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565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但一方面李善对马周心存愧疚,另一方面呢,不得不承认马周这个主意还真不错!
  不过李善随即就知道麻烦了,自己不能无缘无故去平康坊……至少得找个理由吧?
  或者说要找个挡箭牌,张文瓘、李昭德都挺合适的,可惜这两人这次回京都被关起来了……两人都在准备即将而来的科考,嗯,都是明经科,已经没几天了。
  这时候请他们逛平康坊,那是想瞎了……差不多就是请高考前的考生去网吧通宵。
  李楷远在原州,都好几年没回京了,总不能请凌敬一起去平康坊乐呵乐呵吧,那老头还不喷死自己。
  想来想去,李善就想到了王仁表……一方面正好要与赵慈皓、张永聚一聚,以谢当日仗义出手的情分,另一方面王仁表那日都反复问到了马周,甚至都问到了常何身上,算是半个知情人。
  就是有点不好意思,当日王仁表还没出孝期呢,直到昨日除服……李善晚上就送了信过去。
  这家歌肆生意相当不错……嗯,这其中也有李善的功劳,来来往往的人不少,王仁表刻意的坐在前厅,选了个不太起眼但能看得清楚的位置,有一句没一句的与赵慈皓、张永聊着,一直到看到一个人漫步进了门……立即有人迎了上去,显然是个熟客。
  确定下来后,王仁表终于松了口气,瞄见那人转入了后院,这才带着张永、赵慈皓跟在后面,选了隔壁院子,胡乱招了几个舞女、歌姬。
  午后时分,春风醉人,李善抬步入门,自己应该是第四次来到这儿,李白是一次,中进士之后是一次,当年从代州回京册封邯郸王时候也有一次,这是第四次……下次得换一家,多见识见识才好。
  不过马周也算聪明,应该在这儿混迹了很长时间,应该无人起疑。
  被指引入了小院,李善远远拱手,“孝卿兄,复之兄,慈皓兄。”
  “拜见魏王殿下。”
  “拜见魏王殿下。”
  “两位义助孝卿兄,更为在下仗义出手,痛殴罗家子……”李善大笑道:“如何怎等称呼,便与孝卿兄一般无二。”
  王仁表也笑着说:“复之与怀仁也不是初逢,数年前在芙蓉园就有携手。”
  张永连连摆手,苦笑道:“当日一个照面就倒地,若不是魏王……若不是怀仁出手,实在是颜面扫地。”
  “所以勤学苦练,此次一雪前耻?”李善搂着张永的肩膀,“今日当的一醉。”
  听得这句话,众人大笑,王仁表眯着眼看了看桌案上摆着的玉壶春,“今日要见识见识怀仁酒量。”
  “今日为答谢复之兄、慈皓兄,孝卿兄可别忘了。”李善深深看了眼王仁表,才转头看向赵慈皓,“能将罗寿另一条腿打断,想必慈皓兄腿脚无碍。”
  赵慈皓拍了拍大腿,“若非怀仁出手,只怕落到与罗寿一般。”
  “非也非也。”李善郑重其事道:“信某,自然全力施之,不信某如罗寿者……对了,那厮另一条腿可瘸了?”
  张永惋惜道:“这次罗寿那厮乖巧的很,倒是没瘸。”
  三人落座后,一边叙谈一边饮酒,话题转到了李客师李楷身上,刚开始李善还有些异样,但王仁表很快就解释,不仅仅是张永,赵慈皓也是长孙家的姻亲。
  李善在心里算了算,“如此说来,南安郡侯、客师伯父与秦王均是连襟……呃,还有慈皓兄?”
  “而复之兄却是与德谋兄一辈?”
  赵慈皓笑着点头,张永一脸的无奈,其实从其他的姻亲关系算,他与赵慈皓是平辈,但从长孙家这边算,的确晚了一辈。
  “客师伯父尚好,如今在萧关,德谋兄在百泉县。”李善轻笑道:“此次出征,南安郡侯未能随军,怕是心中不满吧?”
  张永眨眨眼,一旁的王仁表笑骂道:“那日就说不能找南安郡侯,只能找复之兄算这笔账,到底何事?”
