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920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我,我不舒服。”
  房间里传出了一声怯怯的声音。
  赵老九哪里管这些,走回屋子里就将唐糖给提了出来,对朱允炆说:“金刚大人,这小女子可是精明得很,也是咱们教派的人。”
  “唐——糖?”
  朱允炆眯着眼打量着眼前的小女孩。
  唐糖有些畏惧,不敢直视,眼珠子转动,似乎在想什么。
  朱允炆突然问:“你今年几岁?”
  唐糖愣了下,微微抬起头看着朱允炆,发现这个所谓的金刚并不认识自己,放松下来说:“我十岁了。”
  “十岁么?”
  朱允炆摸了摸下巴,对赵老九问:“她该不会是你捡来的吧?”
  赵老九吃了一惊,眼前的金刚大人法力无边,这都知道?
  瞒不过去,就全抖了出来。
  赵老九一番讲述,朱允炆总算是明白过来。
  在去年年底时,赵老九在青州城外的河边捡到唐糖,因为唐糖年纪小,手脚麻利,加上白莲教一直不给发钱,索性就将唐糖训练为三只手,专做偷盗事。加上唐糖对白莲教的教义领悟很快,甚至连没有讲过的教义都能说出一二,自然而然也就加入了白莲教。
  朱允炆看着眼前的唐糖,笑得很是灿烂。
  不管了,白莲教一直这样乱下去不是个办法,它们潜藏在民间,蛊惑民心还是有一套的,为了彻底消除白莲教,除了扫盲搞教育之外,只能彻底改良白莲教,剔除掉白莲教中结社造反,弥勒降世等反朝廷的内容。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即便是白莲教一直存在下去,也只能是和道教、佛教一样,至少不会威胁到统治基础,不会裹挟百姓造反。
  眼前的唐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选。
  据安全局调查情报,白莲教天王杨五山手里握着一个小佛母唐赛儿,年龄与眼前的姑娘相差不多。至于杨五山手里的是真的唐赛儿还是假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也可以选择出一个人充当唐赛儿,掌握白莲教的教义话语权。
  朱允炆看着唐糖,询问:“你来告诉我,白莲红光能不能沐浴这一方天地?”
  唐糖看了一眼赵老九,在朱允炆威严的目光下退后一步:“世世生生皆虚幻,兄弟亲朋抱一团。红光漫天终有时,正道开端六百年。”
  朱允炆骤然凝眸,这话里话外,好像是在说六百年后红光满天下。
  “这个人,我要了。”
  朱允炆以不可抗拒的语气说。
  赵老九脸上虽有些为难,但也无法拒绝。
  朱允炆走向唐糖,语气冷厉地说:“从现在起,你不再叫唐糖,你叫唐赛儿!”
  唐糖脸色露出了惊慌、震惊的表情。
  朱允炆看在眼里,哈哈大笑起来:“看来,叫你唐赛儿是对的,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唐赛儿握着小拳头,畏惧地看着朱允炆。
  自己逃了这么久,藏在船上,吃着发霉的食物,花了多半年时间才回到青州府,回到奶娘曾经说的故乡,想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可惜,自己对于父母根本没有任何印象,奶娘也没有说清楚青州府哪里是自己的家。
  原以为,通过白莲教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亲人,可惜赵老九、武邋遢等人根本就不知道佛母是从哪里得到的小佛母,他们只是白莲教中微不足道的人。
  随着白莲教高层与青州府失联,没有稳定的财物支撑,加上朝廷在教育中将白莲教写成了邪教,魔教,许多白莲教的教徒不得不脱离教派,不敢对外泄露自己的身份,时间长了,就真的退了教,这也让自己寻找亲人变得更为困难。
  拼了命逃到了这里,现在又被一个龙虎金刚给逮住,还点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果然是认出了自己吗?
