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始皇家的好圣孙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三月啦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21
  现如今关中农耕独一档于天下就是田辛在任职治粟内史时候的治理成果。
  在这个大多数地区亩产只在一百斤上下浮动的时代,关中的平均亩产已经达到了一百七八十斤。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田辛一个人的功劳,关中经过了几代人的开发,挖河修渠,粮食产量本就高于六国,而且秦国又重农耕,田辛起到的作用也算不上雪送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田辛的功劳和学术地位,他的治粟内史的位置会坐的很稳。
  问题就在于,田辛是农家。
  始皇帝一统天下以后,修各国宫殿于咸阳,又准备营建阿房宫……
  田辛自然而然的上奏谏言,按照田辛的说法,天下的财物都是公产,你秦始皇坐在这个位置是天下人意志的表率,这些东西并不是你的财富,你也不能用来享受私欲。
  嗯……田辛本来就不满意始皇帝,上书谏言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毕竟按照农家的理论,真正的好皇帝,是应该为公的时候处理天下政务,做到公平公正,私底下就应该像个普通人一样,不侵占他人的财物,自给自足,自己耕地,自己采桑种麻……
  这一次,是君臣矛盾的爆发。
  秦朝独有的政治结构并不是诸子百家都能够适应的。
  大多数学派都因此而落魄,亦或者产生严重的上下层分裂不成气候。
  总之,田辛上奏谏言,始皇帝照常搁置……
  爱说说呗……反正好处落在大秦手里的,说两句又不会掉块肉,我不听就是了。
  始皇帝是会给人留余地的皇帝,他对诸子百家来则纳之,有好处通吃通占,当然不会堵住对方不让对方出声。
  诸子百家有自己的政治诉求,始皇帝无非就是在做取舍。
  你说了,我不听,搁置再议。
  可是田辛没按这个流程走,他上书死谏……
  最终,田辛死是没死,但是九卿之位丢了,爵位也被一削到底,贬为黔首。
  现在田辛的大夫爵是重新种地种出来的,毕竟大秦明文规定,种地种的好是有赏赐的……
  所以按照常理来说,这种大活动,始皇帝不会给田辛发邀请,田辛就算收到了邀请也不会来。
  嗯……
  怪就怪在,始皇帝给田辛发邀请了。
  田辛接到邀请后……忍不住来了。
  田辛烦躁的拽了拽自己的胡子。
  “秦王端是如此心胸狭隘……”
  毕竟君臣同台过一段时间,田辛哪里不明白始皇帝之意。
  始皇帝,确实没有六国谣传的那么残暴,也不是很弑杀,但是……曾经让始皇帝下不来台的,始皇帝也总会通过自己的办法还回来。
  顿弱就是前车之鉴……
  现在轮到自己了……
  这就是故意的!
  田辛可太懂了!
  那么田辛吃这一套么?
  可太吃了!



第四章 天命在秦,谣言的不攻自破!
  田辛作为农家当代领军人物,学术界的尖端人才,哪怕他的爵位很低,但是论地位,他是可以直接拜见始皇帝的。
  田辛犹豫了很久……
  他站在田垄之间,群臣此刻也都各自割了一把小米打了谷子置于鼎中。
  接下来的收割是由士卒进行的。
  上百个士卒手持镰刀热火朝天的开始收割小米。
  始皇帝居于前,群臣侍立在侧。
  田辛则陷入了沉思……
  思想,和学术,倘若二者只能取其一呢?
