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463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李善长笑道:“当日两仪殿内,孤曾对突厥使者言,倒要看看颉利比其子高明几分!”
  “此次就看看,他梁师都能比刘黑闼、苑君璋高明几分!”
  “刘黑闼两度席卷河北,苑君樟握有马邑数年之久,梁师都偏安一偶,何能与此二人相提并论。”已经冷静下来的张文瓘扬声道:“殿下军威初显山东,后攻略朔代,颉利可汗举国来攻尚狼狈逃窜,邯郸王之名响彻草原,必能败敌!”
  “稚圭说的不错!”李善嘴里这么说,心里却在吐槽,太能替我吹了!
  之前那么多次,每一次自己都只管大略,具体领军的主将都是苏定方,而这一次……
  至午后三刻,亲卫尽皆饱食,铠甲、军械、弩箭、干粮全都准备好了,杨则亲自带着人送来了百余匹备用的战马,以及各式军械。
  翻身上马,李善的视线从身边的赵大、朱八脸上扫过,再扫过张仲坚、王君昊、曲四郎,以及候晨、何方等人,三百亲卫的战斗力和忠诚度是不需要怀疑的,关键还是候晨那边的四百青壮能不能管用。
  “此番北上,孤亲自领兵。”
  李善放声道:“张三郎、王君昊二人领总,无论何人,违背军令,战前胆怯,尽皆斩首!”
  虽然名义上是张仲坚、王君昊二人为总,但实际上却是以张仲坚为主将。
  李善心想,这次就要看看这位风尘三侠的老大,到底有什么样的成色了!


第七百八十二章 这次真的不是我的锅了(上)
  武德八年,六月十五,就在李渊、李世民翘首以盼援军的那一天,李善率七百亲卫急行北上,向华亭方向进发。
  其实李渊还是将希望放在京兆,自己初创大唐,就立长子为太子,这些年百般呵护,若不是自己撑腰,早就被次子取而代之了,这时候难道会不出兵来援?
  但李世民却将希望放在了陇州的李善身上,一方面是因为他信不过李建成,这位长兄以宽仁的面孔待人,但实际上也不缺阴损的手段,另一方面在于如果是京兆解围,那等于自己欠对方一个大人情,说的苛刻一点,都算是救命之恩了。
  还好这次避暑仁寿宫,父亲将裴世钜带上了,虽然因此导致诏令李善节制诸军的诏书没有第一时间送出去,但如果裴世钜还在京,东宫别说出兵来援了,说不定还会落井下石……李善想节制诸军都做不到。
  在指挥士卒坚守仁寿宫的同时,李世民在心里发誓,如果李善能及时赶到解围,此生必不相负!
  毕竟这些年历经那么多次大战,李善如今的骑术早不是刚刚穿越而来时候那么糟糕,算不上多强,但如此疾驰,也轻轻松松。
  陇州不算太大,汧源县居于中心位置,华亭县是北大门,距离不算太远,昨日黄昏前启程,在一处小镇歇了一夜,第二日正午之前就进入华亭县境内了。
  这些年李善身边领军的将领陆续有苏定方、李道玄、张士贵、薛万彻等名将,多多少少也学到了点东西,途中细细观摩,不得不承认,至少在小股兵力的指挥上,张仲坚并不比苏定方弱,两者的勇力也差不多,之所以一直爬不上去,主要还是因为那张脸。
  但这个……李善也没辙啊,我虽然是医生,但不是整形医生啊。
  “殿下勿忧。”候晨虽然年过五十,但也披甲上阵,看李善神色忧虑,劝道:“陇州不比灵州、会州、原州,已然是关中腹地,不克华亭,梁军不敢绕行南下。”
  候晨的意思很简单,现在都进入华亭县境内了,也没发现敌军侵扰的迹象,这说明华亭县还没有被攻破。
  李善没吭声,只用眼神示意了下一旁的王君昊……听到没有?
  这次可不是我说的,回头出了事,这个锅我是不背的。
  王君昊嘴角扯了扯,但还是放心不下……去年他听马周那个碎嘴的说过,李怀仁这厮,说不定是灾星下凡呢,到哪儿,哪儿就出事!
  之后马周突然回京,再然后就是被困顾集镇了,去年回京后王君昊私下问了凌敬,得到的答复是……灾星下凡,或虚无缥缈,或亦有可能。
  关于这方面,李善自己也曾经想过,一本书的主角如果只是平平淡淡,去哪儿,哪儿就风平浪静,那这本书谁看啊?!
  但也不能每次都那么倒霉吧,老子都差不多是华夏版古代版的柯南了!
  前面三两骑疾驰而来,张仲坚下令放缓马速,李善眯眼细看,斥候头领范十一脸上颇有异色,不禁心一提,吼了一声,“皮猴?”
