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同时,众多的杂役包衣们取来湿布,给前线的甲兵们蒙上嘴脸,不过这只能减轻明军毒弹、灰弹造成的伤害,并不能完全抵消,只能是聊胜于无。
  明军臼炮发射的毒弹与灰弹效果明显,连续多波的攻击后,清军满蒙汉各旗,以及朝鲜兵马已经阵亡了将近两千人,受伤者更是众多,虽然伤者大多都能继续作战,但是战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最后沦为废人。
  这还只是清军中士兵的伤亡情况,清军各级将领中,也有不小的伤亡,满洲镶白旗牛录章京宁尔佳受了重伤,失去左臂,一个分得拨什库中了灰弹,双目失明。一个汉军正白旗牛录章京,吸入过量毒烟,全身抽搐而亡,死时表情扭曲,显然承受了极大痛苦。又有几个朝鲜军的副尉、参尉,或断手断脚,或造到毒弹与灰弹攻击,一动也不能动。
  此时第一道防线内的守军伤亡惨重,连死带伤的兵力已经达到四、五千人,收到消息的多尔衮也不敢怠慢,急忙又抽调了两千人马前去支援。
  那两千援兵此时也是胆战心惊,第一道防线的惨状,众人都是看在眼里,此时这些援兵已经用布条捂住了口鼻,可是心中依然惊恐不已,硬着头皮赶去支援。
  在东岭墩台附近,这里是一处庞大清军的火炮阵地,数十门大口径的红夷大炮部署在这里,炮口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山下的明军大阵。
  这数十门红夷大炮都是重大四千多斤,可以发射十斤左右炮弹的重炮,射程都在三里左右,威力巨大。
  此时在一门火炮旁边,一个三十多岁,名叫梅勒赛斯的葡萄牙人看着远处轰鸣的明军炮阵,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这个东方国度,竟然还有这么多威力巨大、种类繁多的火炮,真是不可思议!”
  梅勒赛斯是葡萄牙人,也就是此时人称的佛郎机人,见识过西方火炮的战场,此时再看明军的强悍火炮,以及清军携带的大量重炮,已经让这个葡萄牙人的世界观开始崩塌。
  因为在此时西方人的概念中,不管是大明还是满清,在火器方面都不可能与西方相媲美,可是眼下这场战斗,双方集结的火炮数量,这些火炮的威力,已经远远超过欧洲各国的军力了。
  “哪怕将整个欧洲的重炮集中在一起,估计也没有此时双方的火炮数量多!”
  梅勒赛斯原本是被孙元化招募的外籍雇佣兵,连同他在内,还有两百多个葡萄牙士兵。孙元化招募众人来训练登州的明军,希望以此来打造一支精锐的炮兵和火器兵。
  可是随着孔有德的登州之乱,这支外籍雇佣兵被乱军裹挟着来到了辽东,最后幸存的一百多人,连同梅勒赛斯一起,都成了满清的俘虏。
  现在梅勒赛斯已经带着自己的一百多个同胞为清军效力,在乌真超哈营中担任佐领之职,专门为清军训练炮手。
  梅勒赛斯看着山下第一道防线的情况,只见那两千援兵冲进去之后,当即四散到各处,以此来减少被炮击的伤亡。
  “如果是欧洲的士兵面对如此猛烈的炮火,估计早就已经崩溃了,可是这些鞑靼人竟然还能够坚持,真是不可思议!”
  梅勒赛斯来到东方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对于大明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认为大明是一个足以与欧洲闻名相媲美的成熟文明,不是美洲土著那种落后的野人部落。
  可是让梅勒赛斯想不到的是,大明这个成熟的文明帝国,竟然被北方的鞑靼人屡次击败,真是不可思议!
  而现在梅勒赛斯已经被这种自称大清的鞑靼人俘虏,被迫为之效力,可是梅勒赛斯的心里还是看不起这样一支野蛮人的。
  不过此时,梅勒赛斯也不可否认,这些鞑靼人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至少在装备了大量火炮的情况下,有能力击败大部分欧洲军队。
  “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此时的大明虽然已经没落,但是像梅勒赛斯这样的欧洲人,依然对大明保持着必要的敬仰和敬畏,甚至认为明朝人与欧洲人一样,都是白种人,是成熟的文明。
  这样的态度与清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了清末时候,欧洲人对待中国人的态度就非常恶劣,可见满清的无能到了何种地步!
  突然,梅勒赛斯听到一阵激昂的战鼓声,只见山下那无边无际的明军大阵开始移动,心中顿时激动了起来。
  毕竟这种规模的大战放在欧洲,那就是史诗一般的存在,可是在这个东方国度,却只是一场关键战役,让梅勒赛斯如何不激动?
