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69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这些朝鲜兵马跟清军相比,的确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随后刘衍直接下令主力军团快速向南推进,在三天内抵达定州城下。
  按照夜不收前期探查到的消息,此时在定州和安州城内,都各有四、五万朝鲜兵马,明军主力军团要想抵达南面的平壤城,就必须先拿下这两处城池。
  经过权衡,刘衍还是决定先拿下在北面一些的定州城,然后再顺势进攻安州城。
  两天之后,刘衍率领明军主力军团抵达定州城以北二十里处。
  前方的夜不收给刘衍带来了一个消息:“定州城内的朝鲜守军主动出击了!”
  “嗯?”
  一路上的战事太过顺利,此时朝鲜兵马主动出击,让刘衍也有些吃惊,于是便命令各部将士停止前进,增派夜不收打探敌情,同时下令大军就地展开防御,准备迎战。
  其实以明军的实力和兵力,定州城的四、五万朝鲜兵马根本无力撼动。
  只是刘衍秉承着“以最小战损,取得最大战果”的原则,该求稳的时候,就不会冒进,在这处平坦之地与朝鲜兵马阵战,最大程度的发挥明军的火力优势,这才是正理。
  当日,明军各部以国防军第三军为中军,其余各军按照番号围绕第三军安营扎寨,各部之间相距两里左右,以便及时支援、联络。
  刘衍以国防军第十一军为前锋军,在各部大军的最南面安营扎寨,并且做好迎战的准备。
  过了正午时分,前方夜不收纷纷传回消息:不但驻守在定州的四万多朝鲜兵马出动了,而且南面的安州守军也全部出动,两城驻守的朝鲜兵马合兵九万余人,浩浩荡荡的朝着明军联营杀来。
  “启禀阁老,朝鲜大军之中有一面副将战旗,另有参将、正领、副领、参领、正尉多人。”
  “......朝鲜军中携带有火炮,数量在数十到一百门之间,并且伴有数千骑兵随行。”
  刘衍在中军听完了各部夜不收的急报,顿时来了兴趣,不用说,这支将近十万人的朝鲜大军应该是主力,只是不知道是朝鲜五卫的哪一个了。
  “传令:命国防军第十一军准备作战,国防军第十二军、第五军做好支援准备。”
  “是!”
  此战刘衍自然不可能将八个军的兵力全部展开,能动用一整支国防军正面对阵,动用两支国防军作为支援,已经算是很给这支朝鲜大军面子了。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国防军第十一军各部将士已经开出营垒、列阵完毕,总兵官韩秦、副总兵秦成虎也披挂齐全,在军中举着千里镜向南观望。
  只见南面已经可以看到朝鲜大军的踪迹,将近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的杀来,不过可能是因为长距离行军,朝鲜兵马的军阵已经变得七扭八歪,给人一种非常散漫的感觉。
  而且韩秦还看到,朝鲜军中的确是携带了一些火炮,只是这些火炮却是一言难尽,全都非常小,称之为大铳似乎更为妥当,根本没有红衣大炮、大佛朗机炮这类的重炮。
  至于朝鲜军中的骑兵,则也不能称之为骑兵,称呼为马队更为合适。那些骑兵策马跑动起来,根本看不出有什么阵型,完全就是一群骑马步兵,在争先恐后的向前飞奔,大队人马甚至跑出了几段,前后都脱节了。
  于是韩秦摇了摇头,对身旁的秦成虎说道:“这样的兵马,就算是拥兵百万也不足为虑,一会儿估计又要赶鸭子了!”
  秦成虎笑着说道:“这么多的兵力,如果全都龟缩在城中防守,也许还能阻挡住我军一段时间,可是这些朝鲜人竟然自大到主动出击,他们是有什么依仗,还是脑子坏掉了?”
  韩秦说道:“我记得阁老曾经评价过朝鲜人,好像是这么说的:朝鲜人无知而又自大,狭隘而又张狂,本来是小国贫弱,却又妄想着成为大国制霸一方,骨子里就是非常自卑且低贱的族群,却拼尽全力不想承认,故而装出一副高傲、自大、张狂的嘴脸!”
