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706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顾先生默默点头,又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
  等到马车快要到建康城的时候,小老头抬头看了一眼沈毅,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把嘴边的话说出口。
  就这样,沈毅把他送回了大义坊,然后自己才回了家里。
  他的家中,姜大少姜明,已经等待许久,见沈毅回来,姜大少兴冲冲的奔了过来,对着沈毅利落的抱了抱拳,行礼道:“沈叔!”
  沈毅见他行抱拳礼,哑然一笑。
  姜尚书是文官,姜明这个散官也是,文官和文人见面,一般都是拱手行礼,只有军中武人,或者是江湖中人,才会行抱拳礼。
  很显然,姜大少已经把自己当成武夫了。
  “你伤养好啦?”
  沈毅笑眯眯的问道。
  “早已经大好了,大父让我来给沈叔,还有婶子拜年。”
  沈毅无奈摇头。
  他被人称为叔叔倒也罢了,要是陆若溪被这么个大个子当面喊婶子,怕是会气的不轻。
  姜明抬头看着沈毅,又问道:“沈叔什么时候回淮安去?还是十六么?到时候叫上我。咱们一同回去!”
  沈毅微微摇头,笑着说道:“今年我回去的日子还没有定下,你也不用着急,多在建康养一养。”
  姜明“啊”了一声,然后挠了挠头:“沈叔十六不回淮安?”
  沈毅点头:“估计要延后一些时日。”
  “有些事情要办。”
  沈毅在淮安军中,出了起到核心作用之外,还有一部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后勤。
  他需要在建康,尽可能的多搞一些甲胄,火药火器,还有要把扩军的圣旨,给一并带回去。
  需要他办的事情,还有很多。
  “那过完上元节,小侄便自己回去了。”
  姜大少咧嘴一笑。
  “离开军中半个多月,小侄已经有些想念薛将军他们了!”
  沈毅先是一愣,随即释然一笑。
  “也好,到时候你先自己回去。”
  “这几天你在建康,不妨到处问问从前的朋友故旧,还有哪些士族子弟,问问他们……”
  沈老爷面带微笑。
  “有没有想去淮安从军的。”



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场面
  原本沈毅,对于建康城里的这些衙内公子们,并不怎么看好,觉得他们除了在秦淮河睡女人之外,一无是处。
  但是通过赵蓟州还有姜明二人,沈毅对于这些二世祖们,略有一些改观了。
  不敢说所有的二世祖,最起码一些主动要参军北伐的二世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血性在身上的。
  当然了,如果真有人愿意跟姜明一起北上,真到了军中,沈毅也不可能像用姜明一样用他们,大概也是给他们放在后军中让他们跟着混一混。
  沈老爷真正要的不是这些二世祖们能立多大的功劳,而是需要他们背后的能量。
  毕竟北伐想要成功,就先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姜明立刻点头,对着沈毅抱了抱拳,笑着说道:“今年回来之后,跟不少同龄人说了说在淮安的事情,他们都有想要跟我同去的念头,沈叔肯要他们再好不过,我这就去问他们。”
  沈毅微笑道:“记着要让他们都回家问一问家里人,家里人同意了,才能一起去淮安。”
  姜明点头。
  “沈叔放心!”
  看着这个“大侄子”拍着胸脯离开,沈老爷笑着把他送到了家门口,这才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
  他的书房的桌子上,已经堆了七八份文书。
  大多是淮安那边的事情,还有邸报司送来的一些必须要他亲自看到的情报。
  现在的沈毅,也是一方势力的主心骨了,虽然没有像皇帝那样,每天忙的那么夸张,但是的确有很多事情,非要他点头不可。
  这是必须要把握在手里的核心权力,一旦这部分权力外漏出去,那么淮安就不一定全然听他的了。
  沈毅坐在桌子上,翻看了第一份文书。
  是凌肃送来的,文书里说,想要在上元节后立刻征兵,补充西线损失的将士。
  沈毅想了想之后,便在上面用黑笔写了一个“可”字,稍后让蒋胜给他寄了回去。
  后面的文书,也是这样,需要他一一处理。
  ……
  转眼间,又是好几天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洪德十三年的上元节,这天,沈毅夫妻两人,带着两个孩子,去秦淮河畔转了转,不过并没有转太久,只是远远的看了看灯火通明的秦淮河畔,吹了吹夜风,便回家去了。
  回家的马车里,陆若溪抱着沈桑桑,微微叹了口气,有些埋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过一过上元节,去放一放花灯。”
  沈毅怀抱着大儿子,也有些无奈,微微摇头道:“再过几年罢,再过几年可能就好了。”
  现在的沈毅,时刻处于危险状态。
  北齐从来没有放弃过要杀他,甚至没有放弃杀他的家里人,心里上元节这种热热闹闹的场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概率都跟他们家无缘了。
  毕竟人流量太大,真正进入其中,不要说沈毅自己的那些个随从,就是内卫,也不一定能够完全保证他们一家人的安全。
  沈夫人低头理了理女儿的头发,抬头看着沈毅,开口问道:“夫君还是明天就走?”
