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455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徐辉祖与铁铉没有意见。
  至于户部运输粮食的事,朱允炆是不需要操心的,早在朱棣出关之前,户部已经将一批夏粮装船起运了,张昺的奏折是在七日之前写的,这个时候粮食也应该到了直沽,距离北平不远了。
  工部尚书郑赐、侍郎黄福求见。
  朱允炆见两个人脸色都不好看,便问道:“怎么,英烈碑的方案还没拿出来?”
  郑赐苦笑站在一旁,示意黄福来解释。
  黄福无奈,只好如实奏禀:“天界寺与神乐观两个方面各出方案,无法达成一致,眼下地基与周围建筑已在施工,只有这英烈碑,工部催促多次,佛道两家都没有达成一致。”
  朱允炆伸手道:“把他们的方案拿来朕看看。”
  按理说,英烈碑这种大工程,工部一句话足以敲定。
  可现在有个问题,当初朱允炆准备修大报恩寺与英烈碑的时候,户部与工部不愿意出很多钱,虽然说入股了吧,但占据的股份实在是太低,大头是天界寺的僧人和神乐观的道人,还有一批商人。
  现在金主在方案上出现了分歧,如果不解决好的话,万一人家撤资,那不就成烂尾工程了,谁来接盘,户部现在可接不住这个大摊子。
  接过两份方案,朱允炆有些感叹。
  佛家的方案可谓是华彩至极,传闻中的九层琉璃宝塔方案。不用说,历史上朱棣修大报恩寺的时候,就是佛教给出的方案……
  但这一个方案实在是太过华彩,已经华彩到了美好的地方,但这里要修的不是旅游景点,可以让人感叹,多好看多好看。也不是佛家的极乐之地,来到这里沐浴佛光,多舒服多惬意。
  这里是英烈碑,以英烈之名的建筑。
  至于道家的方案,显然更重视英烈的尊荣,但这个工程是不是太大了,到底能不能实现?
  去山里挖石头,还是九丈长的巨大条石,开什么玩笑,虽然你们道家别号牛鼻子道长,但你们吹牛也得过脑子,负责任啊。
  九丈啊,不是三四丈。
  虽说在一些朝代出现过将二三十万斤,三四丈的条石运输数十里的先例,可从未有过九丈的先例啊。
  不说这东西要在山里找多久才能找到合适的石头,就说万一开了八丈,一个裂缝毁了,几年心血付之东流,这还咋整?
  而且如此巨大的条石,拿多少人能从山上运出来,然后拉到报恩寺里面去?
  好歹是一个大型工程,你们就没想过可行性?
  朱允炆将图纸放在一旁,道:“工部怎么安排的?”
  郑赐为难地说道:“工部现在上下两难,天界寺认为佛光流彩,是给予英烈慰藉,但工部认为不妥,缺乏严肃与庄重,有亵渎英烈之嫌。至于神乐观,他们提出的方略是不错的,但臣调查过,想要找寻开凿出九丈条石的山,南京周围诸山,皆不可行,若在外地,更难运至京师……”
  朱允炆微微点头,道:“那就回复他们,这两套方案皆是不可行。”
  郑赐看着朱允炆,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那意思是,皇上,你的后半句话呢。光说不可行,就完了?这样的话,那佛道两家不闹腾才怪啊。
  “让天界寺主持,神乐观真人两日后入宫觐见。”
  朱允炆给了郑赐一个定心丸。
  郑赐欣喜不已,这意味着佛家与道家有什么想法,直接和朱允炆去商议,工部就不需要参与这一趟浑水了。
  处理好政务,朱允炆到了钟粹宫,见宁妃尚好,终于可以进一点食,便安心不少。
  马恩慧在一旁提醒道:“永和宫里还有一位美人,皇上是不是忘记了?”
