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360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裴寂更是知道李建成为何如此沮丧愤怒,这半年多来,东宫一直在试图拉拢赵郡王李孝恭,说不上成功与否,但进展还算不错。
  在很多人看来,赵郡王李孝恭虽然没有资格和秦王李世民相提并论,但在宗室子弟中,也只仅次于李世民。
  不管这次李孝恭是不是真的想谋反,沾了这个嫌疑,只要没有出意外,李孝恭再也没有领兵上阵的可能了,至少不可能独当一面,有方面之权。
  两仪殿内安静了片刻后,李元吉突然问道:“父亲,那代州……”
  永康县公都快过黄河了,现在又要回江南,但代州那边还等着他接任呢。
  更何况李靖已经卸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一职了。
  如果李靖不北上,那李善……想到这儿,李世民主动向李建成投去一个无可奈何的眼神……这件事真的和我没干系啊!
  就李善的水平,突厥来袭,只怕要手忙脚乱,万一出了什么纰漏……其他的不说,若是李善、张士贵、张公瑾折在代州,李世民得心疼的落泪。
  安静了片刻后,李渊冷着脸吩咐,“召应国公入宫。”
  应国公即如今的工部尚书武士彟,此人是最早跟随李渊的老人,出力甚多,太原元谋功臣榜名列第十三位,最关键的是,他是老人中不多的没有选择立场的臣子,只效忠李渊。
  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这是唐朝建国之后,关于封疆大吏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
  无论是李靖,还是武士彟,都不是宗室子弟,而李渊显然有意从这两人中挑选一人掌扬州都督府。
  要知道在此之前,能担任方面之权的从来都是宗室子弟,除了李世民之外,李道玄、李神符、李孝恭、李瑗无不是宗室子弟。
  天下已然一统,李渊有意收权……宦海浮沉数十年的裴世矩不经意看了李世民一眼,陛下欲收权,总是会碰到陕东道大行台和益州道行台的。
  此时已是黄昏,但未等夜幕降临,关于赵郡王李孝恭欲反的消息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该知道的,有资格知道,都已经知道了。
  日月潭内,长安城内,凌敬和崔信发出了同样的感慨,这次虽然锅不在李善身上,但最终却砸在了李善身上。
  已经是五月初了,永康县公能那么快再度北上赴任代州总管吗?
  按照惯例,突厥很快就要袭扰河东了,本该即将启程回京的李善能抵挡得住吗?
  不同于之前欲谷设、郁射设,此次颉利可汗必然携大军来袭,即使不会举国来犯,但身后必然是铺天盖地的骑兵。


第五百七十六章 准备
  第一反应是,如同五雷轰顶般的震惊。
  都已经开始打包裹准备走人的李善一脸难以置信,“赵郡王欲反?”
  来通报消息的李楷没吭声,给出了一个沉默的肯定眼神。
  “早不反,晚不反……”
  “咳咳咳……”李楷的剧烈咳嗽声打断了李善的牢骚,这种话能乱说吗?
  但李善实在是撑不住了,盘算了几个月,赶在突厥来袭之前拍拍屁股走人,然后看着一代军神李药师如何对抗突厥……现在人家李药师拍拍屁股回了江南!
  药丸啊!
  发了一会儿呆后,李善一跃而起,“立即上书……”
  李靖来不了,但唐初名将那么多那么多,怎么也轮不到我上场啊!
  “怀仁?”李楷小心翼翼的提醒,“若请求回朝,只怕物议沸腾。”
  在突厥来袭之前溜之大吉,不夸张的说,李善之前积攒下的好名声得葬送一大半。
  对此,李善并不在乎,但李楷接下来的一句话让身子发僵。
  “陛下只怕会大怒……”
  之前李善在北地搅风搅雨,虽然折腾出那么多事,但终究于国有益,也让李渊对其的观感越来越好……如果李善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临阵逃脱,李渊还会像以前那般重新李善吗?