  秦成虎闻言大笑起来,说道:“阁老真是一语中的,这段时间进入朝鲜国之后,见到的朝鲜人,不管是兵丁俘虏,还是普通百姓,似乎真的都是这样的嘴脸。”
  二人说话间,前面的朝鲜大军也开到了近前,竟然在距离国防军第十一军不到两里的距离停了下来,然后便自顾自的整顿军阵。
  要知道在这个距离上,别说是明军装备的红衣大炮和佛朗机炮、神机炮车了,甚至那些虎尊炮都可以打到朝鲜军阵的最前端!
  韩秦和秦成虎此时面面相觑,不知道朝鲜人在搞什么,难道不知道明军火炮犀利,不但没有携带防炮的装备,甚至连保持安全距离的道理都不懂?
  于是秦成虎试探着问道:“那咱们,开炮?”
  韩秦似乎也感受到了来自朝鲜人的蔑视,此时板着脸点了点头,说道:“嗯,开炮!”
  “放!”
  轰!
  随着韩秦一声令下,国防军第十一军配属的各式火炮数百门纷纷开火,猛烈的火力瞬间就覆盖了朝鲜大军。
  还在整顿中的将近十万朝鲜兵马顿时乱作一团,特别是军阵前方的数万兵马,更是集中遭到了明军虎尊炮和神机炮车的夹击,那些几乎没有铠甲,也没有任何防护的朝鲜士兵,几乎都是成片的倒下,就好像是秋天杯收割的稻子一般,没有还手之力,死的毫无意义。
  这支朝鲜大军的主将,是一个名叫李勋珠的副将,在集结了安州和定州的大军之后,原本信心满满,认为自己手中不但有将近十万兵马,有上百门火炮,有七千多骑兵,而且军中兵马的骨干都是龙骧卫、虎贲卫、义兴卫、忠佐卫的老兵,剩下还有许多各地的原有兵卒。
  李勋珠就是靠着这些所谓的老兵支撑起将近十万人马,将大量的强征新兵带动了起来,竟然看上去也颇有实力。
  可是这样的兵马在面对明军几乎震天撼地的火炮齐射的时候,直接就崩溃了,无数朝鲜士兵哭爹喊娘的向后溃逃,还有不少溃兵昏了头,竟然朝着明军军阵冲去,直接就被虎尊炮劈头盖脸打过来的散弹轰碎。
  此时的战场上炮声震天、喊声震天,可却是一面倒的屠杀,国防军第十一军的骑兵将士已经出击,沿着战场的两翼迂回,不断将溃散的朝鲜兵向中央驱赶,自己却始终游离在炮击范围之外。
  如此,朝鲜兵马的伤亡不断增大,除了被火炮击杀的之外,还有大量自相踩踏而死的士兵。
  就连副将李勋珠也是马失前蹄摔倒在地,紧接着就被蜂拥而至的溃兵活活踩死。
  这场大战算是明军进入朝鲜国之后,双方正面对抗的第一场决战,可却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将近十万朝鲜大军就彻底崩盘,国防军第十一军将士斩首四万八千余级,俘虏两万三千余人,余者全部溃散。
  刘衍在接到战报的时候也是默然,面对这样的敌人,就算取得的战果再大,也难以让刘衍打起精神来,因为胜利来的太顺利了,就好像对面的朝鲜大军都不是士兵,而是孩子!
  “命国防军第十一军快速打扫战场,大军一个时辰之后出发,全速抢占安州城。”
  “是!”