  沈毅微微摇头:“明天不走。”
  “明日开朝廷,我还有很多事情,要跟朝廷里掰扯,估计要多留一段时间。”
  陆若溪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化成了叹息。
  “有时候,妾身私心想着,夫君能够安稳一些,你一个两榜进士,却天天在外面操忙奔波。”
  沈毅看了看自己怀里已经困得睡着的儿子,又看了看陆若溪怀里睁着大眼睛的沈桑桑,微微叹息道:“夫人,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的。”
  “我现在有能力去做,如果贪懒不去做,将来倾覆,大祸就是落在渊儿,落在桑桑头上。”
  “《燕闻录》我也与夫人看过,夫人几次垂泪,看不下去。”
  沈毅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我不想将来,还有人写一本建康见闻录出来,更不想儿女,身在书中。”
  “我非是要拦夫君。”
  沈夫人拉着沈毅的手,默默说道:“有时候,只是想让夫君也歇一歇。”
  “不碍事。”
  “关键,就是这几年的时间了。”
  沈毅眯着眼睛说道:“这几年把事情做好,将来便是大势碾压,我就不用我这么忙碌了。”
  沈夫人默默点头。
  “夫君是了不起的大英雄。”
  她突然轻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抬头,静静的看着沈毅。
  沈老爷被这一句话说的,心中大动,他握紧了陆若溪的手。
  “多谢夫人体谅。”
  ……
  第二天,建康朝廷结束了长达半个月的假期,正式结束了休沐。
  文武百官便在德庆宫朝拜天子,参与开年来的第一次大朝会。
  沈毅自然也在其中,不过他并不是来议事的,也不是为了奏本,而是要在一些衙门办事。
  因为刚开年,各衙门积攒的事情都不少,因此大朝会并没有进行特别长,基本上就是皇帝说说话,勉励勉励大家伙,就各自散了,回归衙门办差。
  散了朝会之后,沈老爷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径自来到中书省,要拜见中书的几位宰相。
  现在的沈老爷已经是三品官,而且不是寻常的三品官,地位以及影响力,差不多与六部侍郎比肩,而且实权极大,大到即便是宰辅,也不好不见他。
  因此,沈毅只在中书门外等了差不多盏茶时间,就被中书的一个小吏请了进去,逮到了宰相陈靖的公房里。
  不过这位中书首魁此时并不在公房之中,不知道去哪了,沈毅又等了盏茶时间,这位首相才从外面进来。
  沈老爷这会儿正坐在椅子上,蹭中书省的茶水,见到这位宰相走了进来,他连忙起身,拱手行礼道:“兵部沈毅,拜见陈相公。”
  陈靖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并没有直接坐下,而是抬头饶有兴致的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年轻人,笑了笑:“没记错的话,沈侍郎很少到中书来。”
  沈毅微微低头道:“回相公,下官未受命,不敢来中书,怕扰了诸位相公打理朝事。”
  陈相眯了眯眼睛,这才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微笑道:“不必拘着,坐下来说话罢。”
  沈毅道了声谢,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上,抬头看向眼前这位首相。
  明明是五六十岁的年纪,头发只略微有一些灰白,但是精神头很好,看起来甚至只像是四五十岁。
  陈靖这会儿,也在打量着沈毅,看了一会之后,他才问道:“沈侍郎这一次到中书来,所为何事啊?”
  沈毅缓缓说道:“回陈相,陛下年前说,要淮安军再扩军两万,一共达到五万人,以拱卫朝廷,下官至今没有接到圣旨,没有接到中书的文书,也没有兵部的文书。”
  “因此就想过来问一问,文书什么时候下来,下官好着手布置淮安征兵的相应事宜。”
  不管是圣旨,还是中书的文书,亦或是兵部的文书,都是要从中书这里出去,或者说是要从兵部这里走一遍的。
  因此,沈毅想要尽快拿到这份公文,就必须要到中书来问。
  陈相爷捋了捋胡须,思索了一番之后,开口道:“年前,陛下的确说了这件事,也让人拟了旨,不过……”
  他看向沈毅,缓缓说道:“那时候已经是年底,其他几位宰相还有没看过的,因此沈侍郎需要再等几天,圣旨才能下去。”
  “圣旨下去之后,其他相应的文书,也会一并送到沈侍郎手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6/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