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383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但奚人打制的这一批木车明显增加了高度,这导致在箭雨掩护下,用绳索攀爬攻城成为了可能。
  张士贵心里大急,城墙其他地方被攻破,还有弥补的可能,而自己亲自镇守的是城头,下方就是城门,一旦被攻破,突厥人打开城门,那就一切皆休。
  在冷兵器时代,将领是很难在电光火石之间完成微操的,绝大部分时候都要依靠基层将校的指挥能力甚至个人能力,名将如云的天策府内张士贵是独一档的方面大将,这方面自然不会忽略,事实上,他身边的百余亲卫基本上都已经散了出去,导致他身边只留下二十多个亲卫。
  一边调遣轮休的士卒赶来相援,张士贵一边亲自拔刀在手,默不作声的发足狂奔,手持盾牌合身压上,将一个粗壮的胡人撞翻,手中长刀顺势由下而上,捅入另一个胡人的腹部。
  仅存的二十多个亲卫纷纷效仿,一个个合身扑去,与扑上城头的胡人展开了肉搏。
  似乎看到了希望,大批的突厥兵在城墙下方往城门方向集中,用云梯或绳索攀爬上城头,嘶吼声再次回荡在惨烈的战场上。
  长刀劈在脖颈处,一时拔不出来,粗壮的汉子干脆举起那具还没完全毙命的新鲜尸体往前推,一直推到城墙边,将其掷向云梯的方向,下面一阵稀里哗啦,七八个胡人被尸体撞的一起衰落。
  但下一刻,汉子如同被人劈面一拳,仰天就倒,脸上插着一支长长的羽箭。
  一声闷哼,两具身体在地上滚来滚去,发髻被扯散的唐军士卒随手操起汉子脸上的长箭,像用匕首一般向身下扎去,连续五六下,大片的血泌了出来。
  双方的预备队、援军集中在小小的城头处,让这儿成为绞肉机一般的存在,但优势渐渐向突厥一方滑落。
  “郭子恒!”
  “郭子恒!”
  脸上血迹斑斑的张士贵咬牙切齿的盯着刚刚将自己身边亲卫砍翻的郭子恒,守城六日,唐军也擒获俘虏,早就知道正是郭子恒告知突厥,邯郸王李善被困于顾集镇。
  郭子恒面露狠色,他不是没有后悔过,但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完整的经历了去年马邑招抚,今年的马邑驻军裁撤,他很清楚那位青年郡王的手段。
  如果不杀了他,自己如何能安得下心?
  张士贵和郭子恒在城头处对视了一眼,随即被混乱的肉搏分隔开,前者在持刀杀敌的同时观察局势,不停的将赶来的不多的援军尽可能的遣派到最关键的地方,而后者率几十亲卫向西侧杀去。
  虽然顾集镇寨堡的建立有很多李善这个穿越者的建议,但总的来说大致的方位是不变的,郭子恒很清楚,往西侧杀去,应该有一条上下城头的通道,只要能杀下去,打开城门,一切就能结束。
  刚刚看到那条通道,郭子恒的耳边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随后是一阵厉啸声。
  “放!”
  顶在最前面的六七个亲卫同时身子一软,郭子恒登时魂飞魄散,他知道那是弩箭,这时候守军居然还有弩箭?
  的确不多了,这是李善亲卫手中仅存的最后十几支弩箭了。
  透过人群,郭子恒清晰的看见城墙下方那个熟悉的身影,李善正抬头看来,冷幽的视线正盯着前者。
  郭子恒咽了口唾沫,知道这时候不能迟疑,抢过一张盾牌,手持长刀,亲自扑下城头,身后的亲卫纷纷跟上,大家都是老人,都知道不能给唐军装填弩箭的时间。
  事实上,李善身边亲卫手中也没有弩箭了,他们随手丢下空空如也的唐弩,拔出了长刀,举起了长矛,但并没有第一时间堵住通道,反而略往后退去,留下了一片小小的空地。
  历亭、邯郸、魏县、雁门、马邑……在郭子恒狂奔冲下的短暂时间内,李善在心里想,那么多场战事,这应该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亲自参战。
  李善没有恐惧,内心深处反而涌现出一丝兴奋,厉喝一声,“郭子恒,必亲手杀你!”