  始皇帝吸纳百家人才,却用术而不用学。
  秦国吸收了墨家的工业技术,但是没有用墨家的政治思想,吸纳了农家的耕种技术,却否定了农家的治国理念,始皇帝是一个很有决断的君王。
  田辛向来都知道始皇帝需要的是什么。
  可是作为农家的领军人物,田辛并不仅仅是一个善于耕种的农夫,同样,他身上承担的还有农家的思想理念和抱负。
  他已经和始皇帝共事过一次,他知道,只要始皇帝还在,这种结果就无法更改。
  他也知道始皇帝不会吝啬高官厚禄,他知道,只要自己去,始皇帝就会不计前嫌。
  始皇帝,确实是一个很爱才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对于人才,始皇帝的容忍度很高,田辛当众让始皇帝下不来台,开口死谏,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罢官削爵。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惩罚,最关键的是,田辛后来因为耕种得利,秦朝的吏员在田辛被罢官削爵以后,依旧按照规章流程给田辛升爵。
  这放在其他国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个让君王厌恶,触怒了君王的人,一个被罢官削爵的人……
  别说吏员,放在其他国家,就是三公九卿想要重新提拔都得掂量着点。
  偏偏秦朝的吏员仿佛习以为常,甚至觉得理所应当。
  处罚你的事情王上已经做过了,我们给你升爵也是按照律法的明文规定。
  这很不合理,但是又很合理。
  这也是田辛丢官削爵以后最终决定继续留在咸阳的主要原因。
  秦法虽酷,赏罚却分明,而不以个人喜恶,而天下唯有关中吏治清明,通达四方,他留在关中,才能够更好的推广耕种技术于黎庶。
  农家,本质上就是万万千千自耕农阶级的代表。
  可惜,农家的思想太过于不切实际,核心出发点是以自耕农为重,而这,和大多数学派都有严重的冲突。
  田辛一方面能够感受到关中吏治的通达,另一方面,对于秦国对自耕农的迫害也深恶痛绝。
  他做治粟内史的时候,不光进谏始皇帝,还不止一次公开和李斯撕逼斗法,甚至于文武百官之前抨击商君变法和驭民五术。
  大秦不能碰的滑梯他碰了一个遍,最要命的是始皇帝还都把他保下来了。
  为君,田辛真的很满意始皇帝,这是一个能容人能护住臣下的君王。
  可是,眼下天底下对自耕农的压榨,每条律令,又实实在在是始皇帝首肯。
  看看,自耕农高昂的赋税,繁杂且酷利的肉刑,频繁的徭役,稍有不慎就动辄贬为氓隶……
  这些,哪个又不是因始皇帝而起?
  田辛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他对始皇帝有感激,也有憎恶。
  他希望改变这一切却又清楚的知道始皇帝不会轻易改弦易张。
  现在,始皇帝又把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知道,始皇帝还是那个始皇帝,没有人能够改变这个一统天下的君王,也没有人有资格对他说教。
  是再重复一次么?用术而不用思?
  自己做的再多,难道就能改变眼下这一切么?不会的,粮食产量越高,秦国的徭役就会越重,战争就会越频繁。
  他们会让百姓疲于奔命,把这群农夫榨干每一分养分,成为完成它王图霸业的基石。
  他的眼里……永远也不会有黔首。
  始皇帝,李斯,他们才不会给这群黔首好日子过。
  田辛一身短打,看起来和在场的衮衮诸公格格不入。
  农家是入世学问,除了研究农家思想,他们亲力亲耕,自己采桑种麻,农家本就脱身于饱受迫害的自耕农,他们是自耕农思想的展现。
  国家在压榨他们,君王在压榨他们,贵族在压榨他们,官吏在欺压他们,无业游民和手工业者有墨家为其发声,自耕农有农家!
  可是墨家为曾经煊赫一时,农家,却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辉煌。
  自耕农啊,他们太老实,太想要安逸了,太容易妥协,也太会忍辱负重了!
  也正因为无休止的压榨,他们背负了太多的委屈,放眼看去,没有一个人不想把他们当作盘中餐,也正因为如此,才酝酿出了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农家。
  所以农家的思想爆裂,超前,充满了反动!
  可是农家,本就是自耕农上千年承受屈辱委屈压榨的愤怒的折射!
  田辛对始皇帝是有怨的!
  就像那群世家贵族欲请他为上宾,所想的不过是让自己帮他们把耕田变得产量更高,以此来侵吞更多的土地,始皇帝也是如此!
  自从罢官削爵以后,田辛就只沉醉于私下推广,再也没有去成为贵族的座上宾客。
  田辛知道,他们想要的从来不是对黔首好一些,他们永远不会这样做。
  把技术给他们,指望他们来推广,还不如自己私底下推广给黔首,让黔首能够因此得到一些真正的实惠。
  对吧……始皇帝肯定不会,李斯也不会,大秦也不会这样做,天底下的贵族更不会这样做!
  田辛双手握紧,因为常年亲力耕种,他的身形有些佝偻。
  他看着士卒们收割小米,打出谷子,看到小米堆从小小的一堆变成一座黄澄澄的粮山。
  “亩产算出来了!”
  “一亩合计五石三斗!”
  有吏员高举竹简,通禀群臣,炸起来阵阵惊呼。
  虽然吹牛逼那会群臣个个往大了吹,恨不得小米收成能有五十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1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5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始皇家的好圣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