  失去李渊的信重,仅仅依靠平阳公主,以及还没有浮出水面的李世民,李善接下来的日子就有点难熬了。
  李楷仔细分析道:“自上任代州总管李大恩战死,代州总管府裁撤数年之久,其中就有无人胆敢赴任的缘由。”
  “如今虽然马邑在手,顾集镇成寨,但谁不知道颉利可汗因为欲谷设受擒被辱而大怒,今岁必然大举来犯……”
  “所以,必然无人来承接代州总管。”李善面无表情的接过话茬。
  两个月前,代州总管……差不多是带着大块肉的骨头,谁都想咬一口。
  如今……首先东宫、秦王府两边互相制衡,肯定不会允许对方掌控代州,所以李善才举荐忠于李渊的永康县公李靖。
  但如今李靖一时不能北上,李渊手中的老人,在夺嫡之中没有明显立场,同时有能力,而且还愿意北上抗击突厥的……真的很难找得出来。
  当然了,不是完全找不出来……但李善也听出了李楷的言外之意,别忘了,长安还有个裴世矩呢。
  在这种情况下,你指望裴世矩不拖后腿?
  人家都巴不得和突厥讲和,当然了,条件是将你李善交给颉利可汗。
  李楷想了想,低声安慰道:“未必没有转机,陛下召见应国公……信中提及,陛下可能会让应国公出任扬州都督府长史。”
  “应国公?”李善一脸懵懂,“齐州总管李世绩吗?”
  李楷有点莫名其妙,“应国公武士彟,现任工部尚书,元谋功臣榜排行十三,李世绩爵封曹国公。”
  噢噢,是武则天的老爹啊,是应国公,不是英国公。
  李善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干笑了几声,心想也不是历史上有没有这么一遭,李孝恭被召回,那扬州都督府就以长史为尊,武士彟如果出任长史,那就是天下排名第一的封疆大吏了。
  顿了顿,李善冷静下来,右手无意识的摸着一只毛笔,“如果应国公出任扬州都督府长史,那永康县公还是有可能北上赴任的……”
  “不错,父亲已然去信扬州,二伯若不复任扬州都督府长史,只要平定局势,会立即赶赴北上赶赴代州。”李楷安慰道:“今日才五月初八,还来得及。”
  “德谋兄说的是。”李善丢下毛笔,恨声道:“来得及,一定来得及!”
  这时候传来敲门声,李善随口喝了声,“进来……江南刚刚平定,赵郡王虽然手掌大权,但麾下主力大都是北地府兵,谋反的可能性并不大。”
  进门的是王君昊,掩上门后一声不吭,只站在角落处。
  李善继续道:“所以,永康县公应该很快就能稳定局势,等应国公出任扬州都督府长史后就能北上赴任。”
  “小弟查询过前些年突厥来袭的时日,最早的一次是在五月二十一日,那还是因为蔚州总管高开道叛乱,引突厥入河东。”
  “至少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永康县公一定来得及到任代州总管!”
  李楷听得连连点头称是,这样的分析实在挑不出错来,浑然没发现角落处的王君昊神情恍惚,脸色惨白。
  这么合情合理的分析,王君昊曾经见到过,而且不止一次……结果是,从几十人的小股追兵,到数千人前堵后追,最后到数以万计的大军席卷而来。
  李善深深吸了口气,但在李靖到任之前,还是有事要做的。
  刚才一系列的分析是说给李楷听得吗?
  当然不是,是李善说给自己听的。
  一旦开战,雁门关、顾集镇、马邑甚至整个朔州,李善哪里有这个能力指挥全局,就算苏定方估摸着也够呛……毕竟太年轻了。
  所以,要是有机会,李善还是想脱身为上。
  但是,想跑路,就必须有个到任的代州总管……其他人是不可能了,只能盼着李药师。
  而李药师到底能不能在突厥来袭之前赶到……这是鬼都不知道的事。
  李善在心里安慰自己,历史上绝对没有李孝恭谋反这件事。
  出任扬州大都督府都督的赵郡王李孝恭,麾下大军数以万计,辖江淮、江南、山南、荆州、岭南数十州府,一旦谋反,必然天崩地裂,史书上不可能没有记载。
  而且李善记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李孝恭仅次于长孙无忌排行第二。
  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搅风搅雨,但也不至于引起这么大的变故……吧?
