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513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朱高煦拖着鞭子,一步步逼近宋礼,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了最后,只剩下一脚的空隙。宋礼没有后退,只盯着近在眼前的朱高煦,那双眼恨不得将自己生吞活剥。
  朱高煦确实想打死宋礼,但一想到现在自己都已经自身难保,如果再闹腾出个事件来,老爹朱棣说不定真的把自己的腿打断。
  “好,很好,宋礼,我记住你了!”
  朱高煦恶狠狠地瞪了几眼宋礼,退后两步,甩了下鞭子,厉声道:“今日因,他日果,希望你不要后悔!”
  宋礼目不转睛地看着朱高煦,在朱高煦转身之后,眼神中浮动出了一抹畏惧之色,旋即被刚毅取代。面对燕王与燕王府的影响,说不畏惧是不可能的,但为了百姓,哪怕是赌上自己的一切,也值得,否则,死后如何去见张忠赈!
  朱高煦上了马,目光看向地上呻吟的男人,突然明白过来,自己被宋礼忽悠了,他的目的是救人,眼神一寒,下令道:“将他双手捆起来,挂在马后面带着!”
  “高阳郡王,事不要做得太过分!”
  宋礼怒喝。
  朱高煦抽出腰间的马刀,喊道:“我不杀他,只要他能跟着马跑十里,就放他回来。你若拦我,我就杀了他!”
  宋礼脸色一变,不知所措。
  就在军士捆绑绳子的时候,一队人走到了百姓之中,问清楚了缘由之后,便冲着耀武扬威的朱高煦喊道:“把人给我放了!”
  “谁啊?”
  朱高煦恼火,宋礼老实了,又是谁找自己的麻烦?
  “是我!”
  宋正臣走了过来,一脸阴沉,面对燕王护卫的刀,看都不看就挺着胸膛走了过去,厉声道:“高阳郡王,我告诉你,这里的百姓我保定了,放人!”
  朱高煦差点气得跳下马来骂人,你丫的是谁啊,口气比我还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郡王!
  很快,朱高煦就深吸了一口气。
  来的人是宋正臣,一个不好惹的疯子!
  宋正臣的名声随着青州的事早就传开了,这是一个软硬不吃,不知妥协,认真了就干到底的家伙。
  听说齐王拿捏过他,后来齐王死了,白莲教的广袖也拿捏过他,广袖也死了,如果自己拿捏下,朱高煦吞咽了口水……
  “他的罪行是……”
  “我管他是什么罪行,他是山西移民,来到这济宁不是让你欺负的,再说了,你非官,凭什么处置他!”
  “按照《皇明祖训》……”
  “你把《皇明祖训》给我拿出来,拿不出来就休怪我不客气!”
  宋正臣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把刀子,直接割开了绳子,旁若无人的样子,让宋礼有些目瞪口呆,也让朱高煦有些震惊。
  “宋正臣,《皇明祖训》什么内容你还不清楚?他犯了错,我加以惩罚是依祖训而行,你敢阻挠已是违背规制,再敢放肆,不要怪我不客气。”
  朱高煦嗓子有些沙哑。
  宋正臣扶着受伤的百姓,交给了他的亲人,转过头来对朱高煦说道:“抱歉,我宋正臣学问浅薄,只知有《大明律》,不知有《皇明祖训》,要不你拿出来让我看看?”
  朱高煦瞪大眼,自己一被国子监开除的人,怎么可能会随身带着书,还带没营养的《皇明祖训》?
  “宋正臣,你休要无礼!”
  朱高煦呵斥。
  宋正臣根本不在意朱高煦,齐王都死了,天下藩王都已经明旨削藩了,你一个藩王之子,还排行老二,凭什么耀武扬威,凭什么在这里欺负人?
  “五十两!”
  宋正臣喊道。
  “啥?”
  朱高煦愣住了。
  宋正臣伸出手,道:“汤药费,五十两,否则,我就拉着你去京师,去奉天殿理论理论去!”
  朱高煦马鞭子挥舞起来,喊道:“宋正臣,你不过是一个佥都御史,也敢如此对我?”
