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731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砰!
  巴启山翻了个身,滚落一旁,连忙翻身看去,只见一名大明军士站在卡拉奇身旁,腿已收回。
  索靖冷冷地说道:“卡拉奇已经投靠大明,是大明的人。你只不过是一个俘虏,有什么资格对他出手?再乱来,我不介意杀掉你!”
  哈里看着索靖,眼皮打颤,连忙呵住想要动手的巴启山,不能动手!一想起索靖连杀数十军士的狂悍之姿,哈里就发憷。
  巴启山揉了揉肩膀,看着躺在地上的卡拉奇,呸道:“无耻的败类!”
  卡拉奇深深吐了一口气,坐了起来,目光复杂地看向哈里,开口道:“我和你一样,别无选择。”
  巴启山还想大骂,卡拉奇却已站了起来:“你们不知道大明对我和我的军士做过什么,你们不知道我为何要投靠大明。没关系,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明白。”
  闭上眼,卡拉奇一想到那冲天的火光,炸开的碎片,震地的响动,无数的兄弟与战马顷刻之间丧命,就再也升不起对抗大明的心思。
  自己没有办法告诉哈里,没有办法告诉巴启山自己的遭遇,朱棣对付他们的时候,没有用那神秘而强大的武器!大明隐藏力量,是想要更好对付帖木儿!
  哈里瞪了一眼巴启山,对卡拉奇道:“你没有必要投靠大明,跟着我,我一定会将你带回去。”
  啪啪。
  杨荣击掌而至,对哈里笑道:“带他回去,恐怕你还做不了这个主。”
  哈里看向杨荣,听清楚了一旁通事的翻译,反问:“莫不是大明还敢杀我不成?”
  作为帖木儿的亲孙子,身份高贵,如此高级人物即便是当了俘虏,通常也不会被拉出去砍了,甚至出于缓和关系的需要,双方还会将高级人物放回去。
  比如曾盘踞辽东的纳哈出,当了大汗的买的里八剌,他们都当过朱元璋的俘虏。再比如历史上的战神皇帝,在瓦剌打猎了几年,最后还是被送了回去,经过一番折腾,又当了皇帝。
  只要战场上没一刀杀了,这些高级将领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活下去的,身份越尊贵,地位越重要,活下去的概率越高。
  当然,会不会关到井底养着,那就是两说了。
  这一套逻辑是通用的,帖木儿在俘虏了奥斯曼帝国的闪电巴耶塞特之后,也并没有杀掉他,甚至传闻中的羞辱都没有,而是让巴耶塞特活得好好的。
  贵族有贵族的尊严,可杀不可辱。贵族辱没贵族,和自贱身份没什么区别。
  哈里相信,大明绝不会杀自己。
  杨荣摇了摇头,很干脆地告诉哈里:“只要不做找死的事,大明是不会伤害你。毕竟,大明需要用你来换一些人回来。”
  哈里皱眉:“拿我换人,换谁?”
  杨荣正色:“大明使臣,傅安、郭骥、孙良等等,当年被帖木儿羁留的大明人,我们都要带回去。”
  哈里看了看通事,听明白之后怒了,朝着杨荣大喊道:“你们拿我去换微不足道的使臣?你们这是羞辱我!”
  巴启山连忙拉住哈里的胳膊,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啊,你管大明拿你换谁,只要能回到苏丹身边不就好了?
  又不是换一条狗,你激动啥?
  哈里当然激动了!
  自己可是堂堂苏丹的孙子,身份高贵!这种交换不就相当于把使臣抬高到了与自己等同价值?
  他们凭什么?
  那些该死的落魄鬼怎么能和自己相提并论!
  杨荣的目光变得有些阴冷:“在你眼里,大明的使臣微不足道。在我们眼里,你哈里连给大明使臣牵马坠蹬的资格都没有!另外告诉你,大明与你们的战争,是从帖木儿动手扣押大明使臣的那一天开始的!现在大明西征而来,是为了给持续多年而没有结果的战争,作一个了结!”
  “你是说,大明是为了那几个使臣出兵西征的?”
  哈里反问。
  杨荣凝重地点头:“是!你可以将这个消息带给帖木儿,带给所有人,大明的子民容不得任何人欺辱,更容不得任何人扣押!当大明的子民从你们的国家路过的时候,你们最好祈祷他们不要摔倒,因为他们受的每一处伤,每一个委屈,大明都会将账记在你们头上!”
  哈里不由地后退两步,好强势的大明!自己的爷爷帖木儿灭国无数都没如此霸道过,小小的大明竟然敢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哈里指着杨荣,对通事喊道:“告诉他,苏丹来时,大明覆灭,我一定会砍掉他的头颅来饮酒!”
