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331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李善殷勤的将凌敬送上马车,问道:“今日怎么这么早入城?”
  凌敬放下车帘,哼了声,“去拜访褚学士之子!”
  李善呃了声,自己真是嘴贱,非要问这句话。


第五百二十八章 国士
  东宫,显德殿。
  太子李建成正襟危坐,笑着看向下首的魏征,“怀仁回朝,除却来往过密的李客师和三妹之外,唯一登门拜会的唯有玄成公一人。”
  其实李建成知道为什么李善此次回京深居简出,裴寂已经将内情一一告知……父亲拒绝突利可汗和二弟结拜为兄弟,显然对东宫有维护之意。
  虽然是李渊下定决心让李善去背这个锅,但也和裴寂商量过,后者极力赞成……李建成是事后才知晓的,也很是赞同。
  李唐宗室中,册封郡王的不少,但不是谁都有资格和突利可汗结拜的,说到底,必须得到对方的认可。
  如果不选择李善,那么很可能会是曾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旧部任城王李道宗。
  一为不让秦王一脉占到便宜,二为笼络李善……不过如今李建成也已经心中有数,父亲最终选择李善,很大程度是因为其不涉夺嫡事。
  所以,李建成乐见其成……还想着二弟至今还不知内情呢。
  下首位的魏征微微有些恍惚,第一次自己在这儿和太子说起这个名字,李善还陷于河北,不知生死,虽已微有薄名,但诸人均不在意。
  短短两年,如今的李善列入宗室,册封郡王,北地扬威,手掌大权,已经是东宫太子不可忽视的角色了。
  此次归京,登门来访,居然都能成为谈资……如何不让魏征感慨万分。
  “臣当年数次得邯郸王施恩,无以为报。”魏征正色道:“今日请见,实为其而来。”
  在座的几人都是李建成的嫡系心腹,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卫率韦挺以及太子左庶子郑善果,都知道魏征曾经被李善救起,后者又在清河县为魏征背锅解围。
  “理所应当。”王珪白眉一挑,“邯郸王与陇西李氏丹阳房子弟来往极密,得其助益颇多,而平阳公主更不用多说,突然在启程之前登门拜会玄成,必有要事。”
  魏征苦笑拱手,“其一就是为叔玠兄。”
  “什么?”王珪有些茫然,自己和那位青年可从来没有过来往。
  消息灵通的郑善果笑着问:“可是因定襄元氏一事?”
  “不错。”魏征点头道:“邯郸王怒斩十三人,两人乃定襄元氏子弟。”
  王珪恍然大悟,定襄元氏与太原王氏联姻数代,李善这是向自己显示善意,不想得罪太原王氏。
  但王珪不太想管这件事,他这一支是太原祁县王氏旁支,曾祖父那一代就迁居或者说叛逃去了南朝,与本家联系不多。
  李善之所以通过魏征找到王珪头上,无非是因为五姓七家中,如今入仕者,就属太原王氏最为没落。
  如今太原王氏子弟中,除了王珪,也就随州总管王裕略有名望……还大半都是因为尚同安长公主。
  魏征解释道:“被解职的司田参军乃是王仁表的堂妹婿,邯郸王请了王仁表出面,但族人颇有怨言。”
  韦挺看向李建成,“殿下,听闻因定襄元氏一事,怀仁斥责张公瑾。”
  李建成微微点头,他知道的更清楚,薛万彻早就来信了……李善斥责张公瑾,加权薛万彻,可以解释为偏向东宫,也可以解释为公正无私。
  魏征突然挺直身躯,朗声道:“邯郸王此举,非为私,而为公。”
  李建成正色道:“还请玄成公详叙。”
  “邯郸王开拓商路,吸纳塞外民众,招抚芮国公,数败突厥,残破多年的代州已有复兴之像。”魏征缓缓道:“但突厥控弦数十万,每每来袭,故邯郸王意欲在代州行军屯。”
  其实这件事大家都知晓,为此李建成还怼的李世民哑口无言……李建成正要追问,郑善果突然点头道:“此实为公!”
