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分节阅读_第120节
小说作者:理振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53
  朱由榔的回答也很明确,“朕以干戈定社稷”,也就是说,我的合法性权威,并非是拿下南京后才确立的,而是早在桂北、军山湖,用空前胜利明确的,那个时候,你们在哪?
  朱由榔当然不会蠢到打击排挤他们,但合作的前提,必须是以我为主。
  很显然,形势比人强,陈子龙他们的偃旗息鼓,已经说明了结果。
  正如王夫之说的那样,当多铎脑袋被砍下来的那一刻开始,朱由榔说的话,就算文官们再不同意,难道就无效了吗?
  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赤红色旌旗与鲜明甲胄于阳光映照下灿灿生辉,南京城内数十万人口,超过一半都挤在街道两侧,张头探望。
  街头巷口,不乏有鞭炮鸣响,随处可见被剪下来丢到路边的发辫,以至于有人收集起来卖钱,毕竟假发这个行业在古代就很发达了。
  等到那杆三丈高的金黄色龙纛从聚宝门穿出,纵使于诸多甲士护卫下,很难看到天子的身姿,再加上威势之下,大多数人也不敢抬头看,但纷纷跪地的万岁之声依旧响彻天际。
  朱由榔勒马行在队伍中央,经过两年多的锻炼,见过不少大阵仗的他还是能镇定自若的,但心中澎湃依旧难言。
  金黄色甲胄与白色高大骏马格外显眼,年轻的面孔迎衬下,竟是有些英姿飒爽,当年李世民“太宗十八举义兵,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想必也是如此意气风发吧。
  队伍并入皇城西侧的太平街,李过等人在此接驾
  “臣等未能保全宫城,罪无可赦,请陛下降罪!”
  一众将帅跪地请命,这也是理所应当的政治姿态,毕竟奉天殿被焚不是小事。
  “宗庙都还完整吧?”
  朱由榔勒马而立,倒是没责备什么
  “回禀陛下,宗庙、社稷坛均未受损,臣等已派兵马在外封锁护持。”
  跪在后面的焦琏回应道
  朱由榔略微颔首,看着不远处,不知多少年没再启用,显得有些荒凉、萧索的南京皇城宫墙道
  “也好,既然是中兴,就让他洪承畴带着以前的破旧一起滚蛋,该有点新气象了。”
  随后让众将平身,策马当先,驶入皇城,自巍峨的承天门而进,两侧宗庙社稷,肃穆排列,宛若有灵。


第113章 马蹄北去(上)
  “哇,哇”
  秋日单薄的云彩之下,黑色点缀在天空上的乌鸦结群飘荡在江汉大地,那山河交错的平原上。
  它们在寻找自己的食物,至少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这绝非什么困难的工作,因为就在这呼啸而来的鸟群之下,尸横遍地的残破战场缓缓铺展开来。
  汉水江畔,清军大营依次而立,镶蓝旗精锐居于中军大帐,各部绿营沿江扎设寨所,但营中士卒将佐的脸上却没有丝毫临战的紧张与激动,代之以麻木。
  天色将暗,斜日西沉
  已经五十岁的济尔哈朗身体还算健朗,但多年征战,旧伤不少,入秋以后,天气转凉,便去了甲胄,在帐中架起篝火。
  其人伸出双手感受着温度,心中却是相当阴沉。
  四十日了
  自他统兵南下,受任征讨湖广以来,已经四十日了。
  倒不是没有取得成果,先是用短短数日,扫荡了汉江以北的诸多府县,站稳脚跟,而后又继续挥师南下,囊括几乎整个江汉平原,郧阳、襄阳、德安、承天、黄州诸府大部都已拿下。
  不仅如此,他还分出偏师,从荆州渡江南下,差点抄了川东文安之、袁宗第的后路,还好高一功及时反应过来,从常德调动兵马截击,将对方赶到岳州西部对峙。
  湖广
  也就是说,济尔哈朗的中路清军,已经多次成功渡过长江,攻击湖广腹地。
  八旗战力依旧不俗,即使渡江不过一个甲喇,不足两千众,依旧几乎牵制了明军一个师近万人,济尔哈朗还趁机拿下了黄州府,歼灭明军守兵近四千人,包围汉阳城。
  但为什么即使这样,过了四十多天,清军主力还是无法渡江呢?