  李善咬咬牙送走李楷,派遣亲卫传信,明日在代州总管府内召见众将……不能脱身,那是最坏的情况,自己需要做些准备。
  思量良久,李善突然看见角落处的王君昊,“嗯?”
  “朱八到了。”
  “养好伤了?”李善笑了笑,“让他进来。”
  片刻后,朱八入内附在李善耳边说了几句话,后者脸色微变,杨文干回关中了,出任坊州刺史。
  李善心里直打鼓,自己已经改变了很多很多,这一世的杨文干事件会不会也有所变化?


第五百七十七章 准备(续一)
  代州总管府早在上一代代州总管李大恩战死的时候就付之一炬,直到去年末朝中下令重设代州总管,这才开始修建。
  与其他地方不同,代州盛产红砖,所以比惯用的工程要少耗费很多人力物力,早在温彦博巡视代州的时候就已经完工,这几个月陆陆续续又添置了些物器,已经很有些模样了。
  李善其实很少在代州总管府办公,属官也非常少来这儿,一方面各人都承担重任,另一方面毕竟代州总管李药师还没有到任。
  即使是经常处理公文往来等文案工作的录事参军事也并不常来,前一任是薛万彻,如今已经转入军中,出任苏定方的副手骑兵副总管,而后一任是太子舍人卢承基,因为初到任,经常往外跑。
  李善选了侧厅坐定,斜眼瞥了瞥卢承基,这位范阳卢氏子弟还真不一般,文采出众也就罢了,却能沉心于实务,世家子弟中这种人并不多。
  要知道全天下的州府中,代州是最独特的,独特的地方不在于直面突厥,而在于掌管他的是个穿越者。
  李善这个穿越者的影响力几乎蔓延到了代州各个角落,各个阶层,若卢承基不能沉下心,别说实际掌控权力了,八成会被下面的人架空。
  “事情大家都知晓了吧?”李善端坐在上首,面无表情的说:“永康县公推迟到任,暂由孤统领代州事务。”
  下面没人吭声,大家都心里有数,李靖灭南梁,平岭南,破江淮,是一代名将,又出身陇西李氏,得陛下信重,抵御突厥……估摸着问题不大。
  但邯郸王李善虽然对阵突厥屡有大功,但从未有过统领全局的经验,之前山东魏县大捷,李善也只是出谋划策而已。
  对李善还算知之甚深的张公瑾不由得看向了苏定方,如果李善不能亲自领军,那就应该是这位了。
  果然,李善第一个点名的就是苏定方。
  “苏定方,点拣代州全军,不得有误。”李善加重了语调,“军中事务,皆托付于你。”
  这句话不是说给苏定方听的,而是说给其他人听的,年初雁门大捷之后,苏定方就牢牢的掌控住了代州军,无论是爵位、官职更高的马三宝,还是代州司马尔朱义琛都不敢冒犯。
  今日此地特地强调,无非就是为了确立苏定方在军中无二的地位。
  张公瑾心里也有数,段志玄之所以被撵走,明面上的理由是军中饮酒,苛待士卒,但实际上是对苏定方爱答不理,不听调配。
  “遵殿下之命。”苏定方起身接令,其他人都没吭声。
  李善微微颔首,如果出了什么变故,苏定方麾下大军是自己最可靠也最得力的依仗,说的透一点,别说薛万彻、卢承基了,关键时刻,秦王一脉的张士贵、张公瑾他都信不过。
  即使是表舅尔朱义琛,和堪称至交的李楷都难说……李善能完全信任,并且在历史上有着与能力匹配的偌大名声的,只有苏定方一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3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0/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