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855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茹瑺自然是不希望西域荒芜没有人烟,但有些人不老实,说服不了,那就只能挖个坑,送他们一段路。
  杀戮,解决掉不听话的。安抚,招揽听话的。
  但归根到底,想要让西疆省长治久安,必须让当地人感觉到,大明来了,他们的日子好过了,而不能是大明来了,他们的日子反而不如亦力把里时期。
  丝绸之路正在进行之中,茹瑺也没有奏报详细情况,他这段时间恐怕一直都忙于构建环控整个西疆省的府县班子吧。
  朱允炆寻思着应该给茹瑺发个提醒,让他将西疆省的经济搞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消除回回人的抵触情绪。
  此时,内侍来报,公输巧等人求见。
  朱允炆有些意外,国子监的事通常都是文书递送来的,跑到武英殿亲自找自己的并不多,莫不是匠学院遇到了什么麻烦?
  公输巧、张举等入殿行礼。
  朱允炆抬手,示意几人起身,半开玩笑地说:“公输院长,可是李-志刚克扣了匠学院的钱钞,捂着不给,找朕来告状了?”
  公输巧连连摇头,平和地说:“我等求见,只是有些茫然,还请皇上指点迷津。”
  “指点迷津,让朕?”
  朱允炆有些意外,自己虽然懂得一些理论性、浅显的东西,但具体到生产、制造、维护,可并不懂,能指点你一个大匠什么。
  公输巧叹了一口气,缓缓说起:“今日去二炮局,陶增光一席话让臣汗颜,匠学院、工程机械院可谓集大明最优秀的匠人与学生为一体,可偏偏匠学院、工程机械院在效率上、创造上远远不如二炮局。”
  朱允炆微微点头,单论创新一项,还真是如此。
  公输巧有些悲伤,自己掌控着无数匠人向往的匠学院、工程机械院,可除了蒸汽机之外,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少之又少,而蒸汽机从根本上来说还不是匠学院的独立创造,而是朱允炆立项攻关的结果。
  如何让匠学院、工程机械院真正拥有创造力,自主研究出来一些实用性的工具,辅助于所需所用,这才是终极的使命,而不只是改良与发展蒸汽机一项。
  若是如此的话,那匠学院还不如改名为蒸汽机学院。
  公输巧自我剖析,自认为国子监的奖励机制虽然比不上二炮局,但相对其他学院也丝毫不差,可监生们为啥就缺乏创新力?
  朱允炆明白了公输巧的意思,他是迷茫了,他最初以为的教育,就是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可现在,他的想法变了,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该拥有创造力。
  没有创造,不懂创新,循旧困旧的学生,难成大器,更不可能扛起匠学院、工程机械院的未来。
  二炮局为何可以蒸蒸日上,地位越发重要,是因为他们的改良、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制,二炮局内部的流水化生产、分工协作,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地步。
  而匠学院、工程机械院却没有实现完全的流水化作业,他们采取的流水化,只不过是正常工序的一个次序,先干完这个再干完那个,对接起来,而不是你干这个,我去干那个,他去做另一个,最后在一个流水线上组装。
  朱允炆走向公输巧,欣慰地说:“朕原以为匠学院、工程机械院的基础还薄弱,不是谈论这些的时候。可公输院长能认识到这些,朕也就说上一说吧。只不过,只你们几人还不够啊。”
  公输巧惊呆了。
  朱允炆摆出的架势太大了,内阁,六部九卿,尤其是工部,更是来了三十几号人,不仅如此,兵仗局、科技局、二炮局的人也来了,甚至连龙江船厂的人也来了,匠学院、工程机械院的副院长、博士等也纷纷到来。
  人太多了,少说也有三百人,武英殿里战的满满当当,后面的都挤在门板位置了。公输巧很是不理解,自己不过是问个事,咋闹这么大动静。
  解缙、杨士奇、郑赐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这人数,都够开个大朝会了……
  朱允炆严肃地看着众人,清了下嗓子,沉声说:“公输院长今日找朕问心,为何匠学院、工程机械院的监生缺乏创造,这个问题,由公输院长提出来,合适,挺好,但工部尚书郑赐,兵仗局、科技局的人,你们应该感觉到羞愧,匠学院在觉醒,你们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创造,创新,不止是我大明前进的力量,更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力量。先人创文字,百家争鸣,设历法,农耕依时而为,养蚕缫丝,才有华衣霓裳,制司南,行万里而知方向,发明与改良造纸术、印刷术,文教大兴,成火药,才有火器之威!”