  “佥都御史也好,寻常御史也罢,都是朝廷的官,我身穿官服,头戴官帽,自当为民做主,高阳郡王,此间事无论是何因由,都轮不到你来动用私刑。你若是想理论,好,反正我也该回京了,我们一起去奉天殿找皇上论说个明白。”
  朱高煦很是头疼,自己要是能回京师,这个时候哪里会在这荒郊野岭的!
  该死的宋礼,该死的宋正臣!
  “若我要走,你还敢拦我不成?”
  朱高煦懒得与其计较,论口舌,自己十个也比不上宋正臣一个。
  宋正臣看着朱高煦拨转马头,也不阻拦,只是说了句:“你若是不留下汤药费,这件事可不会就此了结。若是一个月后皇上下旨追查……”
  朱高煦咬牙切齿,从来都是自己威胁别人,没有别人威胁过自己,行,拿朱允炆来压我,好啊,那你就让他下旨来查,天塌下来,还有老爹顶着,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欺负我?
  “走!”
  朱高煦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百姓围了过来,决定离开了。
  宋正臣有些无奈,确实,人家是高阳郡王,打个百姓就走了,也很正常,这事就是告到朱允炆那里,估计也就是训两句话,不会拿他咋样。
  毕竟不能让朱高煦给百姓道歉,像茹瑺那种惊世之举,这天底下还真是少有,原本想讨点汤药费,看来这也是没着落了,自己还有二两银子,给他们抓点药算了。
  “什么,有人鞭打了山西移民百姓,谁如此大胆?给我滚出来!”
  一声雷怒,震惊全场。
  宋礼、宋正臣等人连忙循声看去,只见西面人群里挤出了三个人,为首之人一脸方正,气势逼人,仔细一看,哎呀,这不是茹瑺,茹大学士,茹阁吗?
  茹瑺当真是愤怒了,从北直隶跑了一圈,到了山东曹州看了看,结果只能说是一般,到了嘉祥看了看,竟然说把百姓移到了济宁去了。
  该死的,明明是你们嘉祥的百姓,凭什么弄到济宁去,再一追问,说什么当劳力,参与会通河疏浚!
  茹瑺暴跳如雷,不顾众人拉扯,抽出一块木板就打了嘉祥官吏,这才气冲冲跑到济宁,两地距离不远,也就是四十来里路,考虑到一群人实在是麻烦,茹瑺干脆就带了杨溥、胡濙骑马来了,遇到人群过不去,这一打听,竟然有人敢打山西的移民百姓,这还如何了得?
  茹瑺是山西巡抚,主持移民大业,听着威风,实则沉重的很,在茹瑺心中,每一个百姓出山西,都意味着自己背负了一份责任,如果朝廷没有好好安顿这些百姓,没有兑现文书中的承诺,那他将背负着愧疚活下去!
  人活着,最怕的就是内疚与遗憾。
  所以,茹瑺不惜绕路,也要亲眼看一看自己送走的百姓生活的怎么样了,现在有人打他们,还有鞭子抽,那不是打百姓,是打自己的脸啊!
  “茹瑺?”
  朱高煦震惊不已。
  你一山西巡抚,不赶紧去京师参加大朝觐跑山东来干嘛?
  宋礼连忙带人行礼,宋正臣虽然没见过茹瑺,但他的名字可是没人不知道的,一番行礼之后,百姓也开始热闹起来。
  茹瑺走向受伤的百姓,这也幸亏是冬日穿得厚点,要不然非得抽成重伤,即使如此,脸上那一道血痕也让人触目惊心。
  “别怕,我茹瑺把你们送到这里来,没有照顾好你们,是我的失职啊,现在,就让我最后为你们办一件事吧。”
  茹瑺眼含热泪,盯着朱高煦,沉声喊道:“高阳郡主,你是让我押着你走,还是跟着我的车队走?”
  朱高煦有些恐慌,马匹也躁动起来:“茹巡抚,你巡抚山西,这里是山东……”
  “山西巡抚,自然是巡查与抚慰山西百姓!”茹瑺一步步走向朱高煦,满含愤怒地喊道:“他是我的百姓,山西来的百姓!”


