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始皇家的好圣孙_分节阅读_第163节
小说作者:三月啦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21
  赵泗出去才用了多久,一部秦律就跃然纸上,放在以前,这是起码要抄写几天的工程量。
  最关键的是还得是读书人,书法也得好一些,倘若书法差的跟赵泗一样,就算誊抄出来也没办法用。
  而现在?
  印刷?
  只要有雕版,不需要识字就可以印。
  甚至于,制造雕版的匠人,不识字也可以制。
  要知道,凿制墓碑的匠人,有很多压根就不认识字。制作雕版也是同理。
  雕版要用铜铸,确实成本不低,可是这一套雕版能用的时间可太久了,十年?百年?只要保养得当,几百年都用不坏。
  雕版弄出来相当于基础建设,这点投入,未来的回报是大大滴。
  而始皇帝,向来喜欢基础建设。
  驾撵之外……
  赵泗和李斯并肩行走。
  “陛下何故传唤?”李斯看着赵泗的笑意满是疑惑。
  “李相尽管去,大好事!”
  难不成还是因为赵泗提出来的对内机构?李斯暗暗心想。
  自从上一次想明白以后,李斯已经改变主意了。
  可是他已经拒绝过始皇帝的好意,而李斯的脸皮又不像赵泗那么厚,能过把发生过的事情抛之脑后。
  他毕竟不是赵泗,心里得顾忌始皇帝的想法,以及对自己的态度,故而这几天一直都在斟酌,自己该如何圆润的一改反对态度来支持始皇帝的英明决策。
  这种对内机构是一把架在群臣脖子上的刀不假,可是陛下都亲自询问我的态度了,这把刀总之是架不到自己头上的,而且未来执行迁贵令,推行种种政策,多一把不受三公九卿限制的刀对于李斯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赵泗迄今为止一直被蒙在鼓里,而李斯放开三公九卿的角度一看,迁贵令要我来啊。
  动刀子的人是我,多把刀是件好事,总不能这把刀先把我给宰了。
  二人一并入了驾撵,李斯和赵泗端端正正的躬身行礼,只不过李斯身子还没直回去,赵泗已经麻溜的跪坐在冰鉴旁边了。
  “看看……”始皇帝将秦律推至李斯面前。
  李斯还没见过纸,初见不由一愣。
  尔后看向赵泗:“这就是你说的纸?”
  “是也!”赵泗点了点头。
  “可我记得你的字写的没有这么好看。”李斯认真的说道。
  ……
  揶揄过后,李斯认真观看,尔后始皇帝又递来咸阳送来的信书,对于成本和制造周期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立马就意识到造纸术和印刷术意味着什么。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李斯和始皇帝的想法是一致的。
  始皇帝想成就前无古人不可超越的伟业,李斯又何尝不想和先贤比较一番?
  若不是称子成圣的诱惑,李斯何以会转变自己的思想,接过迁贵令的重任。
  而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于实现李斯的人生理想,也很重要。
  “暂停驾撵,召开朝议吧!”
  印刷术,造纸术!
  这件事,也很重要。
  秦虽以耕战为重,但涉及这种利在千秋的文事,召开朝议也实属正常。
  “待会你要在百官面前,当众印刷秦律,去做准备!”
  除了武治,还有文教,竹简造价高昂,工期较长,书籍抄录不便,流通缓慢。
  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于底层士子的价值不亚于仙粮对于黔首的价值。
  毕竟……只有真正的大贵族,才无所谓科技进步不进步,时代发展不发展。
  因为不管有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他们都有藏书万卷,誊抄篆刻再怎么麻烦他们也有专门的人为他们誊抄书卷。
  不管有没有仙粮仙种,他们都不缺吃的喝的,甚至于在这个普遍吃麦不脱壳的时代,他们已经能够用硙磨面人工筛取吃上白面粉了。
  这个时代,已经有包子了,赵泗见过。还有面条。
  贵族和黔首之间的差距,相隔了一个时代之久。
  更不用说,大贵族还能用缣帛来书写……王离给赵泗缣帛让赵泗誊抄算书的事情历历在目,光是赵泗演算誊抄的缣帛,其价值都够十几顷地了。
  贵族,并不在乎……
  但是,百姓在乎,底层士子在乎!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百姓愚昧不识字,就算有三种仙粮诞生,大秦的形象扭转速度也是缓慢的,因为他们不识字,极少出远门,更不会花团锦簇的夸赞。
  而纸张各印刷术的诞生受益群体是整个底层士阶级。
  是拥有了一定知识文化的群体,他们对大秦舆论形象的扭转才最为快速。
  读书人嘛……
  “有此等利器,陛下文治,三皇五帝,也概不能比了……”李斯脸上带着笑容。
  当然,李斯更在乎的是普及秦律秦法。
  “文治?”
