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理振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53
  没错,这人正是之前孔有德那边派出的“说客”,其实孙可望这边一直就和清军那边有所默契,这会也没费什么功夫,就搭上了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在孙可望就要带人投靠清军,他更多的还是想割据一方,自立为王。只是就目前局势而言,由于明廷的主动提出“联合”意向,而且还如此积极,什么都愿意答应,而西军内部又有很多将佐意动不已。
  他也就希望能借此激怒明廷,最好清军能早点南下,这样明廷那边危在旦夕,两边打个两败俱伤,他能够腾出手来割据西南。
  “大王!大王!有紧要消息!”
  正当孙可望对明廷回应一事不屑一顾,认为事情已经到此为止时
  门外就传来麾下将佐的声音
  孙可望皱眉,旁边的那人也立刻如同一名打扫屋子的下人般,低头小步离开。
  那将佐来到门前,单膝下跪,喘气连连地禀报道
  “大王,那王……王夫之又过来了!”
  “他?就算他再来一趟又如何?还是来当说客的吗?我都说过了……”
  “不是!他,他说,那光烈皇帝,已经,已经到黎平府了!”
  “什么!”
  “哐当!”
  孙可望一时慌乱起身,竟是一不小心带落了手边茶盏,重重砸碎在地板上,溅了一地。
  -------------------------------------
  “你说的切实?”
  与此同时,从下属那里听到消息的李定国也是被惊得一时不敢相信。
  是的,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再次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主要是这也太吓人了,一朝天子,全天下最尊贵的人物,就算是一个偏安末路的天子,但那也是明朝天家嫡嗣血脉啊!居然为了一群武夫的离谱要求,从千里之外,孤身前往还正是十余万“叛军”盘踞的“匪巢”当中。
  当初孙可望提出要“天子亲至许诺方可”时,他就觉得有些不忿,说到底,孙可望还是不想履行当初张献忠留下的“归附明廷”的遗言,和初到贵州时,四人达成的“联明抗清”纲领。
  李定国是个优秀的军事领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政治白痴。要知道,在历史上,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矛盾中,最后是以李定国得到全军拥护成为南明军事统帅而孙可望灰溜溜的逃走,投奔清廷作为结束的。
  如果只是一个只知打仗的武夫,怎么可能玩得过孙可望?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李定国本人的能力与威望。军队,尤其是这种由四面八方各色人等一起组成的义军,真正能让人服气的还得是硬本事。
  十七年前,出生在贫苦人家的李定国为求一口饭吃,便加入了张献忠的起义军。
  那一年,他只有十岁,还是一个没有战马高的小屁孩。
  但仅仅七年之后,这位只有十七岁的年轻人就已经成为张献忠麾下统领两万大军的重要将领!
  到了崇祯十七年,他正式成为西军张献忠唯四的义子兼方面军统帅时,不过二十四岁而已。
  从这个履历上,你就能看出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到底有多彪悍。可以说,在大西军中,李定国三个字,那就是攻无不破、战无不胜的象征!
  无论是当初与镇压的明军打,后来和南下的清军打,李定国每战必亲冒矢石,奋勇当先,英勇无比,被人称为“小尉迟” 或“万人敌”,麾下军士就没有在敌人手中吃过几次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再加上李定国其人不恋女色、不贪财货,并且治军严整、爱兵如子。这样的领导谁不喜欢?所以在原来历史上孙可望和李定国发生矛盾时,绝大多数西军将佐士卒第一时间就选择拥李倒孙,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了。
  “唉……今日始知唐宗宋祖旧事非是虚言!”
  李定国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喟然叹道。
  他原本十岁便参加义军,是个不识字的,但其为人宽容,一向对文人士子很是尊重,在后来为将后,不同于周围那些个作威作福的同僚,而是礼贤下士,专门请了一个军中文书教自己识字,并且每天给自己讲那些史书、古事。
  于是通过好些年的熏陶、学习之下,再加上他身高八尺,相貌英俊,竟颇有些“儒将”智勇双全的风范。
  “如此看来,这光烈皇帝还真是要孤身来与我等相会?”
  在李定国身后,刘文秀皱眉道
  “有何不妥吗?”
  “不知道大哥那边……不会再出什么事情吧?”
  “大哥……”
  李定国也无法定论,毕竟之前孙可望提出这个离谱要求,本就是为了糊弄搪塞明廷,可见其对此事的抵制。如今,人家天子也不计较,还真就跑到贵州来了,难免孙可望会继续不认账啊。
  若只是不认账也就罢了,若是他打算做出些 意料之外的不忍言事……这是李定国所不能容忍的。
  对于李定国而言,抗清是头等大事,他之所以要主张联明,就是因为他明白,想要能聚集起可以和已然入主中原的满清相抗的实力,就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可以聚集起天下人心的旗帜。
  而在这个时代,还有比曾经统治了这片土地三百年的大明王朝更合适的吗?
  光烈天子朱由榔,是继弘光、隆武之后,南明方面最后一支朱家王朝的嫡脉,更别说这位天子还显现出极强的抗清决心,让整个江南都为之鼓舞。
  如果这位天子出了什么意外,尤其还是在同是汉人的西军这里出了意外,那对还在勉力支持的抗清势力将是一个重大打击与损失。
  想到这些,李定国决然对刘文秀说道
  “二哥,我的意思,咱们必须得做些准备!”
  “四弟你的意思是?”
