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85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同时海军南洋舰队作为机动兵力,将保证西路和中路的海上安全。”
  众人闻言大为震撼,此番向南的扩张大战,大明分兵三路同时南下,调动的陆军、海军,以及仆从军兵力,包括有国防军第十二军、国防军第十五军,以及东南都督府、中部都督府、西北都督府的所有驻防军,合计二十一个营,再加上二十多万朝鲜国、日本国的仆从军,以及海军南洋舰队、东洋舰队,届时大明调动的兵力估计将达到七十多万之巨。
  在如此庞大的兵力下,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又或是英国人,都不是大明的对手,更不用说南洋各国的那些土兵了。
  现在众人唯一需要考虑的,便是明军占据南洋各处之后,大明将如何治理各处,届时民政和军政的各项事务,将会繁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所以刘衍随即与众人商议了各部兵力的具体调集方案,在确定了各部兵马调动的路线,物资补给的运送路线,沿途兵站、补给点的设置,以及民夫的征召、调动、安置点等事务后,刘衍便命陈新甲协调众人尽快拿出一份作战方略来,以便尽快统一部署落实下去。
  随后刘衍又命人将民政部尚书赵民和国土部尚书张耒、卫生部尚书鲍学镇、吏部尚书王文镇等其余各部尚书全部找来。
  没过多久,内阁众人便纷纷到齐,随即便被刘衍分为了两个组:陈新甲带着郑芝龙、田辉叙、吴国金、岳明几人拟定作战方略,刘衍则带着剩余众人开始谋划吕宋、爪哇、安南等南洋诸国的战后秩序。
  此时众人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场指点江山的内阁会议之中,包括刘衍在内,众人都没有意识到,就是在这场会议中,内阁这十几个人便决定了此时南洋十几个国家的发展走向,以及南洋几千万人口的未来命运。
  后世也将这次内阁会议称之为“南洋战略会议”,并且将这次内阁会议视为大明帝国正式向外扩张的开端,也是大明帝国正式开始与欧洲诸国争夺世界的开始!
  在此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在刘衍等内阁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帝国内阁各部紧密协作,全力筹备即将到来的南征之战。
  也就在此时,军情部传来了一份紧急军情。原来,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西班牙殖民者虽然不知道大明帝国即将南征的消息,但是在兵败台湾之后,两国势力也深感威胁,于是在吕宋、爪哇积极备战的同时,荷兰人、西班牙人还不断暗中联合部分南洋国家,企图彻底搅乱南洋的局势,让明军陷入战争泥潭,以阻止大明帝国的南征步伐。
  得知此消息后,刘衍立刻召集内阁众人商议应对之策。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一致认为,此时的大明国实力强大,无需畏惧任何敌人。
  根据这一战略意图,刘衍调整了原有的作战计划,将原本的三大路军调整为四大路军,增设了一支战略预备队。具体部署如下:
  西路军:由都督魏汉率领,负责进攻缅甸。
  东路军:由都督郑成功率领,负责进攻吕宋、爪哇,迎战荷兰、西班牙两国势力。
  中路军:由都督李定国率领,负责进攻暹罗、真掌等国。
  北路军:由都督贾洪雨率领,调集东部都督府的所有驻防军南下参战,负责保卫安南国,同时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支援其他三路军。
  至于海军方面,刘衍命令海军南洋舰队和东洋舰队密切配合各路陆军,确保海上补给线的安全,同时对敌方海上势力进行打击。
  其中东洋舰队的主要作战方向为吕宋、爪哇,南洋舰队的主要作战方向为西面,防御可能参战的英国海军。
  至于北洋舰队,则也被刘衍调集南下,暂时进驻海南岛,将根据战事的进展随时参战。
  在做好一切部署后,崇祯二十七年二月初,在新年结束之后,明军各部国防军、驻防军开始按照参谋部、国防部的命令纷纷南下,一时间大明南北到处都是战旗猎猎,士气高涨明军将士在初春的寒风中快速行进,朝着预定的集结地点赶去。
  而此时,朝鲜国、日本国增兵的八万仆从军也从安东都护府出发,经过航行抵达了安南国的顺化。
  而此前抵达顺化的所有仆从军,此时已经按照参谋部、国防部的命令,分兵编入了明军中路和东路军中,做好了对敌军的作战准备。
  “军报:都督郑成功已经抵达海南岛,东路军主力全部抵达海南各处集结完毕,东洋舰队也已经做好准备,即将对吕宋发动进攻!”
  “军报:都督李定国部已经结束休整,汇合了后续仆从军,正在向西挺进......”
