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26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好嘞!”
  几个商队的伙计和店小二一起去安置牲畜,李喜乐等人则与大队进入客栈内,找了几张桌子准备吃饭。
  这时,李喜乐看到旁边一桌做了几个人,为首一人李喜乐认识,之前李喜乐跟随皇明商贸商社的主事程文禀外出采购的时候,与其一起吃过饭,还相谈甚欢。
  那人正是水泥商社的主事韩峰。
  李喜乐立即起身过去行礼:“小人皇明商贸商社管事李喜乐,见过韩主事!”
  韩峰诧异的看向李喜乐,随即大笑起来,说道:“哈哈!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今日却见到了故人,可见此番西行开工坊肯定一切顺利,定然大赚特赚啊!”
  李喜乐也笑着说道:“韩主事亲自出马,自然是马到成功。”
  韩峰也是爽快人,当即喊来店小二:“来、来,再上酒菜,这边并桌了!”
  很快店小二手脚麻利的跑过来忙活着,各种酒肉、菜肴流水一般的端了上来,大坛的烧锅酒也被店小二抱了上来。
  两拨人并了几张桌子,随即便开始吃喝起来,酒过三巡之后,李喜乐便开口问道:“不知道是什么大生意,还要韩主事亲自出马?”
  “呵呵。”
  韩峰笑了笑,说道:“这些年因为国朝中兴,各地都在大兴土木,民间的,朝廷的,大户的,小民的,也让我这水泥商社生意兴隆。”
  “但是如今生意也不好做啊,咱们商务部已经将水泥的经营许可对民间开放了,民间也有大量的水泥工坊建了起来,所以我也要四处找食吃,这才想到了西域。”
  “如今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西海都护府、乌斯藏都护府四处都是百废待兴,各地都在兴建城池、修筑道路等等,对于水泥的需求量大增。但是从内地各处工坊运输过来却不现实,路费太贵了!”
  韩峰凑过来低声说道:“所以我准备到西边开办几个工坊,就地生产、就地出售,如此当可大赚特赚!”
  “好办法啊!”
  李喜乐兴奋的说道:“如此,韩主事定然能让水泥商社成为商务部的年度翘楚,等到年末的时候,部堂大人肯定会对韩主事进行嘉奖的。”
  韩峰则摇头说道:“谈何容易啊。”
  “哦?韩主事何出此言啊?”
  “海盐商社的楚主事、玻璃工坊的宋主事早在上个月就已经动身西行了,我这已经慢一步了。”
  “啊!”
  李喜乐大吃一惊,没想到商务部下属的各个商社都如此奋进,朝廷刚刚稳定西面四大都护府,诸位主事便纷纷率众西进经营了,当真是“敬业”啊。
  随即韩峰问道:“对了,李管事这是……”
  李喜乐说道:“哦,我这是奉命率领一支商队去北庭都护府,采购西域各处的特产和畅销货物,并且将带来的关内各地货物销往天山南北。”
  “哈哈!”
  韩峰闻言又是大笑起来,说道:“我看你们皇明商贸商社才是真的精通商贾之道啊,不但赚着海路的钱财,现在又盯上了西域,我看咱们商事部的翘楚,非你们皇明商贸商社不可!”
  李喜乐笑着谦虚了几句,然后说道:“韩主事,小人有一事请教。”
  “说!咱们都是同僚,又很投缘,有话但说无妨。”
  李喜乐说道:“此番西进,我也是心中忐忑,不知道此番是赚是赔,韩主事能否指点一二?”
  韩峰随即正色说道:“我看,只要你准备充足,就不要多想,放手西进经营就好。我可以告诉你,只要仔细经营,此番肯定是稳赚不赔的!”
  “哦?当真!”
  “当真!”
  韩峰说道:“你看看这四周,蒲昌县在数月之前还是一处商贾的野外周转之地,朝廷为了扶持商贸,竟然专门在这里设置县制,调集人力、物力在这里修建了一处城池!你想想看,华夏历朝历代,就算是以重商著称的两宋也没有如此壮举。可以这么说,如今的国朝不但是百姓的盛世,皇室和官吏、将兵的盛世,更是咱们商贾的盛世!”
  “商贾的盛世?”
  “对啊,华夏几千年,哪一朝哪一代的商贾,能够像咱们这样能够安心经商,不受官府的盘剥,能够随心所以的行商四海?从来没有!”
  “所以历朝历代的国库收入都没有如今国朝这般丰厚,百姓也没有如今这般,有着众多的活计,可以见识各种从未见过的货物。”
  李喜乐听完了韩峰的话,心中也觉得特别的亮堂,更是觉得提气。
  “你记住,咱们商贾实力和能力再强,也不如国家强大。如今国朝如日冲天,咱们这些人更是如虎添翼,别说是在大明本土经营,我看以咱们的本事,可以将大明的货物贩卖到域外之地,甚至是西人之地去,让那些白皮狒狒将金银乖乖奉上!”
