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始皇家的好圣孙_分节阅读_第436节
小说作者:三月啦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21
  封王立储之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这甚至是关系到未来十几年二十年的事情。
  倘若他能够在这样的事情上引起赵泗的重视,那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将会是赵泗不可缺少的心腹。
  弯道超车,不外如是。
  可是,韩生或许对赵泗有那么一些误会。
  或者说,韩生……终究不是自己的先生张苍。
  同样的事情上,张苍只会劝勉赵泗多多为始皇帝分担繁杂的政务,体谅始皇帝的身体。
  闻琴知雅意,和张苍相处许久,赵泗如何不知道这是张苍离开之前对自己最后的提醒?
  张苍,终究是担心自家主公赤子过头,才有此一点。
  但事实上,早在很久之前,赵泗心中,就已经有了大概的估量。
  他是所有事件的亲历之人,自然最清楚始皇帝对自己夹杂着期盼的重视。
  那甚至已经超越了亲情,而是对于继承人的期盼。
  赵泗明白,他全都明白。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或者说,他不知道自己该以什么回报始皇帝如此浓重的期盼。
  曾经幻想的东西摆在面前,只有当事人才明白这份期盼有多重。
  始皇帝……是赵泗,在这方世界,唯一真正意义上的亲人。
  韩生说的虽然赵泗早就想到了,但是今日再提起,也算是再次提醒了赵泗。
  面对始皇帝的厚望,他应该怎么做?亦或者应该做什么?
  赵泗心里清楚始皇帝能够在自己璞玉光环的日夜笼罩之下长命百岁,但是始皇帝并不清楚这些。
  有很多东西,爷孙二人之间其实是存在分歧的。
  储君?
  讲老实话,赵泗其实更愿意做一个闲散王爷,亦或者重操旧业,开始自己的冒险征程。
  然而世间种种多是事与愿违,对待国事,赵泗知道不能懈怠,但自己偏偏又是个惫懒的性子。
  比起来继位,他更希望自己能够在始皇帝的羽翼之下继续懒散。
  毕竟始皇帝每日的辛苦赵泗都看在眼里,真要让赵泗继位以后,放任不管固然轻松,可有始皇帝拳拳爱孙之心在前,如何能够撒手不管?
  “唉……相比较于所谓的储君,所谓的继位,我更希望始皇帝能够长命百岁。”
  世人皆认为七十年太子是一个悲惨的笑料。
  然而对于赵泗而言,他倒宁愿始皇帝一直坐在那个位置,他也就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沉吟许久,赵泗依旧略显迷茫和犹豫。
  迈步出去,抬头望天,赵泗忽然有些怀念刚刚离开的张苍了。
  韩生固然聪颖,到底不是自己亲手绑来的,功利性远高于张苍等人。
  这固然无可厚非,毕竟世人熙熙嚷嚷皆为名利二字。
  但韩生今日的表现终究是给赵泗提了个醒。
  在赵泗看来,扶苏的支持者很可能面临七十年太子的局面……
  然而在世人眼中,终究不是如此认为。
  这毕竟是一个七十岁都可称长寿的时代,又有谁能够想到始皇帝能够长命百岁呢?
  所以,赵泗认为没必要的事情,但是围绕储君之位的漩涡依旧会转动,并且愈演愈烈。
  立太子还是立太孙?
  立完以后以谁为主?
  太子太孙会不会出现争执?各自党羽是否会因此分化并且演化出来斗争?
  这些事情都不好说,毕竟哪怕是始皇帝,也不能违背所有人的利益和意志。
  所谓帝王,所谓领袖,无非是大多数人意志和利益的表率。
  赵泗踱步走出庭院,和自己比邻相住的弟弟季成闻声出门相送。
  “公子要回去了?”
  季成看着面前身份完成剧烈转变的赵泗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开口。
  季成对自己的兄长毋庸置疑是有感情的,而且赵泗后来相认以后,季成也因为赵泗的原因步步高升,从庶人成为了议郎,可谓今非昔比。
  只不过季成内心情感矛盾,而赵泗……说实话他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弟弟是没有甚么感情的,故而就算比邻相住,其实也多是季成主动来和赵泗找话题。
  名为兄弟,相处起来却颇为别扭。
  尽管……季成很本分……
  后来赵泗身份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直接成为了皇孙,直接搬进了皇宫,本就尴尬的二人,情况就更加尴尬了。
  赵泗是皇孙!
