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233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李德武隐隐猜到妻子想起了什么,几个月前,妻子去东山寺拜访南阳公主,曾经遇上了李善……回来之后还曾经提起,觉得这少年郎很是眼熟。
  虽然已经证据确凿,但裴淑英还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失望、愤怒、鄙夷、怨恨,各种情绪在心中混杂,她突然想,自己和南阳公主,到底谁更惨呢?
  难怪那日南阳公主神色颇为古怪,她肯定知道内情,难怪那个朱氏那般无礼……
  裴淑英不是裴世矩,她在确定事情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自己才一岁多的儿子居然不是嫡长子。
  当年新婚才半个月,李金才举族皆亡,丈夫幸运的保住一命流放岭南,自己独守空闺十多年。
  十多内内,裴淑英也想过很多很多,她能理解李德武另娶,毕竟全族唯其一个男丁了,怎么可能不留后?
  但等到李德武急奔入京,破镜重圆,是信誓旦旦的告诉自己,虽然另娶,但并无子嗣。
  被欺骗的而至的愤怒稍稍褪却之后,裴淑英心里充斥着失望、鄙夷。
  丈夫为什么要隐瞒已有子嗣?
  当然是为了攀上河东裴氏这条大粗腿……为了权势富贵,抛妻弃子算得了什么?
  这就是自己等了十多年才等来的丈夫。
  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而降,雨点击打在头顶的瓦片,汇集后从屋檐处落下,滴滴坠落,裴淑英无意识的盯着被雨水笼罩的院子,脸上泛起苦笑。
  自己居然还想让儿子拜其为师……难怪那日少年郎神色古怪,丈夫知晓后惊慌失措。
  对了,父亲那日惊闻也同样有些失态……这说明,父亲是知情人。
  想到这,裴淑英深吸了口气,转身问:“为何父亲会举荐李善任代县令?”
  顿了顿,裴淑英嘲讽道:“如今朝中皆赞许父亲识人之明,择才之能不弱当年。”
  “难道李善在雁门建功立业,对父亲,对你,对我是好事吗?”
  这是裴淑英难以理解的地方,丈夫抛妻弃子之后,难道还会为李善筹划入仕,甚至求到裴世矩那儿?
  这不可能!
  李德武心中五味杂陈,半响后才艰难的开口,“岳父虽多年居洛都、江都,但论知晓突厥,世人少有相较者。”
  “虽如今马邑小胜,但突厥必然卷土重来,他日破雁门,代县必遭突厥大掠……”
  话说得够清楚了,一旦雁门被攻破,李善八成会战死在代县,就算侥幸逃回,一门双相的裴也有足够的能力让李善光芒不再。
  等于说,这次裴世矩举荐李善,是驱其入死地。
  裴淑英神色冷淡,低着头想了会儿,原本她还以为丈夫在外间为李善筹划,但细细一想就知道不可能,因为父亲是插手其中的。
  驱其入死地,这倒是说得通……但裴淑英突然嗤笑道:“当年你抛妻弃子,托庇裴门,并无必要杀妻杀子。”
  “只是你没想到李善名声鹊起,扬名关中、山东,你心胸狭窄,自然难以相忍。”
  “置于死地亦寻常。”
  “你无心胸。”裴淑英的声音压过了淅淅沥沥的雨声,“但父亲绝非无量之人!”
  李德武用诧异的眼神打量着妻子,平日温婉,从不问外事,没想到今日见事明利。
  “你凭什么能说动父亲?”
  长长的叹息声在门外响起,手持油伞,但身上满是湿漉的裴世矩无奈的看着投来清冷眼神的女儿。
  裴淑英没有行礼,面无表情的开口,“父亲不想解释吗?”
