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咸阳城,本该是一片宁静的。
但是今夜很显然是个例外。
通常来说,大朝会哪怕颁布什么重大措施,也不会影响咸阳城夜晚的宁静。
可是今天不一样!
无他,迁王陵令这个消息太过于令人震惊!
也切切实实的关系到很多并未在关内安家且家大业大极有可能符合迁王陵令标准的贵胄。
关内的战争疯子们虽然对始皇帝的决策表示了高度的赞同,但是能够参与大朝会的也不仅仅是这群疯子。
始皇帝并未对六国旧贵族彻底清算,相反朝堂之上还吸纳了不少六国旧地的人才。
在关中当官,家族在六国旧地的官员并不在少数。
在咸阳,他们或许话语权并不足够,但是人数也并非少数。
其中亦不乏居两千石之高官者……
因为迁王陵令太过于震撼也太过于令人心悸,哪怕是在消息传递极为缓慢且还实行宵禁制度的咸阳,一个晚上,已经几乎是整个咸阳人尽皆知!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翌日,消息还在发酵,始皇帝在朝会之时下令迁移六国旧贵入关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以咸阳为中心且朝着关内乃至于关外扩散。
上卿裴廉府邸之中……
几人相对而坐。
其中有郎官,有两千石要员,有上卿,有博士……
“上卿赵泗无故挑拨,右相李斯借题发挥,离间我们和陛下的关系,衮衮诸公,非要从关内关外分个清楚,陛下一时蒙蔽,颁布了迁王陵令,现在让我们举家迁移到关内,我们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而李斯手持快刀,意欲将我们分而食之,现在这种情况,十分危急,大家都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劝说陛下回心转意?”一人满面愁容,沉声开口。
“李斯升为右相,权倾天下,必然是故意生事,借机排除异己,赵泗恐怕也是适逢其会,被他利用,我们可以从这里来向陛下攻讦李斯,让陛下知道李斯的狼子野心,这样事情才能有转圜的余地。”又一人开口道。
忠诚不忠诚不好说,但是现在忠诚的态度一定要表现出来。
迁王陵令这件事他们可以和李斯争,但是绝不能和始皇帝争,在场之人,说句不好听的,都是满足了迁王陵令的条件,从六国旧地提拔出来的旧贵族,没点脑子怎么能坐在这个位置?
“万万不能……陛下已经颁布召令,这种时候万万不能生乱……”
“照我看来,政令颁布以后,恐怕难以推行,甚至有可能掀起来叛乱之忧,且先按兵不动,以观后效……”
“观个屁的后效,那群疯子巴不得生乱!”
“我等于秦也算是高官厚禄,却迟迟难掌实权,依我看来,这未尝不是一次机会!”
投名状!
他们属于天下一统以后接受了秦国的统治主动出仕的那一批,是最早的投降派,道德底线自然相对也灵活一些。
他们这批人其实挺苦逼,始皇帝承认他们的爵位,也允许他们入朝为官,他们能力也不错,始皇帝也不吝啬给他们高官厚禄。
可是,没有太多实权是个硬伤。
一方面他们走的不是正经的吏员选拔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是正儿八经的军功贵族,还不是知根知底的老秦人,就算能够身居高位,也免不了接受始皇帝更加严厉的考核才会下放权利。
更不用说朝堂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指望谁把权利让渡给他们?
那群军功爵影响下的疯子?
还是以李斯为首秦吏出身的官员?
对他们而言,迁族,未尝不是一个投名状!
反正都已经出仕了,为了自己的仕途,纳上投名状也没什么不可。
说不定还能给他们打开一条新的道路,这玩意向来都是拉一批打一批,始皇帝总不至于对六国贵胄斩尽杀绝。
“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举家迁移,根基全失,路途遥远,免不了元气大伤,到了关内,恐怕家业也难以经营……”亦有人忧心忡忡。
如果要拿这个当投名状,那成本未免也太过高昂了一些。
都举族迁移了,田产还能留在老家不成?商业园还能带到咸阳不成?
最后势必是要折价出售,破产甩卖,再来到关内这个强龙无数的地方,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入不敷出,净吃老底。
当然,以在场各位的家世来看,哪怕是吃老底败家,也不是一二十年能够败干净的。
“此事还是不能急,陛下刚刚颁布迁王陵令,这件事情现在由李斯负责,虽然陛下已经颁布了迁移的标准,可是到底该迁移谁家,如何遴选,总需要一段时间来计较,最开始迁移的目标,也肯定是在六国旧地最负盛名者,一时半会恐怕难以展开,且看天下反应!”一人开口说道。
这种政令,总不能今天颁布第二天就拿出来大名单吧?
只要时间放的够久,六国旧地的强硬抵抗派肯定能够反应过来,现在忧心忡忡,倒不如等待事情发酵,观察一下舆论形势再做打算。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事情是。
昨天刚刚颁布迁王陵令,今天,李斯就真的公布了第一批幸运入选迁王陵令能够和秦王陵寝做伴沐浴先王圣德的幸运儿大名单。
“项虞二家没甚么妨碍,这两家只要愿意迁移,整个楚国旧地应该都不会再有特别大的动静。
剩下够份量的就一个齐国崔家。”赵泗端详着迁贵令第一批大名单轻声沉吟。
尔后看向李斯开口说道:“李相还是过于保守了一些。”
这份大名单算得上大鱼的只有一个崔家,其余要么已经是大秦的形状,要么就是小猫三两只。
“这是用来给天下做表率的,并不是用来给大秦树敌的。”李斯笑了一下从赵泗手中夺过竹简递给一旁的属官。
“发迁王陵令!”
