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这就安排下去。”
高明正准备下去办事,却被皇帝叫住,皇帝看了高明一眼,问道:“这件事,你怎么看?”
高明低头道:“奴婢以为,沈主事猜想的可能性最大,不过也还有另外一些可能。”
皇帝微笑道:“什么可能?”
“有可能,是我朝有人想要借此毁去沈毅这个朝堂新贵,比方说沈主事曾经得罪过的范家,杨家以及……”
“以及安平侯府。”
“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些人都不蠢笨,没有理由落这种无用手。”
“另外一个可能就是……”
高太监压低了声音,开口道:“是沈主事自己自说自话,自己安排了这出唱本……”
皇帝来了兴致,问道:“动机呢?”
高明显然已经胸有成竹,他微微低头道:“陛下也知道,我朝中人能够被齐人注意到并且着手布局的,往往都是三品或者四品以上的重臣,再不然就是一些影响很大的名仕,如果沈主事能在这个时候就被齐人算计,就说明他在齐人心里份量极重。”
“反过来说,他就是对我朝极为重要之人……”
“如果是沈主事自己自说自话,奴婢以为动力很简单,无非是为了抬高他在陛下心里的地位……”
高明还想继续说下去,皇帝就摆了摆手,淡淡的说道:“你呀,阴暗里待的太久了,想什么事情都往阴诡处想,沈毅干不出来这种事。”
说到这里,皇帝顿了顿,他看向高明,忽然加重了语气:“朕以为,就是齐人给他送的礼。”
说完这句话,皇帝挥了挥手:“好了,你下去办事罢。”
高明一愣,然后深深低头:“奴婢明白了。”
皇帝的话说的并不是怎么隐晦,这种程度,高明这个大太监自然是能听得出来的。
皇帝说,他认为是齐人干的。
那么无论这件事情到底是谁干的,是谁给沈毅家里送的礼物,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从现在开始,不管内卫怎么查,查到了什么,这件事就是齐人干的,铁板钉钉。
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最起码陈国境内如此。
而皇帝陛下这么做,目的也不难猜。
无非是要拿住沈毅的一个把柄,一个已经逼近致命程度的把柄。
将来有朝一日,沈毅这个人变得不好掌握,或者不好用了之后,皇帝或者内卫,就可以把这件事情翻出来,旧事重提。
这样就可以给沈老爷安插一个“通齐”的罪名了。
而且这个罪名,还绘声绘色,有理有据。
想到这里,高明心里由衷的生出了佩服之心。
自家这位皇帝陛下,虽然年纪不大,但不管是心机城府,还是行事手段,都已经很到位了。
既有帝王之心,也有帝王之术。
大陈……
要迎来英主了。
高太监心里这样想。
但是当他走出甘露殿,朝着内侍省走去的时候,心里没来由的又想到了中午才过来找他的沈毅。
那个同样年轻的年轻人。
高太监停下了脚步,他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宫外,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现。
这个把柄……
是不是那个年轻人主动递过来给陛下的呢?
借授天子以柄,让天子对他彻底放心……
想到这里,高太监心里越想越觉得古怪……
因为沈毅碰到了这件事情,原本是没必要这么急着惊动宫里的。
他如果想要自己干干净净,完全可以毁掉那些赃物,然后矢口否认这件事,反正这些礼物从头到尾,没有他沈毅的半个笔迹,半个印章……
他是可以不认的。
想到这里,高太监愣在了原地,只觉得有一道闪电,在他的脑子里炸开,然后他从头到脊椎骨,都觉得一麻。
“应该……”
高太监喃喃低语:“应该不至于罢……”
他在心里安慰自己。
“沈毅多半是没有经历过大事,所以碰到这种事情才会惊慌失措,才会找到宫里,让内卫给他洗脱嫌疑……”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种城府的,不会的……”
高太监努力让自己相信这个推断。
然后他又想起了自家的皇帝陛下。
似乎……与沈毅同岁……
这位大太监呆呆地走回了内侍省,一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呆了许久。
许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对两个小太监吩咐道。
“让内卫派个人来一趟……”
第五百一十二章 查明了真相!