  这一天,李喜乐和韩峰都喝得酩酊大醉,随行的人员也喝醉了不少,随后纷纷回到房中休息睡觉。
  第二天日上三竿之后,李喜乐起身洗漱,并且安排商队众人抓紧时间起床洗漱,准备出发。
  昨日听完韩峰的一席话,李喜乐便觉得干劲十足,当即下令今日就出发,立即分头去采购各种补给,随即出城前往叉力失。
  “店家结账。”
  “好嘞!客官休息好了?”
  李喜乐点头说道:“好啊,对了,将昨日那桌客人的帐一起结了。”
  “呵呵,客官真是豪气,一看就是大气人家,此番经商,肯定发大财!”
  此时蒲昌县城内已经很热闹了,街道上行人如织,有汉人、蒙古人、藏人、羌人、回鹘人,甚至还能看到更西面各个国家的商人和行人,李喜乐看到这些在净州和山东难得一见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好奇,只觉得大开眼界。
  过了正午时分,商队的补给已经全部采办齐全,于是李喜乐便率众稍稍吃了些东西,便来到南门处,准备出城向西北方向前进。
  此时蒲昌县的北门和西门都还在修筑之中,所以众多的商队和行人只能从东门进、从南门出。
  “李管事!”
  就在城门内排队准备出城的时候,李喜乐再次遇到了韩峰一众。
  韩峰大笑着上前打招呼,说道:“李管事不够意思啊,不辞而别!”
  李喜乐笑着说道:“呵呵,我看韩主事还没醒,便没有打扰,先走一步了。”
  “这次就算了,我们出城之后要向北,前往吐鲁番城,我准备在那边开设一处水泥工坊,李管事呢?”
  李喜乐说道:“我们要去叉力失,然后再去亦力把里城。”
  “那好!”
  韩峰笑着说道:“那咱们在西域各地也要多多联络,平日里没事写信联络着,等返回关内的时候,可要在这里再聚一回,到时候说好了,一定要我来请客!”
  李喜乐笑着说道:“敢不从命!”
  就在李喜乐与韩峰这边互相告别的时候,海盐商社主事楚韵非率领一队人马抵达了西海都护府,到了一处位于西海以西三百多里的小镇,朝廷将这里命名为茶卡。
  虽然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但是并不妨碍这里聚集大明各地赶来的盐商。
  这里在后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称号:中国盐湖。
  这里能够大量出产品质很高的精盐,商务部对各地经过核查的商贾颁发了大量的贩盐许可,并且投资在这里修筑了一处小镇,将这里打造成了一处出具规模的“食盐生产基地”。
  进入小镇后,楚韵非随即通过这里驻守的驻防军旗长登上了城墙,小镇之外便是广阔的盐湖。
  “真是壮观啊!”
  楚韵非此时心情大好,笑着对身边的下属说道:“我看,咱们完全可以在这里长驻下来,花些时间大干一场!”


第七百六十五章 工坊大兴
  茶卡小镇内,楚韵非带来的大队人马开始进驻城内,一千数百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还带着大量的车马、物资,顿时引来小镇中其余商贾队伍的侧目。
  “这是哪里来的豪商啊,竟然如此大手笔,在这处茶卡小镇砸下这么多的人力、物力!”
  一个操着南直隶口音的商贾站在路边感叹着,却全然没有注意到城墙上,正由守军旗长陪着观看外面盐湖景色的楚韵非。
  “哎?足下不是从南京城来的吗,不应该如此没有见识啊,你看那些车马上面的号旗!”
  那南京商贾定睛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竟然是商务部海盐商社的人马!”