  李定国让报信将佐退下后,靠近刘文秀,俯身细细言语一番
  “我明白了,那……此事你我各自准备,以备万全。”
  李定国也应道
  “当今之事,当以抗清为重,如有不忍言事,我等绝不能坐视,为天下罪人啊!”


第38章 鸿门宴
  贵州,贵阳府,札佐司,龙场驿
  驿站,是大明朝最小的行政单位之一了,尤其还是在西南滇黔这种偏远地方,更是微不足道。
  不过龙场驿却不是什么默默无闻的地方
  因为一百四十年前,被称为“最后一位圣人”文武双全的一代思想大家王阳明在这个小小的简陋驿站里顿悟“天道”,提出“阳明心学”,开宗立派。从此之后,这个默默无闻的驿站就以如此方式名留青史。
  而今天,这个驿站同样要以另一个方式,在历史上留下它的名字。
  驿站半里之外,朱由榔勒马而立
  只见对面那山间如一个村庄般的龙场驿边数百上千甲士分立道路两旁,静静肃立。
  身后的王夫之头上不禁冷汗冒出,这孙可望等人是想干什么?
  但朱由榔却毫不在乎,稍稍观察之后,回头对陪同而来的将领们冷静道
  “诸位将随来的兵马安顿在此处即可。”
  胡一青、李景兴一时想说些什么,但最后也只得听令。
  而另一旁一同来的高一功、李过以及郝摇旗也无言。
  本来朱由榔只是想要带上高一功和李过,之所以带上这两人,乃是因为他意识到,此行想要解决收编联合民军的事情,除了西军这边以外,忠贞营也是一个重要部分。
  他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清军总共大致也就是三月内的事情,最多还有十几天的准备时间,所以他打算一次性解决,讲清楚两边的问题。
  不过郝摇旗就不是他让跟着的了,而是堵胤锡强力要求的,这名昔日为李自成扛大旗的骁将,和胡一青时差不多的人物,不说是什么万人敌,但面对百十个士卒,还真有杀出一条血路的本事。
  将骑兵安顿后,朱由榔仿佛看不见周围监视的西军甲士,直接带着王夫之、高、李、胡一青、郝摇旗等五人催马而入,直到那驿站门前,翻身下马。
  而与此同时,约十几员西军将领正在此等候。
  朱由榔一眼望去,只见其中以四名没有穿戴甲胄,只是普通常服的人物为主,知道这就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了。
  “我等草民恭迎天子!”
  孙可望带着三人先一步而出,后面十余名将佐跟随在后,躬身拱手而礼。
  但朱由榔的目光却是直接穿过了孙可望,好奇地打量了一下他身后站着的那名身高八尺、英姿挺拔的年轻将领,正是李定国。
  他事先是了解过的,在西军四位首领当中,以李定国最为年轻,而且那种名将的“气场”也能让人很容易感觉得到。
  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名将、民族英雄啊!
  朱由榔真要亲自来贵阳的消息传来时,大家一开始讶然,而后就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咱们要以何礼仪对待这位天子呢?
  如果以臣子、武将自视,就有两个问题。
  首先,联明一事还没有定呢,现在的西军又不是明军序列,论起来,还应该算是叛军才对,哪有口称“末将”的道理?
  其次,他们不仅不是明廷军队,而且还各自顶着张献忠所建立的大西朝廷官职乃至爵位呢!
  可要是以大西官职、爵位自居,把朱由榔看做“别国皇帝”也不合适。
  一方面张献忠死后,没有留下嫡嗣,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就不再立什么“皇帝”,这个所谓朝廷也根本没有什么体制、中枢可言。
  另一方面,这种态度又过于生硬和无礼,无论如何这也是延续了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嫡嗣君王,由于李定国、刘文秀等“联明派”的存在,而且“联明抗清”是张献忠死后,军中明面上的共识。也不可能容忍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谈判。
  “朕也久闻诸位豪杰大名了!”
  朱由榔微微拱手,然后往身后一指
  “这位是中书舍人王夫之,你们已经见过两回,朕也不多言了。”
  又看向李景兴、胡一青
  “这两位是朕的亲卫侍从”
  “至于这三位嘛,乃是我大明忠贞营主将高一功、副将李过,还有郝摇旗,大家应该也都是认识的,这回我忠贞营借道贵州南下,也算有所叨扰,日后打招呼的时候不少,也当见见面。”
  孙可望见此状却有些狐疑起来,他之前对肇庆的光烈小朝廷不以为意,很大程度上就是他觉得南边朝廷势单力孤,坚持不久。
  而后来听说忠贞营南下,企图转进入两广修整,孙可望却是不怎么看好的。以他对明廷的了解,那些个部阁相公们决计是不可能让忠贞营这些“闯军余孽”进两广腹地的。
  可现在朱由榔对高、李二人的态度,确实让他迟疑起来,若是这位天子果真能够摆平这些“闯军余孽”,很难说就不能摆平自己这帮“西军余孽”啊。
  “还请陛下和诸位大人进来说话。”
  孙可望伸手礼让,倒也不卑不亢
  一众人走入驿站内,正好有一个稍大点的亭子,能坐下二十几个人,中间一方长桌,名贵漆亮的木椅排列三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自不必说,朱由榔贵为天子,身份尊贵难言,就算是西军并非臣下,也得让他坐在上首。
  而孙、李、刘、艾四人以及几员西军重要将领分坐左侧,高一功、李过、王夫之、胡一青、郝摇旗、李景兴等坐于右侧。
  孙可望一招呼,四五个服侍的下人便上前端茶送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7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3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