  手持盾牌遮挡可能弩箭的郭子恒心中一怔,探头看去,只见身披软件的李善平举长槊,正发足猛冲而来。
  下一刻,砰的一声闷响,槊头击打在盾牌上,郭子恒心中大惊,手中盾牌居然被长槊击打的侧开,李善以计谋、才名闻名于世,不料居然有如此勇力。
  李善的第一击虽然没能破阵,但却也打开了缺口,右侧的王君昊抢在前面,手中长刀狂舞,平行的朱八手持盾牌护住李善左侧,使得李善顺利的扭腰使力,手中长槊横扫,槊杆将郭子恒砸的一个踉跄,槊尖将后阵的一名敌军士卒的脖子开了个口子。
  破阵时长槊为利器,但一旦入阵,除非是骑战,或是苏定方这等武艺超群之辈,否则还是刀最为好用,李善丢开长槊,接过朱八早就准备好的长刀,盯着连滚带爬往后逃去的郭子恒杀去。
  没有什么招式,李善也没什么经验,但就凭着一股狠劲,跟在郭子恒身后一路杀穿数十人的小阵。
  “郭子恒!”
  “郭子恒!”
  李善早就没了温文儒雅的模样,声声嘶吼声中带着怨毒,眼看着郭子恒已经逃上阶梯,将手中长刀投掷出去拦了拦,然后猛扑上去将还手持长刀的郭子恒扑倒。
  论战场搏杀,李善远远比不上经验丰富的郭子恒,但论肉搏,论打烂战……郁射设就是这么死在李善手中的。
  两人紧紧贴在一起倒在阶梯上,郭子恒还企图举刀,李善一口咬在对方的手指上,一只手一把拽住了郭子恒的头发,狠狠一拽。
  在察觉到郭子恒率兵下了城墙之后,张士贵咬着牙先顶住正面的冲击,然后亲自带着十几人准备回援,但刚刚走到通道口,张士贵就停住了脚步。
  两人紧紧搂在一起从阶梯上翻滚而下,郭子恒掐着李善的脖子正在用力,而后者似乎早有准备,一口唾沫吐了过去。
  郭子恒条件发射的试图避开,手上力道不禁一松,李善狠狠一个头槌撞上去,右手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出一把匕首,手腕一翻,刀尖已经戳入郭子恒的腰眼处。
  一声凄厉的惨叫声,但随着李善拿着匕首的手用力一搅,郭子恒再也没有任何力气发出任何声音。
  主将被追杀,郭子恒的亲卫早已胆寒,王君昊、朱八等人顺利的将残敌杀了个干干净净。
  还趴在地上的李善抬头看去,正和城头上的张士贵视线撞了个正着,前者咧嘴一笑,森森白齿,面带快意。


第六百二十三章 极限(下)
  “郎君!”
  “殿下!”
  听见王君昊和张士贵同时高呼声,李善充耳不闻,一脚踹中面前的突厥大汉的膝盖处,对方并没有倒地只是往后退了两步,但恰巧踩着地上尸体,登时脚步踉跄。
  李善手中长刀回缩,刀尖轻易的在大汉的脖子上拉出一道足以致命的口子,虽然只有短短两刻钟的时间,但第一次真正参战的李善杀人手艺突飞猛进。
  地上满是尸体,空中都似乎弥漫着血雾,攻上城头的胡人没能抢下城门,渐渐向后退去,只留下几十个突厥人被困在城头,李善这才丢开长刀。
  王君昊几乎是扑到近处,双手摁住李善的肩膀,仔仔细细的打量,半响后才小心翼翼的从李善的发髻上抽出一根长箭。
  李善瞟了一眼,并不关心,只笑着对一旁精疲力尽靠着长枪的张士贵道:“当日手软,今日补之。”
  此次攻上城头的突厥人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牛斌、郭子恒麾下的叛军,正是郭子恒的头颅让这些叛军战意消散,使得薛万彻率东侧守军及时赶到,堪堪将敌军赶下城头。
  “不意殿下亦能杀敌。”张士贵也在笑。
  无论在山东还是在雁门,李善始终是以谋士的身份搅动风云,或长于军略,但未闻亲自领兵,今日李善亲自操刀,虽难称武勇,却大振士气。
  薛万彻凑了过来,看了眼李善头上长箭刺穿导致散乱的发髻,“初入长安,便听闻殿下昔日长乐坡一战……”
  张士贵冷冷哼了声,“倒是忘了……去岁曲江池畔,芙蓉园内,殿下神勇,以一敌数,无人能挡!”
