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578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新婚夫妻总是需要磨合的,后世恋爱了几年同居了几年后结婚都要磨合,这个时代婚前基本上见不到……这种情况下,磨合是需要时间的。
  既然是磨合,那肯定是有摩擦的,有矛盾的。
  不过李善没想到矛盾来的这么快,快到成亲第二日,平阳公主、王仁表还没走呢,摩擦就摆在面前了。
  李善实在是很无语,在他看来,简直就是没事找事啊,一点小事双方谁都不肯让步,居然闹到客人等了半天,菜肴都还没上桌的地步。
  陪嫁过来的有几户下人是精于烹饪,所以要顺理成章的接管炊房大权,但李善最早就是以东山酒楼起家的,如今东山酒楼在东西两市独占鳌头还时不时来这儿学艺呢,再说了,阿郎和老夫人的口味,你们知道吗?
  于是闹来闹去,两边都不肯让步,最终把灶台分开,一边一半……导致时间到了,哪一家的饭菜都没上桌。
  听了管事的禀告,李善也是醉了,你们可真给我长脸啊!
  朱氏安之若素的坐在那儿,崔十一娘粉脸含煞,盯着管事慢条斯理道:“如果没记错,你还是父亲特地从清河要来的。”
  这个管事姓方,几代都是崔家下人,恭敬的说:“娘子好记性。”
  “清河富饶,又是乡梓之地,想必你是不愿意来长安,魏王府也委屈你了。”崔十一娘哼了声,看向王君昊,“将此人一家都送回去。”
  方管事傻了,呆了下扑通跪了下来连声求饶,如果就这么被送回去,清河县公再如何仁慈也不会手软,一家都可能被撵走。
  王君昊作势起身,眼角余光瞄着李善,才成婚第二天就将外院管事赶回去,这说出去不太好听啊。
  李善揉着眉心看了眼母亲,朱氏眼帘微垂,不得已李善又去看王仁表。
  王仁表劝道:“或是不愿双方争执,用怀仁的话来说,这叫和稀泥?”
  崔十一娘冷然道:“新妇入门,上有阿家,却许争夺炊房,这是明事理的人吗?”
  李昭德小声说:“不如就吃火锅好了,那个最快,记得炊房是有底料的。”
  “就你喜欢吃火锅!”李善笑骂了几句,回头看了方管事一眼,“还不快去。”
  于是,这顿中饭就改成火锅了,倒也热热闹闹,因为西市那家火锅店的大部分原料、酱汁都是庄子提供的,所以很快就准备齐全了。
  这个小小插曲,在李善看来不甚要紧,却让崔十一娘在宾客离开之后正式的向朱氏致歉,朱氏倒是不太在乎,早就准备等媳妇过门就脱手的,但也难免有些不舒服。
  朱氏心里也知道,虽然如今儿子身居高位,册封嗣王,文武两道都有极高造诣,但在那些世家门阀看来还是根基浅薄,那些陪嫁的下人不会看不起主人,但对李家的仆役却有高高在上俯视的高姿态。
  “日月潭因阿郎而聚,如今为阿郎封地,村民均为李家门下。”朱氏想了又想提醒道:“阿郎怀仁,对村民、亲卫均极好……”
  “阿家尽可放心。”崔十一娘斩钉截铁道:“如今均为李家的家仆,何人胆敢欺压,必然严惩。”
  “那就好。”朱氏笑了笑,“不过这么多人,也难免的,勿要太过严苛。”
  李善默默的听着,这种事他原来不管,现在更是不管,只要别惹到自己头上,等婆媳聊完才说:“母亲歇息吧,孩儿陪十一娘去睡会儿。”
  朱氏两眼一翻,儿子是从来不午休的!
  “呃,是真的睡会儿!”
  朱氏这才点点头,“快去歇息歇息,眼圈都黑了。”
  李善这才牵着十一娘出了正堂,从侧面的一条小道绕过去,过了两道圆形拱门后,面前豁然开朗,左侧是从日潭引来的活水汇聚的小池,池边有十几株高耸的大树,下面星星点点种植着各式花草,一旁还有个小花坛。
  前方和右侧是两排精致的房屋,前后错落形成不规则的丁形,李善指着交汇处的大宅,“那儿是卧室,左边是盥洗室,右边是内书房,外书房和议事都是在外院,其他的是侍女和储藏室,明天你来安排。”
  崔十一娘一边问一边看,在心里计算,自己身边是六个贴身的侍女,足够安置了,此外自己各式物件比如首饰、衣裳、书画等等都能安置。
  “周氏和小蛮呢?”
