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71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于是郑成功说道:“如此最好,我军已经在北青府休整了几日,众将士精神抖擞、士气旺盛,正是出击的好时机。明日一早,大军便从北青府出发,迎着朝鲜主力杀过去,今早完成侧翼的作战任务!”
  “是。”
  次日一早,郑成功、陈晖率领两军将士从北青府出发,一路向北行进,大批的夜不收将士也开始向北搜寻、查探,两天之后便找到了朝鲜主力的踪迹。
  “报!”
  郑成功和陈晖都是策马随大军快速行进,此时见夜不收策马赶来,二人便勒马停下。
  “启禀总镇,前方三十里外发现朝鲜主力,兵力八万以上!”
  “军容如何?”
  “军容散乱,敌军行进速度很慢,还有大量的补给和民人随行。”
  “装备如何?”
  “敌军装备很差,少见铠甲,没有发现火炮。”
  “再探!”
  “是!”
  此时郑成功和陈晖相视一笑,如此敌军别说是八万多人,就是十八万人,二人也有信心率部直接将其部击溃!
  “看来朝鲜军中的将领还是没见过世面,或者说是自视甚高,不知道我军的战力如何?”
  郑成功摇了摇头,说道:“可能是吧,也许朝鲜主将也有自己的盘算。”
  随后郑成功下令大军快速行进半个时辰,然后便开始整顿军阵,准备大战。
  此时刚刚过了正午时分,明军将士先一步停止前进,而夜不收也送来消息:朝鲜大军依然在缓慢向南进发,距离明军还有十里左右的距离。
  郑成功和陈晖都松了一口气,当即二人便下令大军抓紧时间吃喝,并且派出一部分将士警戒,防止朝鲜兵马耍花招。
  在郑成功和陈晖看来,两军已经相距如此之近了,朝鲜军肯定也探查到己方的所在,所以万事还是小心为妙。
  于是,明军将士在原地吃喝完毕,然后又等了大半个时辰,八万多朝鲜兵马才慢悠悠的出现在全军的视野之中。
  甚至郑成功一度以为朝鲜兵马是调转方向去了别处,还特意加派了夜不收去探查,可是结果都是“正在前来”。
  可以说,朝鲜大军的行进速度让郑成功和陈晖都非常无奈,这个速度与之前集结的速度完全不是一个程度啊?
  此时明军将士吃饱喝足、休息充足,随即便在各级将领的鼓舞下列阵,两军将士严阵以待。
  反观朝鲜大军这边,八万多人马一路行进而来,已经是疲惫不堪,猛然见被兵力超过己方的精锐敌军拦住去路,全军上下顿时骚动起来。
  甚至不少没有经过太多训练的新兵开始逃跑,朝鲜大军的军阵也随之动荡起来,甚至大有收拾不住的架势。
  此时郑成功和陈晖纷纷举着千里镜观察敌军情况,见到这样一幕,二人的脸上也是露出了诧异和可笑的表情。
  朝鲜国也算是大明周边比较强大的国家了,其兵备竟然颓废到这等地步,真是让人意想不到,也难以理解。
  “咱们,攻一下?”
  此时国防军第十五军、第十六军各部的火炮已经全部准备就绪,陈晖便看向郑成功询问道。
  郑成功举着千里镜估算了一下两军的距离,此时朝鲜大军就停在距离明军军阵“一箭之地”之外,差不多就是一百三十步,差不多一百五、六十米的距离。
  刚开始朝鲜大军一路向前推进,郑成功和陈晖还误以为敌军这是要直接冲阵了,可是随后朝鲜大军便停了下来,便出现了之前的那一幕场景。
  此时郑成功说道:“应该是朝鲜军中主将的问题,此人的认知应该还停留在两军交战、万箭齐发的程度,根本没有考虑火器的因素!”
  陈晖摇头笑着说道:“如此,那便是给咱们直接送来的战功,不要白不要!”
  “开炮吧!”
  郑成功说道:“对于这样迂腐的对手,没必要再浪费时间了。”
  此时郑成功甚至还在为自己之前的谨慎而懊悔,要是在朝鲜大军向前推进的时候,就直接下令开炮,估计现在国防军第十五军、第十六军的骑兵将士已经开始撵鸭子了。
  “好。”
  陈晖直接对身边的传令兵下令,很快国防军第十五军、第十六军各部的火炮接到了命令。
  只不过在此时两军相距的距离上,红衣大炮和佛朗机炮的威力反倒不如虎尊炮和神机炮车好用,所以郑成功追加了一道命令:以虎尊炮、神机炮车开火,待到敌军溃逃之后,红衣大炮、佛朗机炮再进行轰击。
  “放!”