  “解释什么?”裴世矩收起油伞,苦笑道:“这厮抛妻,为父早知,却不知其弃子,若是早闻,必不许其入裴门。”
  “问的不是此事。”裴淑英冷笑道:“虽女儿深恨之,更盼李善再无归长安之日,但有一事女儿不甚了了,还请父亲指点一二。”
  不等裴世矩开口,裴淑英扬声道:“李善此子,近年名声鹊起,颇有手腕,又对平阳公主有救命之恩,父亲即使知晓内情,也无需如此行事。”
  “到底为何?”
  裴世矩瞥了眼已经自觉跪在地上的李德武,“那就要问他都做了什么!”
  “河东裴氏西眷房,如今出了两位宰辅,但子侄辈无杰出之士,李怀仁之能,为父此生亦少见,毕竟外姓,无需担忧鸠占鹊巢,正可引为外援。”
  “前汉霍光故事,或能重现,为父难道没有这等气量吗?”
  裴世矩叹了口气,“如今坊间传闻,翁婿均有择才之能,婿举其能,翁荐其品。”
  “去岁随军,便是他动了手脚,使李善押运粮草北上山东,几番陷入绝境,却不料那少年郎不仅死里逃生,更能借势一跃而起……”
  跪在地上的李德武心里有些复杂,一方面既期盼突厥攻破雁门,让李善再无回归长安之日,另一方面又希望李善能坚守立功,给面前这老头一个耳光。
  到时候能骂一句……我是废材,你裴世矩也好不到哪儿去!


第三百五十五章 第一份礼物
  换了衣裳,饮了姜汤,父女俩相对而坐,默然无言……李德武已经被赶出了小院。
  长时间沉默后,裴世矩叹息一声,“世人皆言,李善以仁义为先,但实则心机颇深,学识驳杂,又有手段。”
  “李德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暗使其赴山东送死,李善却逆流而上,一跃而起,筹谋建功,得以封爵。”
  “暗中在长安县衙做了手脚,使李善只能赴进士科,《春江花月夜》名扬天下。”
  裴淑英有些愕然,虽然现在知晓,自己和李善日后当为仇敌,但也佩服其惊世诗才……没想到却是被李德武逼出来的。
  “后平阳公主病重,李德武暗中向太子举荐,不料李善有妙手回春之能。”
  听着父亲的缓缓讲述,裴淑英不得不承认,父亲说的太对了……李德武这是个什么样废物啊!
  这样的儿子,而且还是长子,是能奠定一族基业的麒麟子,李德武却要千方百计的针对,而且一次次让对方化险为夷更上一层楼。
  “山东战功,救命之恩,爵封县公,得圣人青睐有加,太子、秦王均刻意怀柔招揽,虽然李善尚未加冠,但在朝中的分量并不轻。”
  裴世矩目光炯炯,盯着对面的女儿,“这样的人物,尚未加冠,前程不可限量。”
  “李德武数次出手,而李善却无一次还击……难道真的无怨无恨?”
  “绝不可能。”
  “这样的人物,会忍气吞声,会无动于衷?”
  裴世矩冷笑道:“芙蓉园一事,观其手段,深得退避三舍之精髓。”
  “论心机,论手腕,论人脉,李德武比他差的太多太多了。”
  “但毕竟是父子,李善再如何愤慨,也不可能直指李德武。”
  听到这儿,裴淑英终于明白过来了,黛眉一挑,“所以,李善会针对我?”
  “不止是你,还有为父。”裴世矩苦笑道:“若为父不为宰辅,非河东裴氏出身,李德武何至于抛妻弃子?”
  “此次坊间流言蜚语,他日大白于天下,李德武欲杀子而求富贵,李怀仁自能脱身,为避世人所讥,自然是矛头直指你我。”
  裴世矩加重语气道:“此事已然不仅关系李德武一人,更关系裴门,甚至河东裴氏西眷一房。”
  裴淑英沉默片刻后问:“他会作甚?”
  “他能作甚?”
  裴世矩在心里苦笑,难道这次不是报复吗?
