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741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陈幼娘有些害羞,低着头摸了摸肚子,轻声道:“不碍事的,嫂子说了,现在多活动活动才好呢,将来的孩子康健一些,你看渊儿,便没有怎么生过病。”
  “对了。”
  陈幼娘问道:“今天陛下说,要封渊儿做承直郎,这是个什么官职?”
  沈恒微笑道:“正六品呢,比我这个叔叔,品级还要高一些。”
  陈幼娘连连惊叹。
  沈恒跟妯娌两个人说了几句话之后,便在陈幼娘的带领下,去拿了一提方糕,提在手上,然后走出家门,朝着赵家走去。
  这会儿刚好是傍晚时分,沈恒走到赵家的时候,赵家已经有人等在门口,直接把他迎了进去,带到了赵尚书的书房里,见到了正在读书的赵昌平。
  沈恒走了进去,先是把东西放在一边,然后毕恭毕敬的拱手,低头行礼:“拜见师伯。”
  赵尚书放下手里的书卷,抬头看了看沈恒,微笑道:“猜到子常今天要来,特意回来的早了一些。”
  沈恒这才把方糕提起来,放在了赵尚书旁边,开口道:“听说师伯喜欢吃方糕,让家里人做了一些,给师伯带来了。”
  赵尚书有些诧异:“家里人做的?”
  “是。”
  沈恒微微低头道:“内人手巧得很,什么都会一点。”
  赵昌平连连点头,一边把方糕收起来,一边示意沈恒坐下,等沈恒落座之后,他才问道:“近来在中书舍人科,感觉如何?”
  “尚好。”
  沈恒连忙回答道:“前辈们都很照顾小侄,差事也没有什么难办的,只是经常久坐,有时候觉得身子都僵了。”
  赵昌平摇了摇头,笑着说道:“非是他们照顾你,是因为不敢招惹你。”
  “你家兄长,可是三品兵部侍郎,手提重兵,中书舍人科那些七品官,哪个敢惹你?”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感慨道:“当年,师伯刚刚补缺的时候,也是补了京官,不管到哪个衙门,都得给人家陪着笑脸,一年一年慢慢苦熬,好不辛苦。”
  “师伯还是熬过来了,你家老师,便受不了这种日子,干脆辞官不做,回江都教书去了。”
  沈恒连连点头,他抬头看了看赵昌平,低声道:“师伯,今日……”
  赵昌平微微摇头,打断了他的话。
  “子常想问什么,师伯大概猜的出来,无非是想问,陛下今天为什么突然去了一趟沈家。”
  沈恒低头:“原来师伯已经知道了。”
  “何止是我知道。”
  赵昌平微微摇头道:“龙辇从正门出宫,仪仗俱在,一路到了沈家门口,现在大半个建康城恐怕都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沈恒看着赵昌平,问道:“那师伯可知道,到底是因为……”
  “不知道。”
  赵尚书微微摇头,开口道:“此时非但是师伯不知道,恐怕朝廷里的宰相们也未必能知道,不过现在有一点可以确定。”
  “这对沈家来说,是福非祸。”
  赵尚书拍了拍沈恒的肩膀,轻声道。
  “放宽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陛下是圣主明君,不会做没来由的事情,想来等个一两天,最多两三天时间,就能见分晓了。”
  沈恒连忙低头道:“是,多谢师伯指点。”
  ……
  事实上,并没有等两三天的时间,第二天上午,沈毅写给朝廷的奏报,就送到了建康。
  依旧是两份,一份送宫里,另一份送朝廷转交中书。
  以陈靖为首的议事堂的中书宰相们见到这份奏报之后,都是瞪大了眼睛,目光里满是不可置信。
  不过,因为昨天皇帝出宫的消息,几乎传遍了建康的官员圈子,因此这几个宰相已经有一些心理准备了,只是吹胡子瞪眼,并没有太过出格的举动。
  等到五位宰相都看完这份文书,宰相,陈相默默站了起来,神色平静:“诸位,不管这奏书上内容是真是假,咱们都要一同进宫,见一见陛下了。”
  崔煜崔相深呼吸了一口气,声音有些晦涩:“年初朝廷并未让淮安军攻齐,这沈毅……”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旁已经站了起来的宰相谢旻打断,谢相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笑呵呵的看了看崔煜一眼,开口道:“崔相,年初那份让沈毅便宜行事的圣旨,你可是看过的。”
  “现在想不认了不成?”
  崔煜闷哼了一声,开口道:“谢相,我并非要不认,只是便宜行事也有个范围!难道凭便宜行事几个字,他带兵调头谋逆,也是……”
  “好了。”
  听他越说越离谱,陈靖低喝了一声,打断了他的话,开口道:“崔相,这种时候,你要是还乱说话,陛下怪罪下来,没有人能护得住你。”
  崔煜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有点不太对劲,他很快调整了过来,开口道:“陈相误会了,我并非是对沈毅这个人有什么不满,只是担心我大军孤军深入北齐境内,要是被齐人围在徐州,何以得出?”
