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827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其余诬告朝廷重臣的奏书,朕会一一查看,一一惩处。”
  他又看向孔尚贞,脸上露出笑容:“至于孔先生如何安置,朕还需要考虑一段时间,孔先生且在建康住一些日子。”
  他顿了顿,问道:“孔先生是要住在礼部会馆,还是要住在崇圣侯府,认认亲?”
  孔尚贞心中犹豫了许久,最后低头,选择了后者。
  他走到崇圣侯孔贞应身前,拱手行礼,神色复杂:“拜见叔父。”
  两个人年纪是有差距的。
  事实上,孔尚贞比孔贞应该要年长几岁,但是孔贞应不是长房,而是出身幺房,所谓幺房出长辈,他的辈分,就比孔尚贞大一辈。
  崇圣侯笑呵呵的看着面前这个大侄子,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
  “衍圣公客气。”
  ……
  一场朝会,很快散去,临散会之前,皇帝看了一眼赵昌平,起身道:“赵相来一趟甘露殿,其他人散了。”
  说罢,皇帝负手离开。
  赵昌平躬身行礼,等众人散去之后,他一路来到宫中,进了甘露殿里。
  刚进甘露殿,他还没有看见皇帝,就看到沈恒,正坐在一张桌子后面,提笔写着什么。
  赵昌平回过神来,对皇帝躬身行礼。
  “老臣赵治,拜见陛下。”
  皇帝这会儿刚换下朝服,见到赵昌平之后,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
  等赵相落座之后,皇帝才笑呵呵的说道:“朕听说,赵相与崔光显,起了些冲突。”
  赵治低头,也没有隐瞒,沉声道:“陛下,最近朝会上,诋毁沈毅以及淮安军的事情,罪魁祸首,就是那崔煜!”
  皇帝笑道:“但是他本人,毕竟什么都没说。”
  “没有留下把柄。”
  赵昌平沉默不语。
  皇帝静静的说道:“赵相不要着急,朝廷里需要有一个崔光显,不然那些心怀鬼胎的人没了依靠,散的到处都是,反倒不好看住他们。”
  “赵相且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不必理会他们。”
  赵昌平躬身应是。
  紧接着,皇帝跟赵昌平,商量了一下户部钱粮的事情,等到公事商量的差不多了,皇帝才喝了口茶,开口道:“还有一件事。”
  赵相低头道:“陛下请说。”
  皇帝静静的说道:“沈毅的意思是,要让孔家小宗入大宗,赵相怎么看?”
  赵昌平微微皱眉,想了想之后,低头回答。
  “臣以为……”
  “不妥。”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兖州势危
  所谓小宗入大宗,就是指让建康崇圣侯一脉的人,入主曲阜,成为曲阜孔家的大宗。
  这的的确确是沈毅的意见。
  当时沈毅跟皇帝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只是想要给孔家一些惩罚,不至于让孔家反复横跳,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但是这件事,其实是有一些不太好的影响的。
  因为……它违逆了宗法制。
  如果皇帝同意了这个方案,并且点了头,那么朝廷上下的官员不仅会反对,还会多想。
  多想什么呢?
  他们会联想到皇后娘娘无子,联想到惠妃娘娘所出的皇长子李望。
  假如将来有一天,皇后娘娘诞下皇子,而皇帝执意立长子李望,这也是小宗入大宗。
  是违逆几千年宗法制的。
  赵昌平很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可以从崇圣侯府子孙之中,选一个孔家六十五代子弟,过继给孔尚贞……”
  “孔尚贞不必封衍圣公,将来这个孩子长成,承继家业之后,再授衍圣公。”
  皇帝轻轻的看了一眼赵昌平,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宗法制,在这些儒家门生眼里,牢不可破。
  哪怕是赵昌平这种明显偏向沈毅的,也不同意沈毅的这个方案。
  皇帝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之后,点头道:“赵相说的也有道理,朕会酌情考虑。”
  他看着赵昌平,开口道:“北边的淮安军,正在攻打兖州府,这个时候,前线的钱粮补给不能断,户部派个侍郎或者郎中过去,主理前线军队钱粮罢。”
  说到这里,皇帝顿了顿,开口道:“朕那市舶司的银钱,这两年可以临时拨给户部使用,赵相拿着这些钱,让人多采买一些粮食,以为军用。”
  皇帝陛下缓缓说道:“现在淮安军势头正好,不能让沈毅打着打着,没了吃用。”
  这几年时间,市舶司替洪德皇帝,着实赚了不少银钱。
  几年时间下来,宫中的内帑,已经十分充裕,皇帝拿着这些钱,也的的确确办了不少事情。
  本来,这种已经吃下肚的油水,任谁都是不太愿意吐出来的,但是现在,一切以北伐要紧,皇帝陛下也不得不慷慨解囊,往外吐一点金币出来。
  听到皇帝这番话,赵相公心中欢喜,低头拱手道:“陛下圣德,微臣遵命!”