第四十二章 王家想嫁女是吧?
“陛下是选取有德行有名望的家族迁移到王陵附近,用来做天下的表率,只是要求他们搬迁,还补偿了二十万钱的金银用作路费,并非要将他们尽数坑杀。”李斯笑着解释了一下。
“这我倒是明白,就是李相唤我前来,是有何要事商议?”赵泗开口问道。
今天一大早,赵泗甚至没来得及巡视农田和兽苑,李斯就迫不及待的派人传召赵泗,显得火急火燎,充满干劲。
“一是让你看一下第一批迁移名单,心中有计较,我才好公布,二是让你书信一封给虞家,三来则是要借你的门客一用。”李斯开口说道。
“哪些门客?”赵泗开口问道。
“恐怕都要用上,哪怕第一次迁移的贵胄并不多,但是恐怕也难以配合,这就需要黑冰台来强制执行,迁移到咸阳以后,还要颁布算缗告缗,你手里的兵马,咸阳的县府,可能都用得上。”李斯口气很大,打算直接给赵泗来个包圆。
嗯……值得一提的是,李斯手底下的兵权,还真就不多。
黑冰台赵泗手底下有陈胜吴广刘邦卢绾,咸阳兵马县府赵泗手里握了大半。
迁王陵令事关重大,暴力机器还真少不了,李斯发现绕来绕去都少不了和赵泗打交道,不管是黑冰台,还是咸阳县府,还是羽林军……
故而算是提前给赵泗打个招呼知会一声达成一致,以免事态紧急。
按道理来说,既然让李斯负责这样五马分尸的大计,暴力机构的调动权限肯定要交予李斯的,但是始皇帝摆明了偏心赵泗,核心暴力机构赵泗手底下的门客占了将近一半,说白了明面上是李斯扛着,但是私底下是需要李斯和赵泗力往一处使。
李斯从迁王陵令发力着手改革功成名就的同时,赵泗则私下配合暗中发育扶持自己的人手上位。
这是李斯和赵泗以及始皇帝的默契。
李斯自己也清楚自己难以完全取信始皇帝,能达成今日的局面,还要啥自行车?
起码赵泗没那么多心眼子,二人虽说不至于1+1大于2,但总归是能够戮力同心的。
“调度之事自然全听李相,日后李相要紧急调度,只需知会一下张苍即可。”赵泗笑眯眯的满口答应。
日常调度走流程即可,今日商议无非就是为了不走流程特事特办的紧急调度。
李斯是个老狐狸,说实话赵泗是拿捏不准的。
尤其是特事特办的紧急调度,一不留神真有可能被李斯当枪使,不过无妨,对付李斯,张苍的经验十分丰富。
毕竟师出同门,说张苍是目前最了解李斯的人也不为过。
赵泗自己清楚玩心眼玩不过李斯,倒不如做个甩手掌柜一并交给张苍,反正赵泗手底下的门客事宜也一直都归张苍管理。
李斯愣了一下端详了赵泗好大一会。
“我无害人之心,你小子却有防人之意啊!”李斯叹了一口气。
“李相说的哪里话,只是门客事宜,皆归先生统筹,我向来不问,因此知之不详,若是没了先生,我只能两眼一抹黑,这件事自然是先生来做更为妥当,李相放心,我自会交代先生,鼎力配合,为国家计,为社稷计!”赵泗笑眯眯的开口。
李斯不再多说,显然有些emo。
不过到底张苍是李斯的同门师兄弟,李斯也清楚张苍的秉性。
客观来说,这事让张苍来确实比赵泗合适。
只要他没有什么小心思,和自家师弟一块共事,肯定是强强联合。
可惜……
李斯忽然开始有些怀念曾经单纯到被始皇帝蒙在鼓里的赵泗。
现在这小子鬼精鬼精的,不用说都知道是接受了自家亲爱的师弟的熏陶。
以前多好,被卖了还会帮人数钱呢。
……
李斯和赵泗正在达成一致。
而另一边,皇宫之中,始皇帝却在颁布了迁王陵令的关键节口,难得的忙里偷闲。
须发皆白的王翦和始皇帝相对而坐,面前是简单的点心和酒水。
王翦亲自入宫,要谈的,却不是国事。
王翦亦是大清早入宫,要问的,自然就是赵泗的婚配之事。
只不过并没有那么开门见山。
始皇帝知道王翦来肯定不是来跟自己逗闷子,不过难得清闲,听着王翦不断的把话题往赵泗身上引,始皇帝大概已经意识到王翦入宫的目的,不过却并未挑明,只是不急不缓的陪着王翦唠嗑。
“赵泗这小子也二十有四了,我听说他在吴中的时候纳了一个妾室,就没了后话,现在和父亲兄弟相认,却还没有谈论婚配这样的人生大事,这是不是太慢了一些?”王翦最终还是选择主动说明了来意。
没办法,他会装糊涂,始皇帝也会。
“王老将军怎么还关注起来赵泗这小子的家事了?”始皇帝脸上露出一丝揶揄看向王翦。
“赵泗这小子和我家王离交好,时常会去我家中,他为人恭顺,我把他看成我的晚辈,自然就上心了一些。”王翦脸皮倒是厚,丝毫不在意始皇帝的揶揄直球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