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81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甚至在兖州府城内,竟然还有两家财大气粗的豪商纠集家丁抗拒,数百拿着长枪、大刀的家丁竟然也懂得结阵,聚在一起向外冲去,向将前院的新军将士打出去。
  亲自带兵的张义见状气得七窍生烟,大吼道:“你们敢死,老子就敢埋,给我开火!”
  一阵轰鸣声响起,结阵冲来的数百家丁万万想不到,眼前的新军将士竟然真的敢开铳,顿时被射杀上百人,剩下的家丁一哄而散。
  “给我搜,反抗者,格杀勿论!”
  大队新军将士冲进后宅,将那豪商家中的男丁叫嚷着、打骂着,随即便被愤怒的新军将士当场杀死。
  片刻之后,在一阵女眷的惊叫声中,大批家眷被绑好带了出来,还有不少血淋淋的尸体被抬出来,很快前院就显得非常拥挤。
  “所有人犯下狱,所有缴获登记造册,运往青州府城!”
  “是。”
  数日之后,刘衍收到各府驻军的禀报,四府之地共查处造假贼人一百二十一家,已经全部抄家下狱。
  从这一百二十一家贼人家中,新军将士共查抄出九十八万两银子,包括造假银币、碎银子、银锭、铜钱等各式财物。
  另外在各地狱中,还关押着将近两千人犯,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王炆镇看着这么多的数字,也是冷汗直冒,刘衍一声令下,便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当真是杀伐决断。
  “总镇,这段时间,各处还打死打伤抗拒贼人五百七十多人,这善后之事,应该如何安排?”
  刘衍思索片刻,说道:“给苗绍、陈勋、王越、张义四人传令,将各处主犯就地公开斩首,以震慑各方贪利小人。至于其余家眷从犯,全部判处三年刑罚,送到商部下属的矿场中服劳役。”
  王炆镇一一记下,同时心中感叹:“总镇太狠了,抄了家财不说,还用这些人当免费劳力,这下商部又可以剩下一大笔开支了。”
  “总镇,财部还在询问,缴获的九十多万两银子如何处置?”
  “全部铸造成银币,然后按照预算,优先支付登州、兖州各处的工程开支。”
  “是。”


第四百一十二章 兑换
  二月二十日,登州府城。
  登州原本归莱州府管辖,后升格为登州府,治所就在蓬莱县城,是府城、县城一处,下辖宁海州、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和文登县。
  明末朝廷曾在这里设登莱巡抚,登莱巡抚袁可立曾在此操练水师,登莱成为关防重镇。只是自从袁可立去世后,登莱巡抚便被朝廷撤销了。
  王越的参将府也设在城中,是一处很低调的宅院,不过内中却很讲究,原本是一个商贾的宅院,后来那商贾败了家,便将宅子低价出售,被总兵府幕府买下,给王越居住。
  后营将士随王越进驻登州,后营左部驻守在莱阳县、黄县,右部驻守在威海卫、成山卫、宁海州一带,王越与中部驻守在登州府、福山县。
  自从王越来到登州府城内,登州知府杜志宇便非常识趣的过来“拜码头”。
  此时登州府各处的民户鱼鳞黄册,以及各处农田账册,都已经移交到总兵府幕府了,可以说杜志宇与登州各地的文官等人,就是一个空架子,是朝廷在登州的脸面而已。众人平日里基本上都是被总兵府幕府各部领导,对此众人也都习以为常。
  王越面对杜志宇也是笑脸相迎,寒暄一番之后,便说道:“我后营将士征战日久,这刚到登州各地,我想着让将士们轮番休假,正好他们发了军饷,手中都有银币,正好出去花一花,让百姓们也赚些钱财。”
  “就是杜大人知晓一下就可以了,以免看到街上到处都是新军将士,闹出了误会。”
  虽然青莱镇新军的军纪堪称大明最严,自从刘衍成军以来,从未发生一起新军将士欺压百姓、掳掠地方的事情,可是在杜志宇等一些文官的印象里,军纪再严明的官军,那也是兵啊,俗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万一那些骄兵悍将出了军营,闹出事端怎么办?
  虽说杜志宇已经不管具体的民政事务了,可毕竟坐在这个位子上,出了问题,朝廷可是会找自己麻烦的。
  于是杜志宇陪着笑脸,非常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担心,然后看着王越,生怕这位参将大人动怒。
  让杜志宇没想到的是,王越的笑容比他更灿烂,说道:“杜大人放心,我新军将士的军纪是最严明的,绝不会发生欺压百姓之举。如果真的出了事端,本将军一力承担,可以吗?”
