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238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李善瞄了眼渐渐镇定下来的马周,这货也反应过来了,自己不会那么蠢。
  在代县丈量田地,那是为了配合后面一系列的动作……当然了,李善也有其他用意,只是还没到提起的时候。


第三百六十三章 管束
  “宾王兄在想什么?”
  听见李善的提醒,马周回过神来,低声道:“需谨慎行事。”
  “宾王兄想的太多了。”
  马周沉默片刻后才开口,“代县废弃田地颇多,若不丈量,日后吸纳民众,难以从容分配。”
  这的确是李善企图丈量土地的主要原因,他需要掌控全县村落田地的实际情况,日后从朔州、云州吸纳民众,才能一一安置……而且必须打散,以防止出现抱团的情况。
  “不过……”
  “嗯?”
  “若是塞外民众来投,只怕乡间势族难容。”马周加重了语气,深深看了李善一眼,“此等事……山东曾有先例。”
  对土地的欲望是这个时代任何人都难以抑制的,李善心里有数,代县如今有大量废弃的田地,那是因为这些年频繁战事导致的,乡间势族对此也无可奈何……总而言之,代县如今的天花板不高,导致这些势族没有吞并田地的胃口。
  但如果李善的计划能顺利的实施,雁门甚至马邑一直在手,代县将会渐渐恢复元气……到那时候,乡间势族只怕不会让那些就放在嘴边的鸭子就这么飞走。
  马周说的山东故事,指的就是崔帛一事……当日说到底也是因为刘黑闼兵败身死,山东持续多年的战事已然落幕,各个世家门阀开始伸出了触角,不再掩饰对土地的贪婪之心。
  马周用近乎窥探的眼神打量着面前这个少年郎,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验。
  之前李善在山东,在长安种种举动,最终名扬天下,但说到底是凭借其自身的能力……呃,至少在马周看来,是李善自身的能力。
  但这一次不同,考验的是李善的执政水平。
  代县,十多年来为四战之地,立尸之所,世家门阀亦不愿居之,百里侯有真正的权力……而且因为李善个人特点,这种权力甚至能直抵乡间。
  但李善想将代县握于手中,就不得不依靠那些乡间势族,如何相处,利益分配……这都太考验李善了。
  马周很怀疑李善有没有这样的水平……毕竟这种事,不是什么少年英杰奇思妙想就能做到的。
  但是,马周面前这位,是个披着十九岁少年皮的穿越者。
  前世的李善只活了二十九岁,但这二十九年内,他可不是被家人宠爱的孩子,他历经了无数磨难,他一步一步往上攀爬,他一次一次从困境中突围而出。
  甚至,他并不是个好人……虽然他单名一个“善”。
  李善很清楚马周的疑问,如何驱使这些乡间势族?
  “从无一定之规。”李善轻笑一声,“无非恩威并施罢了。”
  “恩威并施?”
  “先前已然怀柔施恩。”李善嗤笑道:“之后再度施恩……”
  从名位上来看,即使是代县最有名望的贺娄一族也不值一提,无一人出仕,姻亲均已没落,无论是在代县还是在长安,分量远远不能与李善相提并论,更别说其他那些家族了。
  让他们的子弟随侍身边,让他们的子弟他日或有出仕可能,这已经是怀仁施恩了。
  而在李善的计划中,组建商队出塞通商,这些乡间势族更是主力军,李善猜测即使是现在,或许也有走私商队。
  但这种小打小闹能与成规模的走私相提并论吗?
  利益的牵连,更是李善赠予的好处,屡屡施恩……那些乡间势族就会俯首帖耳吗?