  宁妃听闻之后,嘴角微微一撇,然后揉了揉丝毫不见隆起的肚皮,道:“独守空闺总是不好,既然让人家入了永和宫,总需要一个名分吧。”
  朱允炆笑了笑,抬了抬眉头,对宁妃道:“你近日食欲不振,又偏好酸甜,不若就让那伊真儿当个火者,给你做点泡菜吧……”


第五百四十二章 美女、战马与耕牛
  所谓火者,即朝-鲜厨师。
  马恩慧与宁妃听闻之后,笑得花枝乱颤。
  原以为朱允炆是看中了伊真儿的美色,可谁成想,只是找来了个伙夫。一个千娇百媚的女子,就这样被朱允炆给糟蹋了,实在是太暴殄天物……
  马恩慧也清楚朱允炆的性情,若真的索求美色,大明天下多少美人搜刮不来,苏杭两地民间美女那么多,也没见朱允炆强抢民女。
  但伊真儿毕竟入了后宫,让人家当一个火者实在有失国体,万一消息传到朝-鲜,堂堂公主在大明沦落为火者,这藩属国还不找借口闹事?
  “皇上还是去永和宫看看吧,伊真儿情绪有些不好。”
  宁妃帮衬了一把。
  朱允炆微微点头,起身道:“她想以色侍人,当那妲己,可惜朕不是纣王。罢了,有些事总需要说开,朕晚点再过来。”
  马恩慧见朱允炆离开,便看向宁妃,道:“听说不少官员都倒在了这伊真儿一舞之下,你就不担心皇上沉迷于她?”
  宁妃浅浅一笑,自信地说道:“若皇上真沉迷女色,岂不是省了龙涎香?再说了,一个君王若连这点欲望都克制不住,又如何成就伟业?”
  马恩慧轻轻拍了拍宁妃的腹部,道:“这孩子有个明事理的母亲啊。”
  永和宫。
  伊真儿慵懒地坐在梳妆台前,看着明镜之中清晰而绝美的容颜,目光中闪烁着不确定与不自信。当容貌不再发挥作用的时候,自己只是一个被人丢弃的布偶,没有人再来看一眼,也没有人在乎自己的喜怒悲欢。
  这宫殿,冷冷清清。
  “若是觉得闷,可以在宫里走走。”
  朱允炆挥手,让行礼的宫女退到一旁。
  伊真儿惊讶地回过头,看着一身便服的朱允炆,倒有几分儒士的风采,只不过那双明亮的双眸,似乎埋藏着看穿人心的深沉与老道。
  “伊真儿见过皇上。”
  伊真儿受过礼仪,清楚宫里的规矩。
  朱允炆看着有些憔悴的伊真儿,道:“在这皇宫里住不惯,还是吃不惯?”
  伊真儿犹豫了下,郑重地跪了下来,带着几分凄然,道:“妾身恳求皇上,册封李芳果为朝-鲜国王。”
  朱允炆的目光变得有些阴冷,提醒道:“后宫不得干政,这是规矩。你连最根本的规矩都不懂吗?”
  伊真儿眼睛中打转着眼泪,凄楚地喊了出来:“相对于二百六十万朝-鲜百姓,规矩还重要吗?你是大明君主,缘何就不能高抬贵手,救救那些无辜的百姓,让朝-鲜免于战乱之祸?”
  朱允炆坐了下来,端起茶壶,问道:“两百六十万百姓,这个分量确实足够。只不过,这些大义是金乙祥告诉你的,还是李芳果告诉你的?”
  伊真儿目光中闪现出一丝疑惑,反问了一句:“这重要吗?”
  朱允炆倒着茶水,叹了一口气,说:“让朕猜猜,是不是有人找到你,说只要你愿意牺牲自己,进入大明皇宫,说服朕册封李芳果为国王,那朝-鲜就会永定,百姓安居乐业?若你没有说服朕,那朝-鲜将会陷入王子之乱,会死很多很多人?”
  “你,你怎么知道的?”
  伊真儿一脸地震惊。
  这些话,和金乙祥说的几乎不差!
  朱允炆瞥了一眼伊真儿,继续说道:“你为了两百六十万朝-鲜百姓来请命,朕相信,因为你涉世不深。但你有没有想过,金乙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向上爬,想要成为李芳果的第一干臣。李芳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借大明的手,去压制乃至收拾掉自己的两个弟弟。”
  “你以为大明册封了李芳果,真的就能带来和平?李成桂大明册封了,王子之乱时,谁想过大明?腥风血雨,死伤无计,李成桂被迫退让,谁问过大明的意见?”