  “没有发明、创造、创新与改良,百业如何存在,如何兴旺?若百业不兴,那大明又将如何繁荣?朕说这些,是希望你们都认识到一点,大明要走向盛世,走向小康,诸番臣服,万国来邦,就必须重视创造,重视发明与改良。”
  公输巧、郑赐、陶增光等一干人听得连连点头。而一些六部官员听得是迷茫不已,朱允炆说这些就说这些,干嘛把我们礼部的、户部的、刑部的也拉过来听,这和我们没关系啊……
  朱允炆目光严厉地扫过众人:“为了大明长远考虑,为了推动发明与创造,也为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朕决定启动一项五年科技规划,花费五年的时间,打造起大明的初级工业,形成一个稳固的产业链。”
  解缙、杨士奇、蹇义等有些发懵,就连公输巧等人也有些不解。
  五年科技规划,这个听得懂,也明白,毕竟朝廷已经在推动第二个五年基建计划。
  可什么是初级工业,什么是产业链?
  朱允炆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指点江山一般讲述着初级工业的规划,要求朝廷各部发力配合,五年之后,大明铁产量较之建文七年翻两倍,煤炭开采量翻三倍,石油产量翻十倍(基数低的缘故)……
  材料学取得突破,钢材耐腐蚀、耐磨性、耐疲劳得到有效提升,格物学在力学、能量学方面取得突破,培养化学人才,初步搭建起基础的化学实验室。
  零部件制造实现产业分工,打造初级车床,实现各类零部件专业化生产,在北平、南京等附近,构建起初步的工业集群。
  蒸汽机数量大幅增加,至建文十三年底,蒸汽机保有量不低于一万台,蒸汽机铁船不低于六百,实现海运粮船全部蒸汽机化……
  朱允炆野心勃勃,一口气给出了诸多内容,直震得满堂不敢言语。
  公输巧呼吸有些急促,陶增光目光中透着渴望,郑赐瞪大眼睛,兵仗局、科技局之人更是吞咽口水。
  一向稳重的杨士奇面对朱允炆如此宏大的五年科技计划,也变得难以承受。这是一份堪称恐怖的计划,其跃进幅度极大,翻几番的背后,恐怕是不可估量力量的投入,而这些,恐怕会带来一连贯的问题。
  朱允炆清楚这些计划很难,但国子监已经积累了一批人才,蒸汽机也已经开始走向实用化,基本的动能问题得到了解决,以此为中心,搭建起初步的工业基础,形成产业集群,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八年时间了,自己用了八年时间来打基础,是时候朝初级的工业前进了。五年科技计划,不是偶然的,不是随意拍脑袋出来的,而是朱允炆深度思考的结果。
  时机虽不是特别成熟,但基本的条件已是具备。
  大明,前进吧。
  朕要让你成为这世上最伟大的王朝,历史屈辱的条款,将不会再降临到你身上!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棋手在暗(三更补)
  风吹过麦田,清脆的麦穗摇摆着。
  一只手伸了出来,拇指与食指掐动,麦穗落了下来。
  唐赛儿看着那双并不是宽大的双手来回搓动,然后摊开在自己身前,是绿色的麦粒,想也没想,伸出手便抓了过来往嘴里送。
  男人脸上罩着黑色面具,只罩住了鼻梁至眉心位置,一双手,并没有茧子。
  唐赛儿咀嚼着清香的麦子,舒坦地拍了拍手:“五山叔,这青麦真好吃,我恨不得把这些麦田都吃光。”
  杨五山抬手,揉了揉唐赛儿的脑袋,弯腰说:“麦苗好吃,终究还不成熟,作不得种子。赛儿,你要记住了,建文皇帝就是一个坏人,他根本不给我们留活路,把所有不成熟的麦田全都给毁了,害我们连种子都没多少,以致于不得不饿肚子,不得不长在这荒凉之地。”
  唐赛儿紧握着拳头,对建文皇帝充满了恨意:“我长大了,一定要打建文皇帝,都是他,害好多好多的人都没种子,还要饿肚子。”
  杨五山欣慰不已,直起腰来:“你见识过那些即将饿死的人,他们都是建文皇帝害的,他是这世上最大的黑暗,是恶魔,而你,则是弥勒转世,白莲教所有信徒的光明。就如太阳,光明一定会消灭黑暗,你也一定会消灭建文皇帝。”
  唐赛儿点了点头,脑袋后面的小辫子晃了晃。
  七岁的孩子,正是天真灿烂,纯净无邪时,却被灌输了一套阴暗的理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植根在心底的,是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必胜的较量。
  “五山叔,龚勇叔来了。”
  唐赛儿指向远处的小道。
  杨五山脸上的面具微微动了动,似乎是皱起了眉头。
  龚勇脚步匆匆,脸色并不好看,到了近前,见唐赛儿也在,便使了个由头支开,对杨五山禀告:“据可靠消息,朱文奎已启程返京,走的是水路,按照时日推算,应该抵达了徐州。”
  杨五山背负双手,看向北面的山林:“他身边随行可多?”
  龚勇重重点头:“多,非常多。不仅有辽东都指挥史杨成,还有北平都指挥史平安,就连北平布政使张昺也在其中,随行军士至少三千。”
  杨五山转过身看着龚勇,忧虑地说:“是不是我们的计划泄露了,为何朱文奎的防备力量如此强大?”
