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50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此时借着火光,高名衡与陈永福见到青莱镇新军强悍的军容,脸上都是露出震惊的神色。
  “将军部下竟然如此强悍,果然是数次战胜奴贼的强军,真乃我大明第一强军!”
  高名衡也是笑着说道:“呵呵,有刘总兵在,开封府无忧矣!”
  刘衍笑着说道:“我军抵达开封城,今晚李自成就会知道,所以我军要立即接管开封城的防务,以防流贼大军攻城。此事,没问题吧?”
  陈永福自然没问题,高名衡也巴不得早些将守城的差事交出去,二人都是一口答应下来。
  “好!”
  刘衍说道:“那就请二位大人移步,随我前往城中都指挥使衙门,今晚咱们就召开军议,如何?”
  开封府城内官署众多,除了河南巡抚衙门、宣武卫指挥使衙门、开封知府衙门、祥符县县衙、河南布政使衙门、河南都指挥使衙门、河南按察使衙门之外,还有周王府在,可谓是府衙林立。
  众人闻言都是愣住了,想不到刘衍也是雷厉风行之人,于是纷纷跟着刘衍前往都指挥使衙门。
  在前往之前,刘衍便对跟着身后的几名都指挥使说道:“左营进驻西城、南城,右营进驻北城和东城。后营立即接管城中武库、府库,以及各处府衙的防卫。中营、骑兵营、亲卫营、炮营前往城中军营、校场驻扎,听候命令。”
  “得令!”
  刘衍在一队护卫的陪同下,与高名衡、陈永福一起前往都指挥使衙门,至于一众文武官吏,则全部被刘衍就地解散了。
  开封是河南府治所在,城池以祥符县为附郭,省、府、县三级官署衙门聚集一地,各官衙署俱在周王府西南。又以钟楼为中心,布政司署在钟楼西街,都指挥使司署在钟楼东街,下设断事司、司狱司、知事署、经历司等司。
  围绕这些衙署,周边又是连绵的各官住宅,高墙朱门,屋宇宏伟。
  只是此时街道上漆黑昏暗,再加上开封城这段时间已经沦为人间地狱,所以往日的繁华和盛景,此时已经都不见了踪影。
  到了都指挥使衙门内,刘衍与巡抚高名衡互相谦让了一番,便直接做在正中。
  此时刘衍可不会故作姿态,既然要打赢这一战,那主动权就要牢牢握在手中,不管是巡抚还是王爷,在大战期间,都要听令,这便是战时状态!
  巡抚高名衡与副将陈永福各坐在刘衍两侧,新军各部将领忙着整顿城池防务,荀景云、鲍学镇、尚文苑也在军中忙碌一众军务,所以众人都没有跟来。
  众人落座之后,高名衡还想询问,为何不让城中官吏都来参加军议,陈永福也是疑惑。
  刘衍笑着说道:“人多嘴杂,商议大事的话反而说不清楚。今晚李自成已经知道我军抵达开封,估计明日便会集结大军前来试探,所以今晚咱们必须商议迎战之事,人多反而误事。”
  高名衡与陈永福对视一眼,随后陈永福说道:“刘总兵,我这边好说,从现在起,我与麾下三千多兵马,以及数千守城青壮,全都听从刘总兵的调遣。”
  高名衡说道:“现在城中的钱粮已经见底,就在不久前,城中就已经开始动乱,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现在开封城的情况非常危急,不知刘总兵军中可有粮食,以解百姓之苦!”
  刘衍微微皱眉,想不到开封城内的情况如此险恶,想了一下,说道:“我军在渡过黄河之前,接收了兵部的一批军粮。不过本镇不能全部拿出来,只能拿出五万石粮食分给城中百姓。”
  “五万石?”
  高名衡摇头说道:“现在城中百姓还有十几万人,这区区五万石粮食吃不了几天的。”
  刘衍说道:“我能做的,就是不让百姓饿死,而不是让百姓吃饱!”