  想到这些,济尔哈朗将目光移到营帐外,就在清军营寨东面二十里开外,那根钉子依旧还在。
  汉川
  是的四十日了,光复前军总兵李明忠依旧坚守在汉川城中。
  像汉川一样的县城,整个湖广北部,不说有一百,也有几十,但横扫了整个江北的清军兵锋,却在这小小的县城之下,进退不得。
  古代战争,所谓战略要冲,并不是说你打不下,绕过就是了。
  汉川城卡在汉水汇入长江大门前,湖广南北间,最重要的三个战略要冲,襄阳、荆州、武昌,其中前两个已经落入清军之手,但唯有武昌,依旧坚挺。
  甚至堵胤锡和高一功干脆就进驻武昌,指挥全线防线,而武昌的门户是汉阳,汉阳的门户,便是汉川。
  于是,汉川毫无疑问就成为了济尔哈朗南征路上,第一个要铲除的绊脚石,可他没想到的是,这块石头也太tm硬了。
  从一开始勒令绿营兵马轮攻不下,而后想出了挖地道的办法,企图通过壕沟,躲避明军炮火,发起攻城,结果虽然取得效果,但依旧久攻不下。
  再然后,梅雨时节,明军火器直接哑了火,济尔哈朗全军压上,镶蓝旗八旗精锐也参加攻城。
  还是没有拿下,甚至,对方还获得了武昌方面派来的援军,原本被围困在刘家塥的一个营明军也得以脱身,汉川周边竟是一下子又有了四个营过万明军。
  直到此时,济尔哈朗依旧没有把汉川当成一回事,六万大军齐头并进,铁壁合围,分四路先放下汉川城里的李明忠,转而围剿被堵胤锡派来援助的录事参军连城璧所领的两个营援军。
  毫无疑问,相较于威势庞大、来势汹汹的济尔哈朗,连城璧那点人实在经不起折腾,虽然想尽办法辗转腾挪,尽量避敌锋锐,但两条腿的步兵无论到底还是没跑过四条腿的骑兵,最后在小别山被追上,纵使明军依靠山势,打得相当英勇,杀伤不下四千清军,但最后还是被击溃。
  参将易知战死,连城璧领着三千残兵逃出包围,好在其人还是有本事的,甩开清兵追击后,竟是绕道清军包围背后,截了对方粮道,抢了不少辎重,最后干脆进入汉川城,与李明忠汇合。
  眼下,汉川城中,从编制上说有三个营,算是满编的一个师,但事实上,兵员已经不足六千。
  经历四十日的血战,李明忠平时治军甚严,毫无军阀习气,爱兵如子,很是得军心,故而上下将士无不用命死战,纵使清军六万余众,日日轮攻,依旧不下。
  但明军伤亡也相当惨重,连城璧那三千残兵还没入城之时,李明忠手里原本的那两个营,就伤亡得不足四千,汇合之后,清军又集中力量猛攻数日,明军又付出近千伤亡。
  好在梅雨季节终于过去,明军火器又能逞威,减轻了不少压力,但即使如此,全师官兵伤亡过半,完全靠一股血气咬牙撑到现在。
  -------------------------------------
  汉川城中
  城头上,剩下还能活动的士卒正在搬运尸体和伤员,今日清军又发动了三次攻城,全城上下都快麻木了,自守城以来,到底击退过多少次进攻已然数不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但沉重的伤亡依旧让所有人心头沉重,今天,又从城头上抬下上百具尸体,事实上,还有不少守城士卒,在清军攻城的时候,杀红了眼,干脆抱着火药罐跳了下去,却是找不到尸首了。
  比起伤亡,更让人绝望的是,城中的物资储备已经快要见底,火药还好,由于武昌府紧邻大冶的武备局工厂,战前倒是在汉川储备了不少弹药,唯独粮食,尤其是连城璧与汇合之后,虽然力量得到了补充,但物资也消耗得更快,这两日,军中已然开始减餐。
  李明忠身上血迹淋漓,今天他前后三次上城督战,亲手斩敌十余,振奋士气。
  他当年在辽东时和孔有德是同僚,比其人小两岁,如今也是四十出头了,在这个年头,也算是老将了。
  看着渐落的夕阳,他却是没有众将士那般悲观,担心中依旧有些慨然。
  汉川在江北一日,济尔哈朗就无法全军渡江,否则,这跟钉子随时能够向北直插德安府,切断清军后路。
  从时间上来说,汉川的使命其实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此时的汉川城,由于被围的缘故,还不知道军山湖大捷的消息,事实上,堵胤锡和高一功已经济尔哈朗,也就只知道军山湖之战的结果,南京收复的消息还未传来,否则济尔哈朗恐怕是没心情在这攻城了。
  “将军不去吃点东西吗?”
