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是联合了匈奴吧,我听说韩信借兵匈奴。”
“匈奴难道不同样是狼子野心?值此危机之时,若非大心胸之人,安能领万人出关?”
“照我看来,只是适逢其会罢了!”
“那你去啊!”
一时之间,围绕韩信的战绩吵闹之声出了天际,整个咸阳城都响起了对韩信的讨论。
有人怀疑韩信战绩的含金量,有人为了大秦的胜利振奋不已,同样也有人因此如丧考妣。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韩信,这位曾经籍籍无名的年轻人,真正意义上的一炮而红了。
一战而溃东胡于月氏!
而且只领了一万兵马出关。
这是何等战绩?
须知道,大秦的上将军蒙恬,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从匈奴手里夺走了河套地区。
而韩信,只用了一战!
拿下了整个阴山以及河间。
当然,这其中不乏因为蒙恬打下来的基础,以及装备的更新。
但是韩信一战的含金量依旧恐怖的令人不敢直视,直有一种幻想照入现实的感觉。
那句话怎么说呢?
虽然就打了一场,但是战损比太高了,打的也太漂亮了!
漂亮到了无可指摘的地步!
传令官绕城三周,尔后入官府奉上奏捷文书。
于是,继咸阳城的热心群众们沸腾以后,大秦的文武百官,也跟着沸腾了起来。
哪怕是始皇帝本人,虽然一直不缺少对于陇西占据的监控,甚至于在传令官来之前始皇帝就已经了解到了战果,可是当捷报摆在始皇帝面前的时候,始皇帝依旧有些难以抑制心怀激烈。
“好!好!好!”始皇帝为之欢欣鼓舞。
赵泗接过奏捷文书,仔细端详以后,胸口似是出了一大口气一般,只觉得浑身飘飘欲仙。
“这就是韩信!”
独一档的韩信!
兵仙!
更不用说,还是韩信和项羽的强强联合。
这对组合放到一块,绝不仅仅是1+1那么简单!
而是……
总之,历史上相爱相杀的二人精诚合作,比起来骑着典韦的吕布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一个是名传千古武庙之中独一档的兵仙。
一个是令无数人扼腕痛惜的西楚霸王。
虽然,赵泗也在此之前就了解过陇西的具体进展。
但是,报捷的文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这一切都确切了下来。
韩信打的太漂亮了,漂亮到了无可指摘的地步。
带的兵马少,后勤压力几乎等于没有。
出关以后就食于敌。
溜达一圈带回来了无数牛羊战马。
简直是以小博大的典范!
一战扩地千里,扫灭大秦边关两个强敌,回来的路上还能顺手把戎人的叛乱给平定了。
最关键的是,居然还带回来了二十多万人口!
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韩信这一战打下来的疆土加上陇西先前的经营,归属于大秦但是处于长城之外的土地太多了。
没有城池,没有长城,没有人,领土看起来大是大,也只能画在地图之上。
没人,是个人都能来去自如。
难得是如何彻底的消化这些地区。
带回来二十万人口,就意味着大秦在人口压力上会小上许多,经营起来也更加简单。
像是那些没有办法种地的地区还可以让他们放牧,后勤压力大大减小。
目前来说,真真是到了大秦的消化极限了。
吃撑了!
彻底吃不下了……
光是这一战打下来的成果都需要不下十年的时间来消化。
要吸收他们,融合他们,同化他们,同时这些新的领土也急需各种各样的建设。
真是幸福的烦恼!
“拟旨,使韩信班师回朝,朕要亲自在群臣面前为之表功!”始皇帝大手一挥!
对于有功之士,始皇帝从来都不吝赏赐。
更何况,韩信,还是赵泗的门客!
有此放眼历史都独一档的奇功大功,还有韩信这么一个新生代的狠人!
够了!够了!
“眼光不错!”始皇帝看向赵泗,对赵泗再次发起了赞扬。
如果没记错的话,韩信,最开始不过是淮阴一个破落户罢了……
自家的好圣孙,眼光是真的好。
和赵泗的其他潜心学习的门客不同,这个韩信,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成为赵泗的门客以后,他也并未借助赵泗的人脉拜师学习过。
直接上阵就屡立战功,眼下更是一战打出来不世之功。
就好像,这个人生来就应该在战场之上,在被赵泗发掘之前,他就已经是一个不世之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韩信的起点,本就是大部分人为将者的终点。
咸阳在为了陇西的捷报而沸腾!
至于赵地,也因为赵泗封王,而沸腾了起来……
虽然封王之事在很早以前已经敲定,但是今日,张苍一行人,才真正意义上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赵地。
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苍至赵地,赵人喜迎王师!
张苍萧何的车架一直在朝着赵泗的封国前进。
他们的车架还在路上的时候,赵地真正意义上的大贵胄以及赵地官员就已经得知赵泗封王,赵地独立为诸侯国之事。
作为赵国曾经的都城,赵国的象征,邯郸城最先沸腾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来说,仅仅是确定了赵泗作为诸侯封国军政财赋独立的事情,但是关于赵泗诸侯国的疆界还没有完全确定。
除了邯郸,晋阳和太原已经完全确定以外,关于云中郡,雁门,代郡三地,朝堂依旧还在争执之中。
事实上晋阳划给赵泗的诸侯国就已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虽然晋阳曾经是故赵的领土。
关于云中郡雁门郡代郡引起的争议就更大了。
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仅从地形地势来看较为荒芜,但皆为门户险关,虽然比邻草原荒漠,但是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三地自大秦一统以后就被纳入了北地防线之内,和上郡陇西郡相互结合,由扶苏坐镇,蒙恬统兵。
没有云中郡雁门郡代郡,赵泗的赵国是处于大秦的包围之中,虽有重城,却无险关。
但是有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以后,就漏出来一道口子,而且还有天险之关,北面透风……
当然,朝堂上还在争执,其实只不过是始皇帝给臣子们一些接受的时间罢了。
实际上,张苍等人在离开之前,就已经拿到了始皇帝亲自为赵泗划好的诸侯国。
赵泗整体的诸侯国囊括范围,代郡,渔阳郡,上谷郡,右北平郡,晋阳,太原,上党,邯郸。
确实没有云中郡和雁门郡,但是有燕国的右北平郡,上谷郡和渔阳郡。
辽东被彻底隔开于长城防线之外,虽然名义上属于大秦,但是一旦开战,顷刻之间赵国就可以鲸吞辽东,图谋上郡河西。
核心区域都没变,比以前多了一个上党,原先疆界朝左上方倾斜,现在的疆界朝右上方倾斜。
疆域范围,和故赵相比差不了太多。
不过战略意义上改观很大,因为辽东名义上虽然不属于赵国,但是完全被赵国隔开了,平时传递政令,必须经过赵国的领地,否则绕路都绕不开,至于辽东之外,要么是东北苦寒之地,要么就是大海。
大海上面是哪个部门在经营自然不必多说。
不过疆界地图目前唯有张苍等人所掌握,现在公布出去太过于骇人听闻。
毕竟封王诸侯之事,无异于裂土封疆,更何况是诺大的土地以及重要的战略地区?
因此,等到赵泗立为太孙以后才真正意义上的名正言顺。
是皇储,以后要继位,定下来以后,最多也就是感慨一下始皇帝对赵泗的溺爱。
继承人没必要分裂自家土地,也没必要不服王化,除非有人逼反嘛……
而且,现在对于张苍萧何等人来说,诺大的疆土也只是能看不能吃。
他们的首要问题是先把太原晋阳以及邯郸一代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