  虽然至今还不知道女儿是怎么发现的,但裴世矩能确定,必定是李善做了手脚……这种事不需要去寻找证据,自由心证就足够了。
  眼光实在独到,手段也堪称了得。
  自己此生唯此一女,爱若珍宝,丈夫流放十余年,坚持不嫁,自己也不苛责,丈夫回京,抛妻弃子,自己也能容忍。
  为什么?
  自然是为了女儿而委曲求全。
  的确如此,李善不知道裴世矩本人的弱点,但很清楚裴家的软肋在哪儿?
  不管李德武品行如何,终究这次是你裴世矩出手,既然敢出手,那就别怪我捅这一刀……你为了女儿幸福出手,我就要让你后院起火!
  但能坚持十余年不嫁,甚至不惜持刀断发,说明裴淑英性情刚烈,一旦知晓内情,这对夫妻这一辈子就算不合离,也必然同床异梦,再无夫妻情分。
  看似平静的裴世矩实则在咬牙切齿,李善,李善,老夫如今年近八旬,子侄辈皆庸庸碌碌,怎么敢就此撒手人寰,而不先解决你呢?
  远在河东北部的代县,经历了十多日的手术护理之后,李善已经返回了代县……在那边实在是受够了冷言冷语。
  不过李善也能理解,自己是战后才赶到马邑建伤兵营,但在报功奏折中名列前茅……这让将士们如何不心生怨恨。
  李高迁早就回了雁门,高满政几次削减后勤供给,刘世让在一段时间的关照后突然态度大变……李善自然知晓为什么,这老头性子太倨傲了,自己已经竭尽所能,但刘世让还是很不悦。
  可能在刘世让想来,自己给你脸,你居然敢不接着?!
  这是不给我面子啊!
  李善也不多说,第二天就带着护兵回了代县,不少伤员他原本想带回来照料,但高满政不许,李善也没多说什么……还真当我是仁义为先啊!
  而且代县这边千头万绪,还有无数事等着李善呢。
  回到代县,李善第一件事是去查看秋收,说的不好听一点,自己领着亲卫下了六天田,还组织青壮轮流帮着抢收,如今三千民夫返乡……从收益角度考虑,自己也必须去露一面。
  当然了,李善没这种龌龊的念头,都是马周鼓动的。
  砖厂虽然因为抢收导致停工,但等秋收结束之后,十里八乡很多青壮听闻此事,主动赶来帮忙,修建速度很快,齐老三拍着胸脯保证一个月内,十座砖窑。
  “郎君,先生来信了。”周氏小心翼翼的将信封放在桌上,随手换了杯热水。
  拆开信快速浏览一遍,李善嘴角挂起一丝笑意,一切都在计划之内,凌敬原本还找不到放出流言的机会,正好乘着这次刘世让让功一事浑水摸鱼。
  太子李建成居然还在东宫公然赞誉李德武……没想到去年山东战事,你也有举荐之功呢。
  李善强自压抑笑意,视线落在信的末端,凌敬用嘲讽的口味提到,李德武最近几日都没去县衙当值,据说裴家后院最近不太平。
  从来到这个时代,弄清楚大致处境之后,虽然原身在内心深处对李德武抱着强烈的恨意,但李善知道,拦在自己面前的并不是李德武,而是裴世矩,是河东裴氏。
  在长达两年的磨砺之后,有了些分量的李善与这个庞然大物之间的纠葛终于拉开了序幕……虽然如今,仅仅只是裴世矩一人。
  赴任代县之前,李善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也做了充分的安排,而这次将裴家马蜂窝捅落,是送给裴世矩的第一份礼物。
  不过,凌敬这封信不仅仅提到裴世矩那边。
  苏定方出任左卫中郎将,算是正式出仕了,李善也知道苏母的心思,而且这样的名将……实话说留在自己身边用处并不大。
  如果能守住马邑,突厥进犯河东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守不住马邑,李善在代县的谋划劝都将成为泡影。
  总不可能让苏定方去马邑吧?
  还不如留在京中,算是自己的一道后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2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3/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