  杨荣听闻之后哈哈大笑起来,背负着双手,淡然地说:“若是大明输了,把头颅给你又何妨?只不过哈里,你可想过,如果你第二次沦为大明的俘虏后果是什么?”
  哈里看着转身离开的杨荣,嘴角有些哆嗦,喊道:“去告诉朱棣,苏丹是战无不胜的,没有任何人能挡住苏丹前进的脚步!”
  “不巧,我们的主将朱棣也是战无不胜的。”杨荣边走边说,临到外门时,转身说了句:“对了,有几个熟人想见你们,希望你们能聊得开。”
  卡拉奇深深看着哈里,很想告诉他,不要让帖木儿来,不要让帖木儿来,不要让帖木儿来!
  可压在心口的话,如何都说不出来!
  大明的人就在这里,一旦张嘴,自己没有活路不说,那些被俘虏的军士都可能会因此而被连累,甚至于连哈里都可能再也回不去!
  罢了!
  真主会安排一切。
  卡拉奇转身离去。
  哈里等到了杨荣说的人,这一次要打架的不再是巴启山,而是亦力把里的沙米查干、马哈麻。
  沙米查干、马哈麻在阿拉山口沦为了大明俘虏,对大明恨之入骨。可大明毕竟没有将他们赶出亦力把里城,也没有帮着帖木儿他们,顶多是背叛了盟约,背后里占了领土,就这些。
  可哈里、巴启山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沙米查干的死敌,是毁灭亦力把里的刽子手,听说这些疯子屠戮了亦力把里城中的所有军士与百姓!
  这些恶魔为什么还活着?
  沙米查干和哈里扭打在一起,马哈麻也和巴启山摔跤起来。一旁的索靖、杜渐等人也无语,感情拿着看管俘虏的工钱,还得附带干劝架的活?
  朱棣走入长长的帐篷里,看着躺成一排排的受伤军士,眉头就没有松开过,军士见主将来看望,不由纷纷想要起身,一声声喊着“大将军”。
  “都躺好,莫要起来。”
  朱棣连忙喊道,走到最近的一个受伤的军士面前,见他大腿都被绑扎着,纱布里隐隐透着点红,关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将军,我叫耿牛。”
  “耿牛?我听说你啊,杨参将说你一把火铳,刺了五个骑兵,是当之无愧的好汉,怎么样,腿上的伤势如何?”
  朱棣拉着耿牛,让其躺下。
  耿牛憨厚一笑,活动了下腿,嘴角抽动着,还嘴硬说:“腿上的伤并不要紧,只不过是被战马踩断了骨头而已,我给军医说了几次,我不需要来这里,可军医就是不准。大将军来了,不妨找军医说说,其他兄弟比我更需要进入这暖帐伤兵房。”
  朱棣安抚着耿牛:“军医答应我也不答应啊。你们都是为国征战,杀敌立功的英雄,受了伤,就得来这暖帐伤兵房里休养。你们放心吧,这种暖帐伤兵房足够用。”
  耿牛嘟囔了一句:“我可听军医说了,大将军帐里都没暖炉,全都送到了暖帐伤兵房。”
  朱棣侧身找人:“军医在哪里,敢谎报军情,本大将军要好好收拾收拾他……”


第八百九十五章 进步的医术(二更)
  暖帐伤兵房,是大明医学进步的证明。
  为了解决军队医官问题,朱允炆曾命令太医院、国子监医学院联手,在京师大小教场设置了军医院,院使由太医院太医、医学院博士陈常担任。
  陈常是松江府上海人氏,虽只有四十出头,却医术精湛,闻名于外,更兼此人善于博采众长,心思活络,对朱允炆所提出的新医学推崇备至,还曾参与过盛寅的解剖小组,对人体学有颇多见解。
  盛寅研究的是人的生命是如何运转的,而陈常研究的是却是人体是如何康复与治愈的,比如骨头错位,是到底怎么个错位法,有没有其他的手法接回去,比如碎骨头该怎么开刀拿出来,比如血流不止,应该怎么处理,伤口如何缝合……
  军医军医,自然以战场伤为研究重点,而战场之上,又多是兵器造成的外伤,陈常主攻的医学,就是服务于战场伤病治愈的。
  经过几年的建设,京师军医院已经有了五百人,除了一百余人来自国子监,大部分都是陈常从军队中遴选出来的。
  五百人,平摊到京军之中,每八百名京军配一个医官。这个比例相对于建文初期一万名士卒配一个医院,一个京师就只有四十几个军医进步太多了。
  可即便是陈常一口气带了三百名军医跟着朱棣到了西域,平均五百军士配一名军医。按理说这个数据已经极是出色,可战争一起,三百军医根本就不够用!