  看着王越的笑脸,杜志宇只觉得非常瘆人,便急忙点头答应,出了参将府,杜志宇便看到五个新军将士结伴出行,那五人身穿类似于锦衣卫飞鱼服的新军常服,头上戴着改良后的三山帽,排成一队昂首挺胸的从参将府大门外经过。
  周围的百姓见状纷纷指指点点,并没有太多的畏惧,反而显得很兴奋。
  “看那几个新军兵卒,当真是精神啊,这样的后生,谁家有闺女的嫁过去,就等着享福吧!”
  “谁说不是呢,听说新军中,一个大头兵每月都能有五个银币,那就是五两银子啊,遇上军功还有赏赐,阵亡、伤残了,除了朝廷的抚恤之外,人家总兵大人还单独给一份,当了新军那就是全家的保障啊。”
  听着那边百姓的议论,杜志宇不由得叹息不已,总兵官刘衍如此重金练兵,已经彻底扭转青莱镇各地百姓的固有印象,原本民间都说“好男不当兵”、“当兵无好人”,可是如今寻常百姓家的男丁,都憋足了劲想进新军,家中有闺女的,都变着法的想嫁给新军将士,那些新军将士走在路上,可是神气十足了。
  “唉!什么时候朝廷的兵马,都能像新军这样?”
  杜志宇心中感叹着,随即便叹息一声:“唉!估计这辈子,我是看不到了!”
  与此同时,那五名新军将士也听到了周围百姓的议论,几人心中非常自豪,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走在最前面的便是沈文,在经历了开封之战后,沈文在随军追击溃兵的时候,也斩获了三颗流贼首级,凭借战功由后营中部的一个队长升为旗长。
  而在沈文身后,是老上司老白,如今老白也凭战功升迁为中部的一名百总,取代了之前负伤回家的百总上司。
  “听到没有?我新军军纪严明、作风优良,用总镇大人的话说,咱们就是要打铁自身硬,这样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戴!”
  老白笑呵呵的“教育”着几个部下,沈文点头说道:“老大说的对,上次兵部来人整训的时候,不是提起总镇大人的话吗?说是,民拥军、军护民,如此才能天下安定,国家富强!我看,咱们青莱镇就是这样。”
  “嘿!”
  老白看着在前面领队的沈文,笑着说道:“你小子可以啊,升了旗长之后,这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平日军中教授咱们认字、读书,你小子还真都记下了,你是不是还想当状元啊?”
  几人都笑了起来,沈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说道:“老大,咱们好不容易批下三天的假期,这是去哪?”
  “去前面,我听说前面有一家食肆,那里的烧羊肉是登州府一绝,咱们去尝尝,顺便喝点酒。”
  老白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继续说道:“吃喝完了,咱们再去城东的布纺街,给家里人买些布匹、用品和吃食,让军营外面的脚程商人带回去。”
  众人轰然叫好,心中兴奋不已。
  此时新军将士手中都有不少钱财,平日里花钱也很阔绰,所以便有不少小商小贩聚集在军营外面,专门帮新军将士跑腿,或是往家中送财物,就如同后世的快递、跑腿一般。
  随后众人来到哪家食肆,五个人找了一张桌子,叫了烧羊肉、酱猪肉、干烧鱼,还要了四盘子下酒的素菜,一大坛子烧锅酒,便开喝起来。
  沈文、老白几人都是武人,吃饭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一番风卷残云之后,一大坛子烧锅酒便见了底,一桌子的佳肴也一扫而空。
  老白打了一个酒嗝,拦下准备结账的沈文几人,豪气的说道:“这顿饭我来,开封之战,我斩首比你们都多,五颗流贼首级,总镇大人赏赐了我五十两,五十个银币!你们那些钱财都留好了,将来娶媳妇用。”
  众人大笑,纷纷称赞老白仗义。
  “呵呵,军爷,一共是一两八钱。”
  老白直接拿出两枚银币,店小二接过之后,便找了两百文铜钱。
  “诶?”
  老白拿着一百文一串的铜钱,说道:“给我两钱碎银子就行了,这么多的铜钱,我也不好拿啊。”
  “呵呵,军爷有所不知,现在我们这些店铺中,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碎银子了。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是银币和铜钱,就算有些碎银子,也都陆续前往城中的山东钱庄支号兑换了。”
  沈文问道:“这是为何?”
  “用的方便啊!这一枚银币就是一两银子,再用铜钱找些零碎,非常便利。”
  店小二看众人都不像经常出来买东西的,便补充道:“这一两个月以来,银币便充斥各处,非常好用。小的看诸位手中似乎只有银币,不妨去前面的山东钱庄支号,兑换一些铜钱备用。”
  众人笑着答应,沈文说道:“之前就听说总镇大人弄了个钱庄,今日咱们也去见识见识。”
  山东钱庄设在登州府城的支号就在北面不远,众人进入店内,只见屋内分为两部分,有木栅栏隔开,里面有几个伙计正在忙活着。外面则有许多凳子,已经有几个客官坐在那边等待了。
  “几位军爷,是存钱、借贷,还是兑换?”