  皇帝陛下微微一笑:“朕不出钱,便不圣德了,是不是?”
  赵相公尴尬一笑,没有说话。
  皇帝打了个呵欠,开口道:“高明,替朕送一送赵相。”
  赵昌平拱手告退。
  等到高太监送着赵昌平离开之后,皇帝慢悠悠的走到了沈恒旁边,笑着问道:“方才朕与赵相说的话,都记下来了么?”
  沈恒连忙起身,低头恭谨道:“回陛下,微臣都记下来了。”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问道:“知道为什么你家兄长想让孔家易宗,你这个师伯却不太愿意么?”
  沈恒想了想,然后微微摇头。
  “微臣不明白。”
  “因为你家那个兄长。”
  皇帝呵呵一笑。
  “全然不像是个读书人。”
  ……
  兖州府。
  建康的风,还没有吹到兖州。
  这会儿,正在还在袭扰兖州的沈毅,并不知道建康朝廷里的状况。
  或者说,他不知道建康的准确状况。
  老实说,如果沈毅知道建康那些大头书生在背后这样攻讦自己,他说不定会骑马返回建康,跟那些文官当面碰一碰。
  毕竟要说出身,他沈毅是正经的二甲进士,还是个翰林官,朝廷里那些王八蛋,论文凭真没几个比他高,他也没有必要去怕谁。
  不过现在,他绝大部分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兖州城上。
  这天晚上,是淮安军第七天攻兖州。
  右路军是张猛指挥带队,左路军,则是换上了钟明。
  此时钟明的玄甲卫,人数已经达到两百多人,而且经历了数次战阵之后,这支玄甲卫已经基本上成型,不管是个人素质还是战斗意识,都已经合格。
  是夜,中军的炮营依旧率先达到预订的位置,开始炮轰兖州城。
  经过六七天时间的“实训”,此时的炮营炮手,对于这种新式炮弹,掌握的已经得心应手。
  在一箭之地之外设炮,虽然不至于达到每一颗炮弹,都准确在城楼上人堆里炸开,但是已经可以保证五成左右的爆炸率。
  这就已经很够用了。
  毕竟炮阵设在一箭之地以外,兖州的弓弩基本上威胁不到,只有大型的床弩,以及兖州城墙上的火炮,可以威胁到炮阵。
  但是炮阵距离兖州很远,火炮也是相对分散的。
  淮安军的火炮,不用瞄准,直接往城楼上打,还是相对好打的,但是准头本就不行的床弩以及实心弹火炮,想要准确打到火炮,就比较困难了。
  虽然兖州城上,也有那种经验丰富的老炮手,但是炮轰兖州整整七天时间,炮阵只折损了一门火炮,至于炮手,只有两个人受伤,没有阵亡。
  可以这么说,就目前而言,齐人是没有办法反制这种火炮的。
  当然了,也有反制的法子,只是他们不太敢用。
  如今,沈毅所部已经抵达兖州一段时间了,兖州的齐军就算再蠢,也能够知道淮安军的大致兵力,如果是沈毅在主持兖州防务,这个时候他大概会趁着某天晚上,直接大开城门,放弃守城,用骑兵直接攻取淮安军的炮兵营地。
  双方兵力差距并不大,没有一直挨打的道理。
  这么短距离冲阵,炮阵没有办法快速后撤,说不定还可以抢几门炮回去。
  不过一年多时间来,齐人在沈毅手里吃了太多的亏,而且现在朝廷的援兵未至,这些兖州守军,已经没有人敢承担责任,只敢当乌龟,据城固守了。
  随着一枚枚炮弹,打向兖州城楼上,炮弹炸开,弥漫着火药味和一股莫名的辛辣味。
  这些辛辣味很快在城楼上扩散,让城楼上守城的齐军,几乎睁不开眼睛。
  钟明这会儿,已经穿上了沈毅送给他的甲胄,他拔出腰间的佩刀,怒喝一声:“玄甲卫,与我冲阵!”
  两百多玄甲卫,紧随其后,趁着城楼上的齐人被控制住,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几乎是冲到了兖州城下,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搭设云梯。
  钟明依旧一马当先,因为今天晚上是第一次使用带辣椒末的开花弹,效果相当不错,竟然被他们几乎没有什么阻碍,就登上了兖州城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8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7/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