  深知人心险恶的李善当然知道不可能,他眼神中夹杂着寒芒,并未开口,而是盯着马周。
  马周若有所思的偏过头,“若是哪一家跳出来……”
  “哈哈,那自然是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马周放下心来,恢复了往日神色,似笑非笑道:“某倒是忘了,怀仁最擅退避三舍。”
  所谓退避三舍,关键在于,连退三次之后的结果……城濮之战中,晋文公为报答昔日恩情,连退三舍,终大败楚军,敌军主将子玉自杀。
  李善当日在芙蓉园中屡屡退避,正如在代县屡屡对势族施恩,当日奋起反击,他日辣手为之,都站得住脚跟。
  其实即使这些家族安分守己,他日云州、朔州民众来投,没有摩擦,李善也会制造摩擦……不然如何管束势族,不然如何安来投民众之心呢?
  “万事俱备,如今只欠东风……”
  听到这句话,马周略一思索就懂了,这是借三国赤壁之战以喻长安。
  正在这时候,外间传来马嘶声,朱八在外间禀报,“郎君,杜晓、赵大回来了。”
  “东风来了。”
  马周有些费解,为何能确认是东风而不是西风?
  “临济县侯……”李善诧异的起身相迎,阚棱封爵一事他在信中听苏定方提起过。
  阚棱咧嘴笑了笑,笑容有些苦涩。
  接过杜晓递来的信,李善迅速看了一遍,沉吟片刻后又接过赵大递来的凌敬来信,搂着阚棱的肩膀坐下,大笑道:“未能亲眼见足下痛殴罗艺,可惜了,可惜了!”
  阚棱轻轻用力挣脱开,深深拜倒在地,“江淮军叛,满朝皆杀,多谢县公进言,使义父得保。”
  当日,江淮军叛变的消息传到陇西道,阚棱极为惊惶,但信使相告,吴王无恙,直到回京后才知道,是李善在陛下面前进言,杜伏威不仅无性命之忧,更出入无忌,还曾经入宫觐见。
  这次阚棱将罗艺打的这么惨,其中也有替李善出头的因素。
  李善问了几句西征战事,笑道:“某便称一声阚兄如何?”
  “不敢当。”阚棱起身,郑重其事道:“义父嘱咐,诸事均听足下之令。”
  “既然如此,那便称一声阚兄,你称一声怀仁就是。”李善笑道:“此次赴任,王君昊主亲卫,其为当年河北名将王伏宝之侄,冲阵犀利,勇力绝伦,但难以独当一面。”
  “阚兄不仅武艺精绝,更擅统军,此次或要借重,还请阚兄助一臂之力。”
  阚棱连连谦虚,只是这人有点木讷,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
  李善让朱八安排住宿,先请阚棱歇息,才转回头看向马周,啧啧两声,“三姐还真……不过的确用得上。”
  马周心里暗骂……平日明里暗里都称平阳公主,人家送来好处,立即改口叫三姐了!
  顺手将两封信都递过去,李善轻声笑道:“秦王倒是不改犀利本色,此次让东宫吃了大亏。”
  马周疑惑的看完信,不仅龇牙咧嘴,“数百贼子攻打朱雀门……太子这是想作甚?”
  刚开始李善也有点难以置信,历史上李二弄个玄武门之变,难道这一世李建成还要弄个朱雀门之变?
  但看完两封信之后,李善依稀想起了这件事,历史上李建成从罗艺的幽州军调兵入京,被人揭发……毫无疑问,肯定是李世民的手笔。


第三百六十四章 空中楼阁
  马周被贼子攻打朱雀门的消息吓了一大跳,之后才细细看这两封信,好一会儿才啧啧道:“居然许你专断之权……”
  李善沉默无语,对此,他也有点意外。
  在正常的大一统王朝,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有地方专断之权的官员的,但在唐初,这种模式成为了李渊控制地方的主要手段。
  毕竟作为开国帝王,李渊登基之后就没有再率军出征过,他选择以宗室将领辖制的方式。
  比如李世民领陕东道、益州道行台尚书令,李孝恭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去年先后以淮阳王李道玄、庐江王李瑗出任洛州总管,实际管辖山东诸州,即使是如今的河东道实际上也是归属并州总管李神符管辖夺嫡……毕竟还没有正式复设代州总管府。
  而此次李渊许专断之权,有将李善视为宗室的架势……更是对李善的鼓励,或者是怂恿。
  你不需要顾及现在的并州总管李神符,或者可能复设的代州总管,放心大胆的干吧!