  “从现在开始,我新军便要对城中的所有物资实行配给制,所有百姓按照最低标准发放粮食,只要饿不死人就好。”
  “另外,守城青壮全部解散。从明日开始,新军将士会开始在城中巡视,凡是抢夺、强~奸、杀人、吃人等行为,均视为通敌,杀无赦!”
  “从明日开始,城中所有官吏都要集中在府衙听令,任何人没有本镇的命令不得回家,不得随意出入各自的府衙,违令者视为通敌,杀无赦!”
  “从明日开始,凡是不听从新军号令,私藏粮食、药物、衣物等物资,不愿上缴统一分配者,视为通敌,杀无赦!”
  说到这里,刘衍又补充了一句:“当然,百姓上缴粮食、衣物、药物等物资的,本镇会以高价采买,不会让百姓吃亏的。”
  陈永福擦了擦汗,没想到刘衍手腕如此强硬。
  而高名衡则是说道:“那城中周王那边是不是也知会一声?”
  刘衍说道:“那是自然,明日一早我便登门拜访周王殿下,此番在城中实行配给制,周王府也在其中,一样要上缴府中粮草辎重!”
  高名衡、陈永福顿时傻眼。


第三百六十八章 周王
  开封城号称“八省通衡”、“势若两京”,由此异常繁盛,故此在有明一代,开封城内遍布王府,可以说是大明封王最多的城池。
  明朝人汪介在《中州杂俎》中曾有记载:“明季,河南诸藩最横,汴城即有七十二家王子。”
  按照大明的规定:皇子封为亲王,其长子继承爵位,其余子嗣降级封为郡王。郡王长子继承爵位,其余子嗣降级封为镇国将军,其孙为辅国将军,以后依次降级为奉国将军、镇国中尉等爵位。
  由此可见,后世满清诟病大明耗费巨额钱粮供养明朝皇室,其实是有抹黑嫌疑的。大明皇室真正耗费巨大的,只有各地的亲王,比如开封城内的周王。至于其余的皇室子嗣,所需的供养钱粮都是逐级递减,到最后所剩无几的。
  甚至到了明末,除了各地的亲王,其余郡王、将军、都尉等皇室子嗣的供养钱粮还经常被拖欠,甚至直接断绝。
  与后世满清耗费钱粮给满人发铁杆庄稼相比,其实明代供养皇室的耗费是更低一些的。
  此时刘衍会同河南巡抚高名衡、副将陈永福前往周王府,一路上高名衡可谓是喋喋不休,不断向刘衍介绍着开封城内各王的情况,特别是周王的情况,生怕刘衍与周王闹翻。
  原本高名衡与陈永福并不想来,刘衍一进城,二人便打定主意“退居二线”了,这种得罪藩王的事情,二人如何愿意掺和。
  只是刘衍一大早便找上门来,只说了一句话,二人便乖乖的跟来了:“此战我军必胜,二位如不要这等功劳,今日便可以不随我前去。”
  河南战场,卢象升、傅宗龙两位督臣战死,战局败坏如此,以崇祯帝的做派,战事结束后,高名衡与陈永福多半是个死,就算守住了开封府,二人最好的结果也是丢官下狱,不死也要脱层皮
  所以跟随刘衍击败李自成大军的功劳,便是二人的救命稻草。
  于是刘衍说完转身便走,高名衡与陈永福急忙命人准备马匹跟了上来。
  “如今开封城内,有汝南王、顺阳王、新安王、永宁王、汝阳王、镇平王、封丘王等等。这些藩王其实很多人的封地都不在开封府城,而是遍布河南各地,只是因为开封府城繁华,众人又都是周王宗亲,所以历代周王都曾向朝廷奏禀请恩,得到准许后,这些周王宗亲便陆续在开封城内修建府邸,搬入城中。”
  “据成化年间成书的《河南总志》记载,当年的周藩宗亲就有郡王十九位,将军、中尉一百七十七位,郡主二十二位,县主七十八位……”
  “而到了如今,这开封府城内有周藩王府四十五处,其中周王乃是亲王,王府规模最大。另有郡王府四十处,仪宾府四处。”
  “除了这些王府,城中将军、中尉、仪宾的府邸更是遍布城中各处,最多是竟达四千多处,只不过现在这些宗亲大多已经没有什么供养了,已经与富户百姓无异。”
  刘衍静静听着高名衡的介绍,心中暗道:“没想到大明的宗亲繁衍到此时,竟然有这么多的人口,也难怪满清入关后大肆屠杀大明宗亲,几乎将整个华夏都翻了一遍,却依然有大量的明朝宗室幸存下来,毕竟基数太大了。”
  随后高名衡指着前面的一处高大华丽的牌楼,说道:“刘总兵请看,那便是周王府的牌楼,虽然前面还有不少民房和商铺,其实只要过了那牌楼,所有的房屋和店铺,都是周王府的产业,那些百姓与商贾也只是周王府的租户让而已。”
  刘衍眼角直跳,那牌楼后面几乎是一整条大街,几乎是开封城内最繁华的地段,可见周王的富庶。
  “如果各地亲王都是如此,那便是数不清的大礼包啊!”
