后者是独领前军,其他几个都是李善的旧部。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不要脸
  两仪殿内,关于调拨粮草、军械、兵力的议事已经结束,除了代州、灵州赴任的将校之外,距离最远的陕东道大行台的兵力也已经赶到了延州,虽然数量只有五千人,但战力极强,又由尉迟恭这样的名将统率。
  当年李世民中原一战擒两王,那是一场持续了一年多的长期战事,李世民麾下兵力一度超过十五万,那是李唐的膏华所在。
  战后李世民在洛阳筹建天策府,部分兵力随李孝恭攻略荆襄、淮南、岭南,部分兵力北返关中,还有一部分兵力北上接手很快就降唐的河北,但也在洛阳留下了不少的精锐。
  甚至李世民的玄甲兵的一部分就在洛阳。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支军队只受秦王李世民的指挥,别说李靖、李善,就是李渊也指挥不动,而这支军队虽然多年未上战场了,但精锐绝不亚于代州军、灵州军。
  将这支军队调入关中,补入延州军,一方面是李渊对李世民展现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李世民对李靖展现的态度。
  除此之外,陕东道大行台多位官员被调入朝中,曾经在天策府内与薛收齐名的陕东道大行台左丞韩良出任兵部侍郎,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蒋国公屈突通调任工部侍郎。
  留在洛阳的陕东道大行台民部尚书温大雅出任右仆射,代李世民执掌陕东道。
  显然,虽然是在备战突厥,而且也没有对东宫的势力动手,但李渊明目张胆的给秦王加权,这是在做易储的准备。
  其他宰辅都陆续退下,面无表情的太子李建成已经懒得再演戏了,径直回了东宫,只有李世民与窦轨留了下来。
  “肯定不是李怀仁所为。”窦轨很确定的说:“应该是张仲坚。”
  顿了顿,窦轨补充道:“早在泾州一战的时候,李怀仁就提及,薛万彻胜则大胜,败则大败,所以其实薛万彻出任夏州总管并不妥当。”
  李世民微微点头,“那数千骑兵驻扎盐州……”
  “是赵国公苏定方尚未卸任灵州道行军总管时候与臣议定的。”窦轨坦然直言,“就是唯恐薛万彻贸然出击,以至于局势糜烂,如今张公瑾调任夏州总管,数千骑兵迁回灵州,无可厚非。”
  “而且盐州本就是分界,突厥若是南侵,可能是灵州或夏州,但不可能选盐州。”
  李渊也是沙场老将,自然知兵事,点了点头,“但李药师言延州道少良驹骑兵。”
  “的确如此。”窦轨也承认这一点,苦笑道:“数月前,若不是苏定方遣派李客师、段志玄、张宝相率骑兵来援,败敌无虞,但擒杀梁师都就难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世民也苦笑道:“如今中土,良驹战马最多的就是代州与灵州。”
  在场的三个人都一时无语,其实在李渊晋阳起兵的时候,战马不足就是个大问题,在黄河以北,很多时候骑兵的战力能决定一场战事的走向。
  当年李渊向突厥俯首,一方面是形势所迫,就怕突厥使坏,在自己起兵攻打关中的时候,让刘武周在自己屁股后面狠狠来一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交易来良驹,当时突厥卖给了李渊两千匹战马。
  虽然后来李唐攻占关中、陇右,但战马还是奇缺,其也就是有李世民这样的军事天才,精心挑选了一批良驹组建了玄甲兵,将其在关键时刻才投放战场,一战功成。
  但在李善横空出世,特别是在赴任代州之后,战马的缺额渐渐被弥补上了,一方面是因为商路的交易,大量的良驹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中土,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朔州、泾州两度大败突厥,缴获了大量的战马。
  特别是在泾州,李善当时光是敲诈突利可汗就是五千匹良驹。
  所以导致了代州军、灵州军都有充足的骑兵建制,而延州道却缺少战马……李靖的上书显然不是真的要弹劾张仲坚,更不是直指张仲坚背后的魏嗣王李怀仁,而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尉迟恭以及中原兵力抵达延州之后,缺战马实在让李靖头痛。
  但李渊、李世民也很为难啊,从代州调战马过去肯定是不行的,太遥远了,总不能让人运送马匹出雁门,再往西越过黄河,穿越榆林郡吧?
  那样的话,就直接与突厥开战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6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2/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