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李道玄挑挑眉,正襟危坐,延手道:“君尽可畅言。”
  李善直了直身子,朗声道:“《孙子兵法》开篇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人皆道,曹魏得天时,孙吴得地利,蜀汉得人和。”
  “今日河北道,天时、地利、人和,足下能得几分?”
  李善早已打好腹稿,缓缓道:“自七日前突厥兵露踪,之后突厥骑兵在冀州、深州边界处往来纵横。
  大战未起,送至伤兵营的伤兵大都是与突厥小股骑兵交战受伤,但似乎之前冀州、深州三战,突厥骑兵均并未出现。”
  “五千精骑,能抗衡数万突厥骑兵吗?”
  “若突厥骑兵如此不堪一击,何以关中、河东数月不发援兵往河北道呢?”
  “这便是你说的天时?”李道玄微微一笑,做了个继续的手势。
  这镇定自若的模样……真恨不得给你一拳啊,李善心里吐槽,继续说:“下博城往北,少有丘陵、山谷,大片平地,适合骑兵冲阵,所以足下才选定于此迎战。”
  看李道玄颔首,李善叹道:“但这七日内,五日均有雨,郭叔昨日告知,下博城北,处处泥泞,大军若动,必陷泥溺。”
  李道玄脸上的笑意略减,“这是地利。”
  “人和就不用在下说了吧?”李善轻声道:“原国公心怀愤恨……”
  李道玄微眯双眼,眉头不自觉的蹙起。
  停下嘴的李善又抿了口清水,心想自己看了答案,胡诌出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不知道劝不劝得动……呃,也不算胡诌了。
  长篇累赘的一段话,虽然不见得有实际效果,但李道玄对李善的怒气却渐渐消失。
  不过,李道玄并不认同。
  “先说天时。”李道玄敲了敲案面,“贤弟久居岭南,不知北方气候,此时已然入冬,突厥必然思归。
  自去年起,草原风雪频频,多有饥荒,部落若不迁移寻地,难以度冬,难道那些突厥兵就不怕部落被侵吞吗?”
  “此战若能冲破敌阵,突厥兵当不会死战,刘黑闼不过是颉利可汗养的狗罢了,难道还会为其竭尽所能?”
  李善脱口而出,“刘黑闼此前三战三败,均未有突厥骑兵,只可能是两种情况。
  其一,刘黑闼约束突厥兵,不使其劫掠乡梓,但足下亦言,刘黑闼是突厥养的一条狗,必然难以约束突厥兵。
  其二,刘黑闼刻意使突厥兵殿后,使本部示敌以弱。”
  “刘黑闼惯以狡诈闻名,唐军三战皆胜,士气正盛,难道接下来要据城而守?”李善顿了顿,继续说:“此人示敌以弱,退避三舍,引蛇出洞,欲一战功成,彻底覆灭河北道唐军主力。”
  李道玄微微张嘴,片刻后摇头道:“贤弟真是奇思妙想。”
  看李善一脸的郁闷,李道玄接着往下说:“再说地利,虽近日有雨,下博城北大片泥泞,但双方均以骑兵为先锋……”
  话未说完,李善就打断道:“虽均是骑兵,但突厥人乃是轻骑,散漫遍野,骑射为主,但在下听秦王府子弟、郭叔所述,秦王殿下亦以骑兵称雄,但每战必冲阵破敌,一旦陷入泥泞,必然威势大减。”
  “突厥兵一旦散开,不成队列,我部盯着刘黑闼主力踩踏,大军鼓噪前行,必能克敌!”
  “逾三万突厥骑兵,刘黑闼本部亦至少三万,五千精骑能踩踏破阵?”
  “本王率精骑冲阵,再令两万步卒持械随行,必能破阵!”
  好吧,李道玄的自称又变成本王了……怒气值看来又在急速上升。
  李善也有点上头,伸手一指营帐侧面,“身为大军主帅,亲自冲锋陷阵,若是史万宝那厮顿足不前,如之奈何?!”
  李道玄霍然起身,“原国公虽与本王多有间隙,但如此大战,何敢因私废公?”
  “何为公?何为私?”李善冷笑道:“若淮阳王大败,即使史万宝不胜,东宫也必然欣喜!”
  激烈的争辩声戛然而止,李道玄紧缩双眉,“即使本王与二哥亲近,但如若兵败,东宫为何欣喜?”


第九十三章 头铁
  说到底,还是夺嫡之争。
  从京中的东宫与秦王府,从陕东道大行台和顿足不前的齐王,再到河北道唐军主帅副帅的不合,都是源自于夺嫡之争。
  李道玄很清楚自己和史万宝立场不同,但却没有看破这一战胜负对京中夺嫡之争的影响。
  “齐王顿足不前,太子洗马魏征随军而来,所思所盼,不过是河北兵败。”李善耐心的解释道:“如此一来,举荐道玄兄的秦王亦颜面扫地……太子当会亲征河北。”
  “不可能!”李道玄嗤笑道:“若是本王兵败,除了二哥,还有谁能平定刘黑闼?!”
  李善幽幽道:“若是道玄兄兵败,待得关中出兵……已然深冬,突厥兵也该撤了。”
  “正如适才道玄兄所言,突厥兵在河北不会恋栈不去。”
  “但刘黑闼不同,从突厥借兵是欲恢复河北基业,更欲以此逐鹿中原,他不会北返草原。”
  这个时代,不可能有人比李善更能描绘出接下来发生的那一切,即使是太子李建成、太子洗马魏征也不能。
  “所以,道玄兄兵败,消息传回京中,秦王当遭圣人训斥,东宫当自请亲征河北。”
  “到那时候,突厥已然北撤,太子携大军征伐河北,刘黑闼还能抵……”
  “不用说了!”李道玄猛地挥袖,厉声喝道:“本王亲率精骑冲阵,原国公敢让本王死于阵中?”