  “军报:都督魏汉已经率军越过边境,进入缅甸境内,大军前锋已经与缅甸军接战......”
  看着一封封送来的紧急军报,刘衍的心中反而没有了之前的紧张,脸上也露出了一丝释然的笑容:“开始吧,现在就让我看看,大明帝国的实力,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第八百五十四章 欧洲人的大军
  崇祯二十七年,三月初。
  明军数十万精锐,连同二十多万朝鲜国、日本国仆从军大举南下,西路、中路、东路同时席卷、海陆并进,给荷兰人、西班牙人,以及正在印度整军备战的英国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要知道在此时的欧洲,如此大规模的军力,足以让整个欧洲位置震动!
  更不用说明军的这数十万大军全都是训练到位、装备精良、补给充足的精锐,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此时远东各地的所有欧洲人都开始紧张,甚至是畏惧起来。
  正因为如此,不管是英国人,还是荷兰人、西班牙人,此时全都开始疯狂的备战,此时三国的本土援军都已经抵达远东各处全力备战,以应对大明的扩张。
  印度,加尔各答。
  此时的加尔各答已经变成了一处巨大的军营,从英国本土赶来支援的舰队和军队已经抵达,虽然遥远的海上路途让英军援兵已经非常的疲惫,甚至还出现了一百多人的“减员”死亡,但是如此迅速的兵力调动,在眼下这个时代,已经堪称是一大奇迹了,比荷兰、西班牙援军那种动辄几个月的时间消耗,已经是强了不止一个等级。
  此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从新任命另一个驻守在印度的总督,此人名叫约翰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殖民狂热分子,比此前被明军击毙的乔西普疯狂了许多。
  眼下约翰逊已经将英国东印度公司分散在印度各地的兵力基本上都集中了起来,在印度各地只留下了一些土兵驻守。
  甚至面对一些部下的旨意,约翰逊直接叫嚣道:“与击败日益崛起的大明帝国相比,一个已经腐朽、没落的莫卧儿帝国简直不值一提。哪怕整个莫卧儿帝国都失去了控制,本土也可以抽调一支一千人的军队予以镇压,而大明帝国却需要本土与东印度公司一起竭尽全力,才能获取一线胜机!”
  不得不说,虽然约翰逊此人在英国国内的名声都非常的狼藉,是有名的殖民狂热者,手中沾染了许多鲜血,但是此人的眼光还是非常老辣、独到的。
  而且约翰逊的行动力也堪称强悍,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印度各地集结了一千七百多英国正规军,以及五万多印度土兵,这已经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几乎所有军力了。
  而从英国本土赶来的援军此时也已经抵达了加尔各答,并且进行了兵权的交接,这支大军也划归约翰逊指挥,可见此人的军事能力是被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本土认可的。
  英国本土赶来的援军颇具规模,分为海军舰队和陆军精锐两部分,并且这两部分的兵力,都在最开始的数量上有所增加,在英国官方对大明帝国的高度重视下,尽可能的增强了军力。
  英军援兵的海军舰队由二十一艘战列舰、二十三艘巡洋舰、四十七艘护卫舰、驱逐舰,以及一百三十八艘武装商船组成,一共有九十一艘战舰、一百三十八艘武装商船,如此规模的舰队,放眼此时的远东地区,是唯一能与大明帝国海军相抗衡的力量了。
  而英军陆军精锐的兵力也比原本准备出动的数量多了不少,由三万六千多“红衫军”,以及四千多骑兵、三千多炮兵组成,其中炮兵装备了一千四百多门火炮。
  虽然此时英军的火炮数量肯定是比不上明军的,但是约翰逊却非常的自信,哪怕此时约翰逊已经知道了之前乔西普战败的大概经过,隐约知道了明军强大的火力,以及惊人的兵力。
  “我承认大明帝国的军队的确很强大,但是面对英国数万现代化军队的进攻,大明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的命运也就随之注定了,哪怕他们装备了数量庞大的火炮,但是必定没有我方精锐炮手的能力,他们将承受来自文明世界的炮火洗礼!”
  最后约翰逊在面对英军各部将领进行动员的时候,大声吼道;“我以上帝的名义在这里宣誓:大明帝国将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巨大而又愚蠢的错误,那些明军士兵也将后悔与我军为敌!文明世界的大军,将彻底横扫远东各地,让那些低地人(荷兰人)和斗牛士们(西班牙人)明白,只有英国才是未来欧洲的希望!”