  伊真儿摇着头,喊道:“李芳果也可以是一个称职的君主,只要大明册封,内乱……”
  朱允炆站了起来,厉声道:“李芳果可不配当君主!”
  伊真儿咬牙道:“大明根本不知道李芳果!”
  朱允炆走向跪着的伊真儿,道:“朝-鲜内乱祸根已生,李芳果此时还不把重点放在收拢人心与争夺军事方面,反而寄希望于大明册封,你认为这样的君主能带朝-鲜到什么程度?”
  “现在他面临的敌人是兄弟,他们还会有分寸,分出胜负之后,不会滥杀无辜。若有朝一日,他面临的敌人是倭国呢?等他求援于大明,整个朝-鲜都会陷落,到时候才是真正害了二百六十万朝-鲜百姓!”
  伊真儿惊讶地张着嘴,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朱允炆伸手抓住伊真儿的手臂,语气放缓了一些:“前些日子,安南旧臣用尽所有去赎买一个奴隶,朕对李芳果无能为力,只能将你留下来。若你执意认为李芳果是仁明君主,愿意拿朝-鲜所有人的性命去赌,朕可以答应你,现在就写册封文书。”
  “但如果那样做了,李芳果一样会下台,而朝-鲜之乱的胜利者,无论是李芳远,还是李芳干,他们都将仇视大明,继而与大明决裂。你认为大明会允许一个敌人盘踞东北吗?”
  伊真儿没有想到一件看似简单的册封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复杂的局势,没有人给自己讲过这些,自己也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事情。
  在朱允炆的搀扶下,伊真儿站了起来,目光中有些酸楚,痛苦地说道:“那我来到这里到底还有什么用处?”
  到头来,自己只不过是一枚毫无价值的棋子。
  朱允炆认真地回道:“在这里,你可以见证大明的盛世,也可以见证大明与朝-鲜的友谊。待朝-鲜纷乱结束之后,大明会立即册封。如此,你来这里,也就有了意义。”
  伊真儿询问道:“谁会是朝-鲜国王?”
  朱允炆含笑道:“谁,还能有谁,李芳果会下台,李芳干会被流放,能坐在国王位置上的,只有李芳远。这是一个厉害人物。若李芳果有自知之明,就应该主动退位,以保全性命。”
  伊真儿没有再说什么,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看不清纷繁复杂的局势。既然朱允炆如此肯定,那就暂且听一听吧。
  “你闲着也是闲着,要不做点泡菜吧。”
  朱允炆为了避免伊真儿胡思乱想,索性给她找点事做。
  “我做泡菜?我不是你的……”
  伊真儿无法相信。
  朱允炆退后一步,道:“若你认为整日被人伺候着舒坦,那就随你。若想要找点事做,就做一做泡菜吧。朝-鲜能拿得出手的就三样,泡菜算是其中之一。”
  “那另外两样是?”
  伊真儿好奇地问道。
  “美女与野兽。”
  朱允炆简单粗暴地回道。
  “啥?”
  “呃,朕说的是美女与战马……”
  “……”
  现在的朝-鲜可不是后世的棒槌国,剽窃偷盗成风,汉字都不认识几个,就敢说是自家的。
  此时的朝-鲜是温和、有教养的,虽然家族内部偶尔动动刀子,留点血什么的,但对外确实是温和的,泡菜做得味道也不错,朱棣就特别喜欢吃朝-鲜泡菜,现在府里还养着好几个火者。
  美女就不需要说了,虽然人家现在还没那么多动刀子的脸,但纯天然的美女还是不少,伊真儿不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朱允炆最重要的还是朝-鲜的战马。
  说来令人难以相信,朝-鲜战马的保有数量可是很多的,在大明极度缺马的时候,不得不向朝-鲜买马,而是还不是小数目……
  比如洪武十九年,老朱一看骑兵如此少,这还怎么征沙漠,买马,必须买马,朝-鲜有,那就出价,缎一匹、布二匹,要马五千。
  朝-鲜卖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4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5/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