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184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能这么说再好不过了!”
  他眼珠子转了转,然后重重的拍了拍沈毅的肩膀,嘿嘿笑道:“不如这样七郎,如果我爹娘问起,你就说我替你高兴,在你家喝酒,在你家睡了三天!”
  沈老爷有些无奈。
  “二哥,你要注意身体啊。”
  赵二哈哈一笑,大踏步朝着秦淮河走去。
  “子恒放心,为兄身体好得很呢,在秦淮河都大有名气!”
  他说头几个字的时候,还在沈毅身前不远处,说到“大有名气”的时候,声音已经远不可闻,显然已经是跑远了。
  沈毅看了看赵蓟州潇洒的背影,心里一阵羡慕。
  这就是精准投胎的好处了。
  不像他沈某人,辛辛苦苦学习这么久,现在还没有从做题本上跳脱出来,着实有些失败。
  不过很快了……
  沈毅抬头看了看天色,这会儿是四月十六的深夜,距离四月十七已经不远了。
  也就是说。还有两天沈毅就要去宫里复试,再有四天,殿试就正式开始了。
  过了殿试之后,就可以丢掉做题本,而要开始翻厚黑学了。
  沈毅一边想,一边敲响了自家的院门。
  “青儿萍儿,我回来了,来开个门!”



第二百九十章 殿试
  放榜之后的两天,沈毅和家里人都在庆祝当中渡过,不过四月十九就要开始复试以及殿试,之后的两天时间里,沈毅还是让自己平静了下来,踏踏实实翻了两天书的。
  这会儿想在学业上提高自己,已经不太可能了,只是尽可能让自己保持状态,在殿试上拿一个好名次而已。
  四月十九转眼来到,沈毅按照规矩,天还没亮就在皇城门口候着,由礼部的官员领着他们进太和殿复试。
  所谓太和殿复试,形式主义要更重一些,大概也就是试验这批贡士里有没有滥竽充数,或者是作弊进来的混子,并不是如何严格,沈毅等二百多号人被安排在太和殿,每个人发了几张试卷纸,紧接着由朝廷钦命的大臣,出几个常规试题。
  这一科贡士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复试进行的很是顺利。
  中午宫里管了一顿午饭,到了下午,便有几个宦官出面带众人离开太和殿,排队出宫。
  这一场复试,与其说是考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殿试的“彩排”。
  毕竟殿试当天,是要见皇帝的,不能失了礼数。
  一众贡士被送到了宫门口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这会儿这些人里有些能说会道的,已经开始与身边的人交际,或者大家离得近的,便开始自报家门,不一会儿一些同乡,或者是离得近的,便三三两两的聚在了一起,准备一起吃饭去了。
  同年进士抱团,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毕竟这里的二百号人,在不远的将来便会进入朝堂,成为官老爷预备役,大家都是没有什么根基的萌新,想要在朝廷里混下去,自然要互帮互助了。
  沈毅也不能免俗。
  他在人群里四下看了看,并没有见到什么熟人,正当他准备随便找个小团体混进去的时候,突然瞥到了一个眼熟的中年人。
  说是中年人,其实也就三十五六岁的模样,穿着一身朝廷发的贡士服,正在与旁边的人闲聊。
  沈毅迈步走了上去,对着中年人拱手行礼,然后问道:“是应先生么?”
  这个中年人一愣,然后上下打量了一眼沈毅,有些好奇:“听口音,你是江都人,你认识我?”
  应先生,原先也是甘泉书院的学生,中了举人之后数科不第,便干脆留在书院教书了,值得一提的是,沈毅那一期的府试案首陈长明,便是这位应先生的学生。
  师徒俩一起来的建康考试,陈长明来建康是考生员,考举人,而这位应先生到建康来,就是为了考进士来的。
  应先生这个人,性格有些内向,去年年初就到了建康,而且在书院里也没有怎么见过沈毅,自然是不认识的。
  沈毅行礼之后,笑着说道:“先生,我是甘泉书院的学生沈毅,秦先生门下的,与长明兄一起中的生员,也是一起中的举人。”
  应先生闻言,满脸惊讶。
  “你……你是沈毅?我听过你的名字。”
  他拉着沈毅的衣袖,惊喜道:“你会试中了?”
  沈毅很是谦虚的笑了笑:“侥幸中试。”
  应先生欢喜不已,拉着沈毅问道:“你会试多少名?”