  赵老九不知道龙虎金刚笑什么,唐赛儿这个名字也没听说过,见金刚高兴,自然也乐起来。
  “去买些酒菜来吧。”
  朱允炆安排顾云给赵老九一些钱钞,赵老九自是欣喜不已,带着钱钞就出去了。
  汤不平检查过院子,再无其他人。
  朱允炆看着唐赛儿,指了指大堂:“走吧,我们两个好好谈谈,你们都在外面守着吧。”
  唐赛儿知道躲不过去,只好跟着朱允炆进入房间。
  门关了起来。
  朱允炆坐在椅子上,脸上止不住得意,出门一次竟遇到了宝。
  此时的唐赛儿还不能与十二年后相提并论,她现在只是一个孩子,没有神秘莫测的剑术,没有出神入化的智谋,更没有拉人造反的野心。
  十岁啊,正是好忽悠,不,是好塑造的年纪,只要把她的弥勒观转化为利国利民的价值观,一定可以成为朝廷化解白莲教一次次劫的利器。
  唐赛儿不知道眼前的金刚在笑什么,总感觉他在打什么坏主意,让人发毛。
  朱允炆收敛了笑意,缓缓问:“我听闻你在杨五山手里,你怎么跑到青州府来了?”
  “我想回家。”
  唐赛儿没有回避。
  朱允炆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唐赛儿坐下:“可你并非青州城人,想回家,是不是找错地方了。这里虽是白莲教曾经传教重地,但并非是你的家乡。”
  “你知道我家在何处?”
  唐赛儿惊讶起来,刚坐下又站了起来。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认真地说:“我带你去找家人,但日后你需要跟着我。无论我是什么身份,无论我让你做什么,你都听我的,哪怕是让你手刃杨五山……”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朱允炆的忽悠
  武邋遢、赵老九怎么都想不到,在所有人等待金刚发钱的时候,青州卫竟然包围了院子。
  钱还没到手里,人已经先到囚牢里了。
  指挥史袁秀、知府郭琏跪在院子里,暗暗发愁。
  府下出现如此多的白莲教徒,知府、指挥史平日里竟没半点发现,渎职是跑不掉了,严重还可能摘帽子,掉脑袋。
  朱允炆看着郭琏、袁秀等人,抬手道:“白莲教教众多是被蛊惑的百姓,还有一些是贪财的地痞,府衙应好好教训,让其改邪归正。发给土地,收回照身帖五年,让他们好生在乡里劳作吧。”
  郭琏看着大发善心的朱允炆很是震惊,皇上对白莲教向来都是除恶务尽,斩尽杀绝,一次砍掉几百人头的事还历历在目,今日怎还仁慈了起来?
  朱允炆并不是圣母,只不过这些人连杨五山都看不上,已经脱离了白莲教核心,寥寥的散兵游勇罢了,何况他们手中没什么力量,连宣传的教义都弄不清楚,已经退化为小氓流,实在是没杀人的必要。
  当然,首恶武邋遢、赵老九还是需要去安全局分部里住下的,具体住多久,取决于他们交代的内容、速度。
  郭琏见朱允炆督促自己勤政爱民,要求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发展青州府,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皇上,前些日子莱州府奏请重开胶莱运河,被朝廷驳回。臣以为,重开胶莱运河不止有利于莱州府,还有利于青州府,更有利于海运,还请朝廷重新考虑。”
  朱允炆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转而明白过来,莱州知府的奏折肯定是送到京师,被太子朱文奎给否决了。
  “重开胶莱运河可不是小事,也不是你青州知府的事。”
  朱允炆提醒着。
  郭琏知道,胶莱运河主要是在胶州府,依旧坚持:“会通河开了,南北通货,天下有利。胶莱运河开了,海运南北,天下亦有利。臣所思所想,是为朝廷考虑,绝非是一府一地。”
  说罢,郭琏从怀中取出一份舆图,肃然说:“臣还听闻,莱州知府正在联合工部官员勘察,已形成初步方略,希望再次奏请朝廷。若有利百代,可为之。”
  朱允炆打开舆图,看着胶莱运河默不作声。
  胶莱运河南起东海灵山海口,琴岛所在之地,北抵渤海三山岛,外面就是莱州湾,自南向北三百里,贯通山东,沟通渤海与东海。
  胶莱运河开创于元世祖至元中期,历史上又称运粮河,因江南粮米由此运往京师而得名,是元朝前期海运粮食的重要通道。但因为黄河不老实,加上潮汐倒灌等问题,导致胶莱运河在元朝后期堵塞,运河不再通畅。
  自那时起,海运物资就无法再走胶莱运河这一条便利且安全的河道,只能向东沿着山东半岛,绕个千余里海路,然后北上。
  走运河,仅仅三百里。
  走海路,不少一千里。
  元朝面临过这个问题,大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事实上,定都北方,发展海运就不能不提胶莱运河。
  朱允炆看着胶莱运河图,知道开运河对于大明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无非是人力、物力与财力,只要给百姓工钱,以绩效作管理,开胶莱运河并不是一件难事。
  但问题是,胶莱运河的后续管理无法解决,它不像是会通河,京杭大运河,处在内陆,不存在海水倒灌问题,“大潮一来,沙壅如故”的事在胶莱运河发生过不止一次,这边耗费巨大开了运河,还没享受红利,突然就被埋了,亏死……
  另外一个问题,朝廷开会通河的时候,为了寻找足够的水源可谓是折腾了许久,还是白英、宋礼等人串联起各地湖泊,才形成了最终方案。那胶莱运河呢,这里的水量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开了运河容易,可没有足够的水量,根本就无法让海船从这里经过,总不能在这里转为河船,然后到胶州湾搬上海船继续运输吧?