  李善有些意外,指着前方那排房屋,“其实是前后都有房屋的,她们住在背面,要绕路……喏,就是从那条小路绕进来。”
  “小蛮是郎君的贴身侍婢,还是住在前面吧?”
  李善低低调笑道:“这么大度?”
  “在郎君看来,妾身善妒?”
  “善妒不是坏事。”李善一本正经的说:“说明十一娘将为夫放在心上呢。”
  崔十一娘哼了声没再说什么,对自己刚才的建议既没有收回去也没有其他表态,驯夫术是每个女人都具有的天赋。
  进了卧室,崔十一娘好奇的张望,并不是寻常的前后两进,而是分为左右两间,不过也有前后错位,中间是一个不小的厅,“是郎君的主意?”
  “嗯,不喜欢?”
  “有些不习惯。”崔十一娘想了想,走进里间试了下衣橱、柜子以及镶嵌了一面铜镜的梳妆台,“郎君真是巧思。”
  “是齐老三打制的,若是不好用再让他重新打制就是。”李善随口说了句,“以后打理家务都交给你,以前后院还好,有墨香帮忙,前院一塌糊涂,那个方管事若是机灵,应该不敢再折腾了。”
  崔十一娘将头上发簪等饰品小心翼翼的取下,“诸事若是不定,还是先请教阿家的好,妾身刚刚入门。”
  “母亲早就不耐管了。”李善嘿然笑了,朱氏还真不是那种传统的打理家务的妇人,兴趣更多在于烹茶、调琴这些事,最近好像开始学着绘画了,不过李善觉得那叫涂鸦。
  “那个墨香?”
  “前些年的流民罢了,后来母亲收为侍女。”李善摇摇头,“是个聪慧的,放心吧。”
  崔十一娘松了口气,她就怕墨香是服侍阿家很多年的老人,情分颇深,那就要小心对方作梗。
  “知道你还有很多事想问。”李善慢悠悠道:“不过用不着担心,丈人都是知情的,你现在要做的是好好睡一觉,明天再与你慢慢叙话,很长很长。”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初印象(上)
  天才蒙蒙亮,沿着长廊走着都要提着灯笼来照明,李善无趣而又好笑的跟在有些急匆匆的妻子身后,前天晚上洞房花烛时,所以昨天早上起的迟了点,而今天是正式的晨昏定省的开始,可以早到但决不能晚到……这是崔十一娘的想法。
  而李善相当的无所谓,要不是崔十一娘催促催的都要发火了,他都懒得起来……虽然说他前世今生的作息时间都很规律,早上也起的很早,但也不至于这么早。
  整栋宅子的后院不算小,绕着走了会儿才到,小两口就在门口等着,被小丫鬟叫醒的墨香也是一脸懵逼,不愧是千年世家清河崔氏的嫡女啊,礼节周全的让人挑不出理来。
  然后……然后李善并不意外,而崔十一娘非常意外的等了好久,一脸倦容,睡眼朦胧的朱氏才穿戴整齐的出来。
  崔十一娘小心翼翼的行礼,而朱氏嗔怪的瞥了眼儿子……你媳妇不知道,难道你还不知道?
  李善忍笑没吭声,我说了她不听啊,这几年来,刚开始的时候李善还坚持晨昏定省,毕竟这是孝道最具体的也最常见的体现,但很快朱氏就受不了免了……她是要睡懒觉的。
  正常情况下,家中主母是不可能睡懒觉的,但这不是李家是特殊情况嘛,外头的事都是李善一手打理,内院的事朱氏并没有管的心思,都是交给墨香负责,那她还起来那么早作甚呢?
  昨天午后李善拉着崔十一娘说去午休,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母亲撑不住……昨天早上起的太早,中午得睡一觉。
  朱氏在崔府也住了不短的时日,但有未来婆媳的关系,崔十一娘不可能一大早就去拜会,张氏倒是知道,但不可能对女儿说,以免女儿失礼。
  朱氏难得的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拉着崔十一娘问东问西,最后小声说:“后院的事都是你来打理,一早你只管其他事,到用早饭时候再……”
  李善也小声说:“以前都是早饭、晚饭时候向母亲问安。”
  崔十一娘犹豫了下,“那郎君以前上朝?”