  刘衍压制住心中“打土豪”的冲动,然后指着前面一处建筑问道:“哪里是做什么的,不是民房,也不是商铺?”
  高名衡说道:“刘总兵看那里的牌匾,在这条街上,但凡是写着:周王供养四个字的地方,都是为周王府服务的地方。刘总兵所说的地方应该是医官社,此外这条街上还有冰窖、炭厂、官厂、避水楼、世子府、世孙府、宗学院、香火院等等,都是为周王效力的。”
  刘衍微微皱眉,大明的藩王有钱有粮、有身份,但是却将资源用在享乐上。如果这么一股巨大的钱粮用在国事上,那在辽东战场上,就算是用银子砸,也能将野猪皮砸成“杀猪菜”!
  “刘总兵请看,”
  高名衡打断了刘衍的思绪,指着前面一处华丽的宫殿,说道:“那就是周王府了。”
  按照高名衡的介绍,开封城内的周王府是在宋代皇宫的遗址上建造的,由内外两座城垣组成,外墙也叫做萧墙,高两丈许,蜈蚣木镇压,上覆琉璃瓦,周围九里三十步,向南是午门,东面开东华门,西面开西华门,北面开后宰门,整体上便是宋代皇宫的范围。
  周王府的内城墙高五丈,上有垛口,周围挖有壕沟,四面有门,南面是端礼门,北面是承智门,东面是礼仁门,西面是遵义门。内城周长五里左右,算是此时各地亲王府邸中,规模最大、城防最为完善的王府了。
  三人来到周王府外城南门外,递上各自的名帖,门房通报之后,过了许久,才放三人进去,不过却必须要步行,由一名带刀舍人在前面领路。
  进入周王府,高名衡还在小声为刘衍介绍着,毕竟高名衡多次来过周王府,对这边的情况很熟悉。
  周王府内光是水井就有七十二口,号称七十二神煞……层层宫门庙宇上,斗俱用铜丝网罩,名为风衣,下有白石一方,名曰足石,取丰衣足食之意。
  周王府内,以正门、正殿、翼楼、寝门、寝殿、后楼为中轴线,偌大的王府建制房屋,就沿着这条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恢宏无比。
  刘衍等三人足足走了一刻,在王府中沿着廊道蜿蜒向前,才到了正殿上而已,可见周王府规模之大。
  又是一番通报,刘衍、高名衡、陈永福三人才进入大殿内,只见周王朱恭枵身穿蟒袍,腰上一根玉带非常显眼,正端坐在上首翻看着一本书籍。
  “呵呵,是高抚台、陈副将,哦?这位是?”
  朱恭枵笑呵呵的招呼三人坐下,看上去很和善,不过高名衡与陈永福却不敢逾越,先是恭敬的行礼之后,才由高名衡介绍道:“启禀殿下,这位便是青莱镇总兵官、定虏伯刘衍,封皇命率领数万精锐新军增援开封,昨晚才刚刚入城,今日便前来拜见殿下!”
