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548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说到这方面,温彦博叹了口气,“也不知……”
  当日风雪大作,窦轨、温彦博就知道不妙,立即派了人去寻找……在他们看来,偷袭箫关的计划已经流产,即使要偷袭,也要换个时间。
  但可惜没能找到人,甚至派出去的五支小队只回来了四支,有一支小队在风雪中全军覆没。
  如今窦轨、温彦博不得不抱悲观的态度,若不是苏定方是李善的嫡系,只怕会强令退兵……就目前的局势而言,攻下固原已经没有可能了。
  窦轨沉默的在心里想,若是李怀仁亡于风雪中,不说此战胜负,只怕朝中震动……如今李善的分量已经不必再去强调了,这是黄河以北唐军中最有威望,也战功最为卓著的名将。
  仅仅是李善的死,就足以震动朝野,但更关键的地方在于,到那时候,只怕陛下不得不以秦王上阵了,除非从代州调来代国公李靖。
  一旦秦王上阵,东宫必然摇摇欲坠……朝中夺嫡只怕会极为惨烈。
  窦轨不得不考虑到这种情况,一旦秦王领军,自己为副帅,必然会被视为秦王一脉……毕竟早年柏壁一战的时候,自己就是那个外甥的副手。
  窦轨想得到的,李道玄也想得到,不过他更关心的是,李善有没有生还的可能,当日风雪大作,他曾经建议遣派偏师攻打北侧的平峰镇,即使不能攻克,也能绕过平峰镇一路向北,或许有机会寻找到李善一行的踪迹,甚至他自请领军。
  不过这个建言被苏定方否决了,甚至将李道玄打发回来坐镇南关镇,自己领着两千唐军在那城东侧不远处安营扎寨,一直到现在。
  温彦博倒是没想那么多,只顾着询问送上去的各类物具够不够用,大军在雪地上安营扎寨,这么大的风雪,只怕帐篷都扛不住大风。
  李道玄也承认这是最为麻烦的事,刚开始唐军的帐篷不停被大风刮倒,后来苏定方不得不领军换了营地,选了一处山地,虽然难躲大雪,但能依山多少躲着点呼呼而来的西北风。
  至于其他的木柴等取暖的材料倒是不缺,但即使如此,这几日每天都有扛不住被冻伤的士卒被送回南关镇。
  温彦博紧紧锁着眉头,不由得牢骚道:“赵国公为何非要留在那城周边?”
  窦轨与李道玄对视了眼,两人既知晓内情,也通晓军略,自然是心里有数,后者轻声解释了几句。
  如果没有这场风雪,苏定方是一定要留在那城周边以与可能拿下箫关的李善相呼应,但如今这场大风雪……如果李善拿下了箫关,派遣兵力南下,苏定方却已经退兵了,那就操蛋了。
  一旦苏定方退回了南关镇,就以目前风雪已止的气候而言,梁军未必会出兵攻打南关镇,但肯定会收复从那城到南关镇之间大部分的要塞……这样一来,李善与苏定方之间的联系将会被彻底切断。
  当时李善之所以遣派苏定方领前军一路逼近那城,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梁洛仁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能在拿下箫关之后能尽快取得联系。
  如果苏定方选择了退兵,重重山脉关卡,即使信使想单身攀爬而来,只怕也做不到……虽然现在风雪停了,但山间的积雪依旧很厚,很难跋涉。
  所以,苏定方即使知道士卒抱怨,众将不满,也坚持不退兵,亲自率军在那城东侧不远处扎下根来。
  温彦博听了李道玄的解释后,不禁脱口而出,“若是怀仁未能拿下箫关……”
  说到一半温彦博突然住了嘴,对面的李道玄脸色已经阴了下来,大家都心里有数,如果李善没能拿下箫关,只会有两种可能,抵达箫关后被梁军击败,或者没能抵达箫关。
  而没能抵达箫关,与亡于风雪额中,是一个意思。
  窦轨轻声道:“怀仁此行凶险,但观其数年历战,多有凶险事,但最终均如履平地,大胜而归。”
  “窦公说的是。”李道玄强打精神,“今日孤已遣派人手,百人一队,共六队北上……”
  总的来说,李道玄并不指望那位至交好友能攻破箫关,只希望能寻找到可能在某处躲避风雪的李善。
  此时此刻,那城东侧七八里外的山头上,数十亲卫环绕中,七八位将领正在眺望,有的人盯着那城,盘算有没有可能强攻破城,但更多的人在向北方眺望。
  现在所有人都已经知道那位邯郸王去了哪儿,不如此,苏定方也压不住场面,毕竟他虽然爵封国公,但资历是摆在这儿,说白了苏定方在大唐的地位是与李善息息相关的。
  每一个人都佩服那位郡王的果敢和勇气,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赞同李善的选择,张士贵私下用批驳的语气指责苏定方未能劝诫,而老而弥坚的宁州刺史胡演公开抱怨……一是抱怨李善,二是抱怨苏定方,三是抱怨自己未能随行。
  “前几日那么大的风雪……”后面的段志玄小声嘀咕,“只怕悬了。”
  冯立轻轻咳嗽两声,递去一个警告的眼神,两人分别是太子、秦王的心腹爱将,但此次出征,多次相互援手,交情日笃。
  段志玄还想说什么,身前的薛万彻回头狠狠瞪了眼,骂道:“当年顾集镇内,陷入绝境,犹能反败为胜……”
  话音未落,周围的亲卫一阵骚动,站在最前方的苏定方皱眉侧头看去,却见几个亲卫护着一个身上沾满了泥土、雪迹的青年快步而来。
  薛万彻大喜,“皇甫忠回来了!”