  始皇帝嗤笑了一下。
  不过李斯确实没说错,这两样东西,是直接能够给始皇帝带来天命加成的。
  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底层士子得到了好处,最起码骂的时候,也没那么理直气壮了。
  可惜,这是在大巡天下的路上,甚至近处也没有行宫。
  不过此处风景倒是不错,于水边山野之处召开朝议,也没什么不妥。



第十四章 百官惊诧,赵泗再升爵
  大秦一统八荒六合,武功肯定是超越往前数的每一个君王了。
  至于文治嘛……其实客观来说除了营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等私欲,始皇帝在位时期做了很多基础建设。
  这些也都是文治之功,只不过这些都被有心人刻意忽略了。
  驾撵停驻……
  李斯开始召集随行百官,大巡天下期间嘛,一切从简。
  而且朝议内容主要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并不是那些繁琐的礼仪。
  而赵泗则趁着准备时间继续练习雕版的印刷。
  第一批送过来的纸不是很多,不过用来练手肯定够了。
  一通繁琐过后,群臣被召集于山野空旷之处。
  左相李斯为首,公子胡亥自成一派,赵高,蒙毅,叔孙通,程邈乃至于百官各自站定。
  群臣心中惊异,通常情况上来说,行进途中,始皇帝是于驾撵之中办公,要诏官员也是私诏私遣,除特殊情况,不会停下。
  就算要召开朝议,大部分情况下也会等到车队停驻行宫才会召开朝议。
  今日事发突然,可谓完全没有准备,但是朝议一开,不论好坏,必有大事,众人心中猜测。
  始皇帝在赵高的陪同下出列,百官齐行礼。
  虽然场合比较简陋,但是礼仪不可缺少。
  环视百官以后,始皇帝也没有故弄玄虚,直接开口。
  “诏侍郎赵泗入内!”
  赵泗准备许久,抱着一沓纸张,身后有隶臣匠官搬运印刷所需各类工具一同登场。
  各种各样的家伙事都有,百官一时之间搞不清楚什么情况。
  见赵泗已经入内,知晓赵泗已经做好准备,始皇帝开口说道:“国之大事,以武功文治,天命再秦,降下三种仙粮,又有五谷丰登,而今再降恩德,有造纸之术,印刷之术,书写便利,造价比之竹简低廉数倍,无需誊抄篆刻,顷刻之间,即可刊印成书,天下再无读书之忧患,凡一户而一部秦律,指日可待,比较以往,便利百倍千倍不止。赵侍郎!”
  “臣在!”
  君臣一问一答,群臣恍然,又跟赵泗有关系啊,这小子跟陛下亲近,也难怪要召开朝议的大事大家伙都不知情。
  哎?为什么要说又呢?
  全场的目光伴随着始皇帝开口全部汇集于赵泗身上,万众瞩目不外如是。
  “且在此处,刊印一部秦律!”始皇帝开口说道。
  赵泗没有任何犹豫,差遣匠人隶臣做好准备工作,亲自上手刊印。
  群臣全部好奇的看着一群人在那里摆弄这些物什。
  纸?嗯?纸也不长这样啊。
  在先秦时期,纸只是缣帛的别名,而并非先秦就没有纸这个概念。
  那铜板又是干什么的?
  写秦律?
  也没带笔啊……
  众人看了半天也没找到毛笔。
  赵泗都印了好几次了,更别提在筹备时期又重新练习了好几遍。
  现在也算得上是驾轻就熟,这次刊印用的是白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1页  当前第1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3/5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始皇家的好圣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