  陈靖面色平静。
  “这一切,要见了陛下之后,再说。”
  谢相笑呵呵的看了看崔煜一眼,开口说道:“等会见了陛下,崔相如果敢把刚才说的话,在陛下面前再说一遍,从此之后,老夫唯崔相马首是瞻。”
  崔煜被他阴阳怪气了一句,有些抹不开面子,闷哼了一声,撇过脸去。
  岳谦,余芳两位宰相,都是笑呵呵的站在一旁,没有掺和进来。
  很快,中书省五位宰相,就带着沈毅的奏书,一路进了宫里,来到了甘露殿之中,见到了正在读书的皇帝陛下。
  五人纷纷低头作揖行礼。
  “臣等,拜见陛下。”
  洪德皇帝抬头一看,五个宰相整整齐齐的站在自己面前,他被吓了一跳,连忙站了起来,笑着说道:“什么样的大事,竟然能够惊动朕的五位宰辅一同前来?”
  虽然皇帝表演有些“做作”,但五位宰相还是只能陪着他演戏,首相陈靖迈步上前,手捧文书,开口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淮安军在北方大捷,大破齐人,收复重城徐州!”
  见他这么说,几位宰相也只能跟着拱手,向皇帝道贺。
  皇帝陛下眨了眨眼睛。
  “什么?淮安军不是不成气候么,如何竟能占了徐州城?”
  “不成气候”这四个字,是某位宰相在两年前,公然说出来的话,此时被皇帝有些“阴阳怪气”的说出来,颇为刺耳。
  皇帝皱着眉头,开口道:“莫不是弄错了,还是说淮安军谎报军功?”
  陈靖无奈低头,开口道:“陛下,此等军国大事,沈侍郎应该不敢瞒报。”
  “请陛下,看过沈侍郎递上来的奏报之后,再行决断。”
  皇帝伸了个懒腰,这才从陈靖手里接过这份文书,打来“认真”的看了一遍之后,便随手放在了一边,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淡淡的看了看面前的五个老头。
  “既然诸位宰相都觉得此事不假,那就议个章程罢。”
  “是派淮河水师出兵接应淮安军回来,还是……”
  皇帝语气平静。
  “还是挥师北上,彻底占领徐州府。”



第九百九十三章 最稳的宰相
  五位宰相不约而同的互相对望了一眼。
  然后,其中四位的目光,都落在了陈靖陈相身上。
  陈靖没有办法,只能上前一步,微微低头,拱手道:“陛下,淮安军将士既然已经拿下了徐州,自然没有这么轻易撤回来的道理……”
  能够站在这里的,没有一个是蠢人,几位宰相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被推出来的宰相陈靖,咬了咬牙之后,开口道:“老臣以为,只要时机合适,便可以出兵北齐,呼应淮安军,彻底占领徐州府,进而以徐州为基础,缓缓图谋故地。”
  皇帝摸了摸下巴,看向陈靖身后的四位宰相,忽然笑了笑:“四位也是这么想的?”
  四位宰相都默默上前,犹豫了一下之后,纷纷拱手道:“陈相所言,便是臣等所想。”
  “啧。”
  皇帝微笑道:“众口一词啊。”
  “难得本朝的议事堂这样团结一致,先帝朝时,议事堂从来都是吵作一团,没个定处。”
  说到这里,皇帝眯着眼睛说道:“既然这样,那么事情就这么说好了,将来诸位相公不可反悔。”
  陈靖低头道:“陛下,具体应该怎么打,是不是派淮河水师北上,前线的指挥权究竟归属于谁,是不是还要请兵部的官员过来,一同议一个章程出来?”
  皇帝微微点头,忽然笑了笑,开口道:“是要慢慢商量出一个章程出来,诸位相公也都不要站着了。”
  “高明。”
  皇帝招了招手,开口道:“搬五把椅子过来,给几位相公赐座。”
  高太监恭敬点头,很快让人搬来了五把椅子,放在了几位宰相身后。
  不同于沈毅来的时候做的小墩子,这五把椅子都是有靠背的,算是宰相的专属福利了。
  等几位宰相坐下来之后,皇帝神色平静,开口道:“方才陈相说的不错,打仗这种事情,急不得,需要仔细讨论出一个章程出来,才好实行。”
  “朕的意思是,议事堂与兵部,还有五军营的将领们,都坐在一起商量商量,好好讨论一段时间,等商量出一个具体的章程,诸位相公都觉得好的章程之后,再呈报给朕,这样朕也能省点心。”
  他看向几个老头,笑着说道:“如何?”
  陈相惊疑不定的看了看皇帝。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皇帝陛下,依旧是在阴阳怪气。
  不过听了一会儿之后,他发现皇帝似乎是认真的。
  犹豫了一下之后,陈靖开口问道:“陛下,是否要给个出章程的期限?免得误了前线战事。”
  “前线战事无碍。”
  皇帝摆了摆手,笑容温和:“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打仗不是闹着玩的小事情,诸位慢慢商量,有个结果之后,立刻告知朕就是了。”
  说到这里,皇帝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开口道:“除了北伐的章程之外,还有一件事情,朕要提一提。”
  几个宰相都低下了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1/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