  “真不知道这场神迹一般的大战,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第三百三十九章 攻山
  在明军中军大阵内,洪承畴正举着千里镜观望远处的炮击情况,对于这一连串的炮击成果,洪承畴是非常满意的,明军各部炮手的表现也的确是可圈可点,算是超常发挥了。
  在开战之前,洪承畴也没有想到,从明军各部集中起来的炮手,竟然能有如此的作为,当真是出乎意料了。
  洪承畴原本已经打定主意,此战就要靠着刘衍所部新军来打硬仗,以杨国柱、吴三桂、曹变蛟等几个猛将的兵马支撑大局。至于其余几个总兵官的兵马,说实话,洪承畴其实并没有寄予太大的希望。
  可是此时,从各镇抽调、集中起来的炮手竟然超常发挥,不但极大的提升了大军各部的士气,而且实实在在的给清军造成了不了的伤亡,就连清军第一线的防线都有了崩溃的迹象,这是洪承畴万万没有想到的。
  想到这里,洪承畴对于锦州之战的前景非常乐观,对此战的目标,已经从原本的解锦州之围、逼退清军,变成了在解锦州之围后,能够重创奴贼主力!
  就在这时,洪承畴放下千里镜,侧耳听了听,对身边的张若麒、马绍愉说道:“两位监军听一听,炮阵那边的动静是不是弱了一些?”
  张若麒和马绍愉闻言都是一愣,随后也是侧耳倾听了片刻,都表示没有察觉到。
  就在这时,一名督标营的参将策马赶来,抱拳说道:“启禀督臣,炮阵那边来报:火炮大多过热,必须要停下炮击了,请督臣示下!”
  洪承畴望着远处炮阵造成的战果,点头说道:“命炮阵停下吧。”
  “是!”
  随即洪承畴对早已等在身边的杨国柱与李辅明二人,说道:“二位将军,开始攻山吧!”
  杨国柱与李辅明此时看着远处清军的惨状,都是信心大增,纷纷抱拳领命。
  此时刘衍与其余几个总兵官也都赶到中军这边,刘衍看着准备返回军中的杨国柱,也策马跟了上去,然后对杨国柱郑重说道:“杨总兵万事小心,奴贼虽然遭到重击,但是其主力并未受损,此战依旧艰难,切不可冒进!”
  杨国柱重重点了点头,说道:“刘总兵放心,我会小心应对的。”
  随后杨国柱与李辅明也抱拳告别,二人各自策马回到军中。
  杨国柱随即传令全军列疏队,每队间相距一丈八尺,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清军炮火造成的伤害。
  宣府镇与山西镇两军中先后响起喇叭声,杨国柱率领的攻山大军,慢慢向前后两边展开,使军阵中每一队之间的空隙更为稀疏。李辅明率领的山西镇大军也是同样如此。
  杨国柱看着准备就绪的大军将士,随即下令吹号前进。
  宣府镇中军的号角响起,潮水般的大军缓缓出发,从明军大阵中分开来。几乎在同一时间,李辅明率领的山西镇兵马同样鸣号出发。
  两支大军一左一右齐同并进,分别攻击黄土岭不同位置。宣府镇的两万大军是这次进攻的主力军,主攻的方向就是娘娘庙墩台地段那些清军。
  随着宣府镇与山西镇两军出击,明军大阵将近二十万将士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万胜”之声冲破云霄,大军士气达到巅峰。
  青莱镇新军后营左部左总的旗长老白也是涨红了脸,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旁边身为队长的沈文也是扯着嗓子怒吼着,二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如此大战,此时热血沸腾,恨不得跟着宣府镇、山西镇的将士一同上阵,杀鞑子!
