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25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随即刘衍便想到了一个人:颜继祖。
  颜继祖身为山东巡抚,在官职上是合适的,资历也足够,只是能力远不如李定国和秦良玉了。
  不过以西路军的强悍战力,只要稳扎稳打,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刘衍说道:“命山东巡抚颜继祖率抚标营赶赴宣府龙门卫,出任西路军统帅。”
  众人闻言先是很诧异,随即便明白了刘衍的难处,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说道:“阁老,以能力来说,在皇明军事学院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的湖广总兵官李定国更合适,朝廷可先给其提升官职,然后命李定国出任西路军统帅。”
  田辉叙的这个建议让刘衍犹豫了起来,随后说道:“如何提升?”
  “如今湖广没有巡抚人选,可命李定国先代理湖广巡抚,然后再调其出任西路军统帅。”
  刘衍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吧。另外李定国出任西路军统帅之后,湖广总兵官由宝辰营参将高杰出任代理湖广总兵官。”
  “是。”
  随后刘衍继续说道:“另外,命山东巡抚颜继祖率领抚标营、兖青营参将钱茂礼、济东营参将毛不语部进驻京城驻防。”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虽然如今随着新政和军改之策的完全落实,朝中的东林党和反对势力基本上被清除干净了,可是刘衍依然非常谨慎,自己率领所有国防军将士出征辽东,万一后方出现什么幺蛾子,那是会要命的,很值自己这些年的所有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所以以亲信兵力驻守京城,是必须的。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说道:“下官领命,这就草拟调兵命令。”
  “好。”
  三路大军的主将人选定下来之后,刘衍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接着,财政部尚书岳明向刘衍禀报财政收入的情况。
  随着新政的全面落实,大明的赋税逐渐由田税、人头税为主,改变为商税、关税、财产税大幅增长,田税稳定增长,人头税大幅削减的局面,总体上大明的税收金额是持续增长的局面。
  虽然为了凑足大军出关的钱粮,国库已经基本见底了,可是如今财政局面很好,到了年底,国库也开始又有了进项,不至于出现财政短缺的局面。
  同时,全国各地的新式学校也在全面修建中,各地的适龄学童、有志之士纷纷入学。
  而民政部尚书赵民也在刘衍的指示下颁布了政令,朝廷每年对各省的省学(原来的道学,相当于后世的大学)毕业生进行招考,合格者可以根据朝廷上下的官职空缺授予官职。
  只不过这种官职是有任期的,任期为五年,五年之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可以继续留任,考核优秀者可以留任并且晋升,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此举虽然在朝野上下激起了不小的震荡,可是这些官职毕竟有任期的,另外在刘衍的坚持下,也得以落实推行下去。
  刘衍也借此打击了科举选官的途径,可以对大明的现有“科举官”进行缓慢的替换,最终全部换成“新式官员”。
  这次内阁会议持续了很久,直到傍晚时分才结束。
  刘衍走出内阁官署后,对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说道:“给李定国和颜继祖的调令,明日就要发出去,不要耽搁了。”
  田辉叙笑着说道:“阁老放心,下官明日上午就能发出去。”
  几天后,在湖广武昌府的总兵官李定国接到了国防部的调令,看到自己被朝廷任命为征讨满清西路军的统帅,李定国先是很震惊,紧接着心中便感到一阵狂喜,自己的一身抱负终于有施展的余地了!
  同时,李定国也对刘衍、对朝廷充满了感激,报国之心可谓是暴涨,当即召集部下各营参将议事。
  当众人听闻李定国将前往龙门关统领西路军的消息,众人都是振奋不已,替李定国高兴。
  同时众人也都很遗憾,此番朝廷只征调了李定国,并没有征调湖广各部的兵马,此番国战众人就没有机会出战了。
  李定国说道:“本镇出发之后,以国防部军令,以辰营参将高杰出任代理湖广总兵官,诸位将军要鼎力支持高将军,继续做好湖广的戍守之事!”