  身后,年轻的文官连城璧也是身穿甲胄,脸上还有干涸的血迹,不得不说,堵胤锡让他北上渡江援助汉川,的确是知人善任。
  其人本为王化澄(原广东按察使,何腾蛟案后提拔为云贵总督)佐官,当年朱由榔刚刚登基的时候,整顿广东各部兵马,时有地方豪强萧嘉音收拢乱兵,聚集在漳州为盗。
  连城璧单骑匹马,前往对方营中招抚,萧嘉音命数十刀斧手排列帐中,用刀指着其人威胁,连城璧岿然不动,任凭对方胁迫,不卑不亢,陈述忠义,萧嘉音感佩对方气节,顿时结为知己,率军归附朝廷,授为副将。
  归附之后,萧嘉音改名换姓,唤作——王兴。
  如此人物,与李明忠搭班之后,两人合作可谓相当成功,否则也不至于将济尔哈朗六万大军堵在城下四十余日。


第114章 马蹄北去(下)
  李明忠长叹一声
  “也不知这要守到何时啊?”
  连城璧下意识地想向对下面士卒一般,宽慰两句“学士援军很快就会抵达”之类,但突地想起,对方是军中主将,如何不知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
  堵胤锡、高一功所领导的光复前军,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丝毫不比东征的李过、李定国二军少。
  至少东征大军有十几万人,而堵、高二人手里,只有五万人,却要防守从川东到九江之间一两千里的庞大地域。
  其中袁宗第所部一个师万余人要扼守川东,压力重大,不可能调动,剩下四个师里,李明忠被放在江北,荆州方向清军随时可以渡江,必须要留下一个师监视,岳州到武昌之间的宽阔江面也许留下守军监视,于是真正能够动用的机动兵力,只有武昌府万余人而已。
  堵胤锡哪里还能找出什么援兵来?
  与此同时,湖广还要承担东征前线的粮草转运、民夫征调。
  当然,堵胤锡也不是坐地等死的人,身为军政一手抓,大明两百多年少见的,“外放内阁学士”,他很快就运用起自己手中的权力,将整个湖广发动起来。
  为了能够同时稳住两边,堵胤锡前后从湖广征发超过二十万民夫、丁壮,担子最沉重的时候,是军山湖之战前后,这边就征发民夫的问题,差点闹出民变,秋收一至,还要抢收粮食,同时征收秋税。
  谁都不知道湖广百姓的忍受程度还有多大,但这就是战争,这就是胜利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顿了许久,连城璧才开口道
  “下官相信陛下,只要能拿下江南,当下无论付出多少牺牲都是值得的!”
  李明忠颔首
  “是啊,拿下江南,我大明,便真的中兴有望了。”
  连城璧呵呵笑道
  “届时,将军力挽狂澜,于济尔哈朗老贼十倍重兵之下,坚守孤城四十余日,令其无功而返,保全江汉,扼要湖广,可谓中流砥柱之功!在史书之上,怕是少不了一篇传记啊。”
  论拍马屁,还得是文官在行,听到对方这么说,李明忠也是笑了起来
  两人言语之际,一名满面尘灰,却是欣喜若狂的将佐,手脚并用,爬上城楼
  “将军!参军!鞑,鞑子,退了!”
  李明忠闻言忽得转身过来,先是要开口,而后又望了眼远处依旧严整的清军营寨,皱眉斥道
  “休得胡说!清虏尚未拔营,如何便撤了?”
  那将佐似是太过急切,缓了几口气,才禀报道
  “将军,不是城北,是城东!鞑子原本派来围攻城东,在外扎营的那万余人马,开始往后撤了,看样子,应该是退往德安方向!”
  “城东……”
  李明忠稍稍思忖,而后望向连城璧,二人几乎同时反应过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7页  当前第1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3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