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7:38
  沈毅对着陆安世笑了笑:“老师应当了解我,弟子这个人还算沉稳,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全无准备,再说了我父就在建康,无论如何学生都不会没有钱用。”
  “这样罢。”
  陆夫子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在书架旁边的一个角落里取下了一个木盒子,打开木盒之后,他从里面找出了几片金叶子,然后扭头递在了沈毅手里,微笑道:“你这方砚台,为师就收下了,为师这几片叶子你也收下,就当为师祝你金榜题名了。”
  沈毅沉默了片刻,双手接过这几片金叶子,对着陆夫子深深一躬:“多谢恩师。”
  如果说,从前的沈毅对陆安世多多少少还怀有一些抱大腿的“功利之心”,那么从这一刻开始,沈毅才真正为陆夫子的人品折服,真心实意的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
  不止是科考学问上的老师,更是人生路上的老师。
  “好了孩子,还有两三天就是年关了。”
  陆夫子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开口道:“你这就动身回江都去吧,冬天昼短夜长,再过一会就该天黑了。”
  沈毅恭敬低头,转身告辞。
  离开了陆夫子书房之后,沈毅又在陆家的院子里见到了陆姑娘,沈七郎上前,拱手行礼:“陆师妹。”
  陆姑娘看了看沈毅,有些好奇:“书院不是休沐了么,师兄怎么在这里?”
  “特来看看山长。”
  陆小姐看向沈毅,撇了撇嘴:“还山长呢?我爹都跟我说了,他已经收你做学生了。”
  沈毅抬头,笑了笑:“等我有了生员功名,才配做陆师的学生。”
  说着,沈毅对着陆小姐挥了挥手。
  “师妹,祝你新年快乐。”
  大抵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问候,陆姑娘愣了愣,然后微微欠身还礼,也对着沈毅露出了一个笑脸。
  “师兄,新春安康。”
  ……
  这个春节,沈毅是在沈陵家里过的。
  事实上,最近几年时间,每一年春节沈毅都是在沈陵家里过。
  父亲沈章在建康王府里做事,每年春节都是最忙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回江都来。
  至于大伯沈徽,因为距离太远,一般两三年甚至三四年才能回江都一趟,沈毅上一次见到大伯,还是在三年前。
  今年,大伯沈徽与他的大儿子,依旧没有回来,沈家家里,就只有沈陵夫妇,还有沈毅沈恒兄弟俩一起过年。
  因为人少,这个年过得并不算很热闹。
  但是今年,沈毅接连过了县试和府试,给沈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这个并不热闹的年过得很喜庆,沈家的老三沈陵,跟两兄弟推杯换盏,喝的十分开心。
  到了子时时分,唯一清醒的沈恒去放了鞭炮,这个年节就算是过去了。
  子夜时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已经迷迷糊糊睡去的沈毅吵醒,沈七郎披上厚衣裳,从床上坐了起来,然后来到了沈家家门口,静静的听着外面连绵不绝的鞭炮声。
  这个时候,沈恒刚从外面放鞭炮回来,看到自家兄长站在门口发呆,他伸手挠了挠头,对着沈毅说道:“哥你不是喝醉了么,怎么这么快就醒了?”
  沈毅依旧在发呆,他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喃喃道:“是了,此时早已经有鞭炮了……”
  原来那个沈毅的记忆力,当然是有每年过年放鞭炮的记忆的,沈毅也知道这回事,但是因为这些记忆太过“理所当然”,沈毅一直没有注意到这意味着什么。
  有了鞭炮,就意味着火药早已经出现,不止用来军用,甚至已经开始“民用”了!
  “哥你怎么了?”
  沈恒站在沈毅旁边,笑着说道:“鞭炮自然是早就有了,咱们从小到大不是年年都放么?”
  “是啊,年年都放。”
  沈七郎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看着外面的天空。
  他又深吸了一口气,闻到了一股并不怎么刺鼻的火药味。
  他沉默了许久之后,才扭头看了看沈恒,然后拍了拍沈恒的肩膀,勉强一笑:“好了,没事了,进去睡觉罢。”
  沈恒应了一声,伸手扶着沈毅的肩膀,开口道:“哥,你是不是喝多了?”
  “我没事。”
  在沈恒的搀扶下,沈毅重新回到了床上。
  重新盖上被子躺下来之后,他睁着眼睛看向天花板,睡意全无。
  因为对于他来说,这个时代的难度,陡然增加了不少。
  对着天花板愣神了许久,沈毅才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进入梦乡。
  “罢了,这东西就算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我也未必能用得着它。”
  “目前最要紧的是考学,考功名,其他的事情……”
  沈七郎在心里喃喃自语。
  “暂时不去想它。”
  于是乎,洪德五年的大年夜,在沈七郎的碎碎念之中过去。
  时间,从洪德五年,来到了洪德六年。
  这一年,大陈的洪德天子,便正式年满十六岁了……



第一百零八章 出发,建康城!
