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义将咬了咬牙,捡起一把刀递给了京极高光,肃然地说:“我向你保证,壹岐岛将会回到京极氏手中!”
京极高光握着刀,看着冲锋而来的大明军士,一步上前,高声喊道:“我乃是京极氏京极高光,壹岐岛的大名,谁来……”
噗噗噗!
京极高光低头看着十几支箭刺入自己的身体,微微抬起头,咬着牙张开嘴,刚想说话,就在此时,一支箭直射入眉心……
第九百四十五章 倭国有金银矿
水师军令,不留俘虏。
管你是对马岛大名还是壹岐岛大名,先杀了再说。不需要通报姓名,不需要打招呼,浪费时间。
陈挥命人砍掉京极高光的脑袋,找来找去,发现斯波义将不见了,审问了几个倭军,都说跑向南面,命令周涯带人追杀斯波义将,自己则带军士冲向岛中央。
壹岐岛的军事力量尚在,不仅有壹岐岛本身的两千左右残兵,还有斯波义将等人带来的六七千人,虽然有远程打击,可也无法彻底灭杀如此多倭军,想要取得壹岐岛全胜,就必须深入岛中作战。
倭军此时已彻底陷入混乱,吃得好好的,不知道谁丢过来一个大铁疙瘩,这玩意不仅不能吃,不能用,还会爆炸。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伴随着惨烈的杀伤,瞬间撕开了地狱的入口,血流到土地上,变成了黑色,
一个个倭军惶恐不安地看着这一幕,不知道是什么神器会有如此毁灭大地的威力,传说中的三神器也没有如此巨大的声响、爆炸、撕裂大地啊。
倭军开始逃窜,头目也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面对不断从天而降的致命铁球,没有人愿意继续留在原地,加上最高将领斯波义将、赤松泽宏、田上真等人都不在,军中缺乏有威信的头目,造成了倭军一哄而散的局面。
混乱中分散逃跑的倭军遭遇了杀进来的明军,双方在田野、山丘、河流旁展开战斗,明军水师士气旺盛,组成军阵截杀倭军,而倭军不仅分散,还全无战意,只想着逃出去,根本发挥不出实力,被水师不断斩杀,最终被逼回了岛中央,京极氏家。
郑淮已经杀红了眼,手中的刀换了三把,一个个倭军倒在他的身后,身上流淌着鲜血,不知道是受伤了还是倭军的血。
林溪拼杀在前,连杀四名倭军,带十几命军士直接冲开一道口子,一干倭军被分割围杀。
徐安、赵春从不同方向杀入,四路方向水师在京极大宅外一里实现了会师,面对据守高宅、顽强反抗的倭军,陈挥命人通知船上将士,用神机炮覆盖京极大宅,距离不够的,就把神机炮从船上搬到岸上,推个半里路。
半个时辰后,神机炮再次喷出漆黑的火药弹,一枚枚火药弹密集地落在京极大宅,强烈的动静摧毁了围墙,撕开了一个个深坑,一群群倭军被重创、击杀。
有倭军忍受不住,想要拼杀出去,却被外围的明军水师射杀,根本就不容他们跑出来。一处处建筑崩碎,火开始燃烧起来,哭喊声、惨叫声连成一片。
在神机炮停止之后,陈挥命令刘谆、赵春、郑淮等带军士进入清理残局,没半个时辰,赵春便匆匆跑了出来,双眼放光,对陈挥激动地说:“有发现。”
陈挥、王绥不知道什么发现,足以让赵春如此兴奋,跟着赵春进入京极大院,遍地尸体惨不忍睹,到处都是战火硝烟与浓烈的血腥味。
“我说赵千户,你就不能直说吗?”
王绥忍不住埋怨。
赵春前面带路,走入一个偏院,这里的建筑损坏较轻,地上躺着一个个死去的倭军,看其伤口,不像是神机炮炸死的,应该是刚被杀不久,奇怪的是,这里还有五个被捆绑起来的俘虏,看其着装,应该是京极氏的下人,近五十军士列阵在一间间房间外面。
陈挥不理解地看着赵春:“不留俘虏,你不清楚吗?”
赵春点了点头,止步在门前,严肃地说:“副总兵,不留俘虏我自是清楚,但这几个人不能杀,我们必须带回京师。”
“胡闹!”