  沈毅叹了口气:“侥幸取中,一百三十余名。”
  “那很好了。”
  应先生脸上的笑意有些尴尬,他叹了口气:“我勉强长你一辈,这一科排在一百八十余名。”
  听到这里,沈毅心里就不觉得奇怪了。
  他之前看榜,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之后,便没有继续看下去了,因此自然没有看到应先生的名字。
  沈毅安慰了应先生两句,又问道:“今科咱们书院还有中试的么?今天正好,一起吃个饭。”
  应先生四下看了看,然后开口道:“我记得还有一个,咱们一起找找看。”
  两个人在人群里找了会,找到了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名叫孙鲤,也是甘泉书院出身,而且三个人都是江都本地人,于是便结伴找了一处江都菜馆吃饭去了。
  他们三个人,同年,同乡,而且勉强可以算是同窗,乃是朝廷里最坚实的盟友,论亲密程度,仅次于亲师徒了。
  值得一提的是,三个人里,沈毅的会试排名最高,另外两个人都在一百五十名开外。
  这天是四月十九,三个人一起喝了一晚上的酒,第二天各自回家休息了一天,时间也就到了四月二十一。
  也就是正式殿试的时候了。
  因为已经走过了一次流程,这一次沈毅便没有那么慌张,到了清晨他才来到了宫门口等待,等到礼部的官员们点完名之后,由几个宦官领着他们前往太和殿。
  清晨第一束阳光照进太和殿的时候,沈毅等一众贡士,已经在太和殿落座。
  这会儿,太和殿里的人,与前天的那场复试便不太一样了。
  太和殿上首,已经摆了两排矮桌,一群小老头坐在桌子后面,神色轻松,不时对沈毅等人指指点点。
  沈毅等贡士,都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敢动。
  因为是他们心里都明白殿试的流程,上面的这几个老头,大概率是中书省的几位宰相,以及……
  礼部的几个堂官。
  除了这些大佬之外,还有殿试的受卷官,掌卷官,弥封官以及最为重要的八位读卷官!
  不管是什么,对于这些准进士们来说,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自然不敢动弹。
  有几个贡士,多半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紧张的小腿肚子抽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孔痛苦到了扭曲的地步。
  相比较来说,沈某人已经见过两回皇帝,此时还能保持相对平静,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时抬头看一看上面左首那些小老头。
  这几个小老头,大概率就是中书省的几个宰相了,这会儿认认脸,将来要是哪天在城里碰到了,也不至于认不出来。
  正当沈毅胡思乱想的时候,大太监高明,缓缓走进太和殿。
  这位大太监走进太和殿之后,先是扫视了一眼一众贡士,然后目光在沈毅身上停留了一会儿,高声道:“陛下驾到——”
  他话音刚落,皇帝陛下便在一众人的簇拥下进了太和殿。
  此时此刻,众生平等。
  不管是上首坐着的那些小老头,还是沈毅等这些贡士,都老老实实的站了起来,然后跪在了地上,对着小皇帝叩首行礼。
  “臣等……”
  “拜见陛下。”
  小皇帝在位七年,这已经是他经历的第三次殿试了,虽然前两次他只是走个过场,但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他走上帝位,环顾众人,语气平淡。
  “诸卿起身罢。”
  他又看了看跪着的二百多个贡士,脸上露出了笑容:“卿等也都起身。”



第二百九十一章 皇帝的妥协
  众人起身落座之后,都低着头,不敢抬头看皇帝。
  仰面视君,是大不敬之一。
  此时在场的贡士们,绝大多数是第一次与皇帝见面,而且有一部分人哪怕做了官,很有可能这辈子都跟皇帝见不了几次,沈毅虽然也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仰面视君,但是他左右看了看,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同年,小腿都在止不住的颤抖。
  皇帝陛下看了一眼这些即将成为天子门生的贡士,心里有些高兴,但是没高兴多久,他便想到了前线的战事,心情有有些不太好了。
  不过流程还是要走的。
  太和殿里寂静无声,都在等待着他这个大老板发言。
  小皇帝沉默了一会儿,虽然心情不太好,但是脸上还露出了一个笑容,开口道:“今日能坐在太和殿里的,都是从无数士人之中脱颖而出的良材,都是大陈将来的栋梁,朕看到你们,心里便高兴得很。”
  “诸卿今日尽抒己才,来日朕依旧在这太和殿里,为诸卿传胪。”
  所谓传胪,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名次,二甲第一名被称为传胪。
  第二重意思是指金殿唱名,约莫相当于表彰大会,也是在太和殿举行。
  一众贡士闻言,纷纷再一次下拜,叩谢皇恩。
  皇帝淡淡的挥了挥手:“好了,散卷罢。”
  大太监高明立刻上前,宣布散卷,礼部的官员立刻开始,依次分发试卷。
  殿试的试题很简单,一般只问一道或者两道时务策,相比较于会试正试,只有会试第三场三成左右的题量,因此时间也不会太长。
  会试是三场,前后九天时间,而殿试就只有一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