报备上去之后,沈毅便拍拍屁股回家了。
毕竟已经提前知会了领导,不管这些玩意儿是谁送的,都不太可能对沈毅造成什么特别大的影响,除非皇帝陛下是曹老板那种性格的多疑怪。
不过这种情况,就算是曹老板在这里,大概率也不会怀疑沈毅什么。
把这件事处理了之后,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沈毅就没有闲着了。
毕竟再有十几天,他就要继续南下出差,建功立业了。
既然要去建功立业,就不能两眼一抹黑的去,需要提前掌握抗倭军现在的情况,以及倭寇那边是个什么动静。
更重要的是,沈老爷心心念念的战船什么时候能够下水。
按照预先的工期来算,到今年春天,温州府船坞里的三艘战船就能下水,到时候沈老爷就可以开着船,在海上快乐的追倭寇玩了。
当然了,现在还在年节当中,温州府的战船工厂也已经停工了,要等到上元节之后才会复工,沈毅急也没有什么用。
除了向抗倭军那边了解情况之外,沈毅最主要的还是给台州府以及广州府的两个邸报司分部写信。
向他们了解最新的情报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沿海的这些倭寇连续数次大败于抗倭军之后,内部整体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动摇,这种动摇就导致,邸报司的情报工作非常好做。
毕竟在倭寇行业大环境整体不好的情况下,那些汉人倭寇,肯定是想要从这个行业里全身而退的。
可是偏偏这个行业又不太好全身而退,因为一旦被逮到了,就是一家老小一起翘辫子的下场。
几乎没有什么例外。
在这种前提下,如果有人跟这些急需要转行的迷茫年轻人说,只要他们能提供一点点小小的情报,将来倭寇剿灭了,就能给一个良民身份,保证事后不会秋后算账,诱惑力无疑是非常大的。
所以,在这种前提下,邸报司对于好几个倭寇团体已经完成了相当程度上的渗透,别的不说,只要沈毅想要动他们,一定可以找到这些水耗子的藏身之地。
在家部署了好几天事业之后,时间来到了洪德九年的正月初九。
这天下午,许复的小弟丁满亲自送来了一封信,说是有人要请沈毅去翠云楼赴宴。
许复明面上的身份,是高公公的侄子,因为这一层身份,许复现在已经刻意回避沈家,明面上与沈家已经没有了任何交集。
那么他现在让丁满过来请沈毅,大概率就不是他本人的意思。
沈毅收到了丁满的消息之后,没有什么犹豫,立刻点头答应。
到了傍晚时分,沈老爷披上了一身淡蓝色的袄子,离开了沈家,朝着翠云楼走去。
走到翠云楼一楼的时候,沈毅四下看了看。
生意非常不错。
一楼基本上已经坐满了人,而二楼的雅间,也是人来人往。
这翠云楼,原本是建康城里一家几十年的老招牌,在濒临倒闭的时候,被许复买下,许复又花心思挖了几个掌勺的大师傅过来,按照沈毅之前教他的一些广告手段,营销了一下,甚至还花钱在邸报上投了广告,以至于现在,已经成为建康城里生意最好的几家酒楼饭庄之一。
沈毅刚走进翠云楼,一身藏青色袄子的丁满,便低着头走到了沈毅面前,微微躬着身子:“公子,您随我来。”
沈毅微微点头,跟着丁满一起上了楼,走在楼梯上的时候,沈毅在柜台附近,瞥见了小妹的身影。
小妹是许复等六人当中最小的那个,也是最受宠的那个。
沈毅笑了笑:“怎么让小妹在这里管事了?”
丁满走在前面带路,闻言低着头道:“公子不知道,这家店……大哥已经给了小妹了。”
“只不过小妹是个女儿家,不方便抛头露面,所以她就只偶尔来一趟看看账,不在这里管账。”
沈毅一愣,随即轻声道:“小许还真是大方。”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上了二楼,丁满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头道:“大哥说,不想让小妹跟着咱们干事了,想让她找个好人家嫁了,不过小妹死活不肯,两个人私下里已经吵了好几次嘴了。”
丁满对沈毅非常恭敬,站在走道边上微微低头道:“公子要是得空,能劝一劝就好了……”
此时,他已经停在了一间房间的门口,显然目的地已经到了。
沈毅看了她一眼,微笑道:“劝谁?”
丁满有些迷茫的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我们都不想跟小妹分开,但是又觉得大哥说的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