  沈文说道:“我们用银币兑换些铜钱用,怎么弄?”
  “这好说,几位是一起的?先排个号,”
  那伙计拿来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壹叁伍号”:“几位军爷在这边稍坐,等到叫这个号码,几位出个人去那边办理就好。”
  老白、沈文几人看着新鲜,便坐下来等候,没一会儿便听木栅栏里面有人喊道:“请壹叁伍号客官到这边来。”
  几人各拿出一个银币,交给沈文去办理,沈文来到木栅栏跟前,便见里面一个伙计笑呵呵的说道:“军爷请坐,请将银币放在这边的托盘上,小的核验过之后,便给军爷取来铜钱,汇兑比率是一银币兑换一千铜钱。”
  “好。”
  沈文拿出五枚银币放在栅栏里面的托盘上,这木栅栏也是精心设计过的,只能从底部比较大的空隙伸手进去,可是也只能将手伸进去而已,这就防止有人钻进去,或是伸手进去抢夺。
  只见那伙计将银币拿在手中,看了看上面的暗语号码,与身后拿着暗语本的同伴核对了一下,又看了看做工和成色,便取来了五千文铜钱,有四十九串是一百文一串,用本色麻绳串好,一串是九百九十文,用红色麻绳串号,以示区分。
  “客官请清点一下,我们这里兑换银钱,是收取千分之二的手续费的,五千文铜钱,便要收取十文钱,这是剩下的四千九百九十文。另外我们这里的规矩是: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的!”
  伙计用托盘分三次将铜钱推了出来,沈文接过来,嘟囔了一句:“这算哪门子规矩?”
  然后沈文便叫来老白几人,一人十串铜钱数了起来,四千九百九十文、一共五十串铜钱,一文不差,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谢过店家了。”
  沈文、老白几人收好铜钱,笑呵呵的出了山东钱庄支号,直奔城东采买。
  一路上,众人买了不少麻布、棉布,还有胭脂水粉、干货山货等,兑换的四千九百九十文花去不少,到了傍晚时分,每个人都抱着不少东西。
  “哈哈,这真是方便啊,以往用碎银子去兑换铜钱,兑率不一样,银子的成色不一样,每次都不知道能兑换多少铜钱,哪像这次顺畅,一点事情都没耽误!”
  老白买了不少棉布,说是让脚程商贩送回家去,让家里的妻子和老妈做衣服,此时说起钱庄兑换的好处,那是滔滔不绝。
  沈文也买了不少东西,此时说道:“总镇大人此举,不但赚了银子,而且还让百姓可以免于被奸商盘剥,真是善举啊。”
  以往百姓想要兑换银钱,只能找民间商贾,那些商贾往往会操纵银子与铜钱的兑率,以此来掠夺百姓手中本就少得可怜的钱财。
  如今青莱镇各处的百姓全都到山东钱庄去兑换,刘衍又大力推行了银币,彻底杜绝了那些奸商从银钱兑换中谋利的可能,不但赚了银子,也收获了一波民心。
  老白说道:“的确是善举,能将生意做成善举的,估计普天之下,也只有咱们总镇大人了。”
  几人一路有说有笑,很快就回到军营外,这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脚程商人,老白、沈文纷纷将自己采买的东西递过去,附上各自的地址,缴纳了费用,然后便进了大营。
  忽然,军营里面响起了号角声,老白、沈文等人都是吃了一惊,随即后营中部的镇抚官带着几名部下来到辕门口,大声说道:“参将大人有令:所有将士假期取消,从即日起后营各部全营警戒,外围所有商贾立即散开,不得聚集!”
  老白、沈文几人都是一愣:出事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个灾年
  二月末,青州府城,总兵府。
  刘衍眉头紧锁的看着一封书信,是山东巡抚颜继祖派人送来的“求援信”。
  自从去年,也就是崇祯十四年八月开始,山东各地就基本上没怎么下雨,只是除夕前后下了一场雪,除此之外,就再无甘霖。
  到了眼下已经是春耕之时,可各地农田却异常干旱。本月初,济南府、东昌府、兖州府相继爆发蝗灾,漫天的蝗虫如同乌云一般,在各地肆虐,所过之处赤地千里,连一片树叶、一颗杂草都剩不下。
  各处的溪流也几乎全部干涸,济南府城北面的黄河河面,都比往年下降了许多,山东各地的百姓苦不堪言,今年刚刚开头,便又是一个大灾之年!
  随着旱灾和蝗灾同时降临,山东各地的贫苦百姓食不果腹,面对未来一年已经注定绝收的前景,无数绝望的百姓揭竿而起,开始围攻各地城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2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1/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