陈挥发怒。
朱允炆可是下了旨意,水师东征倭国不留俘虏,若自己真的带着俘虏回去,岂不是违背圣意,忤逆建文,到时候功劳没有,反而可能丢了官位。
赵春不以为意,推开房屋的门,对陈挥说:“副总兵,去看一看,就会明白了。”
陈挥和王绥走了进去,只见不大的房屋里装满了一个个木箱,木箱叠在一起,有些高的地方已堆到了房顶,随手打开一个木箱,陈挥顿时愣住了。
箱子里的东西很单一,却很吸引人,白花花的,全是碎银子。
陈挥伸手拿起一块碎银,放在口中咬了一口,看着清晰的牙齿印,指了指一屋子的箱子,对赵春说:“这该不会都是银子吧?”
赵春嘿嘿笑着,喊了军士过来,一箱子一箱子地打开,清一色都是碎银子,还有三箱子铜钱,仔细一看,我去,竟然是洪武通宝!
赵春拉开隔间,指了指里面的箱子,说:“这里还有。”
陈挥连忙打开看了看,激动起来,这打了一仗,还挖到宝了,安排军士点数统算,总计白银八十箱,四万两,黄金五箱,折合白银两万五千两,五箱铜钱,折合白银两千多两。
王绥掂量着一把碎银,笑着说:“对马岛虽然有些钱财,可远不如这壹岐岛啊。没成想,一个个小小的岛,竟有如此多白银与黄金。”
壹岐岛不大,人口也不多,能积蓄个六七万两,实在算不得少。
王绥将银两丢回箱子里,看向陈挥,认真地说:“赵千户所得对,我们需要带俘虏回去!”
陈挥眯着眼,不解地看着王绥:“为何?”
赵春郁闷,这个副总兵怎么就不开窍,不由地踢了踢箱子,说:“副总兵,这里有白银,有黄金啊!”
陈挥又不瞎,当然知道。
王绥笑呵呵地解释:“这里的洪武通宝很少,更多的是白银。如果这些白银是通过与大明的贸易取得,那铜钱的数量至少多出白银几倍,而不是明显少于白银。”
朝贡贸易使团所得,更多是货物,而非银铜。即便是做点生意,摆个地摊,使团也更青睐铜钱,这东西在南洋各国都是硬通货,一千文铜钱的价值可比一两银子的价值更高。
而这壹岐岛上的铜钱数量并不多,更多的是白银,只能有一个解释:
倭国有银矿。
陈挥总算是明白过来,看向赵春:“如此说来,那些倭人俘虏知晓哪里有银矿?”
赵春找来通事,与俘虏呱啦一通,通事告诉陈挥:“据他们交代,倭国确实有不少银矿,有一处银矿就在南面的九州岛,一个名为鹿儿岛的地方,自对马岛向东北航行七八日,有一个名为佐渡岛的地方,不仅有大型银矿,还有金矿。”
陈挥乐了,不成想小小的岛国还出产金银,这要是占领了银矿,挖出银子来送回国内,还愁什么军饷……
“封好,都给我搬回去!谁要是敢伸手,别怪我不客气!”
陈挥下令。
赵春呵呵笑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把碎银丢到了箱子里,陈挥白了两眼,也没说啥,只是看向王绥,王绥挥舞了下双袖,示意自己两袖清风。只不过,你这袖子不飘逸啊……
王绥无语,这是自己的银两,你这个周扒皮。
陈挥不信,军中与朝廷官员基本上都使用宝钞,你哪里来的银两,不管是不是你的,放箱子里完事。
王绥委屈,那可是十五两银子啊……
明军水师在壹岐岛扫荡了七日。
七日之中,水师先后三次击溃了来自九州岛方面的援军,击沉倭国水军船只一百三十余,杀倭千余。
七日之中,壹岐岛上残留的倭军被彻底消灭,有些人跳海求生,也溺亡于-大海。
七日之中,一些有价值的财物都被搬上了宝船。
郑淮带军士疲惫地返回,对陈挥等人说:“找不到斯波义将,也找不到京极氏的家人,他们应该已经离开了壹岐岛。”
陈挥眯着眼:“我们的人已经封锁了海面,斯波义将还能飞出去不成?”
郑准哀叹一声:“话虽如此,可军士们搜寻了几日,都不见他的踪迹,很难说他到底在不在岛上,我们虽然控制了海面,但夜间视野不清,如果有人乘小船或木板出海……”
王绥点了点头:“继续找下去也不是个办法,马上进入十二月了,是时候回去复命了。斯波义将虽然是足利义满手下的重要人物,可想要收拾他,还不算难事。再者,他若真的跑回去,这未必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告诉足利义满,大明找惹不得。”
陈挥思虑再三,决定道:“既如此,明日班师吧,不过再走之前,我们是不是需要给足利义满留点东西?”
