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始皇家的好圣孙_分节阅读_第534节
小说作者:三月啦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21
  有心想问,却不知从何开口。
  “匈奴人会好起来的……”赵泗笑着拍了拍稽粥的肩膀。
  当然,他话没有说完。
  等到匈奴人好起来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匈奴,将会彻彻底底成为大秦的牧场。
  归根结底,真正的黔首不会在乎头上的统治者是谁,他们只想活着。
  而生活在底层的匈奴人……同样如此……
  “去通知百官,三日之后,召开朝会,孤要议论出兵孔雀国之事!”赵泗拍了拍稽粥的肩膀。
  稽粥闻声躬身领命离去……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因为招贤令考题的更换,舆论被人为的导向孔雀国国主巨车王胆大妄为扣押大秦使者之上。
  相应的关于海事海外等事的讨论也随之多了起来。
  阴阳家也算是出了一个大风头,作为大秦海外开扩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派,若论对海外最为了解的,莫过于阴阳家。
  一时之间,倒是掀起了对海外风物的讨论。
  于是什么大地是个球……海外航行的冒险,海外之国的风土人情等新鲜事物喧嚣一时,诸子百家被迫的接受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而这些新鲜的事情一时之间成为了潮流。
  现在诸子百家虽然式微,但是到底还活着,当今的大秦也没有罢黜百家,因此学术界对于新知识的接纳程度以及思想活跃程度相当之高。
  毕竟在此大争之世,落后就要挨打。
  这倒算是意外之喜了,赵泗自己本人都没想到诸子百家光速的接受了地球说。
  甚至相应的一些新的知识,如日心说,公转,自转,乃至于目前墨家整理以及放出去的知识体系,如物理,化学等知识都被诸子百家迅速地消化接收。
  说到底,还是这个时代诸子百家争鸣璀璨,不是一言堂的时代。
  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实在是不能颠倒黑白。
  再退一步说,学说都快灭亡了,还故步自封自然是死路一条。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激烈竞争时期才是韭菜可以薅羊毛的时候,当竞争结束形成垄断,那韭菜就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了。
  其实放到学术思想上也是这么个道理。
  诸子百家都活着,其接受能力和思想活跃程度都处于历史的最高点。
  当罢黜百家一家独大,学术思想成为定论形成垄断以后,所谓对错黑白就已经不重要了。
  这个时候的思想,已经不是为了求真求理,而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了。
  更不用说,这些舆论是赵泗推波助澜。
  诸子百家心理跟个明镜似的,墨家,阴阳家,农家,都货真价实的得到了好处。
  五谷园,兽苑,匠作局,航贸军府……
  有这四个机构在,就代表墨家阴阳家农家白得了一个复活甲和根据地。
  先天立于不败之地谁不想?
  哪个聪明人又看不出来赵泗对于这些新思想理论知识的推崇?
  一方面是为了求变,另一方面也是上行下效。
  但确确实实,也推动了诸子百家学术理论的更新迭代。
  实证都摆在脸上了,总不能硬着头皮继续说天下只有小九州……
  更不能硬着头皮去推崇天圆地方……
  月亮上面的坑坑洼洼都能够看的一清二楚,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这个时期的学术斗争可是很激烈的,如果不更新知识体系,到时候就是别人盯着你的漏洞穷追猛打了。
  于是,《科学与自然》发行许久之后,迎来了再一次的翻红。
  “这就是我不论如何也要保留诸子百家的理由啊……”赵泗作为始作俑者,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有强敌环绕在侧,才不至于故步自封。
  有竞争,才有进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短时间来看确实大大加强了君主的权威,更加方便君王的统治。
  但是相应的也束缚了思想的活跃。
  简而言之,百家争鸣,对君王的操作要求相对较高,好处是上限更高,思想推陈出新的速度更快,更容易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而一家独大,就是傻瓜式便携操作了……
  至于隐患,其实两个模式都差不多大,甚至百家争鸣的隐患更大一些。
  从一家一姓,从君王的角度上来看,一家独大更好。
  从国家乃至于民族上来说,百家争鸣更好。
  “若换成一家独大的时候,这些新思想被接受,哪怕是君王主动推动,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功夫和力气,而现在,却是百家主动求变。”赵泗笑了一下,在宫人的服侍之下整理了自己的衣服。