  “自然是凌烟阁那夜。”李善嘿然道:“被南安郡侯灌了三满杯酒,昏昏醉倒,若非崔公在场,险些被太子、秦王切成两半,东宫一半,尚书省一半。”
  王仁表心里暗骂李善也太能装了,嘴里却道:“这倒也是,怀仁历年得圣人信重,大胜归朝,可恨突厥散播流言蜚语意欲离间,怀仁不得不谨慎自持。”
  “所以,今日复之兄当饮三十杯以赔罪。”李善拿过酒壶亲自给张永斟酒。
  王仁表拿起另一个酒壶给赵慈皓斟酒,“当日怀仁妙手,今日慈皓亦当谢之。”
  反正总是找得到理由的,不多时,张永、赵慈皓就被灌得晕乎乎的了,李善起身笑道:“小弟如厕,还请孝卿兄……”
  “嗯。”王仁表顺手提起酒壶,低低道:“小心点。”
  走出小院,守在门外的范十一早就将闲散人赶走,附耳低声道:“就在隔壁……此处是王郎君选的。”
  王仁表可真能帮忙啊,估摸着是非要掺和进来……李善叹了口气,紧走几步,推开了一扇门,走进一处梅花尚未落尽的小院中。
  梅树下,马周安静的坐在胡凳上,转头看来,神情颇为萧瑟,但随即笑道:“此处还不错吧?”
  “这两年来了多少次?”李善坐在空的胡凳上,“暗中送你的钱财全都砸在这儿了?”
  马周哼了声,“每月五六次……那些钱财除了买酒,全都在这儿了,不然怎么会挑在这儿?”
  “好地方,好地方。”李善咬了咬牙,“但不是非此处不可,你是故意的!”
  马周诧异道:“甚么?”
  李善都被气笑了,“难道你不知道一个多月后就要迎亲,李怀仁再入平康坊,你觉得清河县公的耳朵聋了?”
  “名士纵酒吟诗,风流之举。”马周很无所谓的说:“再说了,听说崔公索要诗文,怀仁也是为了全篇才来平康坊的嘛。”
  李善嘴角抽了抽,采风……这个理由能糊弄得住崔信吗?


第一千零五章 马周(下)
  李善的脸色有些僵硬,虽然有些愧疚,但心里还是不爽的很,马周这是憋了一肚子气,非要给我添堵啊!
  马周一脸愤世嫉俗的表情,对,老子就是要给你添堵,谁让你不干人事!
  什么理由都没有,什么原因都不说,直接把我扔到常何身边,然后我就眼睁睁的看着你带着一帮人建功立业……当年的熟人中,苏定方、王君昊、周二郎都已经封爵了,据说这次齐老三、范十一都可能封爵,凌敬那老头也已经是吏部员外郎。
  而自己呢?!
  啥都没捞到,还被人嗤笑!
  “好,好,好!”李善咬牙切齿的迸出三个好,“反正某记住了,他日必有回报!”
  放马过来就是,已经是破罐子破摔的马周很是无所谓,但随即整理衣着,正色道:“不知母亲可还安好。”
  李善也正襟危坐,“安康无虞,只是挂念宾王兄,前些时间入住新宅,伯母安置在后院一处小院中,平日足不出户,宾王兄可有书信?”
  “嗯。”马周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递了过来,叹道:“不孝至此,不孝至此……”
  至今日月潭也没几个人知道那位中年妇人的身份,马周的母亲一直以为儿子如今还远在陇右道……甚至都不知道儿子在明面上已经与李善分道扬镳。
  “孝有大小之分。”李善温声道:“他日宾王兄建功立业,彪炳史册,方为大孝。”
  马周脸上流露出苦涩的笑容,“借怀仁吉言。”
  “绝非安慰。”李善低声道:“此次出征前,与秦王殿下密会,尽叙宾王兄诸事。”
  马周精神一震,“秦王知晓某?”