  一个在说李善当年长乐坡与秦王府子弟殴斗,一个在说李善去年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罗家叔侄打的……
  安静了片刻后,三人环环相视,爆发出大笑声。
  在这个小小的顾集镇中,在面对十余万大军的围攻中,在随时都可能不测的危险中,那些政治层面的影响被降低到可以忽略的地步……人世间,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种关系,战友永远是最特殊的那一种。
  将自己的后背毫无防备的交给战友,这是任何一种关系都无法比拟的。
  已近黄昏,突厥大军渐渐远去安营,黄沙弥漫中,只能隐隐看见如蚂蚁大小的人马,夕阳斜照,如血的光线混杂在城头处,映得一片通红。
  三人都没什么力气了,只靠在城头处随意闲聊,让士卒们收拾残局。
  “前年山东战事,淮阳王、原国公不合,以至于三万大军尽丧。”李善想起往事,叹息道:“史万宝顿足不前,道玄兄陷入阵中……”
  “彼时彼刻,正如此时此刻。”
  “但顾集镇一战,武安兄、万彻兄抛弃前嫌,携手坚守,此战即使战死塞外,后世当有铭记。”
  “若能生还,两位必为栋梁!”
  张士贵和薛万彻对视了眼,后者有些懵懂,但前者却隐隐听出了点味道。
  顾集镇一战,不是内战,而是外战,是对阵草原部落的国战。
  两个政治立场鲜明而且对立的将领携手……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登基,张士贵、薛万彻都是应该得以重用的栋梁之才。
  “数月前,见段志玄虽长于军阵,却行止轻佻,难以独挡一面,才去信请秦王以大将替之,只可惜武安兄……”
  张士贵摇头道:“远离战场数年,还要多谢殿下……并不言悔。”
  李善侧头看了眼薛万彻,“那……”
  “若是殿下要致歉,九泉之下,阴曹地府,多的是时日。”薛万彻不以为意,其实他是最倒霉的那个。
  当日李善巡视顾集镇,特地带上了薛万彻,就是为了不让其影响苏定方……毕竟苏定方是以中郎将的身份统领代州军的,结果被坑在了顾集镇。
  李善沉默片刻后,低声道:“如今两位理应知晓,数月前,西河郡公巡视代地,实则与突利可汗结盟……”
  张士贵、薛万彻都没吭声,这事儿他们在第一日就心里有数了。
  “与突利可汗结盟,颉利可汗理应不会也不敢全力来攻,所以在下才会起意筹建顾集镇……”
  “谁想得到欲谷设……”薛万彻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呃了声后补充道:“说不定欲谷设不是自杀的!”
  张士贵瞥了眼这位同僚,微微点头,开口道:“颉利可汗借独子之死,裹挟突利可汗南下,又遣派骑兵借道楼烦关,绝非是为欲谷设复仇,实则为的是河东。”
  张士贵来了兴致,侃侃而谈,“虽然不知突厥军中粮草是否短缺,但毕竟未能攻破马邑、雁门,必不充盈,若是无所获而返,颉利可汗声望大跌……所以才会全力猛攻顾集镇。”
  薛万彻在这方面不太精通,但却有战略眼光,摇头道:“十余万大军围攻顾集镇,看似是为了殿下,但实则是为了拔除顾集镇这颗钉子。”
  “此次若非颉利可汗举倾国之兵来攻,顾集镇、马邑、雁门关互为犄角,相互支援,的确大有裨益,更何况顾集镇离云州不远,若不拔除,突厥难安。”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月亮不知何时出现在头顶,向苍茫大地投射下皎洁的月光。
  李善伸了个懒腰,从地上爬起,“今晚……”
  “自然是某来守夜。”薛万彻看了眼胳膊带伤的张士贵,“放心好了,安心歇息。”
  李善正要下通道,脚步顿了顿,回头望去,嘴角扯出一丝笑意,“真的不悔?”
  沉默片刻后,张士贵轻声呢喃了句,“同生共死。”
  随即加重语气又重复了一遍。
  “同生共死!”
  “同生共死!”
  李善深吸了口气,九死一生之际,还需要考虑那么多吗?
  “足下二人,豪气过人,不畏生死,丈夫之举,在下李善,冒昧相请,愿义结金兰,结为兄弟。”
  薛万彻、张士贵对视了眼,双双拜倒。
  在一片血污的城头处,三人向月而拜。
  李善左手握着张士贵,右手握着薛万彻,轻声道:“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命可轻抛,义不能绝。”


第六百二十四章 骑虎难下
  距离顾集镇寨堡十里外,偌大的帐篷内,半躺着的颉利可汗面色阴沉如水,愤怒、难堪各种情绪充斥心头,最关键的还是骑虎难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3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3/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