  “定襄元氏劫掠田地,掳民为奴,必然使地方不宁。”郑善果解释道:“若各地豪族纷纷效仿,怀仁欲行军屯,却无良田可用。”
  魏征补充道:“虽然代州田地颇多,但若是开垦荒地,一两年内难得收获,只怕行军屯一事遭朝臣弹劾。”
  李建成轻轻拍了拍桌案,他已经完全明白了,李善看似是向王珪示善,实际上是希望借东宫之力约束河东望族,不要肆无忌惮的抢占良田……定襄元氏胆大妄为,无非是因为背靠太原王氏。
  河东望族那么多,李善有胆子砍下两个定襄元氏子弟的头颅,难道还有胆子砍下太原王氏、河东薛氏、太原温氏、解县柳氏、闻喜裴氏那么多门阀子弟的头颅吗?
  “邯郸王命张公瑾主持清查田亩、隐匿人口,收效甚微。”魏征轻声道:“若殿下襄助,不仅施恩,更于国有益。”
  李建成连连点头,转头道:“还请王师去信太原,再请裴相遣派子弟走一趟,务必事成。”
  王珪默默点头,他虽然不是太原王氏嫡系子弟,但早有名望,如今又为太子之师,在族内说话的分量很重,是王仁表远远不能比拟的。
  顿了顿,魏征幽幽道:“昨日,邯郸王提及,江淮战事落幕,永康县公率兵北上赴任代州总管,陛下将调其回朝。”
  安静了片刻后,王珪赞道:“此乃国士,他日必为一代名臣!”
  诸人都赞同的点头,这个逻辑是谁都看得出来的,江淮军败局已定,永康县公最迟四五月就能北上赴任,李善很快就会被调回朝中,但却在这时候还在筹谋军屯。
  只要雁门关不失守,军屯是能在将来给唐军带来极大好处的,但这些好处是李善注定享受不到的。
  换句话说,李善费尽心思播下种子,却是李靖收获。
  李建成在心里想,怀仁能文能武,理政地方,军中筹谋均有建树,还精于算学,他日不说宰辅,至少户部尚书是稳稳的。
  这时候,韦挺笑骂道:“怀仁此次回京,登门拜会玄成兄,却弃某不顾,昨日遣人投帖芮国公,居然被怀仁赶回来!”
  王珪、魏征两人都性情端谨,没有回应,郑善果早年刚直,如今晚年却性情大变,笑着问:“以何为由?”
  韦挺哈哈一笑,“芮国公精神抖擞,怀仁非诬其病卧床榻,需休养多日,今日一早就离了四方馆,迁至怀仁那个庄子去了。”
  李建成眉头一皱,拉拢苑君璋是他和诸位谋士早就定下的,李善却在其中作梗?
  下首的魏征朗声道:“殿下,此即邯郸王登门的第二件事。”


第五百二十九章 同心结
  对于李善,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有着共同的观感,考虑到其明岁才加冠,这是个自己登基之后能大用的英杰,如今深受父亲信重,但对夺嫡并不能产生什么影响。
  而李善不管是在山东,还是在代州,处事不偏不倚,公正无私,这是由于这一点,所以李建成对李善一直怀柔,但如今已经渐渐不再考虑立即将其笼络到门下,而且他也发现了,李世民似乎有着同样的举动。
  所以,对于李善通过魏征递来的信息,李建成有着通盘的考虑。
  “二弟意欲笼络芮国公?”李建成眉头一皱,这出乎他意料之外,前年李世民征伐山东,洛水一战击溃刘黑闼,曾与罗艺合军一处,虽然后来薛万均入了天策府,但与罗艺并不亲近,以至于罗艺投入东宫门下。
  这是罗艺的选择,也是李世民的选择……军功太盛,惹人觊觎。
  一旁的韦挺点头道:“昨日同去四方馆投帖的还有长孙无忌的门人。”
  王珪沉思片刻后道:“秦王未必是想笼络苑君璋,只是想逼退殿下。”
  “不错,邯郸王亦有此虑。”魏征颔首道:“东宫笼络,秦王不会坐视。”
  “但如今苑君璋近万旧部仍盘桓马邑,邯郸王欲分流士卒,军屯中会有大量苑君璋旧部。”
  郑善果反应过来了,“无论芮国公投入东宫还是依附秦王,代州必然生事!”
