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也看出这一点,他略略问了刘衍几句,刘衍回答:“此前有不少流民南下,属下见状便将他们尽数转移到千户所城之内,将他们编为军户,让他们免于饥寒,沦为盗贼。”
卢象升点头说道:“民从贼,多起于饥寒,兵从贼,多缘于缺饷。刘衍你这样做很好,百姓有了活路,才不会从贼作乱。只是丁口众多,你又如何养活你治下的军民百姓呢?”
刘衍说道:“兴修水利,开垦农田荒地,军民百姓有了自家的田地,才会安心耕种操练,将来屯田大兴,也可裕养军民。”
卢象升问道:“屯田之资,所费不小吧?”
刘衍说道:“卑职多方设法筹措,上官们也体恤卑职的困苦,免了开垦荒地三年的屯粮征收,灵山卫上下,都是感激不尽。”
卢象升叹道:“刘衍你能做到这一步,真是难得。”
最后卢象升宣慰夏河寨前千户所的军民百姓后离去,他带来的几百两银子,也尽数留在夏河寨前千户所内,分发给前来的百姓。
看得出来,卢象升离开的时候心情还是很好的。临行时,刘泽清、参将张友勋、游击将军李继文、游击将军胡宗明等人都招来刘衍说了几句话,他们神情亲切,不过都向刘衍讨要了一杆新式鸟铳而去,刘衍又哪能拒绝呢?
卢象升走后,传闻刘衍得到卢督臣赏识的消息也是传得沸沸扬扬,刘衍彻底坐实了卢象升心腹的说法,之后上门贺喜结交的人更多了。
借着这股“春风”,刘衍直接将自己麾下九千多新军将士的名册报了上去,山东巡抚颜继祖按刘衍递上来的兵册,拨下了一部分的粮饷,大约有两成左右,虽然数额并不多,但是颜继祖称诺以后每年都会尽量拨下一批。
同时,山东总兵刘泽清也派人给刘衍运来一批兵备,三百多套铠甲,各式火铳四百多杆,其余长枪、刀盾等物三千多把。
不过刘衍查看了一下,这些兵备的质量不怎么样,三百多套铠甲有七十多套已经生锈了,四百多杆火铳也大多不能用。
看完之后,刘衍对刘泽清的评价又降低了几分。
此外即墨营参将张友勋也“表现”了一番,派人送来一批鸳鸯战袄,大约有三千七百多套,是属于营兵的普通战服。
刘衍也带着麾下众人兴致勃勃地观看过,这批鸳鸯战袄外表仍是鲜红、窄袖、对襟样式,长度约从肩膀直到膝盖处,袄身为红棉布制成,衣服内有白衬,又有细小铁丝绞编的细方孔网,其余用棉花充实。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或铁网裤,配上铁网靴。不过衣袖上并没有铁网充实。
至于小军官的鸳鸯战袄,他们衣内的铁网则为双层,袄下有青布战裙垂至小腿中,袄外又有无袖式的单层铁叶甲,一直到腰,甲的前后都有护心镜。同样穿着铁网靴,头上戴的也是红笠军帽,只有队官之类的人物,才有一副铜铁的盔甲。
说起来,大明的军服还是很漂亮的,颜色鲜红养眼,穿起来有种英气勃勃的感觉,刘衍将这些鸳鸯战袄分给了各营将士使用。
如今新军各部虽然都发有鸳鸯战袄,可是新旧却是参差不齐,甚至许多都是军户自己有样学样缝制的。
刘衍考虑直接按照这批新鸳鸯战袄的样式,招募裁缝定做一批,将新军将士的军服更新一次。
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力钻床
火器督造处、兵甲督造处新修建的钻床工坊已经建成,位于南河北岸。两个督造处各有一个钻床工坊,互不干扰,每一处工坊都有数十间房屋,以高大院墙围绕,在这边还有一些墩军把守。
王家庄管队官魏汉从各处军户中,招募了三百多人手,另外谭晓大、徐乐也调集了一些工匠过来,很快这两处钻床工坊就开始投产了。
如今已经开春,南河已经全面解冻,河中的水流也算端急,在上游,陈勋招募民夫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修建了一座简易大坝,算是可以暂时满足水力钻床的需求,将来再逐步完善这座大坝。
这一天,刘衍在陈勋、魏汉、谭晓大、徐乐的陪同下,来到南河沿岸,视察这两处水力钻床工坊。