  范十一驱马而来,脸色古怪,笑道:“倒是奇怪了,华亭无恙。”
  无恙?
  奇怪?
  李善真是被这句话气了个倒仰,随手就是一鞭抽过去,范十一在坐骑上来了个难度很高的铁板桥躲了过去。
  “你还盼着出事?!”李善笑骂了几句,心想梁军果然是试探性进攻,虽然击败唐军,但看拿不下华亭县,就退回原州了。
  七百骑一路缓行,华亭县南城门外,李善脸色不太好看,转头看了眼候晨,“常达此人,心胸甚是狭窄啊。”
  候晨也不禁点头赞同,常达率军北上,结果兵败龟缩,长史杨则不肯北上来援,邯郸王率亲卫急行相援,但常达居然不肯出城相迎。
  王君昊冷哼一声,“别驾张世隆已然战死,长史、司马尚在汧源,常达不肯出迎,难道连遣派下属出迎都不肯吗?”
  李善也觉得有点奇怪,虽然自己与常达不合,但现在率兵来援……难道是因为梁军已撤,常达觉得无所谓了?
  虽然张世隆战死了,但录事参军事裴宣机当日是随常达一起北上的,总不会也战死了吧?
  就算裴宣机也战死了,常达也能让华亭令张文禧出面啊,正好可以缓解矛盾,找个台阶下,常达不会那么不通权变吧?
  不可能,这种官僚不可能不懂。
  正奇怪间,张文瓘忍不住低声说:“怀仁兄,小弟先去问问。”
  李善倒是不太在乎排场,但既然率亲卫赶至,以防万一,是必须将兵权握在手中的,想了想点头让张文瓘先去看看情况。
  “王君昊、侯洪斌率两百骑随孤入城。”李善吩咐道:“张仲坚率其余亲卫驻守城外。”
  亲卫队中,王君昊、张仲坚两人掌总,其余几个小头领分别是曲四郎、齐老三、何方、侯洪斌,每人领一队。
  候晨瞄了眼李善,心想这位郡王虽然年轻,也足够仁义,但心思却深得很,一般来说贴身的亲卫一直都是朱氏族人,但却刻意将侯洪斌带在身边。
  就在这时候,一骑从东面疾驰而来,是范十一麾下的一个斥候,面带不忿道:“郎君,北城门那边正有近千士卒入城,为首的是左领军将军裴龙虔。”
  李善小声啐骂了几句,原来如此!
  当日自己从同洲换成陇州,裴世钜那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将侄儿裴龙虔塞了过来,就放在原州南侧,靠近陇州的平凉县,应该是兵败南撤。
  特么常达不是没有出城相迎,而是没来迎接自己啊!
  也是,虽然自己贵为郡王,但却出任司农卿,也没带大军来援,随行的只是几百亲卫而已,而人家裴龙虔却是正儿八经的左领军将军。
  李善向来碰到事就想得多,常达兵败,别驾战死,这时候与裴龙虔合流,若能坚守华亭以拒梁军南侵,说不定可以借裴世钜、裴寂得以免罪,而如果来迎接自己,那就不好说了!
  李善心里苦笑,自己觉得常达心胸狭窄,说不定常达觉得自己心胸狭窄呢……不然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去扒闻喜裴氏的大腿?
  想到这,李善无谓的笑了笑,也不下马,带着两百骑过了城门。


第七百八十三章 这次真的不是我的锅了(下)
  此时此刻,华亭县北城门外,常达正忙着在与裴龙虔叙礼,并小心的打探原州战事。
  裴龙虔似乎有点心不在焉,勉强笑着说:“可恨襄邑王贸然出战……据说后平原郡公出兵相援,结果也被击溃,梁贼席卷三州,在下见事不可违,只能引兵南撤。”
  常达不擅军略,但却是个老官僚,听到这话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一时想不明白,只问道:“平凉县可遭梁贼侵扰?”
  裴龙虔摇摇头,“南下来犯陇州的梁贼绕行固原,先破六盘关,后破陇山关,并未攻打平凉县。”
  一旁的裴宣机插嘴问:“九郎,南撤可曾见梁军踪迹?”