  “军屯或以司农卿,或以户部统管,但本朝未有先例,地方当以刺史、都督、总管为首,如今永康县公尚未赴任,代州总管府仍是由怀仁执掌。”
  “代州别驾张公瑾奉命清查田亩、隐匿人口,很有可能主责军屯事,而薛万彻领录事参军事,下设的司田参军、司库参军也是有权插手的……”
  换句话说,在军屯一事上,东宫和秦王府的势力在职权上是有重叠的区域的,偏偏军屯中肯定有大量的苑君璋旧部……
  魏征轻声道:“邯郸王揣测,半载到一年之内,芮国公旧部当散于各地……”
  李建成不自觉呻吟了一声,因为二弟在军中威望太高,自己不得不引外地军阀为援,罗艺那厮被父亲贬为泾州刺史后,自己选中了苑君璋……但听魏征这话的意思,李善推测苑君璋的势力很快就会消散。
  琢磨了会儿后,李建成试探性的问:“燕王在泾州如何?”
  王珪沉声道:“燕郡王虽出朝,但陛下未罢其左翊卫大将军之职,裴相若能进言,今年或能回朝。”
  相比起来,李建成更看重罗艺,幽州远比朔州强盛,更关键的是,罗艺虽然入朝,但幽州军主要还是控制在罗艺旧部手下。
  李建成微微点头,“赐罗氏十奴仆,百匹丝帛。”
  罗艺虽然外放,但其弟罗寿、儿子罗阳还在京中……一个瘸了腿至今还走路一瘸一拐,另一个当时鼻梁骨折……
  一旁的韦挺点头应是,李建成才看向魏征,“玄成公去信怀仁,尽可施展,孤去信诸将,不得擅其纷争。”
  此时此刻,崔信阴着脸看着面前的张文瓘,“你再说一遍!”
  张文瓘不由得后退了两步,小声说:“姑父,都已然定亲了,李家都托长孙婶婶来请期,见一面亦无妨吧?”
  “正是因为已经定亲,所以才……”崔信手在桌上乱摸,操起一筒竹简敲在侄儿后脑勺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那首诗还是你送来的,忘了吗?!”
  《爱莲说》已经足以传世,如果再加上这首诗……外间十成十都会认为,当年在清河县,少男少女早就……
  “他人呢?”
  “去后院拜会姑姑了。”张文瓘缩了缩脑袋,“怀仁兄向来守礼……”
  崔信真想一口啐过去,那小子暗施手段勾搭小白菜,守个屁礼!
  后院中,张氏笑吟吟的看着李善呈上的礼盒,打开后眼睛一亮,取出一条鲜红的丝织品。
  “好漂亮的同心结。”张氏爱不释手的摸了摸,“朱娘子真有巧手。”
  坐在侧面的长孙氏瞄了眼李善,抿嘴笑道:“未闻朱娘子有此妙手呢。”
  “家母提及,崔家妹妹善女红,家母远不及也。”李善笑道:“此为小侄拙作。”
  “你编的?”张氏大为惊诧,顿了顿叹息道:“怀仁有心了。”
  明日启程,今日登门来访,一方面是请了李楷的母亲长孙氏来请期,另一方面是来送礼的……正好今日一早苑君璋送了大量的土特产来,朱氏第一时间挑出了好些让儿子送来。
  这不是纳吉纳采,而是额外的礼物,朱氏无非是希望儿媳尽早过门。
  不过,不管是在长孙氏、张氏眼中,还是在崔小娘子眼中,那些珍宝、皮毛的分量都远远比不上这条同心结。
  长孙氏笑道:“怀仁亲编同心结,可有新作?”
  “吾既剪云鬟,伊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李善笑道:“平平之作,但诗以咏志,真情实意。”
  张氏品味良久,不禁动容,以发合髻,青丝系同心,以喻白头偕老。
  关于这首诗,李善还真记得清楚,编同心结是他前世就会的手艺,特地去找了几首描绘同心结的诗,巧妙的编在同心结上……记得那年春节前后,走街串巷卖了不少,而且都是高价。
  长孙氏掩嘴笑道:“放心便是,怀仁今岁回京,明年必能心想事成。”
  “多谢叔母成全。”李善长揖一礼。
  明年成婚,略为仓促了点,主要是夫君那边有点不愿意,张氏在心里盘算,但也没开口反驳,低头看了眼同心结,看了眼一旁的侍女,“奉茶吧。”
  片刻后,崔小娘子端着茶盘缓步而来,将三杯茶一一奉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3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1/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