第九百六十七章 那城(中)
  正月初三,晴,无雪,微风。
  那城的城头上,索周同样在眺望,时而向西看向固原县城方向,时而向南看向陇山关方向,但主要的观察对象还是东侧的唐军。
  这些天来,疑惑一直在脑海中打转,索周很难理解唐军的选择,前几日那么大的风雪,唐军根本无法发动对那城的攻势,但居然硬生生的挺着不肯撤兵。
  对面唐军的主将苏定方这个名字,索周也有耳闻,第一印象是邯郸王嫡系大将,第二印象是之前罗家坨一战中对方表现出的卓越指挥能力。
  所以,索周才会疑惑,为什么苏定方不肯撤兵?
  虽然不知道对方在打什么主意,但这种反常的举动让索周警惕不已,年前里应外合不成后的猛攻,可能是因为郭孝恪,但陇州那边损兵折将而退兵了,为什么苏定方还不肯退兵呢?
  不过那城依山而建,说是城池,实际上南边、西南面都是以山脉为遮挡,地势极为险要,而且两侧还有红河镇、平峰镇臣犄角之态,苏定方不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很难有所收获,而如今虽然风雪已停,但随时都可能再起。
  所以,天时在我,地利在我,不缺粮草,不缺军械,索周有信心能守得住。
  “那是……”身边亲卫突然指着北侧,“怎么会有骑兵从北边过来?”
  “应该不是唐骑。”索周心里有数,自己固守城池,唐军是能从东北方向绕过那城的,但实际上唐军并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绕过去也没用,也就东北那一块地势平坦,再走下去还是崎岖山路,想攻破那城后方的固原县城,不是小股唐军做得到的,万余步卒都未必能攻得下来,而且还得侧翼、后军还会受到石门关、那城、平峰镇各个关隘的威胁。
  那样的山路,步卒过去都没用,骑兵过去那更没用了,而且前些时日风雪大作,唐军都站不稳脚跟,不可能出兵,而近日一直有人盯着,并没有发现唐骑绕过那城。
  唐军那边也有斥候登高望远发现了越来越近的数百骑兵,军营中一片纷乱,数以百计的唐骑驰出,遮蔽前阵,遥遥对峙。
  那城只有两个城门,一个在东侧正对着唐军,一个在北侧,索周看了眼警惕的唐军,绕着走到北城门的城头处,数百骑兵停在城外数十步处,为首的将领将牌子和一封公文放在城头坠下的竹篮里。
  索周接过亲卫递来的牌子,笑道:“应该是陛下遣派的援军。”
  一旁的亲卫细细看着城下的骑兵,“好像是稽胡人。”
  “嗯,记得刘女匿成驻守同心县,距离箫关最近。”索周拆开公文看了看,“是奉陛下之命来援的,因风雪阻路,一直驻足箫关,直到今日才抵。”
  “开城门吧。”
  顿了顿,索周脸色微变,吩咐道:“让人嘴巴都严一点。”
  来的是刘黑儿的弟弟刘昭……身边几个亲卫都点头,大家心里都有数,之前刘黑儿与南关镇是索周特地送给唐军的诱饵,可惜唐军没有轻兵冒进,到目前为止梁军也没占到多少便宜……这笔买卖算起来还是有点亏了的。
  沉重的城门被缓缓推开,数百骑兵鱼贯而入,索周在心里盘算,有了这几百骑兵,那接下来的战事就更从容了,虽然那城依山而立,但东侧是有大块平地的,骑兵从侧翼出击,可以大幅度减轻正面防守的压力,而在城墙上弓箭手的遮护下,唐骑也不敢贸然冲阵。
  就在这时候,身边亲卫咦了一声,“唐军动了……”
  索周眉头微蹙,似乎想到了什么,紧走几步远远眺望,唐军千余步卒正依次前移……索周不关心这些,他的视线落在了正加速向东侧驰来的数百唐骑。
  是想攻击来援骑兵的后军?
  还是想乘势夺下城门?