王绥眼神一亮,开口道:“我有个主意。”
大明水师撤走了,离开了壹岐岛。
壹岐岛南端,黑神庙。
一个隐层的隔板缓缓动了动,随后没了动静,过了近半刻钟,隔板才移开,斯波义将从密室中走了出来,小心合上隔板,探查了一个时辰之后,确系明军已不在岛上,这才返回黑神庙,将密室里的妇人、孩子接了出来。
只有十岁的京极持光走出密室,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空气里似乎依旧弥漫着一股血腥味,目光中透着悲痛,想哭又强忍着说:“父亲是不是被明军杀了?”
斯波义将俯下身,对京极持光说:“我知道,让你看到地狱,会让你恐惧,让你做噩梦。但我需要你变得坚强起来,京极氏就只剩下你这一脉了,你必须扛起来!”
京极持光重重点头,稚嫩的脸上满是刚毅。
死人,断臂,随风滚动的脑袋,染黑的土地,破烂的肠子,失去双眼的尸体……
京极持光不停呕吐,又强忍着去看。
斯波义将看着脸色苍白的京极持光,重重点了点头,这个小子有种。
在抵近京极氏大宅时,斯波义将看到了两块大石头矗立在门外,上面是漆红大字:
阳江血,今日报。
大明血,他日还。
斯波义将不认识汉字,自然不清楚其中含义,在进入宅院之后,看着无数的尸体,不由地愤怒地喊道:“不灭大明,我誓不为人!”
京极持光瘫软地坐在地上,看着眼前一排排整整齐齐的人头,无数眼似乎在看着自己,一股冰寒从脚跟升起……
第九百四十六章 强势的崔娘
自从昌都剌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师,这座古老的城就变得极是热闹,加之邻近年关,走亲访友,游览京师的士民多了许多,平添了无数热闹。
小商小贩涌入,占据着大街小巷,此起彼伏的吆喝里都是生计。无论是结伴的公子,还是掀开马车窗帘、露出侧颜的女子,亦或是寻常的百姓,眉眼间都透着喜气。
多少烦忧,都暂且搁置,只享受京师的繁华,走过纷呈的街。
一辆马车进入金川门,军士只简单盘看了下照身帖,见身份符合,便送上一份京师舆图,退到一旁。
崔娘展开舆图,看了看,然后交给儿子陈立,问:“这上面画的是什么?”
陈立接过,含笑对母亲崔娘与父亲陈木说:“这是京师舆图,上面写了哪里可以买到什么货物。父亲你看,这就是你几次打听的秦淮河……”
陈木顿时打了个激灵,崔娘伸出手就扭住陈木的耳朵,破口大骂:“什么,你竟然想去秦淮河,怪不得你极力劝说我们来京师,感情不是想女儿,这是想秦淮河里的狐狸妖媚子!”
“我没有,没有啊,儿子,你害死我啊……”
陈木委屈至极,自己只是打听打听秦淮河旁边的初等学院,听说明年开春招人,自己两个儿子课业优秀,张先生推荐到京师攻读,说这里有最好的先生,有最新的学问,哪里是打听秦淮河,儿子学坏了啊,一定是怨自己路上没给他买一本《水浒传》看看,黑心的商人啊,一本书要自己一两银子,他咋就不抢呢。
陈力看了看吃瘪的父亲,笑着对崔娘说:“母亲,这里就是通济门大街,姐姐以前写书信说过,她就在这里。”
“这插着日月旗的地方,是皇宫吗?”
崔娘放过了陈木,转而问。
陈力还没说话,陈树就抢先说:“是啊,这里就是皇宫。姐姐说过,皇后极是温婉大方,很少对宫中的人发脾气。母亲,你说我们这次来京师能不能见到皇后、皇上?”
崔娘笑着拍了拍陈树的手,说:“我们什么身份,哪里见皇上、皇后去。你姐姐陈余有幸入宫伺候皇后,是她的福气,我们可没这个福分。”
陈树、陈力有些失落,不过想想也是,皇上日理万机,哪里有时间见寻常百姓,皇后更是母仪天下,久居深宫,怎么可能会见外人。
马夫见前面的街道人越来越多,走马车已是十分拥挤,便勒停马车,对马车里的陈木等人说:“就到这里吧,前面路拥堵,你们步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