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224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说完这句话,他也笑了笑:“不过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回书院去寻济中你,也不必让我做什么山长,只在书院做个普通先生就是,能给书院教几个后生出来,也算是报答当年书院的教导之恩了。”
  两个老朋友说了一会话之后,陆安世忽然看向北边,叹了口气:“昌平兄,如今弟已经是在野之人,本来不该问朝堂中事,朝廷里的事情,愚弟也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家国大事,心里还是牵挂得很,问兄长一句不该问的……”
  他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便开口问道:“两淮战事……”
  赵尚书乃是朝廷里的大九卿,皇帝陛下召人议事的时候,除非是只召几位宰相,但凡扩大一点议事的规模,他都是要去“开会”的。
  因此,他知道的自然会比寻常人多得多。
  赵尚书扭头挥了挥手,示意身后的晚辈退后几步,等这些后辈都离开之后,这位地官尚书才长长的叹了口气:“快打完了。”
  他情绪有些低落:“已经入秋了,马上就会冷起来,估摸着再有半个月,齐人就会退兵。”
  陆夫子怔怔的看着赵尚书:“当真是因为天冷才退兵的么?”
  “嗬……”
  赵尚书的表情有些苦涩:“哪里会有这么容易?是把前任礼部侍郎裴元派去燕都了,几番波折,才把这件事情谈下来,定的是要咱们送五万匹丝绸,十万匹绢布,二十万两银钱以及一些仆从送到燕都去,他们便罢兵休战。”
  说到这里,他这个户部尚书闷哼了一声:“愚兄最近就在忙着给齐人准备这些东西。”
  陆夫子愣住了。
  他看向赵昌平,目光里有些哀伤:“这不是上贡求和么?”
  “里子上是。”
  赵尚书语气里有些无奈,开口道:“不过裴元这个人……巧舌如簧,按照他的说法,咱们给齐人的这些东西,明面上是叫做……”
  “聘礼。”
  听到聘礼两个字,陆夫子瞪大了眼睛,声音也大了起来。
  “莫不是要立那齐人女子为后?!”
  “那不至于。”
  赵尚书无奈叹气:“只是贵妃而已,不过还是要给齐人下重礼。”
  见陆夫子脸色不好看,赵昌平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济中不必难过,这几年咱们陈国风调雨顺,也没有大的灾殃,钱库里不缺钱,这点东西……”
  “不算什么。”
  陆夫子脸色难看,闷声道:“今年他们来打一回,捞到了好处,那明年还来不来?”
  “北边也没有听说打了败仗,怎么就能如此窝囊!”
  “裴元是杨敬宗的学生。”
  赵尚书无奈叹气:“这位老宰相,在朝廷里的影响力依旧很大,估摸着要三五年时间,朝廷才能慢慢消抹掉他的影响力,济中,前线仗打的不好,陛下那里也有各方面的压力,你……”
  “须得体谅朝廷。”
  “我一介山野之人,我体谅不体谅有什么要紧?”
  陆夫子原本要回乡的好心情,这会儿已经败坏殆尽,他对着赵昌平拱了拱手,眼睛有些泛红:“昌平兄,你是朝堂中人,我与你多说也是难为你,这便告辞了。”
  他对着赵昌平长揖到地。
  “拜别兄长。”
  赵昌平叹了口气,作揖还礼。
  两个人行礼之后,陆夫子便上了马车。
  这个时候,沈毅从后面的晚辈之中走了出来,他对着赵昌平拱了拱手,开口道:“师伯,我多送送老师。”
  说罢,他对老爹沈章打了声招呼,也跳上了陆安世的马车。
  车队缓缓开动。
  陆夫子的马车是陆家的老仆在驾车,而陆姑娘在另外一辆马车里,因此此时马车里就只剩下师徒,或者是翁婿两个人。
  沈毅坐在老先生对面。
  他第一次见到陆夫子这样失态。
  沈毅默默坐在先生对面,半天没有说话,等到陆安世情绪稳定了下来,沈毅才微微低头道:“恩师,是前线战事伤了您的心?”