  “本王随二兄历经洛阳、虎牢大战……”
  李善气急败坏的打断,“秦王看似轻佻,实则稳重,或五天四夜不下马追击敌军,或大胜之余勒令不得追击,或铁甲冲锋透阵而出,所谓兵无常势……”
  “只要五千精骑能扰乱敌阵,突厥兵必然不敢实战,史万宝率两万步卒接应,必能大破……”
  “你只看得到冲阵,冲阵,冲阵?”李善觉得对面这厮是个榆木脑袋,“虎牢关一战,前后历经两月有余,秦王百般设计,使夏军气势渐衰。
  即使冲阵当日,秦王亦不敢贸然出兵,几番试探,待得夏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后,才一战功成。”
  “如今刘黑闼大军南下,你可知敌军内情?可知敌军士气?可知敌军粮草供应?可知突厥兵占了几分?”
  “只需要坚守月余,便能立于不败之地,却如此贸然浪战,何苦来由?!”
  “秦王率三千精骑赶赴虎牢,但也留下了蒋国公屈突通制衡齐王,而你呢?”
  “你身边只有史万宝!”
  “欲效仿秦王,不过东施效颦!”
  李善说到这住了嘴,因为脸色铁青的李道玄呵斥亲卫将他赶了出去。
  李善还真不是那种言语尖酸刻薄的人,与人为善才是他的面孔,但饶是如此,也不禁跳脚,还补充了句,“竖子不足与谋!”
  这下好了,刚才还只是赶出大帐,现在人家将李善并郭朴一行人都赶出军营了!
  吹着冷风摸黑进了下博城,还好在城内有个落脚点,李善被气得在屋子里来回转个不停。
  看看正在打瞌睡的周赵,李善忍了又忍才没一脚踹过去!
  自己从来与人为善,为什么今儿却大失常态?
  肯定是被这厮带坏了……对了,东施效颦这个词就是之前聊起李道玄时候,周赵提起的。
  本以为来河北道是最安全的,现在好了,还不如早早回了武陵县……李德武就算已经回去了,自己大不了厚着脸皮扒上魏征嘛。
  李善心里有着不详的预感,初唐军功赫赫的亲王、郡王,身为秦王铁杆,又参与了虎牢关冲阵,浑身上下插满了箭跟刺猬似的……这样的人物却在史书上默默无闻。
  别是死在了这一战……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越想越觉得自己这次要糟。
  关键是越想越憋屈!
  李善原本还挺得意的,用一封信将李德武送回长安,说不定已经攀上东宫这条大腿,虽然自己也中了招被撵到河北,但有秦王妃、李楷等人的引荐信,自己是能得到淮阳王庇护的。
  但情势如此急转直下……换句话说,李善几乎是自己挖了个坑,然后义无反顾的跳了进去。
  凑合着随便找了个床榻合衣眯了会儿,似乎还没睡一会儿,外间就有人在用力敲门。
  “大郎,范老三来了,带了十人。”朱八揉着朦胧睡眼过来禀报。
  李善接过赵大递来的湿毛巾擦了擦脸,“这是连下博县城都不让住了吗?”
  一个中年汉子大步走近,左臂吊起,“奉淮阳王命,护送李郎君一行返回陕东道。”
  李善擦脸的手顿住了……李道玄虽然年少气盛,但还真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啊。
  八日前李道玄率军救下了李善一行人,范老三左臂受伤被丢进伤兵营,是李善第二天给他做了个小手术,管理伤兵营也多赖其力。
  范老三是关中府兵,曾经入过秦王府玄甲军,带着的十个士卒也都是他的族人,让他们护送李善……李道玄是考虑到突厥游骑可能的突袭。
  “道玄兄何在?”李善的语气中带着希翼。
  “淮阳王率兵北上。”
  李善刚刚转为多云的脸色立即又是乌云密布,都说到那个份上了,刘黑闼明显将大队突厥兵调来了,你李道玄是不是真觉得自己头铁?!
  呆呆的坐在那好久,李善猛地将手中毛巾掷在地上,“立即启程!”
  朱八、赵大等人立即出去叫人,郭朴问:“原路返回?”
  “决计不行!”睡足了的周赵高声道:“如若真的大战将起,唐军如若不能大胜,刘黑闼必攻刑洲。”
  李善愣了下,听一旁恍然大悟的郭朴解释了几句才明白过来。
  给周赵递去一个满意的眼神,李善心想这厮总算有点用处……其实一路上周赵帮了不少忙,即使是管理伤兵营也出力不少,只是李善最烦他喜欢偷酒喝。
  的确不能走原路返回刑洲,因为如若李道玄兵败,冀州失守,刘黑闼必定先攻刑洲,因为刑洲南边就是洛洲。
  窦建德、刘黑闼都是以洛洲为都城,光复洛洲对刘黑闼来说意义非凡。
  “去贝洲?”
  “贝洲总管是?”
  “许善护。”
  无论是前世今生都没听说过啊,李善琢磨了会儿,摸了摸怀里仅剩的一封信,咬咬牙道:“去魏洲最快的路程如何走?”
  “陆路走武邑,南下入贝洲,转西南过临清,再转南下就是魏洲。”周赵如数家珍道:“但最快是水路,过武邑后入贝洲,等济水径直南下可抵馆陶、魏洲。”
  不能再耽搁了,李道玄那厮都领兵北上了,鬼知道自己还有多少逃命的时间。
  但李善趋马离开下博县,回身看了眼已然模糊的军营,明明尚未午时,却觉得残阳如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