在河边不远处便是两座规模不小的院落,这两个院落在面临河岸的一面,并没有院墙,而是直接安置了若干个水力钻床。刘衍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院落,看到了一具庞大的水力钻床,一个木石制的简单机械,就安置在河边在水流的作用下,石盘便带动钻头缓缓旋转前进。
这水力钻床看上去很简单,但优点却很明显,钻头钻管、的时候永远不会累,而且可以保持固定的精度与质量。不像人力或是畜力操作那样,因体力与精力的原因出现偏差。
而且刘衍在观看了兵甲督造处的工坊时,只见那些水力钻床已经被改造了一番,钻头的位置换成了砧台和固定的榔头,钻床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齿轮和活杆带动榔头不断上下运动,敲击砧台,实现稳定的输出,用来打制铠甲的相关铁制部件。
如此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毕竟机械的力量不会衰减、大于人力,而且稳定可控,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按照刘衍的估计,就这简单的水力钻床,比起人力、畜力来,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几倍,一个工匠还可以同时照看几台钻床。如果以后有机会改进,或许一台水力钻床的效率更可以提高十几倍。
当然,这种水力钻床也是有缺点的,便是成本较高,操作时也经常需要更换钻头,根据一旁谭晓大和徐乐的介绍,这水力钻床成本与工作效率是一对一,不过刘衍看来这还是值得的,毕竟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都算不上问题,现在还是以效率优先。
比起将来的大量生产鸟铳、打制铠甲部件,这些成本是刘衍可以承受的。
而且以刘衍目前的情况而言,对燧发鸟铳的需求量庞大,光是新军将士的装备就需要三千余杆鸟铳,每日操练下来,还会消耗不少的鸟铳,日积月累之下,鸟铳的产量就必须稳定、持续,这样才能供应得上。
如今灵山卫的工匠也是缺乏。机械的推广并不会出现抢夺工匠饭碗的问题,反而可以让这些工匠学习到新的本事,双赢的局面。
看着这庞大的水力钻床,刘衍赞叹不己,而后问道:“谭主事,用这钻床钻取铳管,多少天可钻取一根铳管?”
谭晓大略略估计了一下,说道:“回大人,往日用人力钻取铳管,需要近月时日,而用这种水力钻床日夜不停的快速、大力钻取,一日之内,便可钻取铳管两根!”
大明的鸟铳通常为八棱型,铳体一头粗一头细,粗的做铳腹,细的做镜口,火铳初制时还是粗胚,膛内粗糙不平,这样的火统,自然不能作战,便需用钻头将铳膛钻大钻光。钻膛技艺较精,人力也有限,在大明,好的钻头与挫刀都是采用上好的堕子钢,堕子钢己经算是此时上等的硬钢,但其实钢性与后世的钢材还是相差甚远,用堕子钢钻铳膛,还是很难钻,一个月才能钻光也可以理解。
而且铳膛钻好不就完了,还需用四棱的钢条将膛内舌光刮净,又制作螺丝后门等,所以当时打制一门鸟铳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与设备,产量还不会很高。大部分时间便是消耗在这铳管的钻膛上。
其实当时大明工匠中己经普遍使用一种人力钻床,便是用木料做框架。用圆形石盘做惯性轮,系上皮条后用人力拉动,使石盘带动钻头旋转钻膛,这种钻床比光使用人力钻铳管已经进步不少,但还是很累。如今在刘衍的设计干预下,将钻床改进成水力后,谭晓大、徐乐等工匠便更加如虎添翼了。
刘衍眼前的水力钻床,便是这种人力钻床的改进版,钻膛速度飞快地提高到一天两根,这效率的的提高可说是非常显著了。
此时刘衍在这水力钻床的周边走了几个来回,就这简单的机械,可以一天钻取统管两根?