  礼乐响起……
  百官齐至……
  赵泗在宫人的侍奉之下踏入大殿之内,坐定以后,冕旒轻动。
  到底是没经历过太多大场面,行走坐卧,赵泗还是不如始皇帝来的镇定。
  君主落定,礼乐响起,百官整齐一致的躬身行礼。
  “诸卿请起……”赵泗震臂,诸卿各自站定。
  “先前孤派遣使者出使孔雀国,以求签订盟约,互通有无,开放贸易,行互利互惠之事,巨车王却擅自扣押我大秦使者,迄今为止,大秦使者,生死未卜,消息难料,今日,便是将这件事拿出来于诸卿议一议。
  该如何应对?是战是和?诸卿凡有言皆可谏。”
  赵泗沉声开口……
  因为这段时间的舆论发酵,再加上大朝会是提前三天通知的,虽然孔雀国于大秦远隔万里,但是提前做过功课的群臣自然也不陌生。
  “蕞尔小邦,不知天威,不通礼仪,蛮横无理,竟敢扣押我秦国使者,其罪当诛,合该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
  赵泗话音刚毕,一博士已经出列震声开口。
  赵泗仔细一看,原来是叔孙通……不禁莞尔失笑。
  不愧是机变之人,赵泗安排好地捧场还没说话,叔孙通已经提前捧场了。
  “善!不过你有一句话说错了,孔雀国疆域辽阔不下于大秦,人口茂密更甚,可并非蕞尔小邦。”赵泗笑着开口。
  秦国,虎狼之国也……
  字面意思……
  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都不怕打仗甚至渴望打仗。
  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秦国有一批人是希望秦国永远处于战争泥潭之中的。
  粮草的消耗,徭役的负担,民生的艰难,对于军功贵族来说这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之内。
  他们只希望有打不完的仗,捞不完的军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批战争疯子仅存于军功贵族的中低层。
  至于顶层的军功贵族,其实并不希望大秦陷入战争的泥潭。
  至于更为广大的底层人群体,自然也并不希望如此。
  其实一直以来,这批人都在始皇帝主动压制的范围之内。
  赵泗仅仅是露出了点助长他们气焰的苗头,叔孙通仅仅是起了个头,李斯仅仅是捧了个场……
  气氛一时之间就有些压抑不住了……
  说人人请战有点夸张,但是起码也占了三分之一。
  实际上这批战争疯子的政治话语权并没有想象的高,和平时期的政治话语权还是集中在以李斯为主的关内法吏手中。
  不过他们有一个优点……有没有话语权暂且不论,你让他们叫他们是真叫,让他们咬人他们也真咬,让他们伶刀子上战场他们也真玩命。
  当然能不能赢就另说了……不过有事是真上。
  赵泗并不打算放纵这个群体,但是必要时刻借用一下他们帮助自己狺狺狂吠倒也不是不行。
  不过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
  毕竟孔雀国从疆域和人口上来看并不下于大秦,因此自有人持反对意见。
  其实认真来说,这个时候还能开口反对出兵的,才是正儿八经能够顾全大局之人。
  但是他们的判断是建立在和孔雀国建立贸易是可有可无,以及巨车王是可以沟通的存在之上。
  而事实上孔雀国的贸易市场大秦不能舍弃,在这个时代除了孔雀国整个世界恐怕都找不到拥有如此丰富生产力,以及消费潜力的广袤市场。
  说句不好听的,孔雀国市场打不通大秦开海进度恐怕要延后十数年乃至于几十年。
  其次,巨车王难以正常沟通……
  只不过这些东西很难解释罢了,出兵迫在眉睫……这里距离海外本来就遥远,再多墨迹几天,出兵的时间恐怕都得等到后面。
  到时候秦使的尸体恐怕都已经臭了……
  好在,因为国情在此,因此反对声音并不是太多。
  再加上舆论发酵了许多天,因此动兵的阻力并不是太大。
  主要还是大秦的海船够大够快,航海技术够发达,进可攻退孔雀国追不上,只要不长驱直入,大秦就占据了战略主动,哪怕作战情况不顺利也不会对大秦造成太大影响。
  最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就算打输了,孔雀国也无力威胁大秦本土。
  因此……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战局分析以后,赵泗选择了一锤定音。
  “孤意已决,帅师伐国,兴兵问罪于巨车王!”
  “放心……不会加征……”
  赵泗到底不是始皇帝,发动战争决议,终究还是要哄着群臣一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1页  当前第5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4/5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始皇家的好圣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