  年关过去之后,沈毅就要准备动身去建康了。
  因为上一次父亲沈章走得匆忙,没有能带什么东西回去,这一次沈夫人特意准备了不少江都的特产,让沈毅带到京城去。
  沈老三沈陵也很上心,大年初三就出去给沈毅找车队,好跟着队伍一起去建康。
  这个时代,一个人上路是非常危险的,即便是江都到建康之间这种京畿之地,天子脚下,也很难说完全没有盗匪,沈毅如果自己上京,被偷盗了钱财倒也罢了,如果考牌之类证明身份的东西被偷了,那他这一年就要白忙活,还要回江都再等一年。
  因此,像沈毅这种单人上路的,一般都是找个商队随同,如果有熟人就可以直接跟着,没有熟人最多也就给个几百文喝茶钱,就可以跟着车队一起走了。
  这个年代的大型商队,如果出远门都是有“保镖”这种安保力量的,不过江都到京畿之间这种天子脚下,倒也不必准备安保力量,一般只要五六个人同行,那些小偷小摸就不敢打坏主意了。
  沈三郎在江都毕竟也混迹了多年,很快就给沈毅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商队,这个商队会在年初六早上从江都西城门出发赶往建康。
  商队出发的日子,也就意味着沈毅出发的日子。
  年初五那天,沈毅去了一趟甘泉书院,与书院的秦先生还有陆山长道别,同时从陆夫子那里拿到了“介绍信”。
  这封介绍信,是陆夫子写给自己几个学生,也就是沈毅那几个师兄的。
  一旦沈毅在建康出了什么事情,就可以拿着这封信在建康找师兄们求助。
  不过沈毅心里也清楚,这封信最好的用途,是他中了秀才甚至于中了举人之后,拿着信找到诸位师兄,一一登门拜访。
  在中秀才之前,最好不要去麻烦几位师兄,更不要出了什么事情去找他们,不然给师兄们的“第一印象”就好不了。
  书院里,秦先生拉着沈毅,交代了许多院试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并且给了沈毅一份“考试资料”。
  这份考试资料,是建康府学政的文集。
  建康府,虽然名义上与江都府同级,但是因为是天子所在,建康府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京兆府”,甚至建康府的首宪在而是年前就已经改称“建康府尹”,而不是建康知府。
  也就是说,建康府已经成为了“省级单位”。
  而建康府的学官,自然也就成了“京畿”的学政。
  京畿的“院试”,就是这位学政主持的。
  这种“考试资料”,自然是很珍贵的。
  在甘泉书院待了一整天,一直到下午接近傍晚,沈毅才跟秦先生,陆夫子,以及陆师妹告辞离开。
  冬天天黑的早,沈毅回到江都城家中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了,这个时候沈恒已经返回了书院读书,家里只剩下沈毅一个人,再加上天寒地冻,显得颇为孤单。
  点了个炉子之后,沈毅才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去。
  因为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就要出发,沈毅不敢睡得太死,大概五更天左右,他就睁开了眼睛。
  好在这个时候炉子还没有熄,屋子里还是相对暖和的,靠着这个火炉,沈七郎勇敢的从被窝里起身,飞快的穿好衣服。
  穿好衣服之后,沈毅点亮家里的蜡烛,然后看了一眼小弟沈恒的房间。
  本来沈恒今天是要留下来送送他的,但是沈毅在年初五的时候,就强行把他带去了书院。
  毕竟这孩子年纪还小,只有留在“学校”里,沈毅才能稍稍放心一些。
  因为天色还没亮,再加上起的太早,这会儿沈七郎还有些迷糊,坐在床边缓了好一会之后,他才背起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的包袱,推开了自家院门。
  此时,沈家院子的门口,一个穿着厚厚衣服的少年人,已经等了好一会时间,见到沈毅从院子里出来之后,这个因为穿的太厚,动作显得有些笨拙的少年人,才对着沈毅恭敬低头:“公子。”
  沈毅站在原地,静静的看着这个少年人看了许久。
  片刻之后,他才微微叹息:“前两天就跟你说了,今天天亮你去西城门等着就行了,天寒地冻的,哪里能这样在这里等?”
  许复虽然穿着厚衣服,但是脸被冻的有些发青,他冲着沈毅笑了笑。
  “公子,我抗冻的很,往年冬天那么冷,我穿着单衣出门都没事,今年我有厚衣服了,就更没事了。”
  沈毅叹了口气,问道:“等多久了?”
  许复微微低头:“公子,我刚到没多久。”
  沈七郎微微摇头,不再问他问题,而是背着包袱,开口道:“好了。咱们出发罢。”
  说着,他迈步朝着西城门走去。
  少年许复也背着一个包袱,亦步亦趋的,紧紧的跟在沈毅身后。
  两个人都可以算是少年人,他们从黑夜慢慢走到黎明,等到天色变得蒙蒙亮的时候,两个人终于来到了西城门。
  带他们的商队,是“汇通商号”的商队,汇通商号是大商号,沈毅很快在西城门门口找到了挂着汇通商号旗子的商队,他带着许复走了上去,找到了商队的领头人。
  领头人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身材有些偏瘦,他问明了沈毅的身份之后,先是看了一眼沈毅,又看了看沈毅身后的许复,沉声道:“先前的确有人来打了招呼,说让你们捎上沈公子一起去京城,但是只说带沈公子一个人,没说……”
  沈毅二话不说,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大概二两左右的银块,递到了这个汉子手里,微笑道:“这位大叔,通融通融,我没有出过门,带个人在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这汉子不动声色的接过银块,他看向许复,然后又看了看沈毅,脸上也露出笑容:“沈公子,多带个人当然没问题,只是这位小少年有路引没有?没有路引,带去京城,他也过不了城门。”
  这个时代,出门是要有凭证的,沈毅可以凭着考牌出门,但是许复原先是乞儿,连户籍都不一定有,自然也没有去衙门办路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安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