  众人纷纷领命,高杰也是面露喜色,当即发表了一通忠心,表示会为朝廷守好湖广。
  一旁的刘良佐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道:“总镇此番北上,直属将士是否一通前往?”
  李定国明白刘良佐的意思,说道:“此番国防部的命令有明确意思,本镇只是只身前往,一兵一卒都不会带走。刘将军的意思本镇明白,诸位将军还是安心留守湖广吧。”
  刘良佐叹息一声,原本还想着自己以属将的身份,请李定国带着自己一同北上,可是这个想法也泡汤了。
  其余众将也是如此,都是叹息不止。
  李定国说道:“诸位不必失落,以本镇之见,朝廷有刘阁老在,我大明的征伐绝不会止步于辽东而已,收复辽东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朝廷肯定还会收复朵甘思宣慰司、乌斯藏,还有西面的西域各部,都会是朝廷的目标。对了,还有投靠满清的朝鲜,也一定会遭到朝廷的征讨,将来咱们大明武人实战拳脚的机会还有很多,诸位一定有机会出战的!”
  听了李定国的话,众人的情绪顿时被调集了起来,纷纷恭祝李定国此番北上旗开得胜,为湖广将兵挣得头彩。
  与此同时,山东巡抚颜继祖也整顿好了抚标营,参将祖永海率领抚标营在济南府城外集结,颜继祖也乘坐马车出了城,济南府知府史可法出城相送。
  “抚台此番进京驻守,可见朝廷出关收复辽东的战事已经迫在眉睫了,下官这心中还真是激动啊!”
  史可法大笑着,哪怕寒风吹拂面颊,也是喜悦不已。
  颜继祖此时下了马车,拉着史可法说道:“是啊,这可是国朝许久没有的盛事,你我能够经历这一场,也不枉此生为官报国了!”
  随即颜继祖嘱咐道:“此番不光抚标营要北上,兖青营参将钱茂礼、济东营参将毛不语也已经率部上路,一同驻防北京城,山东各地的驻守兵力就空虚了不少。虽然山东乃是刘阁老的起家之地,但是史知府也要谨慎一些,全国哪里都可以出乱子,只有山东不可以!”
  史可法顿时感到自己肩头的重担,此时正色说道:“抚台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竭尽全力,不会让山东出任何乱子的。”
  “好!”
  颜继祖说道:“如今的大明可谓是万象更新,百姓们也过的好多了,可以预见,又一场盛世即将降临,咱们身为大明官吏,只有尽心为民,才能不负这场盛世!”
  史可法长拜受教。
  此时的北京城内,刘衍在鲁国公府中,与王芸禾、尚善、若水,还有以及六岁多的儿子刘盛一同吃着午饭。
  一妻两妾说笑着,儿子刘盛虎头虎脑,刘衍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温馨。
  如今刘盛已经进入京城里的县学学习,成绩还不错。北京城作为大明的帝都,城中不但有全大明最好的省学,还有府学、县学多所,可以说是大明新式教育最发达的所在。
  刘衍与家人说着家常,随即便说道:“这段时间不知道老泰山在忙什么,今年进京过年吗?”
  王芸禾白了刘衍一眼,说道:“自从夫君让父亲出任商会会首,父亲做起生意来就闲不住,前几日来信,今年过年不进京了,要带人去福建,说是那边的海商多,要与海商联络肥皂、玻璃、海盐等出口海外的生意。”
  刘衍闻言大笑起来,如今商务部也在开拓向日本和西洋各国出口货物的生意,有了郑芝龙原来的路子,商务部已经与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商人取得了联系,甚至已经获得了不少的肥皂、玻璃、海盐、烧酒、水泥的订单。
  只是刘衍没想到民间商贾也开始向海外拓展了,这可是好现象,此时刘衍心中畅快:“商贸大发展,辽东大战在即,这都是大好前景,我终于将华夏沉沦的进程彻底扭转,向新而生了!”