  在一片震天的呼叫中,两镇大军迈着坚定的脚步,浩浩荡荡的往清军阵地逼去。
  与二镇将士一同上前的,还有大量的攻山器械,以及四个车营。这四个车营的将士是从辽东镇及各镇中精选出来的,车营之中有数百门大大小小的佛郎机、百子铳、灭虏炮等轻便小炮。这些火炮将两镇将士在逼近寨墙时,近距离提供火力支援。
  考虑到清军的火炮可能的轰击,攻山的明军将士用一层层的战车在前方掩护着,最前面的战车上面的挡板,都铺上了厚厚的棉被,有的还蒙上牛皮铁皮,而后面些的战车也尽量裹上厚厚的被褥。
  从黄土岭上向下看去,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幕,随着高低起伏的地形,两镇明军,两万五千将士的红色铠甲与旌旗,如同惊涛骇浪一般涌来,似乎要将黄土岭彻底淹没。
  在东岭墩台上,多尔衮一双三角眼中透着一股煞气,明军终于来了。
  此时多尔衮看着这处设立的庞大炮阵,三十门都可以打十斤炮子的重炮已经部署完毕,每门火炮都可以打三、四里远,待明军攻来,就可以给他们以最大的杀伤。
  此时的炮阵中,布满了清军乌真超哈营炮手,很多炮手,还是葡萄牙人。
  虽然乌真超哈炮营主将是孔有德,不过具体的炮战指挥,还梅勒赛斯多等佛郎机军官,还有一同俘虏的那些佛郎机士兵指挥。
  乌真超哈营的那些炮手也有千里镜,他们与明军炮手一样,也使用矩度、铳规等器械。甚至在中岭处的一些红夷大炮,还是当年卜加劳炮厂出产的火炮,炮身有盾及风帆的徽记。这些火炮都是当年孙元化从欧洲购买的精良火炮,被孔有德等汉奸带给了清军这边。
  此时山上黑压压的炮群已经对准山下的明军大阵,而拉炮的牛群,则集中在山岭的后面,那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清军营寨。
  在另一边,金自点回头望着那三十门红衣大炮,眼中闪过惊惧的神情。看到他的神情样子,多尔衮很满意,召来炮营指挥梅勒赛斯多,问道:“梅佐领,我大清的火炮,能不能给明军最大的杀伤?”
  梅勒赛斯很反感那些满人叫自己梅佐领,不过却不敢说什么,此时多尔衮使用汉语发问,梅勒赛斯多在澳门多年,自然也能够熟练使用汉语,于是便恭敬的说道:“尊敬的亲王殿下,我军炮营的大炮,已经在三里处定位,以后每隔二十步,都做好了标记。特别在两里多这段距离,只要明军进入射程,不论主岭的火炮,还是中岭的火炮,都可以对其部进行交叉炮击。而明国军队的火炮远在四里之外,他们多是轻炮,打不到我们炮营,而那些明国步兵是没有还手的能力,在我火炮轰击下,定然遭受严重的伤亡,沉重打击他们的士气。明军走得越近,他们的损失将越巨大!”
  看多尔衮表情喜悦,梅勒赛斯多又谨慎地说道:“当然,山下的地形,对我军炮营也有不利之处,就是丘陵山岭太多。如果他们的军阵掩盖在丘陵后,因为斜面的缘故,我们炮营的火炮对他们造成的威胁小。他们的军阵如果走上丘陵,跳弹不能展开,威胁同样小。只有他们暴露在平川地带,才是火炮发挥最大威力的时候,甚至一炮可以给他们造成十几人的伤亡!”
  对于梅勒赛斯的回答,多尔衮还是很满意的。
  在多尔衮的认真里,使用火器的技能,还是这些佛郎机人更为高明一些,既然梅勒赛斯言之凿凿的说,可以对明军造成重大伤亡,那就一定可以。
  与此同时,清军炮阵也在密切关注宣府镇和山西镇大军的情况,梅勒赛斯此时也辞别多尔衮,回到了炮营阵地中,开始做开炮前的最后准备。
  只见梅勒赛斯手持千里镜,看着山下的各种火炮标记,口中不断报出明军距离数据。
  终于,当明军的战车经过一处处堆砌的石头,那边己经用石灰撒上标记,表明明军已经进入三里之内了。
  此时清军的所有炮手都严阵以待,在调整好各门火炮的参数后,都紧张的看向梅勒赛斯,等候开炮的命令。
  只见梅勒赛斯也是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一种奇怪语调的汉语,大声喝道:“明军距离一千步,射击!”
  清军阵地上同样使用喇叭发号施令,尖利的天鹅声吹响,清军阵地上的三十门的重炮旁,已经等候多时的炮手纷纷上前动作,用长长的火绳杆,点燃了每一门大炮的引线,引线嘶嘶冒着火花,有的烧得快,有的烧得慢。
  猛然间,黄土岭上霹雳般的炮声不绝,大股浓密的白烟腾起,一颗颗重达十斤的炮弹,呼啸往明军阵地而去。
  巨大的声响不断,一发发炮弹猛地砸在坚硬的土地上,随后用力弹起,拼命往前方冲去。
  轰!