  “以后上朝前一日就去延寿坊的宅子。”
  李善避而不答,朱氏却嗤笑道:“他自代州回返长安,一共也没上几次早朝。”
  李善嘿嘿笑了笑,“母亲再睡会儿吧,孩儿带十一娘去外面走一圈。”
  朱氏向不明就里的儿媳解释:“他每日清晨,都要在庄子走几圈……今日别走的快了,十一娘身子还弱。”
  “母亲放心。”
  拉着崔十一娘往回走,李善笑着说:“孝心未必就在此处,放心吧,以后迟些起来。”
  崔十一娘没吭声,心里既有些轻松又有些怪异,不说在长安的时候因为父亲崔信要早朝或者上衙,即使是在清河老家的时候也一样要早早起床,丈夫在这方面倒是正常的,但阿家好像有些古怪。
  不过这对刚过们的新妇来说不算什么坏事,以后晚上多陪陪阿家,正好可以躲一躲郎君……想到这儿崔十一娘小脸红了红,瞥了眼李善,心想郎君虽是名将,但胜在谋略,并不长于勇力,现在看来倒是未必。
  一路出了后院,李善带着崔十一娘往外,与门房的几个亲卫说笑了几句就出了大门,指着北面的宅子,“那是定方兄的宅子,晋爵赵国公侯,虽然陛下在长安永宁坊赐宅,但定方兄并未修缮,还是住在庄子。”
  崔十一娘点点头,她对李善身边的人都有详细的了解,其中最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凌敬,另一个就是苏定方,前者身份立场有些诡异,不过昨日已窥探些许,而后者一直与李善形影相随,也是李善在军中最为依仗的臂助。
  李善带着崔十一娘沿着细碎的石子路漫步,随意指点周边的宅落,有的建了一半,有的大致成型,也有的只打了个地基,这些都是有爵位的亲卫新建的宅落。
  崔十一娘小声说:“都不愿意迁居长安城内吗?”
  “或许以后会吧。”李善的话意有所指,笑着说:“放心吧,不至于引人忌惮。”
  一个在北地军中有很高威望,也几次立下大功的嗣王,笼络多名在军中有实权的将领,这是个不容小觑的政治军事团体,说的夸张点,虽然规模影响力难以相比,但却有些前几年天策府的模样。
  这些李善早有考虑过,李渊目前是没有心思管这些的,而李世民那边……自己已经有所承诺了,而且这位秦王也心知肚明为什么自己要笼络这些亲卫统领。
  左右看了看,李善指了指南方,“往那边走,沿着内河,绕过日潭,再从东山脚下回程,说起来这半年多庄子变化不小,一不小心都要迷路。”
  还没走多远,路旁的一栋宅子大门洞开,两个仆役身后走出来的是凌敬。
  “凌伯。”李善招手打招呼,笑容灿烂。
  崔十一娘行了一礼,“凌……凌伯。”
  凌敬这几年每天早上都起得早,要么早朝,要么上衙,就算是休沐时候也要去天策府,倒是在这时候见惯了出来晨练的李善,聊了几句正要上马车,突然脸色微变转头看了看。
  “朱八呢?”
  李善一怔,自己带着新妇出来散步,难道还要带着亲卫?
  “赵大也不在?”凌敬拉下脸了,指着一个仆役,“去,将王君昊叫来!”
  “凌伯……”李善小心翼翼的低声说:“这是在庄子里。”
  “带着十一娘转一转……今日出来的早了些,所以朱八才没跟上。”
  凌敬充耳不闻,接过仆役手中的马鞭,指着匆匆疾步而来的王君昊,“老夫是不是提点过,但凡殿下出了宅子,前后必有至少四名亲卫护佑?”
  王君昊苦着脸默默点头,眼角余光瞥着无语的李善。
  “唰唰唰!”
  三鞭下去,凌敬丢开马鞭,“今日轮值护卫,均十棍,罚三个月的月钱,你二十棍。”
  “是。”
  凌敬哼了声,转头看向崔十一娘,“怀仁身边,不可少护卫,若要出庄,刘黑儿、王君昊、齐三郎等人轮流带一队亲卫护佑,此事你不可轻忽。”
  “谢凌伯提点。”崔十一娘一边应下,一边看了眼面无表情的李善,这意味着他随时都有可能遭受袭击吗?


第一千零三十章 初印象(下)
  沿着内河漫步,清风拂面,崔十一娘精神一震,看着二十步前的两个护卫,再扭头看看后面同样二十步外的两个亲卫,有些好笑也有些好奇。
  崔十一娘没想到李善给出的是这样的解释……一不小心就会惹出事来,几乎每一次都是被动的,几乎每一次都是被逼的,但几乎每一次动静都不小。
  好像就在前些天芙蓉园内,说起来李怀仁跋扈到驱逐燕郡王罗艺的独子罗阳,但实际上还真不是李善主动挑事的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5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8/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