  轰!
  很快,明军装备的七、八百门虎尊炮、神机炮车开火,猛烈的火力瞬间横扫过去,将前方一百多步外的朝鲜军的军阵削掉了厚厚一层。
  而且虎尊炮和神机炮车的填装速度非常快,几乎可以做到火力持续不绝,对面的八万多朝鲜大军只坚持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纷纷溃逃,数万人惊恐的向后奔逃,相互之间开始大规模的踩踏,一时间死者无数。
  很快,明军装备的红衣大炮和佛朗机炮也开始轰鸣起来,国防军第十五军、第十六军各部的骑兵也开始调动,兵分左右两翼,沿着炮轰范围的两边向前推进,随时冲杀逃出炮轰范围的敌军。
  这场战斗只持续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朝鲜咸镜道的八万多主力便宣告覆灭,明军斩首五万三千余级,俘虏一万两千余人。而明军竟然奇迹般的只有十三名伤员,而且其中还有五人是炮手,在开炮的时候不小心被炮管给烫伤了。
  不过朝鲜大军的主将已经战死,据说是被一颗佛朗机炮的炮弹给打碎了,战后郑成功和陈晖都没能见到这个奇葩的敌军将领。


第六百八十三章 挡不住了
  京畿道,汉城。
  在朝鲜王宫内,李倧满面愁云的坐在一处侧殿里,大将军朴自荀、领议政金自点站在旁边,二人也是眉头紧锁、叹气不断。
  “明军已经连下数城,平安道和咸镜道的几十万大军已经败亡,两道残兵不是被明军歼灭,就是自行溃散南下,我朝鲜疆土已经丧失三分之一了!”
  虽然朝鲜疆域分为八道,可是平安道和咸镜道却是八道之中面积最大的,两道合起来足占朝鲜三分之一的面积,也难怪李倧坐不住了。
  眼下是军事,金自点自然不会接下话题,而是对朴自荀说道:“如今明军已经冲进了黄海道,黄海道的三十多万大军能够稳住战线,还请大将军为王上解惑。”
  朴自荀瞟了金自点一眼,对于这个领议政很是看不上眼,随后便对李倧说道:“王上,我军的战力实在是难以与明军相抗衡,如今战事的发展也已经偏离了我军战前的预想,可以肯定的是,如今战事多半是坚持不到今年冬季了。所以......”
  “所以什么!”
  “所以王上还要早作打算!”
  “早做打算?”
  李倧的脸色更加难看,抬高了音量说道:“我要如何打算!”
  朴自荀说道:“不如向明军议和。”
  金自点闻言吓了一跳,自己之前可是亲清派的,如果与明军议和,难保自己不会被大明内阁首辅刘衍清算,所以金自点急忙说道:“王上!与明军议和的话,首辅刘衍肯定要清算我朝鲜支援满清之举,到时候大明会如何处置朝鲜,又会如何处置王上?”
  李倧心中也在担心这些,以如今的局势来讲,说是议和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说白了就是向明军无条件投降,到时候要杀要剐都只能听从明军号令了。
  “难道就没有别的出路了?”
  李倧不甘心的问着,目光也从朴自荀转向了金自点。
  此时金自点的脸色也很是纠结,片刻之后便好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王上,不如向日本借兵!”
  李倧和朴自荀的脸色顿时大变,日本?当初可就是日本入侵朝鲜,几乎将朝鲜攻灭的!
  朴自荀大声怒斥道:“金自点!你昏了头了,日本人对朝鲜始终没有放弃幻想,你竟然还要引狼入室!”
  李倧也是极为不满的说道:“数十万明军攻入朝鲜是亡国之危,日本人进入朝鲜则是灭种之危!此议不必再提!”
  金自点见李倧和朴自荀都非常反对向日本借兵,只好低下头不再说话,可是心中却是活络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名左参赞快步走了进来,大声说道:“启禀王上,刚刚收到消息,明军数十万主力已经围住了黄海道治所海州城,并且调集了庞大的舰队进行夹击,海州告急!”
  这下,李倧、金自点、朴自荀都慌了手脚,海州城一旦陷落,那整个黄海道就完了,京畿道也就失去了北面的屏障,明军可以直接冲进京畿道内,汉城也将危在旦夕。
  朴自荀说道:“王上,应立即调集江原道的十万大军支援海州!”