第六百八十章 打平壤城
  刘衍率部击败了近十万朝鲜兵马后,便率军一路南下占据了安州城,并在城中休整了一夜,随后又立即整顿兵马,直奔平安道治所平壤城杀来。
  平壤历史悠久,被朝鲜人视为民族发祥地,在朝鲜半岛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传早在公元前2333年,天帝庶子桓雄与熊女所生的檀君(又称王俭)建立朝鲜国,其都城阿斯达就位于平壤,因此平壤又有“王俭城”之称。
  当然,在刘衍看来,这个传说本身就是一个笑话,或者说是神话更为确切,毕竟以朝鲜棒子的秉性,吹牛从来不打草稿。
  而后在中国商朝灭亡后,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平壤为都城,是为“箕子朝鲜”。朝鲜人过去十分崇敬箕子,把他作为朝鲜民族的始祖。因此平壤的地位也显得神圣起来,被称为“箕城”。
  在中国西汉初年,燕国人卫满逃到朝鲜,并取代箕子朝鲜,称为“卫满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派兵灭亡卫满朝鲜,攻占王险城(即平壤),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郡,置于汉朝的管辖之下,其中平壤一带即为乐浪郡,是汉四郡的中心。
  眼下到了朝鲜王朝时期,平壤仍为当时朝鲜的重要城市,朝鲜王朝在此设立“平壤府”,便是平安道的首府,号称“两西重镇”,时人称赞平壤形胜“负山阻水,控制西北,俯瞰长江(大同江),远临旷野”。
  此时的平壤城池分内城、中城、外城、北城四部分,内城有五门,南为朱雀门,东为大同门(有瓮城),东北为七星门,东南为长庆门,西为静海门。
  内城之外为中城,南门为正阳门,东门为含毬门,北门为庆昌门,西门为普通门。
  中城之外为外城,南为车避门,西为多景门。此外还有承服门、足朴门、大道门、小通门、水德门等。内城北端有北城,南为转锦门,北为玄武门。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刘衍率领三十多万主力军团将士兵临平壤城下,此时驻扎在城内的朝鲜兵力多达十万,主将是副将朴大勇,此人乃是朝鲜大将军朴自荀的族弟,在朝鲜也算是一个能战之将。
  眼下朴大勇将所部十万兵马部署完毕,以外城和北城为防御重点,部署了六万五千多兵马,剩下的三万多兵马部署在了内城和中城内。
  刘衍率军抵达城外的当日,由于时间已经晚了,便下令大军围城扎营,先切断了平壤城与外界的联系,准备次日再调兵攻城。
  朴大勇见状便集结了城中五千精锐,全都是龙骧卫、虎贲卫等五卫的精锐,可以说是城中十万兵马的精华所在了。
  朴大勇任命一名参将为首,率领这五千精锐出城袭击明军联营。五千精锐在午夜时分从北城北面的玄武门悄悄出城,准备突袭几里外的明军营垒。
  很快,五千朝鲜精锐便趁着夜色摸到了一处明军营垒的外围,只见营垒之中寂静无人,一处篝火、一根火把都没有,众人自以为得计,随即破开营垒的辕门,直接冲杀进去,随后便惊恐的发现这是一处空营。
  此时在距离这处营垒两里多远处,国防军第六军总兵官苗绍冷声看向前方的夜幕,甚至可以听到前方传来嘈杂的声音,那便是五千朝鲜兵发出的声响。
  “阁老料想的真是没错,这些朝鲜人还真出来夜袭了,幸好临近平壤城门的各处营垒都提前做好了准备,要不然还真要吃亏的。”
  说完,苗绍便大声说道:“命令各部火炮开火,命令骑兵各部开始出击,截断朝鲜兵马的退路!”
  “是!”
  轰!
  突然间,夜幕之中便响起了隆隆炮声,在空营里面已经惊醒的五千朝鲜兵顿时被砸得人仰马翻,以数百颗炮弹为一组,不断落在空营之中,还有大量的火箭射来,将营垒中早已经部署好的引火物尽数点燃。
  五千朝鲜兵直接被快速蔓延的大火包围在空营之中,领兵的参将被火箭射成了马蜂窝,而五千兵丁在极端的时间内就死伤过半,剩下的所谓精锐也惊恐的在火光中四处乱跑,随后便有不少人被明军炮弹射杀。
  与此同时,大批的明军骑兵策马在这座空营南面驰骋,甚至不少精锐铁骑将士策马在平壤北城跟前飞驰而过,发出阵阵吆喝声,惊得城墙上驻守的朝鲜兵马惊骇不已。
  朴大勇此时就站在北城的城墙上,望着远处正在熊熊燃烧的营垒,耳边似乎还能听到数千朝鲜精锐的惨叫声和哀嚎声,如此惨烈的景象让朴大勇新生畏惧,而明军竟然有防备,如此警惕、如此狠辣的手段,更是让朴大勇不寒而栗。
  “将军,是不是派出援兵支援一下?”