  一辆明军战车瞬间被一颗清军炮弹撞个正着,至少十斤的炮弹,重重撞在战车前面的挡板上。即便是挡板上铺着厚厚的棉被,也一下子被撞成碎片,棉被当场被巨大的力量撕扯成了碎片,以硬木制成的挡板挨牌,则成为无数的尖利木刺,朝着四面八方射去。
  几个推车的民夫当即滚倒地上嚎叫,他们的脸上、身体上都是血流如注,纷纷捂着满是尖刺的头脸痛不欲生,后悔不该贪图赏银,前来推这该死的战车。
  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几个手持鸟铳的宣府镇将士中招,或是被尖利的木刺射中,或是被碎裂的木块击中,那些将士身披镶嵌铁叶的棉甲,又离战车略远,运气还算是好的,没被击中头脸,木刺射入身体不深,不过也是痛得全身冷汗直冒。
  只有一个将士被一根又长又粗的木刺击中小腹,又深深刺入他的体内,再加上旁边的几个民夫也同样受伤,他们的血洒了那个将士一身,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如同血水中泡出来一样,周围的同伴见了都是浑身一震。
  此时清军火炮发射的炮弹持续不断,一颗又一颗的炮弹呼啸而来,由于明军军阵列非常稀疏,加上地势也是起起伏伏的,所以让很多清军的炮弹打空,或是难以形成弹跳。不过也有一些将士被激跳翻滚的炮弹带中,当场被打得断手断脚。
  特别是一颗炮弹正巧打来,迎面就朝着一列宣府镇长枪兵而来。此时众将士途径之处土地坚硬,而且还算很平坦,那颗炮弹砸在这列将士前方大概两米处,随后在领头甲长恐惧的目光下,那颗炮弹猛地跳起,径直朝着那甲长的身体冲来。
  这炮弹看着很慢,但是实际上却弹射得飞快,那甲长下意识想要闪避,可是炮弹却已经从他的胸膛透出,带着血淋淋的血肉,在一阵噼啪的一片骨折声中,把他身后数个将士都扑倒地,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场面非常的血腥。
  而且这颗炮弹依然没有停下来,在打倒这一甲的将士之后,竟然调转方向,朝着后面一甲的队列砸去,紧接着又是一阵断腿折骨声音响起,在一阵惨叫声中,活生生将数名宣府镇将士的双腿冲断,那几名将士哀嚎的扑倒在地,每个人的双腿都已经断掉,惨白的腿骨就露在外面,他们的断腿横七竖八的就在不远处,周围的将士见状无不骇然变色。


第三百四十章 清军的炮火
  杨国柱借助千里镜观察着大军前方,只见前方是连绵不绝的号鼓旌旗,大军将士随着地势起伏,一波一波的向前涌动着,如同惊涛骇浪一般。
  与此同时,清军的火力也开始发力,杨国柱不得不叹服,此战中清军的反击果然与以前大不相同。
  以前杨国柱也率部与清军交过手,特别是在巨鹿之战中。以前清军的远程火力基本上就是弓箭,有时候会夹杂一些火铳。至于火炮的话,也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出现,而且火力也绝没有现在这般猛烈。
  此时,杨国柱望见宣府镇将士在行军的过程中,不断遭受清军火炮的轰击,只见一发又一发的炮弹,从众将士身旁呼啸掠过,带走一个又一个宣府镇将士的生命。
  甚至杨国柱在千里镜中,还亲眼看到,一辆坚实的战车,上面铺着厚厚的棉被还有皮革,都被火炮轰成齑粉。一些战车后面的鸟铳兵,还有推车的民夫倒了大霉,身上扎满了尖利的木刺,痛苦地躺在地上哀嚎。
  在杨国柱印象中屡试不爽的战车,此刻似乎已经挡不住清军的火炮,而且杨国柱听闻夜不收的回报,清军之中还有不少鸟铳,此时的清军与之前只会骑射的印象已经大为不同。
  看着军中将士的惨状,耳中听着清军火炮不断轰鸣,军中战士都有些不安。杨国柱大声呼喊着身边的传令兵,命众人策马前往军阵之中,尽全力稳定军心士气,只要挺住继续前进,用不了多久便可以越过清军火炮的射程,穿过这段死亡地段。
  杨国柱知道,清军的火炮不可能一直无限制的轰击下去,到了一定的时间,肯定要停下来散热,所以此时清军的炮击,注定只是暂时的。
  于是杨国柱忍下心来,命令宣府镇将士加快推进速度,同时各部将士也要做好冲击清军防线的准备。
  此时清军的火炮不断呼啸,宣府镇的军阵中,不断有清军炮弹落入其中,不断带走明军将士的性命,还有许多将士手脚被打断,惨叫着倒在地上哀嚎。
  而明军军阵中激昂的行军鼓乐依旧不断,而且越发响亮起来,伴随鼓乐之声,宣府镇连绵的军阵不断前进。
  战场上巨大的鼓乐声音,也让宣府镇将士们心中的恐惧减少了不少,随后杨国柱也在中军亲卫的保护下,策马跟在军阵将士,随着乐声不断前进。
  此时杨国柱心中怒火中烧,只希望能让大军将士尽快接近清军的战壕,到时便可以用军中的各式火器,狠狠射杀防线内的清军鞑子,为进军途中牺牲的将士们报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