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刘衍说道:“先动起了,从这个月开始,各处产业的收益都要一份为三,养兵、应急、买粮食,具体的份额岳千户和宋千户自行商议,每月向我汇报一次。”
  “是。”
  随后刘衍对张耒说道:“现在干旱加剧,但是咱们也不能等死,张千户带着人,在灵山卫和鳌山卫的所有农田中打井,同时勘察各处的河流情况,只要是还有水的,全部引流灌溉。”
  “这需要银子啊,需要巨额的银子!”
  刘衍说道:“那些应急的银子就是干这个用的!现在是大灾之年,花费的不过的材料银子,人工没有多少,先干起来,决不能坐以待毙。”
  “是!”
  这时赵民说道:“大人,现在灵山卫各处已经有百姓家中断粮了,属下以为,现在就要开始赈济,否则一旦恐慌情绪在各处蔓延起来,局势将不可收拾。”
  刘衍深以为然,其实在任何历史时代,灾害都不是最可怕的,恐惧才是最可怕的!
  只要官府应对得当,甚至只要官府有所动作,让民间的恐慌没有蔓延的空间,就不会出大乱子。
  后世九~八的大洪水,~山、~川的大地震,为什么没有出现动乱和民变?就是因为有“官府”在,受灾的百姓心中有底,所以条件再艰苦,也不会慌乱。
  于是刘衍说道:“赵千户立即给各千户所、百户所下令,命灵山卫、鳌山卫各处每月统计一次治下少粮的百姓,月初报到赵千户这里,统一发放赈济。”
  “对于现在就已经断粮的百姓,各处要先行调配,不要什么事情都等着上面。”
  “是。”
  赵民说道:“属下今日就发布政令。另外属下建议,可以调拨一部分粮食,发放到千户所、百户所中,以便赈济及时,免得在运送的路上耽搁时间。”
  刘衍思索了一下,答应了下来,不过还是嘱咐道:“放在各千户所、百户所的粮食数额要记录在案,赈济百姓用去多少也要一一记录,防止有人中饱私囊。”
  赵民愣了一下,说道:“大人放心,如此大灾之年,谁会去贪墨这些粮食,这些可都是百姓的命啊!”
  刘衍正色说道:“正因为粮食是百姓的命,所以在大灾之年更为值钱!现在一石粮食已经售价五两银子了,下个月呢?几个月之后呢?我看十两银子都挡不住!”
  “所以一定要严格措施,一旦发现贪墨之事,必须严办!”
  刘衍直接下了定论:“贪墨十斤粮食便就地斩首!”
  众人顿时吓了一跳,不过想想,此时也的确应该用重典,否则真出了乱子,就不可收拾了。
  赵民急忙抱拳领命。
  陈勋见状说道:“大人,属下以为,是不是可以找一找商会的王会首?”
  刘衍思索了一下,点头说道:“我看可以!”
  “今日的事情说完了,诸位都散了,各自去忙吧。我这就去一趟王家庄。”
  众人纷纷告辞离去,刘衍则与陈勋一起前往王家庄百户所。
  在万福油坊内,王靖笑呵呵的看着一路赶来,浑身是汗的刘衍、陈勋,说道:“我知道贤婿和陈操守这阵子肯定要来的,今日果然就到了。”
  陈勋诧异的问道:“王会首何时懂得算卦了?”
  “哈哈。”
  王靖笑着说道:“我可不会算卦,但是我会做生意啊。现在王家庄内,粮食的售价已经冲破天了,一石粮食要四两银子,听说灵山卫城那边,已经要将近五两银子了,如此局面,我这个贤婿肯定是坐不住的。”
  刘衍笑着说道:“泰山英明啊!”
  “哈哈,你不要给我戴高帽,是不是想让商会出手,帮忙筹集粮食?”
  刘衍说道:“商会本就是为了逐利聚在一起的,所以我不会让大家白帮忙,但是以现在的行市也不行,太高了!”
  “我的意思是,请泰山帮忙召集商会的商贾,让大家将囤积的粮食卖给我,以平价卖给我。”
  王靖思索了一下,说道:“此事我可以去办,但是成功的可能不大。以平价清空各家的屯粮,亏损太大了,不会有人同意的。除非你这个游击将军强行收购!”
  刘衍摇了摇头,强行收购的确可以办到,甚至一两银子不给都能办到,只是以后灵山卫和鳌山卫的商贾就要跑光了,刘衍的诸多产业也经营不下去的。
  “那泰山有什么办法吗?”