  随着一众英军将领振臂欢呼,随后英军各部,以及各部印度土兵都将在加尔各答进行整训。
  当然,在约翰逊看来英军本就是欧洲最强的军队,不需要进行所谓的整训,但是面对英军各部万里迢迢疲惫不堪的事实,约翰逊只好下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整训,以便让英军各部趁机休整一番。
  就在此期间,约翰逊与一众手下将领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作战计划。
  约翰逊此时已经向东面的缅甸方向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时刻监视着明军的动向。
  按照制定的计划,约翰逊准备在大军整训完毕之后,开始集中兵力海陆并进,以最快的速度向东面推进,将明军的兵锋阻挡在缅甸境内,随即与明军争夺缅甸,并且最终将明军驱赶出去,自己率领英军海陆大军开始席卷整个远东地区!
  要执行如此“雄心勃勃”的作战计划,约翰逊在大军整训、休整的时候,还派人向莫卧儿帝国强征钱粮,以及各种的物资,惹得印度各地民怨沸腾,但是面对英军的强势,腐朽的莫卧儿帝国根本无法改变局面,只能装聋作哑。
  与此同时,从西班牙本土赶来的援军也终于抵达,当西班牙本土的舰队,以及运输船队抵达吕宋马尼拉城外港口的时候,城内的西班牙人几乎全都喜极而泣。
  不光是那些西班牙女人和孩子,甚至一些西班牙士兵都在大声哭泣着,这些日子以来的恐惧,让马尼拉城内外的所有西班牙人都度日如年,这种堪称地狱一般的日子压榨着所有人的意志,终于在今日如释重负,如何不让这些西班牙人释放出来。
  从西班牙本土赶来的援军,规模自然无法与英国援军相比,毕竟此时自从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击败之后,西班牙不管是国力还是军力,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此番之所以强努着从本土调兵过来救援吕宋,是因为此时吕宋-日本、朝鲜-南美洲-本土这一系列海上贸易线,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帆船航线”,已经是西班牙为数不多的输血源头了,已经开始没落的西班牙还要指望着这条贸易线路赚钱,来维持已经摇摇欲坠的国家。
  而吕宋正是远东航线的关键一环,失去了吕宋,西班牙人就要从远东地区败退出去,来自大明帝国的瓷器、丝绸、茶叶,以及玻璃、精盐等各种新的抢手货物,来自朝鲜国的人参,来自日本国的各种特产,都不会再出现在西班牙人的商船上,这对于西班牙来说可谓是致命一击!
  所以,西班牙本土组织了一支由十一艘战列舰,以及三十三艘各式战舰组成的舰队,并且调集大量的船只作为运输船,运来了一支一万四千人的正规军,以及三百多门火炮。这便是西班牙援军的所有兵力了。
  这样的军力肯定无法主动进攻大明帝国,对于这一点,西班牙援军主将佛朗西格也是非常清楚的。
  以吕宋驻军的兵力来看,大明帝国能够摧枯拉朽的将其部歼灭,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于是佛朗西格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那就是将所有的兵力用于防守马尼拉城,只要保住了马尼拉城,西班牙人在吕宋就有根基,将来西班牙人就有反攻大明帝国的机会。
  与西班牙本土援兵的“姗姗来迟”不同,荷兰本土援军先一步到达的爪哇巴达维亚城,此时援军的将领范泽西指挥海军,正日以继夜的在巴达维亚外海上训练、巡视着,不间断的防备大明海军的所谓“入侵”。
  而在此期间,简·皮特斯佐恩·科恩也在忙碌着,率领两万人的荷兰人军团开始在巴达维亚城内外进行部署。
  在简·皮特斯佐恩·科恩看来,如果大明帝国下定决心要进攻爪哇,以目前荷兰人的兵力是无法与明军正面对战的,战败是注定的事情。
  所以荷兰人只能依托“坚不可摧”的巴达维亚城进行防御作战,以坚固的城防来大量消耗明军的兵力,最终将其击败。
  于是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将两万人的荷兰士兵全部放在巴达维亚城内驻防,并且将城池周围的大量粮食等各种物资搬入城内。
  同时,简·皮特斯佐恩·科恩下令重建爪哇土人军团,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强征了三万多土兵,但是荷兰人却没有能力,也不敢对这三万多土兵进行全方位的武装,只是发放了大量的长枪等兵器。
  这也就注定了这些土人的命运,那就是用来消耗明军兵力,甚至是消耗明军弹药的炮灰,死多少都无关大雅。
  此外,简·皮特斯佐恩·科恩还派兵抓捕了大量的土人、华人,逼迫这些人口在巴达维亚城外修筑大量的防御工事。
  为了赶时间,这些劳工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但是能够获得的补给却很少,以至于几乎每天都有不少的劳工被活活累死,荷兰人每天都要将大量的土人、华人尸体丢到城外集中“处置”,这些荷兰人的手段之残忍可见一斑。


第八百五十五章 全面战争
  崇祯二十七年四月,英军自加尔各答出发,开始向缅甸方向挺进。
  英军海军舰队二十一艘战列舰、二十三艘巡洋舰、四十七艘护卫舰、驱逐舰,以及一百三十八艘武装商船全部被拉了出来,一共有九十一艘战舰、一百三十八艘武装商船,此外还有数百艘各式运输船随行,为大军运送大量的物资补给。
  而英军陆军也全部出动,三万六千多“红衫军”,以及四千多骑兵、三千多炮兵装备的一千四百多门火炮,这样的兵力即便是放在欧洲,也是一支让各个国家位置震撼的存在,毕竟在眼下这个时代,英国的国力、军力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英国红杉军的威名也已经传遍了整个欧洲。
  所以在英军统帅约翰逊的认知里,前统帅乔西普完全就是一个白痴,是一个“消耗日不落帝国军力的混账”。
  也许大明帝国很强大,但是肯定不是威震欧洲的日不落帝国的对手,装备了火器的东方军队,怎么可能打赢欧洲的现代化精锐?想想就好笑!