  “不错。”李善加重语气道:“宾王兄当知玄武门之重。”
  马周缓缓点头,“虽然长林军驻扎在东宫以北的禁苑中,但东宫内建筑繁多,道路狭窄,一旦东宫起事,必先取玄武门。”
  “不错。”李善分析道:“虽有罗艺、李高迁,但柴绍奉命节制北衙禁军。”
  “最关键的在于,北衙禁军主力都布置在皇城内,而不是在太极宫,而玄武门一开,长林军就能进入太极宫……”
  “一旦陛下、秦王被控制,柴绍只怕不会顽抗。”马周补充道:“平阳公主夫妇不会为此而搏命,再加上裴寂、裴世矩,就算太子不即刻登基称帝,只要斩杀秦王,那就大势已去。”
  “若是如此,那某也只能亡命天涯了。”李善苦笑道:“凌公今日还提到此事,秦王欲出宫。”
  马周歪着头想了会儿,“理应如此,不过东宫应该短时间内不会有妄动。”
  李善眉头一挑,“为何?”
  “泾州大捷之后,怀仁驻军百泉县三月有余,难有寸进,满朝断言,难以速胜。”马周解释道:“那时候,罗艺已经回了长安。”
  “难以速胜……”李善喃喃了几句,“若是梁洛仁能坚守固原,梁军不失萧关……等到今年四五月份,或许都不需要那么久。”
  马周笑道:“突厥虽然几任可汗都败在怀仁之手,如今又陷于内斗,但只怕不会坐视梁师都被驱逐。”
  李善点点头,“特别是阿史那·社尔此人,颇有韬略,目光长远。”
  “所以那三个月内,长林军内颇有调动。”马周低声道:“兵力未有增减,但调换了不少军头。”
  李善脱口而出,“天节军?”
  “很有可能。”马周嘿然道:“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妙计!”
  “八成是裴世矩……”李善叹了口气,真不愧是三朝名臣,这样简单而有效的计策,还真不是寻常人想得出来的。
  为什么之前天策府那边对长林军不屑一顾,李世民提防也是提防长林军迅速通过玄武门控制太极宫,而对长林军的战力很是不屑。
  李客师曾经就对李善说过,天策府内,秦王以及诸将亲卫集合起来,虽然只有数百,但足以击溃三千之众的长林军。
  影响一支军队战力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但在装备、后勤各个方面都齐备的情况下,在目前的禁苑、太极宫的战场上,基层将校的指挥能力和战斗力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罗艺将天节军的精锐调入长林军,全数更换那是不可能的,但只调换军头却是做得到的,虽然不能让长林军脱胎换骨,但战力却上升了不止一筹。
  最重要的是,一旦起兵,罗艺能通过这些基层将校如臂所使的从容指挥长林军。
  李善呆了一会儿问:“没人知道吗?”
  “没有实证。”马周一摊手,“而且长林军归属东宫,调换军头也不用向兵部、十六卫报备。”
  顿了顿,马周补充道:“但自原州战事的军报入京之后,就停了下来。”
  李善恍然大悟,“所以适才你才说,东宫短期内不会有妄动。”
  “嗯,细细看过了,每半个月一批,正月都没停下,但初七那日捷报入京,次日就停了。”马周笑道:“当日捷报传来,想必裴世矩失望的紧。”
  李善有些不太放心,低声道:“今日凌公提及,秦王殿下有意出宫。”
  “情理之中。”马周点点头,“一旦东宫动手,承乾殿首当其冲。”
  马周随即咧咧嘴,“关键还是长林军……也不知道陛下如何思量的,总不会是忘了吧?”
  “怎么可能!”李善嗤笑一声,李渊脑子再进水也不会忘了。
  “罗艺遣派精锐入长林军,虽无实证,但如果让秦王殿下找个人捅出来?”
  “不行。”李善立即摇摇头,仔细剖析道:“天台山一战之后,陛下心意大变,排斥东宫,接纳秦王,但未有易储之行……太子坐镇东宫多年,不容小觑。”
  “动摇国本,的确不可妄为。”马周是个一点就透的聪明人,“若是圣人下令裁撤长林军,太子必然举事。”
  “嗯。”李善心中有了些大致的谋划,不禁笑道:“回京半月,眼前尽是迷雾,今日得宾王兄点拨,迷雾尽散,必然细禀殿下。”


第一千零六章 马周(续)
  这是李善的承诺,这是你马宾王的功劳,一定会让秦王知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5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5/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