  朱允炆说出担忧,将舆图递给郭琏,叹息道:“胶莱运河开容易,运作难。加上海运船只、技术已逐渐成熟,暂且搁置吧,若你们能解决其中问题,再行上奏。”
  郭琏无奈,朱允炆说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
  对于郭琏的治理,朱允炆总体是满意的,至少青州府百姓安居乐业,农业兴盛,嘱托一番后,带着唐赛儿等人离开青州城,前往济南府蒲台县,那里才是唐赛儿的故乡。
  马车里,朱允炆给唐赛儿洗脑:“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弥勒佛,至高无上的只有天子。你看看,现在天下太平,百姓有吃的,商人有卖的,孩子有书读,这些都是天子给的,也就是我给的,不是弥勒佛……”
  唐赛儿想哭,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从一个天王的火坑里跳出来,结果掉到了一个天子的火坑里,自己这辈子就只配在坑里过了吗?
  “不对,百姓有吃的,是因为他们劳作。商人有卖的,是因为他们有货物,孩子有书读,是因为先生在教导,不是你给的。”
  “我不给百姓土地,他们如何劳作?我不给商人政策,他们如何经商?我不兴社学,不给他们先生,不免费发教材,他们哪里读得起书?来,你告诉我。”
  “我……”
  “你什么你,没话说了吧?凡事要动动脑子想想,不要弥勒佛来弥勒佛去,能决定这天下人好日子坏日子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天子,而不是弥勒佛。”
  “不对,弥勒佛可以普度众生,可以团结百姓……”
  “那你想想,这天底下,是弥勒佛普度了众生,团结了百姓,还是天子普度了众生,团结了百姓。你再想想青州城外的尸骨,是天子害了他们,还是弥勒佛害了他们?”
  “我相信红光会驱散黑暗。”
  “东升西落,昼夜更替,这是自然规律。至于你说的红光,我倒是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后,红色的旗帜会插在这一片土地上,不过据我所知,举着红旗的从来都不是弥勒佛的信徒,而是一个,不,是一群伟大的人。”
  “那是什么人?”
  “来来来,我给你讲述下四渡赤水的故事,话说有一日,黑军调动了数十万大军追捕红军……”
  “这世上真有如此指挥如神的人,我为何从来没听说过?”
  “呵呵,你想知道啊,那就要学会思考,思考这个世界上,谁在掌舵,谁站在最顶端,思考白莲教到底是邪教,还是正派的,到底是个人权利的工具,还是无数百姓的救星,想清楚了,我给你讲更多的故事,比如兔子和骆驼,兔子和大熊,兔子和大象,兔子和鹰酱的故事……”
  唐赛儿忽闪着眼睛。
  一旁的黄淮胡子都快拔光了,皇上刚刚说的故事,实在是太神了,四渡赤水,这简直是军事奇迹啊,自己虽是文官,但也听得热血沸腾,还有那么多故事,可为何兵法中从未见提到过,难道是皇上杜撰的,不太像啊。
  那个,兔子是什么,鹰酱是个什么鬼,好像里面隐藏了许多故事啊。
  黄淮止不住好奇:“那什么,下次讲故事的时候带上我……”
  朱允炆呵呵笑着点头。
  唐赛儿低着头思索良久,才开口:“你为何不问我,杨天王是谁,他在哪里,白莲教高层还有哪些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9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