  沈毅并不知道朝廷要给北齐上贡的事情。
  因为他的邸报司,在涉及朝廷的事情里,并不会刊印这些负面的新闻,甚至宫里都不会给他这方面的材料。
  陆安世这会儿已经平复了心情,他看着眼前的沈毅,默默叹了口气。
  “你赵师伯跟为师说,两淮战事要结束了。”
  陆安世默默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他便缓缓说道:“你既然原本不知道这件事,那么听了之后,也要装作不知道,不要让你赵师伯难做。”
  沈毅默默点头。
  见老师情绪低落,沈毅压低了声音,开口道:“老师,您放宽心,赵阀在建康这样跋扈,前线战事又屡屡吃亏,这件事对于大陈来说,未必不是好事情。”
  沈司正轻声宽慰。
  “长远来看,说不定是好事情。”



第三百五十七章 美好的东西
  沈毅说的这句话,并不是完全瞎说。
  就如同他跟赵涿说过的话一样,他沈毅之所以能跃入翰林院,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消耗了赵阀与皇家之间的香火情分。
  这种香火情分,是来自于六十年前赵家那位大将军力挽狂澜,带兵死守淮河,一连击退北齐二十万大军十三次的壮举。
  正因为这份天大的功劳,才有了赵家安平侯的爵位,才有了后来的淮河水师。
  六十年时间下来,赵家后人成了大陈唯一一个地位超然的将门,甚至被人称为赵阀,子孙好几代人在建康蛮横霸道,天大的情分也用的差不多了。
  如果赵家的后人能够继承祖业,甚至光大祖业,自然两相安好,但是现实是淮河水师的赵大将军,在前线屡吃败仗。
  不管是他故意输给北齐也好,还是能力所限,事实就是,在粮草供给一切充足的情况下,赵禄的仗打的稀烂。
  就拿今年这场仗来说,第一次吃亏,邸报司还可以给他粉饰粉饰,但是后面的仗便没有办法粉饰了,邸报司干脆也就没有再报道。
  皇帝陛下心里自然也很不爽。
  赵家无能也就罢了,偏偏前些日子赵家的家人还不消停,先前在打仗,朝廷只能捏着鼻子忍了这口气,如今前线的仗还吃了亏,逼的朝廷上了变相的岁币……
  皇帝陛下心里的窝囊可想而知。
  再这样下去,皇权与赵阀之间的冲突已经不可避免。
  只是时间和方式的问题而已。
  沈毅坐在恩师对面,低眉道:“恩师,如果朝廷能够狠下心来清理赵阀,那么即便短痛一阵,也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赵家后人现在如此嚣张跋扈,弟子以为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陆夫子叹了口气:“朝廷离不开淮河水师。”
  “离得开。”
  沈毅低声道:“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而已。”
  淮河水师的意义是拱卫边防,因此朝廷才离不开它,如果有一天,这个边防暂时不需要淮河水师拱卫了,也就不必顾忌淮河水师了。
  比如说……北齐皇帝突然驾崩了。
  比如说,北齐与更北边的胡人大规模开战了。
  沈毅宽慰了陆夫子几句以后,陆安世心情好了一些,师徒俩说了会话之后,车队便到了建康城外的十里坡。
  一般送人,最远也就是送到这里。
  车队在十里坡停了下来。
  陆夫子在沈毅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师徒俩坐进了十里坡的一处凉亭之下,他看着自己的学生,问道:“子恒先前说,要为江都激浊扬清,这件事还在做么?”
  “在做的。”
  沈毅微笑道:“恩师放心,弟子已经让人着手去查范家的家底了,估摸着弟子年底回到江都的时候,就可以跟范家算一算这些旧账了。”
  邸报司的情报机构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三个月时间,这两三个月时间里,这个情报机构的训练已经初见规模,而且开始了实训。
  为了训练这些情报人员,沈毅给他们发了一些任务。
  比如说,七组人当中的其中一组已经去了江都,把查范家当成了实训。
  而建康城里也有一组人,在悄悄摸摸的查范侍郎。
  但是范侍郎很难查。
  因为他是刑部侍郎,而且是多年在刑部工作,一点一点升上来的刑部侍郎。
  范侍郎手底下,刑名方面的人才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想要在建康查他而不被他发觉很不容易,因此建康这里的工作只是顺带着在做,沈毅真正想突破的,一直是江都那边的范家。
  而前些天,江都那边已经有一些的消息传回来了。
  “嗯。”
  陆夫子微微叹气,开口道:“那范俢,是多年的老刑部了,你做事情万万当心,切不可有半点疏漏,一旦发觉事不可为,便立刻撒手,以待将来。”
  陆夫子语重心长。
  “范俢是三甲进士出身,能留在建康做官都是家里使了力气的,而子恒你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将来的前程,比他远大得多。”
  沈毅恭敬低头:“学生省得的。”
  “嗯。”
  陆夫子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自家女儿的马车,然后看了看沈毅,开口道:“好了,为师有些乏了,在这亭子下面坐一会,子恒你跟你父亲告个别,这就回建康去罢,毕竟你现在是有差事的人了。”
  沈毅也看了一眼陆姑娘的马车,微笑低头道:“弟子遵命。”
  因为两个人已经定了婚事,因此陆夫子没有直接说让他去跟陆师妹,不过陆安世话里话外,已经基本上是在明示了。
  意思是让沈毅去跟自家闺女道个别。
  沈毅自然明白这个准岳父的心思,当即离开了凉亭,先是走到父亲沈章的马车面前,跟沈章说了几句话,然后悄悄摸到了陆师妹的马车附近,他站在车厢左侧,压低了声音。
  “师妹,师妹……”
  左侧有个帘子,听到了沈毅的声音之后,帘子掀开了一角,露出了一双大大的眼睛,眼睛的主人看了一眼沈毅之后,又飞快缩了回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2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