第六百一十三章 海外贸易
  福州城。
  寒冬腊月,福州城也进入了严冬气候,城中百姓都换上了厚厚的棉衣,或者是穿上了几层厚麻布的衣服,用以抵御严寒。
  这一日,在城中有名的喻家楼,十几个福建各地有名的海商齐聚于此,将喻家楼全部包了下来,一大早便有许多商贾的仆人在门口迎来送往,酒家的伙计也在忙碌着将一个个客商迎进去。
  “哎呀!这是什么日子啊,你看陈家、徐家,那都是咱们福建有名的海商大户啊,怎么都到这里来聚会了?”
  “你还不知道吧?据说他们是要宴请咱们大明商会的会首,当今内阁首辅刘衍的岳丈:王靖!这可是跺一跺脚,大明所有商贾都要震三震的人物啊!”
  “这就难怪了,什么陈家、徐家,跟人家商会会首相比那也是小角色、小人物,难怪咱们福建的大海商聚的这么齐,原来是要迎接这么一个大人物啊。”
  喻家楼外面,不少围观的百姓和商人都在议论着,人群不断发出一阵阵惊呼,争相聚在周围想要看一看大人物的风采。
  没过多久,福建各地有名的海商都站在喻家楼的大门口,足足有十几人,都是名震福建的大人物。
  可就是这些大人物,此时都站在寒风中等候着宴请的对象,没过多久便看到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从远处驶来。
  那辆马车看上去没有什么过多的装饰,可是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可是皇明车辆工坊出产的“限量版”新式马车,车身都是用上好的红松木制成,车轮上面包裹了山东兖州府商社最新出产的车轮外皮,说是用什么南洋出产的橡胶制成,另外车轮上还装有所谓的减震钢制弹簧,说是马车不管是行进在什么道路上,都可以如履平地。
  此外,众人听闻这种限量版马车内,还有熏香等各种设施,可以说乘坐起来非常的舒适。当然,这种马车的价格也非常昂贵,平常的新式马车只要一百八十八两银币,而这种限量版的新式马车,则需要至少五百银币的高价!
  “来了!”
  众人纷纷上前,只见马车停了下来,在众人的注视下,皇明商会会首王靖身旁裘皮大氅探出了身子,早有随从将黄花梨制成的木质台阶放好,搀扶着王靖走下马车。
  “呵呵,拜见王会首!”
  “王会首一路辛苦,辛苦了!”
  王靖看着众人,笑着说道:“有劳诸位在此等候,真是惭愧,一路上紧赶慢赶,还是让诸位久等了,罪过,罪过啊!”
  众人哪里敢当,纷纷恭维起来,然后簇拥着王靖进入喻家楼内。
  今日喻家楼被众人包了下来,但是酒宴的所在是在三楼的包间内。
  王靖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包间,只见房间内只摆放了两张大的圆桌,已经有丰盛的美味佳肴摆上了桌,还有美酒也已经用专用的酒具烫上了。
  “呵呵,诸位太客气了,如今虽然日子好过了,可这样也太过了些。”
  众人纷纷说道:“王会首驾到,理所应当。”
  随后王靖便招呼众人落座,众人分坐两桌,随后便开始觥筹交错起来。
  酒过三巡,王靖便进入主题,对众人说道:“呵呵,此番老夫南下福建,便是想携手诸位福建有实力的海商一起,将我大明的茶叶、水泥、瓷器、玻璃、烧酒、肥皂、海盐等商品贩卖到西洋各国,以及朝鲜、日本去,这其中的暴利,诸位应该都是心知肚明的。”
  “老夫丑话说在前头,此番诸位海商赚取的是转卖之利,老夫和商会各处工坊商社赚取的,则是生产之利。咱们大家齐心协力,从夷人身上发财,如何?”
  众人闻言纷纷赞同,王靖的身份不同寻常,他的女婿可是当今内阁首辅刘衍,有大明朝廷做背书,众人还有什么担心可言?