  与哈里的作战,大明取得完胜,杀敌两万六千余人,俘虏一万三千九百余,可付出的代价也不轻松,不说战死在的降将降兵,就说大明军士,战场之上阵亡两千三百余人,重伤近四千,轻伤也有三千余。
  一战下来,直接减去战力六千多。
  陈常不会听宋晟说什么拦截哈里时遭到了哈里近卫拦截,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不会听杨荣自责火铳兵投入早了,军士配合还没到位,更不会听徐辉祖嚷嚷什么骑兵不是练出来的,是杀出来的话。
  作军医的,不需要听那么多道理,只知道军士受了伤,抬了过来就需要治疗。可战场的惨烈程度,超出了陈常等人的预期。
  平时在京师,每天也就零散处理一些军士受伤问题。可战争来了,伤员不是一个来了再来一个,而是一口气送过来几百个,几千个!
  三百医官,如何能一口气照顾好几千人?
  先救治谁,后救治谁,都是问题!
  每个人都需要急切的治疗,这个军士呼呼流血,再不止血就完了,那个军士肚子都被打开了,肠子都露出来了,再不塞回去缝合也该死了,还有这个,小腿骨被马蹄子踩碎了,他已经疼痛到了极限……
  有军士刚刚抬了过来,自己还没来得及救治就已经死了,还有些军士为了自己的兄弟先救治,直接咬舌自尽了,结果舌头断了,人也没死成。还有的将领抱着伤兵,威胁医官一定要救活这个,救不活如何如何。
  从寥寥无几的伤员到一瞬间充满伤员,只不过是短短几个时辰,而这三百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幸是在这之前,军医院就考虑到了这点问题,设置了四个区域:轻重鉴别区,重伤区,轻伤区,暖帐伤兵房。
  不管是谁送来的负伤军士,一律先从轻重鉴别区进入,有二十名军医判定,然后将重伤军士安排到重伤区,将轻伤军士安排到轻伤区,先作分流。
  轻伤区的可以等待,安排三十名军医。重伤区急切,安排二百四十军医。
  每个军医负责三十床,伤员满之后,治好一个进入一个。为了避免等待中军士失血过多,伤口过于严重,安排了十名军医在门口照管,安排一批军士听指挥,该怎么绑扎伤口的暂时绑扎好,该固定的暂时固定,实在是疼的要死要活的,先给他们服下麻药汤。
  大明太医院、国子监医学院调查了诸多古籍,也没找到华佗剖腹探心所用的“麻沸散”配方,好在宋人窦材留下了一些记录,给大明研究麻指明了方向。
  窦材言:“汉北回回地方有草名押不芦,以少许磨酒饮,即通身麻醉如死,加以刀斧亦不知……不芦即曼陀罗。”
  曼陀罗与酒,这就是麻醉的配方。
  曼陀罗原产佛国之地,据说是跟着佛教徒传入中国的,也说不准是唐还是宋,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大明初期,长江以南就有曼陀罗。后来的李时珍还吃过两口,亲身体验了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
  即便是没有曼陀罗,还有其他麻醉之物,如羊踯躅、大-麻、乌头、附子、莨若子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都记述了一些麻醉药物。
  麻醉药物,对于大明医学已经不是什么难题。虽然这里是西域,军士也找来了不少曼陀罗,可缺乏制备的人手,加上随军带来的高度酒精极是有限,只能分配给少量、重伤人用麻醉,根本无法实现普遍应用。
  陈常带人奋战了两天两夜,才将所有的伤兵处理好,轻伤的直接让回营地休息,重伤的不能走路的,安排到暖帐伤兵房,这里配有火炉与暖气,清洁、干爽。
  这种待遇,原本只有高级将领,像朱棣、徐辉祖、宋晟等,还有重伤军士享有。只不过伤兵的数量超出了预期,导致朱棣不得不临时多建出三座暖帐伤兵房,为了不让受伤军士挨冻,便将自己大帐里的火炉等送了过来。
  朱棣看向疲惫的陈常,他还没有休息过来:“本将军有的是暖帐,可不敢和军士撒谎。既然你犯了过错,那就领罚,今日准你休息一日,找地方睡觉去吧。”
  陈常没有接受朱棣的好意:“大将军,今日需要检查军士伤口,我需要在场。这对于研究伤口愈合极是重要,医学院与太医院都在等着我的文书。”
  多大的伤口,缝合效果如何,消毒之后伤口是否感染,愈合速度,有没有其他病症,都需要记录下来,作为后续医学研究的材料。
  朱棣看着陈常等人,摇了摇头:“你们是越来越厉害了,我可是听说了,医学院还在研究一种以命换命术,可是真的?”
  周围的军士瞪大眼,这种神仙法术竟也有得研究?
  以命换命?
  大明子民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自然是不好换的,但抓几个俘虏,是不是以后自己也不用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1/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