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始皇家的好圣孙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三月啦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21
  那可是亩产五百斤的作物,尽管赵泗已经尽量的说清楚了这两种农作物的缺点,但是亩产五百斤已经足够弥补一切不足了。
  之前的红薯土豆都已经被始皇帝盘的秃噜皮了,始皇帝怎么可能不熟悉,而眼下刚刚出土的,沾着泥土的红薯土豆被始皇帝一手一个握在手心。
  和之前赵泗自琅琊归来带回来的红薯土豆不同,这次出产的红薯土豆,比赵泗带回来的种子大的多。
  之前红薯土豆单手即可握住把玩,现在,大红薯单手甚至有些抓握不住,大了何止两倍?
  “亩产……四五千斤?”始皇帝还没有开口说话,驺奉倒是先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弯着腰凑着头看向始皇帝手中的红薯土豆,宛若看什么稀世珍宝。
  “这便是海外带回来的新作物?”驺奉眼巴巴的看着,想要拿到手里仔细端详,可是始皇帝丝毫没有递给驺奉的打算,双手握住,面色肃穆,眼神锐利。
  “蒙上卿此言当真?”驺奉开口问道。
  “只是拔了几株,大概估算出来的产量,不过想来不会差距太大。”蒙毅笑眯眯的说道。
  正式收割肯定要等到始皇帝同意才可以开始。提前估算产量是为了方便进行政策应对。
  产量太低,默默无闻的收割了算了。
  产量高了,自然是要借此事宣传一番,天命在秦,莫不如是,否则何来如此神粮?
  照这个离谱产量,怕不是要昭告天地,祷告山川,祭奠神农先祖,文武百官齐至以后才会正式收割。
  此刻,这三种新粮的意义已经远不是粮食了。
  什么粮食,这是祥瑞!哪有粮食能亩产几千斤的?
  “起驾!”始皇帝这一刻显得意气风发中气十足,丝毫没有年近五十的颓态。
  他已经等不及了,他等不及昭告天下,祷告山川,祭奠神农先祖的那一天了。
  他要先去蓝田一趟,亲自去收获一些!
  蒙毅没有任何犹豫,于车府令调动车马,为始皇帝驾车。
  “陛下,老臣可否同去!”驺奉神态之中充满了希冀。
  这可是亩产几千斤的粮食,谁不想亲眼第一时间去看看?更何况,蓝田大营还有他一直想诱拐的赵泗以及出海归来的船员。
  始皇帝点头,蒙毅亲自扶驺奉上车,士卒拱卫,战车随行,直指蓝田。
  眼下的蓝田大营之中,一同耕种的士卒,还有船员,乃至于赵泗和王离,都无心其他事物,一同围在地头,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
  现在三种新粮已经成熟,产量之高已经可以预见,就等着收割确定具体产量,这谁还能干的下去其他事?
  赵泗自己也都看不下去书了,他不是没见过红薯土豆,可是换了一个环境,意义却大为不同。
  这上面寄托的,不仅仅是万千黎庶的生命,还有大秦的未来。
  赵泗甚至有一种未知的忐忑,他知道,如果红薯土豆玉米的产量不会下跌,他百分之百可以青史留名,而且历史地位会很高很高。
  他也知道,站在大秦边缘的他,这一次,历史将会为他而改变,诸夏之地将迎来全新的命运。
  这是何等的神奇,从一个旁观者成为推动历史改变的关键先生,尤其是在赵泗知道上下两片历史脉络的情况下,他甚至已经开始在想后世之人该如何吹捧自己的功绩。
  包括王离,亦是如此!
  哪怕他是大秦最大的三代,此刻也逃脱不掉那种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忐忑不已的见证感。
  “你们说,究竟能亩产多少斤?”
  “我猜红薯亩产得有六千斤!”
  “我猜四千斤!”
  一群人七嘴八舌,久久不能平静,直至始皇帝的车架驾临蓝田,始皇帝自驾撵之中走出。
  原本叽叽喳喳的地头瞬间恢复宁静,士卒,船员,王离,赵泗,都恭敬的于一旁躬身行礼。
  始皇帝没有任何表情,对于众人的行礼也没有任何回应。
  只是在蒙毅和驺奉的陪伴下,走向那片自己看了许多次的田地。
  黄澄澄的玉米……葱绿的红薯藤,枯黄的土豆茎叶。
  始皇帝熟悉无比的来到地头,掰下一颗玉米,被微微举起的玉米在太阳之下反射出润泽,仿佛在闪闪发光。
  不顾玉米茎叶的摩擦和刺痛,始皇帝径直穿过,蒙毅见状赶忙开路,始皇帝就这样走在其中,宛若在巡视自己的帝国。
  亩产!三百斤!生长速度倍短于小麦!
  穿过玉米地,来到红薯地和土豆地的交界处。
  始皇帝蹲下身子,拒绝了蒙毅递过来的工具,亲自以手起之!
  一株红薯藤,下面直溜溜挂着七个大红薯。
  一株土豆,下面滴溜溜挂着五个拳头大小的土豆。
  始皇帝将玉米放在一旁,一手拿着亲手挖出来的红薯,一手拿着土豆,微微抬头,看向广袤的种植着红薯土豆的耕地。
  这!仅仅是一株!