  而季成……
  他现在站在赵泗面前,甚至只能够称一声公子,而不在能够称呼兄长。
  “家里……近来可好?”赵泗沉吟片刻看着自己认祖归宗以后第一次和自己主动打招呼的季成开口问道。
  “大父身体尚安,我也好……”季成略显别扭的开口。
  “嗯……”
  简短的对话,又是良久的沉默。
  “有什么不妥帖的事情尽管告诉我。”赵泗点了点头决定主动结束这次尴尬的对话。
  季成点了点头,看着赵泗转身离去,忽然开口。
  “公子……”
  赵泗转身看向季成。
  “大父为我说了一门亲事,如今已经下了聘书,再过两个月,我就要成亲了。”季成开口说道。
  赵泗闻声,停下脚步,看着站在门口的季成,沉吟良久叹了一口气。
  “回头我会向陛下请加你为侍郎,寺宫门卫戍之事。”
  “不用,我非此意。”季成闻声连连摆手。
  “既然成家了,也要立业,此事便定下了。”赵泗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身边值得信赖亲近的体几人……终究是少了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帝的生日
  和出生即为皇室的皇子皇孙不同,赵泗前二十年在海外漂泊,没有所谓的亲族,更没有所谓的亲近势力。
  归秦至今,除了自己的门客是赵泗自己亲手发掘,又有几个是真正能够完全信得过的?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出海的那一批兄弟……”赵泗暗自斟酌。
  真要说知根知底,无外乎和自己一道出海归来的童子。
  他们都是真正意义上从小就跟着赵泗混大的。
  “能力或许有些欠缺,但可信为重,胜在知根知底。”
  跟随赵泗出海归来的童子们有的又重新踏上了征服大海的征程,如今在航贸军府任职,有的则不愿再行出海,在家乡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虽然有很多兄弟都天各一方,不过大秦胜在户籍制度十分严谨,而且出海归来的童子们的验(身份证)都有单独备案,故而对于赵泗来说征调他们并非难事。
  “不过以始皇帝的身体,往后起码还有二三十年,现在思考这些也太早了一些,却不用急于求成,倒是不急着征调,可以安排他们进入学室学习,以吏为师,走正经的晋升路子。”赵泗摸了摸下巴。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是有官学的。
  秦朝官学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吏为师”,即让官吏作为老师从事教育活动。这一制度最初起源于商鞅变法,当时,商鞅提出“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为秦孝公所采纳以后,便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延续下来。
  秦国统一六国后对领土实行郡县制,在郡县中普遍设有官学——“学室”,“学室”中的学生称为“弟子”,不过“弟子”的来源也有一定限制,规定至少必须是“吏”的儿子。
  “学室”的教育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学习文化,书写姓名,认识名物,二是要明习法令。
  “弟子”学成之后,还必须进行一定时期的考察和实习,合格以后,才能被任命为官吏。
  当然,是不是吏的儿子对赵泗来说无所谓,赵泗是皇孙,写个推荐信肯定没问题,地方学室,开个实习证明罢了。
  至于能不能学成,能不能胜任,那就要各凭本事了。
  目前除了继续出海的童子之外,剩下在地方上安家的船员还有两百多人。
  虽然入学年龄比较大,文化程度不是特别高,但是平心而论,里面能出来几个有用之才,对于赵泗来说也是莫大的帮助。
  毕竟是自己人,信得过。
  当然,只不过是推荐地方人手进入学室学习,这种事情倘若赵泗还要亲自出手给地方写信的话也太过于小题大做。
  吩咐给韩生,一句话的事情罢了。
  韩生只需要以赵泗门客的名义写信给地方,地方县城掌握学室弟子入学甄别的人选就不会为难。
  入学不是啥大事,真正的大事是以后的考核升迁,这些方面,赵泗也很难干涉。
  不走程序,赵泗固然可以随便拉个人扔进郎官队伍。
  但要是走正常程序,那可就不一样了。
  沉吟片刻,赵泗传为自己驱车的隶臣告知韩生一声,自顾自乘车去往皇宫。
  时间飞速度过,赵泗忙的飞起。
  白天观政,晚上则忙着做手工。
  无他,始皇帝的寿诞快要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1页  当前第4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6/5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始皇家的好圣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