  这都是不符合常理的,其他的不说,光是城头山的弓箭手以及布置的两具床弩就足以令唐骑无功而返,之前他们也不是没吃过亏。
  索周有着不好的预感,迟疑着转头城下看去,城门处稍微有些混乱,刚刚入城的百多骑兵并没有往里去,而是停留在城门附近,并且正在向两侧伸展。
  “关……”脸色大变的索周只说了一个字,似乎像是找不到声音一样变成了哑巴,在空中,他的视线与一个蕴含着无穷愤怒、杀意的视线撞了个正着。
  下一刻,索周狂呼一声,“关城门,关城门!”
  但哪里还来得及,突如其来的厮杀已经在城头下爆发,稽胡骑兵或抽出弯刀,或搭弓放箭,甚至干脆只驱马直冲,轻而易举的将面前本就是来迎接的梁军杀散。
  索周虽然还没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但能确定,城头下的稽胡骑兵已经投唐,城外向东侧疾驰而来的数百唐骑显然与稽胡勾搭上了,此刻是来抢城门的。
  因为,城头下那个狂呼挥刀,片刻间身边满是尸首的大将,正在被索周年前放弃的刘黑儿。
  如果沸腾的油锅里掉进了一个水珠……好吧,不是一个水珠,而是一大桶冰冰凉凉的冷水。
  以援兵身份而来的稽胡骑兵肆意砍杀,在极短时间内,本就不大的那城已经乱了。
  城外的唐军步卒已经开始准备攻城,薛万彻、段志玄、冯立、胡演四员大将亲自率四百骑兵杀到了北城门处,胜利的大门已经被彻底打开。
  马上的段志玄搭弓放箭,一箭射翻了即将逃到巷子里的一个梁兵,悻悻然的将大弓放下,指挥手下护住城门,才呸了一声,牢骚了几句。
  泾州一战后,段志玄因不尊军令被李善降职,罗家坨一战以及后来追击梁军得以复职骑兵副总管,不过如今苏定方独领前军,骑兵总管是薛万彻。
  薛万彻是个冲杀在前的大将,一进城就命令两个副手留下等待后续兵力,自己与胡演率两百骑兵沿着大道一路杀向东侧……给正面攻打那城的唐军开门去啊。
  “刘黑儿往那边去了。”冯立指了指西侧,“你守住城门,等步卒进城!”
  “哎哎哎……”
  被丢下的段志玄被气的直跳脚,现在城门这一块压根就没什么梁兵了……但自己还真不敢离开,万一后面的步卒没能顺利进城,那自己战后肯定要被责罚。


第九百六十八章 那城(下)
  “索周!”
  “索周!!”
  怨毒的喝骂声在身后不时响起,索周狼狈的沿着城墙向西逃窜,他知道自己逃不掉了,西侧并没有城门,身边的十几个亲卫纷纷四散……他们都很清楚,刘黑儿的目标只是索周而已。
  终于跑不动了,索周停下脚步,转过身子,低下扶着膝盖喘着粗气,看着缓缓逼近的刘黑儿,“你……你降唐了?”
  “你怎么能降唐!”
  “别忘了是刘女匿成生擒段德操,李怀仁会砍下稽胡人的脑袋垒成京观!”
  “你降了唐军,陛下必然要斩你叔父……”
  已经赶上来的刘昭轻笑了声,“兄长如今为邯郸王身边亲卫头领。”
  “什么?!”索周呆住了,他的消息渠道可比刘黑儿强多了,早就知道苏定方、王君昊、张仲坚这些刘黑儿的前辈,甚至还知道侯洪涛、曲四郎……
  刘昭补充道:“除夕夜,邯郸王亲率八百锐士抵箫关。”
  叮当一声,索周手中的刀不由自主的滑落,他开始还以为刘黑儿投唐后秘密勾连族人叛乱,适才威胁刘黑儿也是因为箫关没有失守,梁师都随时都可以处置刘女匿成。
  “怎么……怎么可能!”
  “这么大……这么大的风雪……”
  索周语无伦次,难以置信,唐军为什么猛攻,苏定方为什么不肯撤兵,一切的内幕都已经揭晓,却是在自己临死之前。
  刘昭同情的看着索周,其实他挺理解索周的,正月初一午后启程,其中有一小半路程是能骑马的,中间还有两三个镇子能补充给养,而且风雪也已经停了,就这样也一直到正月初三下午才抵达那城,而那位邯郸王可是在风雪大作的时候绕行穿越群山峻岭杀到箫关的。
  索周再也坚持不住,双膝跪倒,探长脖子,“愿降,我愿降……”
  话还没说完,刘黑儿往侧面走了两步,手上长刀劈落,将索周的脑袋方方正正的砍了下来。
  “大哥?”刘昭一脚将滚来的头颅踢开,“他说愿降……邯郸王不会怪责吧?”
  “不会。”刘黑儿干脆利索的说:“郎君许我复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5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8/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