刘衍猛地止住脚步,对谭晓大、徐乐说道:“好,谭主事、徐主事办得好,这么快就造出这些水力钻床。本官决定在灵山卫大力推广、组建这种水力钻床,用以打制鸟铳之用。这种水力钻床,初步便先建立两百座吧。你二人各自商议,按照需求自行分配,尽快组织人手打造出来。”
众人都是吸了口气,两百座水力钻床,操守大人好大的口胃。如此一来,上游的那座水坝肯定满足不了需求,看样子水坝也要继续改建,至少要加高、加固一番,才能让南河下游的水流更加湍急有力。
陈勋想了一下,上前说道:“大人,如果要打造两百座水力钻床,这耗费的钱粮恐怕不少。况且,以现在这些水力钻床的产能来看,也能满足我军需求了。”
刘衍道:“钱粮的事你不必担忧,相关的钱粮花费,让谭主事、徐主事拟定一份预算,核准之后便会拨付下来。至于产能的问题,现在虽然暂时够用,可是鸟铳是消耗品,日常实弹射击也会耗损鸟铳的寿命,所以提高鸟铳产量,多储存一些是必须的。”
刘衍还有一点没有说明,那就是将来等到灵山卫的冶炼技术再成熟一些,刘衍便是要研发刺刀的,燧发鸟铳、定装弹再加上刺刀,刘衍就可以取消军中的长枪手,甚至实现全军火器化,到时候对于燧发鸟铳的需求将会激增。
所以现在做好前提准备是必须的,灵山卫的武库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燧发鸟铳储备。
以往火器督造处的工匠们,一个月可以打制燧发鸟铳一千一百杆左右,铁甲一千二百余副。
现在有了这种水力钻床,火器督造处和兵甲督造处的产能就提升了不少。如果灵山卫再建立两百座水力钻床,加上现在已经建好的十座水力钻床,以一个工匠照看五座钻床计,二百一十座水力钻床,只需四十二个工匠看管,其余的工匠就可以腾出手来制做鸟铳的其它部位。
不但如此,一座水力钻床一个月可以钻取铳管六十根。两百一十座水力钻床全部打造好,就算按照一半数量来制造铳管,一个月也可以钻取镜管六千三百根,使用更少的人手,却是以往灵山卫工匠生产效率的六倍之多!
这样的产能,在眼下的大明,可以称得上“恐怖”二字。
这么明显的技术优势,虽然这种水力钻床成本较高,对刘衍来说还是非常值得的。他来自后世,深知机械力量对比手工力量的优势,有了使用改进的机会,为何不用?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不但如此,徐乐这些时日在这边,甚至还研究了如何使用水力锻锤盔甲,而且有了一定的研究结果。徐乐还对那座制作铠甲的水力钻床进行了改造。
于是刘衍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兵甲督造处的工坊内,徐乐向刘衍展示了一个奇怪的机械,与刚才看过的那个水力钻床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个机械虽然也是使用水力,但是刘衍怎么看,都像是自己见过的一种水力舂米器械。其实徐乐的灵感来源便是此时大明民间的水力舂米机。
起初,那水力舂米机械早在秦汉时便有出现,原理很简单,长长的水维一端连在石向里,一端连着一个方形水箱,然后用竹子当水管,将水引入水箱之中,当水箱的水注满时,水的重量使箱子往下沉,另一头的水维就被高高抬起。当箱中的水倒完之后,箱子轻了,往上升起。另一头的水维就会往下落,重重地捣起米来。如此一下一下,完全不需要人力,非常方便。
徐乐借用了水力舂米机的想法,只是将某些部位改进一下,现在技术还不成熟,等有一日完善后,将之用于盔甲部件的锤打。
看了这几个水力机器,刘衍颇为兴奋,自己治下的科技力量终于有了一定的积累,假以时日,当有一天机会成熟,大明的工业革命会否从自己治下诞生?
刘衍这边高兴的对众人称赞一番,徐乐抱拳说道:“大人,属下想,那两百座水力钻床,可否分出八十台,专门制造成这种改良过的,属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水力钻床完善到位。”
“可以,就这么办吧。”
随后刘衍下令,给火器督造处、兵甲督造处的工匠们,多发放了一个月的工钱,以示奖励。
谭晓大、徐乐等一众工匠欢呼雀跃,就连魏汉和陈勋也有奖赏,皆大欢喜。
第二百一十三章 全军披甲
四月初,新增的两百座水力钻床全部打造完毕,列装给火器督造处、兵甲督造处的工坊内。
谭晓大和徐乐几乎天天盯在南河沿岸的工坊里面,督促工匠们将产能提升到了最大。
铁撅山矿业基地外,一支由三十多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已经整装待发,高云山带着两个徒弟正在仔细的登记、核对,确认车队运载的货物数量是否有误。
“师傅,从上个月开始,咱们矿业基地就开始加大运输力度,往王家庄运送的铁料和焦炭、石灰等各种物资数量,比之前多出了三成,为何这段时间增加这么多啊?”