  “应该不会泄密,知晓我们计划的人寥寥无几,哪怕是底下人,他们也不知道此番行动。朱文奎由军队护卫,可能与通州、北平刺杀未遂有关。”
  龚勇分析。
  杨五山沉吟良久,突然问道:“杨成在辽东,他回京师,那个人在不在随行队伍之中?”
  龚勇犹豫了下,说:“天王说的那个人,恐怕不好驾驭。盘谷曾说起过,此人野心很大,手段狠辣,没有信义,不会忠诚于朱允炆,也不会听命于我们。”
  杨五山不以为然:“烈马能不能控制好,就要看马背上的人骑术精良与否。唐时武媚娘驯服烈马,尚且知晓用铁鞭、铁锤、匕首,我驯服一人,也只需要三样东西,功名、钱财、女人。想办法联系到他,我要与他商议一件大事。”
  龚勇很是不安,劝说:“这将是极为冒险的事,盘谷、棋手恐怕都不会答应。公子被抓,大部阴兵损失殆尽,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力量,不应该冒险行动。”
  杨五山愤然地看向龚勇,猛地拿出一方玄铁双龙令牌,低沉着嗓音呵斥:“难道你要违背我的命令不成?”
  龚勇看着古今令,连忙下跪:“不敢违背,誓死遵从。”
  杨五山收起古今令,缓缓说:“龚勇,你知道我的身份,我要掌握白莲教,我要将它化作我们的力量。现在牺牲的力量,不过是白莲教徒罢了,真正我们的人,我是不会轻易动用。”
  龚勇不敢抬头:“无论你要做什么,我都无条件支持,为了大业。”
  杨五山凝重地点了点头,安排道:“北平、通州不容有失,我们必须提前安置力量。既然白莲教的人没有立足,那就由阴兵潜伏吧,让霜降带人去。至于京师那里,刘寡妇做得不错,是时候给她一些人手了,让立秋带二十人听刘寡妇命。”
  龚勇担忧道:“盘谷在京师,他曾下令不准阴兵再入京师,以免暴露行踪。他的命令……”
  杨五山摆了摆手:“刘寡妇行事光明正大,一切都摆在明面上,多年潜藏京师,得到了诸多情报,安全局都未曾注意过她。眼下朝廷变化颇多,我们有必要安插一些人,掌握更接近皇宫的消息。至于盘谷那里,他一直都在看星星,若真有运筹天下的能力,那他也应该知道如何安置这一点人手。”
  龚勇不再多说,转身准备离开。
  杨五山突然喊道:“可有棋手的消息?”
  龚勇转过身,摇头说:“自公子李祺陷落京师之后,棋手就没了踪迹。我们的人几次找寻,都没有找到,询问过盘谷,棋手没有去京师。天王,你说棋手会不会落入安全局的手里?”
  杨五山冷笑一声:“就安全局的蠢货也配抓到棋手?整个大明江山,都是棋手一家谋划出来的,若没有棋手及其家人,朱元璋恐怕早就被陈友谅、张士诚杀了!棋手背负血海深仇,绝不会一直隐匿不出,等吧。”
  龚勇重重点头,匆匆离去。
  杨五山抬手摸了摸面具,喃喃自语:“朱允炆,你还不知道古今的背后水有多深吧,当你一步步接近走到水边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爷爷为你留下了多大一摊局,死局。”
  唐赛儿坐在树下的秋千上,对身旁一直照顾自己的妇人说:“奶娘,我想离开这里,到外面看看。”
  奶娘脸上露出恐惧之色,连忙说:“没有天王的允许,你若离开,奶娘会第一个被打死。你若怜惜我,就莫要有这种心思。”
  唐赛儿如同一个小大人一样,哀叹了一口气,轻声问:“佛母真的死了吗?”
  “真的。”
  “真的是建文皇帝杀的吗?”
  “真,真的。”
  唐赛儿看着有些犹豫的奶娘,又看向朝这里走来的杨五山,原本平静的脸上顿时浮现出灿烂的笑,冲着杨五山喊道:“五山叔,我想吃冰糖葫芦。”
  五月初,凤阳府开始夏收。
  五月中旬,河南、山东等地开始夏收。
  国子监农学院在各地设置了对照田,百姓们不信农学院没关系,相信产量就行,你家麦子一亩地收了多少,一石七斗,好,都来看看,这是农学院法子种出来的田,有标记,没错。
  农学院与农户签了对赌文书的,低于往年产量,农学院包赔,超出往年产量,便将超出部分的粮食抽出一半,捐赠给社学。
  收麦子,晒麦子,打麦子,一比对,二石四斗。
  什么,土地肥瘦的缘故?
  那再换一块地试。
  看看,这地和你们家的地都挨着,你们收了一石五斗,但按农学院的法子,可是有二石一斗。一亩地理,多出五六斗麦子呢。
  求农学院教啊,早干嘛了,去年老子们嘴皮子磨破了,你们谁敢冒险让农学院试试,谁敢用农学院的法子试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8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5/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