  只是一名叫做陈东民的海商说道:“会首所言句句落在实处,我等也定会紧跟王会首,同心协力发大财。只是现如今西洋人之中,以荷兰、大佛郎机人为首,这两国的夷人可是非常傲慢的。”
  此时大明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统称为佛郎机人,只是以大佛郎机和小佛郎机加以区分,大佛郎机人便是西班牙人。
  “会首也许对南洋的局势不是很熟悉,现如今荷兰人占据了台湾南部,在南洋也占据了不少的岛屿,而大佛郎机人则占据了吕宋全境,这两国都是西洋诸国之中最为强盛的,其商人也非常的傲慢,平日里与我等贸易,多有欺压。”
  王靖大笑起来,说道:“如今朝廷已经将郑一官在南洋的权柄收了上来,不管是荷兰人还是大佛郎机人,只要在南洋和台湾海域经过,都要向朝廷缴纳税赋,他们如今也只剩下傲慢而已!”
  “诸位不必担心,此番有老夫在,我大明所有商货的定价权都在咱们手中,不管是荷兰人还是大佛郎机人,只要想采购、想赚钱,就要按照咱们的规矩办。”
  另一名海商担心的说道:“要是那些夷人不同意怎么办?”
  如今的王靖早已经不是当年在王家庄的油坊主了,多年身为商会会首的经历,已经让王靖有了上位者的气度,此时便朗声说道:“不同意?现如今西洋各国的商贾已经没有什么牌面了,他们遵守咱们的规矩,就可以跟咱们正常贸易,赚上一些辛苦钱。他们要是不守规矩,哼!”
  “老夫可以保证,那些不守规矩的西洋人别说赚钱了,能不能活着离开南洋都是问题!”
  众人骇然,虽然如今大明的国势已经好了许多,但是人家荷兰人、大佛郎机人毕竟占据着台湾南部和南洋诸岛,大明再强盛,也是鞭长莫及啊。
  几个海商说出了这份担忧,王靖大笑之后,便说道:“诸位也不看看,如今朝廷已经准备出兵收复辽东了,满清鞑子败亡是指日可待。当朝廷收复辽东之后,又会将兵锋指向哪里?”
  众人闻言都是热血沸腾,这个问题众人可没有想过。
  王靖大声说道:“如今的朝廷可不是以往守成的朝廷,老夫可以向诸位保证,朝廷的目光始终是向外看的,而且朝廷如今也是重视商贸的。如果让朝廷知道咱们这些商贾被夷人欺压,会如何处置?”
  众人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一副画面:大明帝国的庞大水师出现在南洋的波涛海面上,荷兰人、大佛郎机人的船队被打得狼狈不堪,南洋诸岛遍地烽烟,无数大明的将士怒吼着抢滩登陆,开始在南洋各地开疆拓土!
  一个身材瘦小的海商问道:“会首,朝廷真的会为了咱们在南洋用兵吗?”
  王靖笑着说道:“现在朝廷的注意力在辽东,自然不会贸然在南洋用兵。”
  “可是如今朝廷的赋税之中,至少有一半是咱们这些商贾缴纳的商税,剩下的一般赋税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咱们缴纳的关税。可以说,咱们这些商贾已经成为朝廷的财税来源大户,要是咱们被外人欺压,甚至是财产受损,那最终朝廷也会受到巨大影响,到时候朝廷的大军定然不会坐实不管!”
  王靖端起酒杯与众人干了一杯,然后说道:“所以说,咱们这些商人的腰杆子一定要挺直了,接下来与荷兰人、大佛郎机人的谈判中,一定要强硬。”
  “咱们手中有大批值钱的货物,那些夷人不会放弃的,咱们可以不断提价,利益最大化,真要有了争端,诸位可要做好为国牺牲的准备,给国朝出兵制造借口,这可是留名青史的好机会!”
  说到这里,众人的脸色都是大变,不过更多的还是激动和憧憬,毕竟商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什么冒险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4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5/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