  “平阳公主提及,提防他人举告。”马周低头看了看两封信,“凌伯也提到此事……当有所指。”
  “闻喜裴氏,河东第一望族。”李善嗤笑道:“后院起火,想必会盯着雁门……若有良机,自然不会放过。”
  “那……”
  “无需多管,此事我有计较。”李善将平阳公主那封信收入袖中,拿起凌敬的那封信又看了几眼,沉吟片刻后摇头道:“只怕是秦王的意思。”
  马周点头赞同,“凌伯望怀仁欲有所为,而秦王殿下望不失英杰。”
  呃,凌敬这封信的意思归纳一下,主要是亮点,其一是希望李善在代县能有所作为,其二是希望李善在代县不要强行为之,事有不协,当迅速南下,以留有用之身,朝中已经遣派将领在太原府一带布防。
  其实这两点是矛盾的,前者是凌敬的主张,后者是李世民的建议。
  李善掐着手指算了算,“距离马邑大捷已然半个多月,今日九月初七,秋收都已经结束……突厥今年应该不会来犯了吧?”
  马周神色变了变,低喝一声,“怀仁,你还是别说了……”
  李善懒得搭理这厮,还真以为我是预言家啊,盘算了下继续说:“已然问过了,去年马邑尚在苑君璋之手,颉利可汗七月率军破雁门,攻代州,几乎打穿了河东道,八月分兵河北道、关内道……”
  “但今年七月,高满政举朔州来投……”李善手指搓着衣角,狐疑道:“颉利可汗当知马邑之重,但也不过遣派数千兵马助苑君璋,大败后至今再无举动……”
  “到十月中旬之后,天降大雪,气候寒冷……突厥不可能出兵。”
  “若要出兵,理应是在九月份。”
  马周的脸色变得铁青,“闭嘴!”
  “闭了嘴,所以突厥人就不会来了?”李善嗤笑一声,起身道:“早有意遣派人手打探,既然圣人许专断之权,那就先派出一支商队试一试吧。”
  “作甚?”马周想了想,试探问:“你觉得……突厥有变?”
  李善目光闪烁不定,并没有回答。
  虽然没有开口,但李善很确定……如果突厥那边一点变故都没有,苑君璋惨败后,理应立即起大军来攻,不可能坐视唐军在朔州扎下根。
  到底出了什么事……李善隐隐猜得到一些,历史上有可能与颉利可汗发生冲突导致突厥内乱的主要是两件事,一个是突利可汗,一个是后来薛延陀帝国的成立。
  去年在河北,今年在河东,李善始终都在留意这两方面的消息,但一无所获,前不久倒是在马邑那边探听到了点消息。
  其一是,其实现在就有薛延陀了,不过还没建国,只是个部落,而且也不在颉利可汗的麾下,而是归属西突厥。
  难怪去年在河北打探不到什么消息。
  其二是,突利可汗,这货去年初和颉利可汗闹了一出,结果惨败被驱逐……但是不知道现况如何。
  可能是薛延陀,因为薛延陀最早臣属DTZ,之后才叛去西突厥……将来肯定还是要归属DTZ的,不然日后李靖覆灭DTZ,应该和薛延陀扯不上什么关系。
  也可能是突利可汗,虽然去年初惨败,但必定仍有势力,历史上突厥饮马渭河,这位也是在场的,而且据说这位和李世民是故交,可能还是结义兄弟……这个是李善前世依稀有印象。
  李善高声叫来朱八,立即派出人手送信,明日召全县势族首脑齐聚,你们既然想从我身上得到什么,不管是仕途还是势力,那就要付出点什么。
  李善也不出门,只坐在那发号施令,将方方面面都交代下去,犹豫了会儿回头问:“以何人为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2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8/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