高云山一面查看跟前的一辆马车,一面说道:“操守大人在王家庄那边投产了一种新机器,说是叫什么水力钻床,可以让火器督造处和兵甲督造处的产量激增,所以那边需要的原料也就更多了。”
“哦,原来是这样。”
那个徒弟看到高云山手中的表单写满了,急忙又递上了一张空白的表单,将写满的表单接了过来,继续说道:“可是师傅,还有件事我不太明白,朝廷不是说严禁各地私自采矿吗?咱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开采,不会有事吧?”
高云山清点完最后一车原料物资,然后瞥了徒弟一眼,说道:“能有什么事?如今朝廷已经自顾不暇,外面的奴贼,里面的流寇,哪一个都让朝廷头痛不已,哪里还会注意到咱们这里,朝廷已经没有余力理会这些事情了。”
“再者说了,就算朝廷知道了又能如何?操守大人手握强军,难道朝廷还能定操守大人的罪?笑话!”
说完,高云山便将几张表单收起来,交给徒弟存档备查,然后对此番负责押解的新军队长说道:“王家庄那边急需这批物资,烦请四天内运抵王家庄百户所,万万不可延误。”
那队长抱拳说道:“高主事放心,我和弟兄们不会误事的。”
说完,新军队长便招呼手下十几名新军将士,与随行的二十多个民夫一起出发,押解着三十多辆马车,浩浩荡荡的朝着王家庄的方向行进。
看着车队越行越远,高云山对两名徒弟说道:“还有两批铁矿石要冶炼,你们都去盯着点,这两天将所有炼好的铁料全部入库,准备凑足下一批的物资数额。”
“是。”
话说出发的车队一路畅通无阻,第三天正午时分便抵达了王家庄百户所。将一部分原料卸载在王家庄堡城内,供火器督造处和兵甲督造处使用,然后将大部分的原料又运到了南河沿岸的两处工坊内。
此时谭晓大和徐乐二人都驻扎在南河两处工坊内,盯着鸟铳铳管和铠甲部件的打造。
“谭主事、徐主事,属下幸不辱使命,按时将这批原料物资运到。”
说完,新军队长便将表单副本递给了谭晓大和徐乐,说道:“请两位主事派人清点接受:此批物资有铁料六千斤、石灰五百斤、铜料一千三百斤、焦炭四百斤,其余各式物资合计三百九十余斤。”
谭晓大看着表单,然后递给徐乐,二人还小声议论了几句,二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呵呵,这批物资真是太及时了,现在王家庄这边的库存物资已经不多了,要是再晚几天,恐怕这边就要停工了。”
谭晓大说完,徐乐也抱拳说道:“队长一路辛苦了,快带兄弟们和民夫去休息吧。我和谭主事已经在工坊内准备了酒菜和喝的,大家去休息一番,以解路途劳顿。”
那新军队长抱拳笑着说道:“哈哈,那我就带兄弟们谢过两位主事了。不过酒就算了,我们吃喝完毕,今日就要回去。铁撅山矿业基地那边还等着我们回去,下一批物资正在筹措中,我可不敢误了事。”
谭晓大和徐乐笑着点头应诺。
送走了新军队长,谭晓大和徐乐便迫不及待的召集工匠和学徒,开始卸车分拣。
这批大部分的物资都运到了工坊这里,火器督造处和兵甲督造处的数十名工匠、学徒忙活了小半个时辰,将车队所有的物资都卸了下来。
然后谭晓大和徐乐商议了一番,便开始分拨。
铁料二人都平均分了,石灰也是一样。不过铜料却全部分给了火器督造处,毕竟铸造火炮需要用到铜料,铜料对于铠甲和兵器的打造则是属于可有可无的。
至于焦炭的话,谭晓大和徐乐则是六四分。
物资全部分好之后,谭晓大和徐乐便各自带着物资和人手回到工坊内,开始补充物资。
“将所有铁料分发下去,还有这些焦炭,立即开始铸造鸟铳铳管,这两批鸟铳铳管的铸造不可中断。”
“是!”
“铠甲甲叶和护心板等部件立即开始铸造,将这些焦炭搬运到高炉那边,快些,不要中断了铸造。”
谭晓大和徐乐现在浑身充满了干劲,有了水力钻床的加持,火器督造处和兵甲督造处的产量大增,连带着让所有的工匠和学徒的收入也增加不少。
按照刘衍制定下的规定,谭晓大、徐乐以下的所有工匠、学徒,都是“按件计费”,众人只有生产出合格的兵备,才能有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