  王靖叹了一口气,说道:“只能压着那些商贾降低一些价格,最多也就是目前市价的八折上下。”
  刘衍微微皱眉,说道:“既然如此,那泰山告诉那些商贾一句话。”
  “什么话?”
  “以后他们想在灵山卫、鳌山卫做生意的话,还想经营肥皂、烧锅酒、玻璃、水泥、海盐等货物的话,那就给我平价卖粮!我刘衍跟他们好言相劝,他们最好听进去,不然出了什么事,我刘衍可不负责!”


第二百六十三章 贪墨成风
  刘衍率部返回灵山卫城的时候,众人从王家庄百户所出来,又回了一趟大盘堡。
  此时大盘堡的甲长总旗官是陈勋的一个老部下,人很可靠,在接到刘衍一众后忙前忙后,很是殷勤。
  刘衍回到总旗官厅内看了看,心中很是感慨,自己这几年走过来不容易现在故地重游,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而陈勋则趁机去了肥皂工坊,与陈江氏待了好一会儿。
  随后刘衍、陈勋便率部离开了大盘堡,返回灵山卫城。
  路上,陈勋问道:“大人我有点不明白,大人严令那些商贾以平价向咱们出售粮食,万一那些商贾不甘心赔钱,全部退出商会,或者不在灵山卫、鳌山卫做生意了,怎么办?”
  此时艳阳高照,气温很高,刘衍一边将交领扯了扯,一边说道:“那些商贾不会退出商会的,也不会离开灵山卫、鳌山卫。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都会向咱们平价卖粮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陈勋摇了摇头,刘衍说道:“因为那些商贾都知道我是讲道理、讲规矩的,跟着我能都赚到银子,他们的利益也能受到保护。如果不是在灵山卫和鳌山卫,而是在别处卫所,没有人会跟区区商贾交涉什么,直接就派兵抢粮了,哪里还用得着讲许多道理!”
  陈勋笑着说道:“说到底,还是大人仁义,要是那些商贾再不识好歹,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如果是那样,本官也不介意让那些不懂得感恩的商贾倾家荡产!”
  当刘衍、陈勋回到灵山卫城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时分了,刘衍来到正堂上,却看到经历赵民、钱粮官岳明、指挥同知王炆镇都在这里,显然已经等许久了。
  刘衍皱眉问道:“出什么事了?”
  王炆镇拿出一份表单递过来,说道:“这是卢督臣派人送来的,朝廷发下了赈济钱粮,即墨营的份额已经在路上了。”
  刘衍看了看,然后问道:“这是卢督臣直接派人送来的,还是参将张友勋转送过来的?”
  王炆镇、岳明、赵民互相看了看,岳明笑着说道:“我就说,大人一定能看出端倪来。”
  王炆镇摇了摇头,说道:“好、好!我和赵经历各欠你一顿酒菜。”
  赵民叹息摇头,仿佛在心疼自己的钱袋子,岳明则抢着跟二人击掌确认:“说定了,不能反悔啊!”
  说笑过后,刘衍招呼众人坐下说,王炆镇说道:“大人手中的表单是卢督臣派人送来的,上面写着,给咱们即墨营的赈济钱粮是银子十八万七千九百两,口粮二十万一千三百五十二石。而分给咱们灵山卫和鳌山卫的钱粮约为三分之二。”
  说着,王炆镇又拿出了一份表单,刘衍接过来一看,眉头顿时拧到了一起:“分给灵山卫和鳌山卫的钱粮才这么一点!”
  显然王炆镇、岳明和赵民都已经看过这两份表单了,三人的表情都没有什么惊讶,岳明还说道:“分给灵山卫白银两万零一百五十两,口粮两万九千一百石。分给鳌山卫白银一万九千三百五十两,口粮一万八千八百五十石。”
  刘衍猛地站了起来,怒声说道:“张友勋这个混蛋,连灾民的赈济钱粮都敢贪墨,我看他是想找死!”
  王炆镇、赵民、岳明看着怒不可遏的刘衍,心中都是一颤。
  王炆镇急忙说道:“大人要冷静,此时不可强出头!”
  岳明说道:“大明官场的贪墨之风历来如此,不是大人凭借一己之力能够改变的。而且按照官场上的规矩,张友勋拨给咱们的数额还算是多的。”
  刘衍反问道:“那我还得谢谢他了?”