  金自点则极力反对,此时去支援海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黄海道的三十多万大军都挡不住明军,只能龟缩在海州城内外,被明军海陆大军围攻,江原道的十万兵马赶过去能干什么?不过是给明军送菜而已!
  李倧这次听进了金自点的话,对朴自荀说道:“立即将江原道的十万大军调到京畿道来,集中所有兵力固守京畿道!”
  “王上!”
  “不要再说了!”
  朴自荀看着已经乱了阵脚的李倧,明白李倧已经被明军的强大攻势给吓住了,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用,只好领命退下。
  金自点却并没有退下,而是对李倧说道:“王上,不是臣说丧气话,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即便将江原道的十万大军调回来,多半也是受不住汉城的。”
  “那怎么办?”
  李倧心中苦涩,朝鲜本就是小国,只能依附于中原王朝,原本以为满清崛起、大明衰败,中原肯定会重演蒙古南下的陆沉局面,所以朝鲜才会投向满清。
  可是谁能想到,已经行将就木的大明竟然起死回生了,甚至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将如日中天的大清送下了地狱,这一番惊天逆转实在是出人意料,让李倧怎么也想不明白。
  此时金自点说道:“既然王上不愿意向日本借兵,那为今之计也只有放弃汉城,率领京畿道、江原道的五十多万大军向南撤退,先撤到忠清道去。”
  “放弃汉城?”
  李倧吃了一惊,要知道现在朝鲜两班官吏并不是很稳定,有很多亲清大臣,这些人都是定时炸弹,如果自己逃出了汉城,难保不会有人举起旗号另立他人为王。
  金自点自然也清楚这一点,于是说道:“王上要清楚,这不是放弃汉城,而是战略转移,大将军不是说只有坚持到今年冬天,朝鲜才会有一线生机吗?那王上就应该尽全力拖延战事,撤退便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王上撤出汉城的时候,也应该将两班大臣和宗室全部带在身边,以免有人被明军抓住,多生事端!”
  李倧听完不禁点头赞同,眼下也只有这个办法还像是那么回事,至少可以拖延时间、保存实力,否则以明军的强悍和庞大的兵力,京畿道和江原道的五十多万大军也是抵挡不了多久的。
  “王上,眼下黄海道已经不可救了,黄海道的数十万大军一旦覆灭,那京畿道和江原道的五十多万大军就是朝鲜的最后兵力,也是朝鲜的最后希望,王上不可不慎重,轻易不可与明军对垒啊!”
  李倧重重的点了点头,决定采纳金自点的建议,当即下令准备南撤。
  次日,李倧准备放弃汉城向南撤退的消息彻底传开,整个汉城都陷入了动乱之中,城中百姓开始大批的向南出逃,到处都是扶老携幼居家出逃的百姓,还有大批的两班官吏也是一样,乘着马车、带着财物直接逃命,整个汉城都像是末日来临一般。
  朴自荀闻讯也是大吃一惊,自己还在苦苦谋划如何抵挡明军,李倧竟然要准备弃城而逃了,难道朝鲜还有比汉城更坚固的城池吗?
  于是朴自荀直接进入王宫,准备面见李倧进行劝谏,却见王宫内外也是一片慌乱,到处都是打点行囊的宫女和仆从,还有一队队的侍卫在搬运大大小小的木箱子,看来李倧已经彻底下定决心,准备跑路了。
  随后朴自荀直接来到了李倧的寝宫,只见李倧正在和金自点商议着什么,二人见到朴自荀到来,都显得很诧异。
  “臣已经派人联络江原道的十万大军,命其部尽快赶来汉城协防,可是王上为何突然要放弃汉城南撤?”
  朴自荀一上来就直接质问,让李倧很是不高兴,说道:“难道大将军有办法挡住明军吗?京畿道和江原道的五十多万大军已经是朝鲜最后的希望,绝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朴自荀说道:“可汉城是朝鲜的都城,骤然放弃,会让军心尽失,朝鲜也就完了!”
  李倧闻言不悦,金自点直接说道:“大将军不要危言耸听,只要王上还是安全的,只要五十多万大军还在,朝鲜就还在!”
  “再者说,将战事拖延到入冬,不就是大将军的谋略吗?如今放弃汉城也是为了拖延战事,王上可都是按照大将军的谋略行动,为何大将军就看不出来?”
  朴自荀指着金自点怒斥闭嘴,然后又要向李倧劝谏,却见一个侍卫快步进来,禀报道:“启禀王上,宗室都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此时王宫之中只有李倧的妻小,王后赵氏乃是李倧之继妃,本贯杨州。其父为汉原府院君赵昌远,其母为完山府夫人崔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4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1/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