  英军在短短二十天的时间里,便进入了缅甸国的境内,并且非常轻松的拿下了缅甸国的戛里城,驻守在这里的缅甸军队腐朽不堪,面对英军的进攻,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英军几乎是无伤亡的拿下了城池,并且还歼灭了城中的数百缅甸军队,获得了大量的物资钱粮。
  开门红的胜利似乎更加肯定了约翰逊的认知,随即便率军快速朝着此时缅甸的国都白古城冲去。
  此时都督魏汉正率领明军主力围攻白古城,缅甸国虽然实力不行,但毕竟是南亚的大国,所以在缅甸王集结了部分军力驻守白古城后,竟然暂时挡住了明军的攻势。
  当然,这也与魏汉不愿意徒增明军伤亡有关,于是明军在南洋舰队的协助下,开始慢慢的消耗白古城内的缅甸军队兵力。
  此时明军的陆军在魏汉的指挥下,已经将白古城团团包围起来,白古城外围的缅甸军据点已经被全部拔除,目前城内只剩下两万多缅甸兵马,城池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南洋舰队则已经封锁了白古城以西的海域,彻底切断了缅甸其余地方兵马,从海路赶来支援的途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魏汉接到了夜不收的消息:英军杀来了!
  “这些白皮狒狒,真是会找时候!”
  魏汉闻讯大怒,当即召集军议商议对策。
  缅甸白古城已经是瓮中之鳖,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所以经过魏汉与众将的商议,决定分出一个驻防营的兵力继续围攻消耗白古城内的兵力,而魏汉则率领明军主力向西北方向挺进,在白古城北面的洞吾城迎击英军。
  而此时都督李定国在东面接连取得了胜利,正率领明军向缅甸方向赶来,目前暹罗、真掌等国已经基本被明军攻灭,几国的国王已经全部被李定国率部俘虏,已经派兵送往北京城,等候朝廷的处置。
  按照刘衍之前定下的基调,大明朝廷多半会从这几国的王室中挑选合适之人,扶持“亲明”国王。当然,作为此战明军的收益,暹罗等国也要割让部分领土给大明,并且直接作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就如同朝鲜国、日本国一样。
  此时南洋舰队已经封锁了白古城一带,而英军海军正朝着白古城西面的海域赶来,准备协同英军陆军夹击明军,两国海军即将在白古城西面海域遭遇。
  话分两头,就在魏汉准备率军迎击英军,李定国率军不断西进,准备汇合魏汉所部的时候,北洋舰队总兵官施琅也率领北洋舰队除驻守日本的第五支队、驻守琉球的第四支队外,第一、第二、第三支队所有战舰抵达了金门岛。
  而总兵官杨耿率领的东洋舰队,此时也在台湾各处港口完成了集结,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都督郑成功所部兵力已经全部抵达台湾岛各处,朝廷调集的钱粮物资等,也已经陆续运来,做好了大举南下吕宋的战前准备。
  崇祯二十七年四月底,郑成功下令向吕宋方向进攻,以北洋舰队、东洋舰队为前驱,先击败西班牙人的本土舰队,然后再以大量的运输船运送陆军杀过去。
  就在郑成功这边做着准备的同时,西班牙人新任的总督佛朗西格也正在积极备战。
  虽然西班牙人已经龟缩在吕宋等地,但是西班牙商人还与台湾或是沿海等地的大明商人暗中有往来,所以明军正在正军备战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吕宋等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5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5/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