  朴大勇顿时瞪向了身旁的部将,怒声说道:“出城支援?谁去?你去还是我去!”
  那个说话的部将低头不语,这样的局面傻子才愿意出城作战,自己只是想卖个好,却不知道却被朴大勇当成了出气筒。
  “传令各部:今晚严阵以待,所有人都不许睡觉,防止明军趁势攻城!”
  “是。”
  城外的大火燃烧了整整一夜,朴大勇派出去的五千精锐就好像是打狗的肉包子,直到天亮都不见一个回来。
  次日一早,城外的数十万明军纷纷开出营垒,精神抖擞的在城外开始布阵,数千门各式火炮也在各部阵前开始部署。
  而此时城中的朝鲜各部兵丁却全都无精打采,经过一个晚上胆战心惊的坚守,十万朝鲜兵的体力和精力已经濒于枯竭,即便是朴大勇也感到疲惫不堪。
  可是此时所有人都打起精神,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毕竟城外的明军已经大张旗鼓的准备攻城,一场恶战即将打响,容不得这些朝鲜兵不精神。
  明军中军,刘衍举着千里镜观望了一阵,此时明军的中军部署在平壤城的北面,直面北城一带。
  “城中守将是谁,打听到了吗?”
  “启禀阁老,是一个名叫朴大勇的副将。”
  “朴大勇?”
  刘衍脸上一阵古怪,不过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算是入朝作战以来,最像样的一个朝鲜将领了,至少有夜袭的勇气和手段,也能将城中的兵马整顿得像点样子。
  只是朴大勇拿这点本事用来抵挡明军数十万精锐,还是非常不够看的,充其量也就是能给明军造成一点麻烦,仅此而已。
  “传令各部,开始攻城吧!”
  “是!”
  随着刘衍一声令下,大批的传令兵策马冲向明军各部,平壤城四周的明军军阵开始此起彼伏的响起号角声,而数千门各式火炮也开始相继轰鸣起来,平壤城的四面城墙顿时遭到了猛烈的轰击,一时间碎石横飞、坍塌无数!
  而平壤城城墙上的数百门朝鲜军火炮也开始还击,只是这些朝鲜军装备的火炮射程都不足,绝大多数都打不到明军阵前,只是能够壮声势而已。
  双方对射了一个多时辰,平壤城墙上的朝鲜兵丁伤亡不小,士气更是下跌严重,而城墙上的各种守城器械也折损甚多,很多堆积在城墙上的各种守城物资,都被明军的炮弹击中,并且摧毁。
  直到这天的正午时分,刘衍举着千里镜观察战场,只见城墙上的朝鲜兵马已经开始冒着明军的炮火,将大量的盾牌、厚木板等东西运上了城墙各处,开始用这些东西抵挡明军的炮火。
  轰!
  一颗明军射出的炮弹击中了一扇作为阻挡的院墙门板,厚重的门板顿时被重大十斤左右的炮弹打穿,炮弹余威不减,直接撞进了门板后面的人群,将两个躲闪不及的朝鲜士兵打得血肉横飞,一个士兵的脑袋直接炸裂,黄白之物散了一大片,吓得周围的朝鲜士兵一哄而散。
  而那扇门板被击穿之后,也出现了大量的裂纹,瞬间就炸裂开来,四处飞溅的木屑和木刺直接将周围的朝鲜士兵扎死、扎伤,以这扇门板为核心,周围一大圈的朝鲜士兵都惨叫着倒下,场面非常的惨烈。
  “火候差不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4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9/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