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始皇家的好圣孙_分节阅读_第159节
小说作者:三月啦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21
  赵泗写的算书太抽象了,跳跃性太大,没有完整的知识链条,极度不完整,想要完成基础补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军匠和墨家弟子的竞争中,墨家弟子赢的一塌糊涂。
  甚至于军匠有着先发优势的造纸术,都已经被追平。
  一群墨家弟子不光捣鼓出来了雕版,还捣鼓出来了活字。
  可惜,墨水好像有问题,活字被暂且放弃。
  目前一群墨家弟子除了“发明创作”以外,就是对现有的造纸术进行改进。
  无他,颜色不够纯正,纸张质地太脆,延展性和柔软度不够。
  现在他们已经弄出来了第一批能够书写的纸张,只不过比较脆,而且颜色不够白,纸张里面的植物纤维有些明显。
  只不过这一批被他们留中不发,打算弄出来更好的。
  “成了!成了!”
  正在众人七嘴八舌讨论之时,一个看起来约莫才十一二岁的幼童风风火火的举着一张白纸冲了进来。
  “成了!”
  幼童跑进屋子,将白纸在众人眼里晃了一圈!
  尔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又弯曲伸开弯曲伸开反复几次!
  只见纸张之上并未出现裂痕。
  “还真让你小子弄出来了!”
  几人抢过白纸,挨个传阅!
  “发奏发奏!”
  这个质量的白纸,够了!



第十章 赵泗一如既往的没脑子和没屁眼
  很遗憾,蓝田带来造纸的军匠虽然有先发优势,但他们毕竟只是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匠人。
  他们的技术优势没过多久就被这群墨家弟子所超越,毕竟,哪怕在匠人的行列当中,他们也是普普通通。
  当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弄清楚造纸的原理,墨家弟子们还是发挥了一些主观能动性的。
  譬如偷窥……
  造纸的原理算不上多难,只需要大概看过流程,一众墨家弟子就大概分析了出来其中原理,而后经过不断的测试改善,经验总结,军匠们严防死守的小窍门没用多久就被他们试错了出来,直至不断的予以改良,让这群墨家弟子满意的白纸终于问世。
  “问题就是成本稍微高了一些,想要降低成本加大生产速度,纸的质量就要稍差一些。”墨家弟子毕竟是真有学问在身上的。
  很快,他们就做好了总结和流程报告,成本和质量分析,产量和造纸周期分析,而这些,正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军匠所不具备的技能。
  “麻纸和白纸一块呈上,草纸……也一并呈上吧,一块发奏!”
  目前墨家弟子大概按照质量和原料将纸张分为三等。
  第一等自然是木质纤维的白纸,柔软细腻,已经算是纸中的奢侈品,不过成本比起来竹简也不遑多让,产量比较低,生产周期比较长。
  次一等的就是麻纸,颜色暗淡,质地比较脆,但是满足书写需求的同时装订成册已经没什么问题,也用印刷术试过了,麻纸是可以用的,成本比较适中。
  最差的就是草纸,即用各类干草茎叶生产出来的纸张,质量上只能说一塌糊涂。
  晕墨,稍有不慎就会透纸而出,装订成册以后稍有不慎就会损坏,但是优点就是成本低廉,工序较少,生产速度比较快,想要用草纸装订成书大概是不行,但是用来验算,当做消耗品来用倒也不是不行。
  当然,就目前的成本来看,哪怕是草纸的价格对于黔首来说也算得上高昂,并不能大量使用,这种现象或许会随着产量加大经验和工序进一步成熟而有所缓解。
  正儿八经学术出身的墨家弟子确实好用,甚至还根据成本分析了各类纸张的适用性以及对应阶层,墨家虽然稍显没落,但是毕竟是显学,其治国理念虽不受始皇帝喜欢,但是正经的墨家弟子是完全具备产品分析的能力的。
  斟酌许久,写好奏折!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奏折,是用白纸所书!
  直发始皇帝驾撵,当然,收信人是赵泗,发给始皇帝他们还没有资格。
  这……或许是迄今为止,第一份纸质奏疏!