  “斥候曾经回报,数千梁军往西北方向撤兵,可能是回军攻打固原。”裴龙虔眼神闪烁,“先进城再说吧,此次南下遇战数次,战马折损,士卒只能入城以避。”
  其实裴龙虔并不是从平凉县而来,在灵州战报传来之后,他率兵北上,在固原县外被梁军击溃,只带数百骑南下,之后一路上先后遇敌数次,伤亡殆尽,不过也收拢了不少溃散的唐兵,聚拢近千人逃入陇州。
  常达点头称是,视线扫了扫裴龙虔身边的几个亲卫,笑着说:“有如此悍勇之士,此番华亭必然固若金汤。”
  裴龙虔笑道:“如今华亭兵力充足,必能北拒梁军,以待援兵。”
  两人相视一笑,说到底打的都是一个主意,虽然战败,但毕竟主责是还不知道在哪儿的李神符、段德操,而自己坚守陇州,也算有功。
  常达心里还在琢磨,裴龙虔、裴宣机都是闻喜裴氏西眷房子弟,依靠这股势力,邯郸王应该不敢夺军吧?
  常达最怕的就是李善夺军立功,关于去年大战的内情外人不知,但常达通过常何知道的很清楚,回头李善再弹劾自己兵败,导致别驾张世隆阵亡。
  常达心里很清楚,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以及和陛下的关系,都无法与李善相比……只是如此一来,自己也算间接投入东宫门下了。
  还在想着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那边的裴宣机笑着补充道:“九郎来的正好,汧源县那边的援军好像也到了。”
  裴龙虔一喜,“来的是谁?”
  一直不吭声的华亭令张文禧轻声道:“邯郸王率数百亲卫北上来援。”
  “邯郸王?”裴龙虔更是欣喜,“邯郸王去岁大破突厥,声名赫赫,若有其掌总,陇州必无恙!”
  常达嘴角有些歪,他突然想起邯郸王李怀仁曾数次得宰辅裴世钜举荐的事,迟疑了下正要说什么,突然一阵喧闹声传来。
  裴龙虔皱眉回首看去,还没看得仔细,尖锐而凄厉的惨叫声传来,几十个唐军士卒手持长刀杀出人群,迅捷的向城门处扑来。
  众人还在发愣的时候,刚刚赶到的张文瓘厉声喝道:“必是梁贼混入!”
  “不错!”裴龙虔高声呼喊,“快关上城门!”
  可惜发现的太迟了,而且在关键时刻做的选择大错特错了,混入唐军的梁兵其实并不多,也就两三伙人,加起来也就百多人,而城外等待入城的唐军士卒多达数百。
  如果能坚守城门,内外夹击,必然无恙,但裴龙虔却错误的让人关上城门,这直接导致城外的唐军士卒再无战意,本来就因为连续的溃败导致士气低迷,现在主将还将自己抛弃在城外……似乎只在一瞬间,唐军四散溃逃,而百多梁兵已经杀到了城门处。
  固原一战已经丧胆的裴龙虔毫不犹豫的撒腿就逃,还不忘拉上了还在发傻的裴宣机,倒是身为陇州总管的常达与华亭令张文禧还指挥士卒拼命抵抗,试图关上城门。
  刚刚赶到的范十一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大变突起,在极短的时间内,近千唐军大溃,甚至在敌军并没有追赶的情况下,像几百只兔子一般四处逃窜,而百余大汉手持长刀扑向城门。
  而城门处一片大乱,有士卒在竭力抵抗,但更多的士卒丢盔弃甲逃入城内,范十一清晰的看见,城头处的旗帜都已经落下了。
  范十一是真的目瞪口呆啊,一个多时辰前自己来探查的时候,还是风平浪静,自己还奇怪这次郎君居然没惹出什么乱子。
  但转眼间,梁兵混入窥探的唐军中偷城,郎君又遇上了!
  不好,郎君已经入城了……范十一正要打马而走,突然脸色大变,跳下坐骑,伏地细听,地面正在微微震动,显然是一股数量不少的骑兵正在来袭。
  糟了,糟了!
  范十一翻身上马,拼命驱马往南侧驰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郎君真是灾星啊!
  这时候,已经入城的李善也发现不对了,他心里也只有一个念头,但和范十一不同的是,这次,真的不是我的锅啊!
  这次都是候晨那厮的锅!
  华亭县正中的大街上,数以百计的唐军士卒、青壮正往南逃窜,谁都知道,现在唯一的生路是南城门。
  几个亲卫挥舞马鞭,甚至长槊横扫,将前方的逃兵向两边驱赶,王君昊抢在李善身边,“郎君,怎么办?”
  李善深吸了口气,这时候若是逃,有很大的几率逃得掉,但自己怎么能逃呢?
  不说什么自己这一世的人设,不说什么自己逃遁以至于名望大损,至少不能将张文禧、张文瓘兄弟丢在这儿。
  李善伸手指向前方,喝道:“向前,将人抢出来!”
  将主下令,亲卫无不遵从,齐齐发喊,驱马向北,李善瞥了眼一旁面露犹疑的侯洪涛,“若是不敢,即刻退去。”
  朱八冷笑道:“郎君亲卫,无不军中勇士,你还不够资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4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3/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