  始皇帝知道,蒙毅带回来的奏折并不是虚报!
  始皇帝又看向躬身于一旁的赵泗和船员,记忆恍惚回到了徐福出海那一日,宛若海上城池的百艘巨船,密密麻麻的出海童子,工匠,耕夫!
  他们即将踏足海外,迈出天地四极,为自己寻找虚无飘渺的长生不老药。
  尔后一去,渺无音讯。
  直至,琅琊港口,赵泗带着十几艘海船靠港归来。
  自己夹杂着无奈的质询,没有仙山,没有仙人,没有长生不老药,好在,还有一点小惊喜,那个不负王命归来的小伙子,带回来了三种新粮,并且声称其中两种亩产五百斤。
  亩产五百斤啊……
  尽管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亩产五百斤也足够惊喜了。
  始皇帝从未想过,赵泗这小子憋了个大的,这哪里是五百斤?分明是将近十倍的产量。
  始皇帝看着赵泗,他依稀记得那一日的对话。
  这个小伙子并没有带回来自己的长生不老药。
  可是,他却带回来了大秦的长生药!



第八十五章 为朕驾车!
  “彩!”
  始皇帝手里紧紧的握着红薯和土豆,仿佛握住的就是大秦的未来。这可是亩产几千斤的农作物。
  哪怕是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的始皇帝也难以克制内心的喜悦,尽管红薯和土豆的缺陷很多。
  放下红薯土豆,始皇帝又拿起玉米。
  和红薯不同,玉米是能够成为主粮的存在,产量却远高于现在的五谷,始皇帝微微举起,脸上洋溢着笑容。
  赵泗莫名其妙脑海中浮现出玉米大帝的经典照片,这一刻仿佛交相呼应。
  始皇帝红薯土豆玉米三个挨个盘了一遍,才想起来周遭众人,摆手示意起身。
  赵泗等人这才起身,始皇帝走到赵泗面前,高出赵泗半个头的始皇帝微微低头,看着面前脸带笑容的赵泗开口:“晚几天收割可有妨碍?”
  “只要不下雨,几天时间,并无大碍。”赵泗开口回答。
  因为数量庞大超乎预料的产量,红薯玉米土豆三种新粮的意义也不在简单。
  他们不仅是海外泊来的新作物,同时,也是天命!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红薯土豆玉米的收割,当然要昭告天下,上祭先祖,下谓黎庶,祷告山川,在天地,百官,先祖,黎庶,所有人的见证下收割。
  始皇不死,六国只敢暗戳戳的搞点小动作。
  要么是没有任何成功可能的刺杀,要么就是所谓的舆论攻势,神神鬼鬼那一套。
  六国余孽把控地方舆论,大秦不能触及天下乡里,除了关中地区以外,大秦先天处于舆论劣势地位。
  秦法被曲解,秦律被滥用,本地贵族压榨本地百姓最后将矛头指向始皇帝是他们屡试不爽的手段。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货币的更改让多少六国余孽借此牟利,并且将责任推卸给始皇帝?压榨百姓的是当地贵族,承担一切怒火的却是大秦。
  更不用说,行同伦,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六国余孽又是如何添油加醋,眼下的始皇帝,出了关中就是暴君的代名词,眼下的大秦,亦可谓声名狼藉。
  六国百姓在大秦一统之前就没有受到过压榨么?事实或许并非如此,实际上大秦一统天下以后收缴贵族田地,除了用来赏赐关内秦人以外,六国本地百姓亦因此而授田。
  大秦,包括始皇帝,在舆论上处于不折不扣的下风。
  毕竟一国之口,抵不过六国之口。
  哪怕始皇帝一统天下亦是如此,六国虽然被摧毁,但是嘴还在,不敢造反是出于对秦国强大武力的尊重,舆论上他们却重拳出击。
  而眼下,这三种新粮,毫无疑问就是不折不扣的绝地反击!
  天命!在秦!
  若非如此,为何赵泗不同徐福留在扶桑?
  若非如此,为何赵泗能够在百死一生的海上波涛之中死里求生?
  若非如此,为何赵泗能够穷极天地,带回来亩产几千斤的神粮?
  这三种新粮不仅能够缓解大秦目前剧烈的压力和矛盾,也能够大幅度改善大秦的舆论处境。
  如今三种新粮的高产已经板上钉钉,不管出于任何角度,大秦都有必要打出逆转舆论的第一拳。
  始皇帝转头看向驺奉,驺奉脸上亦是满面春风。
  “陛下,十日之内,风和日丽!”
  驺奉,阴阳家当代代表人物,观星是核心技能,他说十天之内不会下雨,那就一定不会下雨。
  “善!”始皇帝颔首,尔后同蒙毅一同,离开田地。只不过手里的红薯土豆和怀里的玉米却没有放下。
  赵泗默默的让开道路,打算目送始皇帝离去,却不料被始皇帝当场点名。
  “随朕同去!”
  始皇帝开口,赵泗即刻躬身领命,亦步亦趋的跟随在始皇帝脚步之后。
  直至来到驾撵之后,始皇帝却并未上车,也没让蒙毅继续为自己驾车,而是看向赵泗开口问道:“近来可学会驭马驾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1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5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始皇家的好圣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