  刘衍也抱拳行礼,因为身穿甲胄,便没有叩拜。
  朱恭枵闻言惊喜的站了起来,说道:“莫不是巨鹿、济南之战,重创奴贼的刘衍?”
  刘衍心中好笑,这个朱恭枵是三国演义看多了吧,说起话来都是一股三国味。
  “启禀殿下,正是末将!”
  陈永福则趁机说道:“殿下有所不知,刘总兵率部从辽东锦州前线撤回来,增援开封的。刘总兵在锦州前线的时候,又立下大功,斩首奴贼九千多级,这才被陛下封为定虏伯!”
  朱恭枵闻言更是震惊,激动之下快步走下大殿上的步台,来到刘衍面前,上下打量了刘衍一番,说道:“将军真乃神人也!今有幸结识将军,本王幸甚,今后如蒙不弃,本王愿与将军共渡难关,同保开封城!”
  刘衍此时感觉自己头上飘过几条黑线,这个周王刚才看的书,肯定是三国演义!
  “呵呵,殿下深明大义,末将定然力保开封城,与李闯贼寇血战到底!”
  “好!”
  朱恭枵大笑着,便命左右准备酒宴,要留刘衍、高名衡、陈永福在府中用饭。
  这时刘衍笑着说道:“酒宴暂且不急,既然殿下提到了保卫开封府城的事情,末将也正好有要事与殿下商议。”
  “呵呵,刘总兵与高抚台、陈副将都是朝廷柱石,有三位在,开封城固若金汤,本王与全城百姓,真是三生有幸……”
  刘衍见朱恭枵开始打太极,便收起脸上的笑容,正色说道:“殿下!”
  这一声,让高名衡、陈永福暗叫不好,拼了命的给刘衍使眼色。而朱恭枵则面露不悦,冷笑着回到了上首王位,说道:“没看出来,刘总兵的脾气还挺冲。”
  刘衍抱拳说道:“末将既然奉命对阵李闯贼寇,那就要尽心竭力,还请殿下理解。”
  随后刘衍便将自己制定的配给制等规定说明了一下,希望周王朱恭枵能够遵守,并且出钱出粮支援战事。只要有了周王朱恭枵带头,那开封府城内的一众周藩宗亲都会跟着出钱出粮,那城中百姓就有了生的希望。
  “哼!”
  朱恭枵铁青着脸,说道:“刘总兵可以问一问高抚台、陈副将,本王是不是已经拿出大笔的钱粮犒军了,就连城中那些守城青壮的招募钱粮,都是本王出的!我周王府的府库已经空了,刘总兵竟然还要苦苦相逼,这要是传到了京师,恐怕会引起朝野哗然,就连陛下也会为之侧目!”
  说完,朱恭枵起身便要走,可就在这时,在高名衡、陈永福错愕的目光下,刘衍大步上前,三步两步便冲到了朱恭枵的身前,一把拉住其左手,用力一攥,朱恭枵顿时疼得哎呦了起来。
  “刘总兵,不可无礼啊!”
  高名衡吓得差点坐在地上,那可是当今的亲王,刘衍怎么敢?
  陈永福也是“哎呦”了一声,急忙跑过去想要拉住刘衍,却被刘衍瞪了一眼,当时就迈不开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尴尬至极。
  朱恭枵疼得额头冒汗,只觉得自己的左手几乎断掉,大声说道:“我是当今亲王,你区区一个总兵官,怎么敢……”
  “我为何不敢!”
  刘衍厉声说道:“如今本镇奉皇命驰援河南,如今本镇便是河南的最高将领,河南的一切战事都由本镇决断!现在河南是战时状态,一切以打赢流寇大军为首要,任何干扰战事、不听号令之举,都视为通敌,本镇可对其实行军法,就算是亲王也不例外!”
  “今日之事,本镇是告知,而不是请求,还请殿下好自为之!”
  朱恭枵彻底傻了眼,想不到刘衍竟然敢如此,直接与自己翻了脸:“你敢动我?就不怕皇上降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2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0/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