  “是啊,我在进城的时候可听说了,这支商队还是海盐商社楚主事亲自带队的,看来对于这盐湖是势在必得了。”
  “这还用说,有商务部作为后盾,再加上海盐商社的强大实力,咱们哪里争得过,还是安心赚些边角银子好了。”
  “嗯,此话没错。”
  不提这边围观的商贾们如何交谈,海盐商社的人马便已经开始进驻小镇内的各处客栈了。
  如今的茶卡小镇上也分布着四、五家颇具规模的客栈,不过住上一千数百人还是不可能的,只是海盐商社商队中的一些头领和上年纪的人住了进去,大部分人在安顿好车马、物资后,还是与其余大部分的商队一样,全部到小镇外围搭建帐篷暂住。
  在城墙上,楚韵非看着远处泛着白色晶体的盐湖,脸上挂满了笑容,在这里提炼食盐可比提取海盐省事多了,甚至都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白花花的食盐结晶了,只要稍稍提纯就好。
  “主事准备在这里筹建工坊,就不知要筹建多大的工坊了。”
  茶卡小镇驻守的驻防军旗长说道:“自从朝廷下令在这里兴建小镇,并且发放了食盐准入证,准备开发这里的盐湖之后,便已经陆续有十几个商社组织人马赶来,前前后后都已经向我这里登记了。”
  “按照朝廷的管理制度,所有人都有资格在茶卡这里兴建工坊,只不过要按照各自出资多少、实力大小来划分区域,每个商社只能在各自的区域内经营开采,绝不可越界开采。”
  楚韵非笑着说道:“既然我亲自带队到了这里,自然是要大干一场的。我准备在茶卡镇的东面兴建一处占地千亩的工坊,并且招募大量人手,尽快对盐湖进行开采。”
  旗长闻言赞叹道:“楚主事真是大手笔,上千亩的工坊,这样的规模,恐怕在咱大明都是少见的。我看除了那些军工厂之外,就不会再有这样的规模了。”
  楚韵非笑了起来,说道:“接下来,我海盐商社将正式改名为皇明盐业商社。我会尽快递交投资资料,以及商社的整体情况资料,划分盐湖区域,以及划拨工坊建设用地的事情,还请多多费心了。”
  旗长笑着说道:“楚主事放心,我这里已经有朝廷商务部、国土部派驻官吏,只要楚主事这边的资料齐全,这些手续很快就能办理下来。”
  “嗯,那就好。”
  随后楚韵非回身看向小镇内部,说道:“只是这茶卡镇太小了些,要是再大一些,我倒是可以再买下一些店铺,开几处相关的产业。”
  “呵呵,有楚主事和各处商社的大力投资,我想茶卡镇肯定会很快发展起来吧。”
  两天之后,划分给楚韵非这边的盐池区域就定了下来,就在茶卡镇东面,足足有两千亩左右。
  就在第二天,批给楚韵非的工坊用地也下来了,同样在茶卡镇的东面,与两千亩盐湖紧挨着,非常方便开采和生产。
  楚韵非也没多等,当即开始广撒钱粮,开始大规模的招募民夫和工匠。
  茶卡镇这边虽然比较偏远,原本也是一处荒芜之地,可是随着朝廷大力开发这里,西海都护府各处的民夫、工匠,甚至是贫穷的牧民都汇聚到这边,给各处商队出力赚钱,这也让茶卡镇的外围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一处新建的小镇内外,至少聚集了数万人口,足以媲美一般的边地县城了。
  楚韵非很快就招募到了足够的人手,开始大干起来,茶卡镇东面的空地上,很快就变成了一处规模颇大的工地,数千民夫和工匠日夜忙碌着,皇明盐业商社在茶卡镇的产盐基地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拔地而起,让茶卡镇内外的其余商贾瞠目结舌,同时也惊叹于楚韵非的强大财力和魄力。
  很快到了十月初,此时的茶卡镇外面已经热火朝天,根本感受不到深秋的寒意。
  除了楚韵非皇明盐业商社的巨大工地之外,茶卡镇四周遍布了二十多处大大小小的工地,大量的民夫和工匠正在使用水泥、木料、石料来建造工坊。
  同时盐湖也已经划分出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区域来,各个商社在向商务部和国土部分别缴纳了经营许可费、资源开采开采费之后,也开始雇佣人手对各自区域内的盐湖进行前期开采,在盐湖中挖掘出一个又一个开采的区域,准备等到工坊建成之后,便大规模的提炼开采食盐。
  也就是在这一天,楚韵非接到了好友宋灌派人送来的书信。在书信中,宋灌提到自己已经带领商队抵达了于阗城,并且与安西都护府都护汪博进行了接触,获准在于阗城开设玻璃工坊,只是因为这一路上购买了太多的货物和原料,导致资金上有些不足,所以才来信询问楚韵非有没有兴趣在这处新建的工坊参上一股。
  楚韵非随即回书答应了下来,反正目前工坊的建设、人员的招募已经完成,手中的钱财还剩下一部分,大概有七千多银币。楚韵非随即派人给宋灌送去五千银币作为入股资金。
  话分两头,七、八天之后,宋灌正在于阗城内焦急的等待消息,自己好不容易带着足够的熟练工匠、部分原料和货物,千里迢迢的抵达了于阗城,却发现这边的民夫和工匠已经被其余商贾招募得差不多了。
  自从朝廷建立了西方四大都护府之后,便有大量的商贾涌入西面,连带着将各处的民夫和工匠的工价也提高了不少,同时各种货物的价格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5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6/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