第六百一十二章 闲情,玻璃花房(三更)
  京师。
  朱允炆已经几天没有去武英殿了,原因是最近政务实在是太少,而且都是一些奉承文章,实在是没有必要浪费精神去阅览。
  冬日,被冰封住的还有人们的热情。
  天一冷,事情就少了许多,百姓躲在家里陪着老婆孩子,官吏也懒得喝西北风去找茬了,加上很多地方的主官都不在家,有啥事搁置下来,等人家出差回来再办公。
  可以说,大朝觐之前的一两个月,大明王朝的地方官僚系统已经事实上处于几乎“完全停止运转”的状态,大家不是在休息,就是在赶路,哪里还有心情写奏折麻烦皇上大人。
  像是山西、北直隶、山东等地的官员,强势一点用马车作为代步工具,弱势一点的,那也会找些牛车、驴车,实在是嫌麻烦,还能溜溜腿,跑个千里路,就当是锻炼锻炼身体了。
  可对于广西、福建等地的官员,那就有点悲惨了,走海路吧,顶风,呼呼的,走之字型都难,没人在这个时候愿意乘船北上,再说了,福建还没多少大船,小帆船也没几个官员愿意去坐啊。
  大家伙想去京师,那就只能靠两条腿走路了,背着干粮,准备好鞋子,上路吧。广西的同僚也差不多,出一趟大山属实是不容易的……
  在这种“天下官员都在路上”的时候,朱允炆是没多少事可干的,寥寥无几的奏折,还是中军都督府递上来的,不过也只是一些小事。
  既然没事做,那就陪着老婆孩子吧。
  国子监放了寒假,离家很远的也被杨士奇打发走了,这个人很重孝道,不想让监生离家超出两年。这个时候的国子监,也就剩下一些教导、官员与清理人员。
  宁妃的肚子已经隆起来一些了,朱允炆检查过,这次没垫枕头,加上马恩慧最近情绪也有些低沉,就连送入宫里的钱都提不起兴趣来。
  朱允炆唤来双喜,耳语一番,不多时,宁妃、淑妃、贤妃还有没封号的伊真儿都到了坤宁宫,在马恩慧不解的眼神中,双喜送过来五套天青色监生冬服。
  “这是……”
  马恩慧不知道朱允炆什么意思。
  淑妃莞尔一笑,拿起监生冬服在胸口展开,比划着说:“皇后,这是让我们扮监生呢。皇上该不会是想带我们去国子监吧?那里已经休课了,可没什么人会教授课业。”
  朱允炆笑道:“整日里待在宫里,你们烦闷,朕也烦闷,今日无事,朕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快换好衣服,我们也好出宫。”
  “出宫?”
  宁妃兴奋起来,抓起一套监生服就跑到了屏风后面,马恩慧见朱允炆兴致勃勃,也拿了衣服,淑妃与贤妃自是欢喜,取了衣服说笑着走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伊真儿竟直接当着朱允炆的面就把衣服给脱了下来,显露出妖娆的身姿,然后伸出纤纤玉手,似乎还看了一眼朱允炆,才开始穿监生服。
  朱允炆眼珠子都快飞出去了,该死啊,这女人就是个祸水,一点廉耻心都没有,看来需要找机会给她好好上上课,讲讲大明的礼仪。
  马恩慧走出来,看着已经换好衣服的伊真儿,如果不是顾及自己皇后的架子,怕都要亲自上手了,就这,还威胁了好几眼。
  伊真儿没心没肺,就知道笑,她一笑,马恩慧的气也生不起来了,不得不说,伊真儿容貌的天然美,性情中的纯善美,夹杂着一种魅惑,就连女子也会多几分宽容。
  “走吧。”
  朱允炆带人出了坤宁宫,门外已备好了辇车,六人上了车之后,车架便缓缓而行。考虑到宁妃怀有身孕,辇车的速度很慢,也很平稳。
  出了皇宫,宁妃掀起窗帘看向外面,却没有感觉到寒风吹进来,不由好奇,伸手摸了摸,才惊呼道:“这是玻璃?”
  “是啊,这样冬日就不需要太厚重的窗帘,即能保温,还不会遮挡视线。”
  朱允炆设计了玻璃窗,还是可推移的那一种,这对于大明匠人而言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只不过匠人考虑到安全问题,用细小的铜丝作了围栏,哪怕是玻璃被击碎,也不至于全部掉到车里面。
  京师很是热闹,马车走走停停,路上还堵了不少次,到了国子监附近时,倒是轻巧许多,三匹马也走得更为稳健一些。
  “皇上,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5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3/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