  ……
  而另一边,驾撵依旧在稳步行进。
  赵泗和始皇帝于车架之内畅谈。
  主要谈的就是锦衣卫。
  “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直属皇辖,不分官爵,直缉捕之,审讯刑狱不问三公九卿……”始皇帝重复了一遍略显怪异的看了一眼赵泗。
  他本以为赵泗提议的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内部稽查机构,但是……
  直属皇权,独立于三公九卿,拥有抓捕任何人的权利,独立设置刑讯审问机构,不分官爵……
  赵泗的提议一如既往的缺心眼和没屁眼。
  没屁眼是,这个被赵泗命名为锦衣卫的权利太大了,拥有独立的审讯机构和武力配置,独立于三公九卿之外,不受三公九卿制衡,独属皇权。
  这已经不是在所有人头上悬一把剑了,这是直接把刀架在了所有人的脖子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要这个机构成功建立,三公九卿地方大员都要受到制衡,现有的官场逻辑会毁于一旦。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文武百官地方大员乃至于六国旧贵,只要始皇帝想动手,压根不用走任何流程。这对于始皇帝来说,固然是好事,这种机构可以进一步加强皇权的同时又能够收紧对天下的束缚,但是,毫无疑问,这种歹毒的机构,就是生儿子没屁眼的提议。
  至于缺心眼……
  很简单,因为赵泗也是文武百官的一员,而且客观来说,赵泗前途光明,完全没有必要提出这种意见,赵泗又不是内臣。
  可是赵泗还是提了,好像他不在乎自己侍郎的身份,难道这把刀真的不会架在赵泗脖子上么?
  还是说,自己对赵泗太过于亲近,让赵泗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锦衣卫……不是很好听。”
  始皇帝没来由的说了一句。
  赵泗愣了一下讪笑道:“这只是臣随口取的名字,这种机构自然是陛下做主。”
  说归说,但是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可惜,多半是不能在大秦看到我大明的锦衣卫了,实事求是的说,对明朝,赵泗心里还是有些好感的。
  始皇帝闻言只是摆了摆手道:“出去驾车去吧。”
  赵泗闻言,躬身告退。
  身子刚要出去却又被始皇帝叫住。
  “此事,不要外泄。”
  虽然嘴巴紧本应是官员的基本操守,可是他毕竟是赵泗啊。
  这小子性情太跳脱了,好像对什么都不上心,又好像对什么都上心,做起来事情和大秦的文武百官截然不同,倒不是弄不好,只是赵泗办起来事给始皇帝的感觉很怪。
  组建这种机构的消息肯定不能提前外泄。
  当然,这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原因,始皇帝心中还是不愿把始作俑者放在赵泗身上。
  这种机构,天然独立于三公九卿,赵泗扛不住这些压力,他的根基也太浅。
  “去吧,诏顿弱入内。”
  始皇帝摆了摆手,赵泗躬身退下。
  出了驾撵,只有胡亥在那老老实实的驾车。
  赵泗出来的时候,胡亥还打了一声招呼,并且懂事的准备让开主驾驶的位置。
  “公子不必,我要为王上传诏。”说罢,赵泗径直从车架之上跳下。
  因为人数众多,毕竟随行人员还有很多是步行,车架的行进速度也就跟步行差不到哪里去,跳下去也没什么妨碍。
  顿弱,官拜上卿。
  不像是蒙毅掌管郎中令,顿弱身上没有具体职务,但是所有人都清楚顿弱的定位,因为种种缘故,现在的顿弱人缘很差,和孤臣差不多。
  不过顿弱的车架倒是离始皇帝的驾撵不是很远。
  “锦衣卫啊……也不知道要换成什么名字,黑冰台听着也行。”
  赵泗一边走一边想。
  实际上对于锦衣卫的提议,并非是赵泗一时兴起。
  今日谈起来只是适逢其会,话题说到这里了,今天不提,赵泗迟早也会提出组建一个独立于三公九卿的对内机构的。
  毕竟未来的迁贵令要由赵泗来负责。
  贵族之间牵扯颇深,这是秦朝,可不是汉朝。
  汉武帝的迁移令针对的是豪强富商,豪强富商说白了就是坐地虎,甚至坐地虎都不算,给这个时代的大贵族提鞋都不配。
  针对的主体不同,难度自然相差很多。
  六国旧贵的人脉血亲遍布大秦上下……真要是追溯起来哪个不是沾亲带故?这种情况下……想要通过三公九卿机构来走流程开刀……
  那这刀从举起来到落下来都不知道要过多久。
  只有组建出来一个完全独立于三公九卿的机构,才能够摆脱掣肘,好好的干一番大事。
  欲成大事,手里没刀怎么能行!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赵泗自己主持迁贵令的同时兼领锦衣卫。
  不过目前看来,始皇帝多半是打算让顿弱干这件事。
  不过也无妨,人家毕竟是专业人才,只要能够戮力同心,也没什么掣肘。
  至于这种特殊机构成立对赵泗会不会有影响,赵泗会不会反而受其害……赵泗压根都不在乎。
  我都预订五马分尸了,还不让我提前爽一爽?
  始皇帝肯定是愿意组建这种机构的,这种机构诞生就是为了迎合皇权,加强皇帝权利,始皇帝没道理不喜欢。
  至于这把刀,是用完就丢,还是一直用,那就要看始皇帝的意思了。
  下来走了大约三五分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1页  当前第1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9/5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始皇家的好圣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