  赵民则更为愤青,猛地站了起来,说道:“大人!属下认为,大人应该率部去即墨营城府库,直接按照卢督臣给的数额搬运钱粮,看那张友勋敢怎么样!”
  刘衍看着满脸涨红的赵民,摇了摇头,这个建议看似热血,实则是下下策,给张友勋太多的把柄,张友勋完全可以给自己按上一个纵兵劫掠,甚至是率部兵变的大帽子。
  “此事王同知说得对,必须从长计议!”
  刘衍用手指敲击着桌子,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声响,说道:“必须要像一个办法,既让张友勋拿出钱粮,又惩戒他一番,最好是让卢督臣出手……”
  王炆镇说道:“那就只有向卢督臣告状一条路了。”
  刘衍顿时来了灵感,大声说道:“那就告一状好了!”
  “什么?”
  王炆镇急忙说道:“我就是随便说说,山东官吏有哪一个不贪的,卢督臣即便有心整治,也是有心无力啊,岂会因为大人告了一状,就大动干戈?”
  刘衍微微皱眉,在记忆里努力思索着,忽然想起来,在历史上,就是在崇祯十三年三月底,朝廷发下赈济,但是山东各地官吏多有贪墨,很快各地就开始出现民变。
  这场民变虽然声势不大,很快就被各地的卫所兵扑灭,但是也让朝廷震动,很快就将当时的山东巡抚免职查办。
  刘衍想起之后,对三人说道:“也许我要借势了!”
  三月底,卢象升陆续收到各地出现民变的消息,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巡抚颜继祖也收到消息很是诧异,急忙找到卢象升,说道:“督臣,这情况不对啊!朝廷的赈济都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各地反而出现民变了?”
  卢象升愤恨的说道:“这还用说,自然是地方上的官里、军将从中贪墨了,发到灾民手中的钱粮所剩无几,甚至是没有任何赈济,百姓如何不反!”
  颜继祖震惊之余,说道:“那怎么办?是不是立即出兵平乱?”
  卢象升虽然不情愿去绞杀那些走投无路的百姓,可是却有何没有别的办法。此时整个大西北已经被李自成彻底搅乱了,山东无论如何也不能乱,必须尽快平定各地的民变。
  “唉!”
  卢象升长叹一声,正要与颜继祖商议一下具体的对策,却看到卢怀英快步走来,脸色很是怪异。
  卢象升心中暗叫了一声不好,刘衍的名字瞬间浮现在脑海中。
  “督臣,刘游击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状告即墨营参将张友勋,以及游击将军毛兴乙、王业、董必会等人贪墨赈济钱粮事!”
  “果然是这个刘衍!”
  卢象升苦笑着对颜继祖说道:“在这个关口,刘衍又跳了出来,看来此番事端不好办了。”
  颜继祖也是摇了摇头,说道:“先看看刘衍怎么说的吧。”
  卢象升和颜继祖展开刘衍的书信看了一会儿,二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卢象升怒声说道:“张友勋也太过分了,即便有些贪墨,可是也不能如此贪得无厌,发下的钱粮竟然只有三分之一,此人该杀!”
  颜继祖也是气愤的说道:“看来此番必须要杀几个人了,否则此事不能善了,以刘衍的性格,也势必折腾下去。不杀几个人,百姓心中的怒火也平息不下去的!”
  卢象升思索片刻,然后拉着颜继祖的手,大声说道:“如此,你我二人就要站在一处,分头行动。”
  颜继祖点头说道:“督臣放心,我颜继祖虽然不才,但是在这个时候,也是分得清事情轻重的,请督臣吩咐!”
  “好!”
  卢象升说道:“平定民变的事情,还请颜抚台主持,本督立即巡视各地,就从即墨营城开始,严查各地文臣武将贪墨赈济粮款之事!”
  颜继祖吃惊的说道:“督臣不可,不如将平定民变的事交给卢参将,你我二人一起去严查贪官。将来一旦那些贪官的靠山反扑,我也能与督臣一起顶着。”
  卢象升摆了摆手,说道:“这种事情,有我一个人就好了,没必要把咱们两个都陷进去。”
  “督臣!”
  颜继祖心中感动,知道卢象升这是已经准备拼命了,就好像当初在巨鹿一般,只是这一次卢象升能够突出重围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